重慶得名於哪個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求重慶在古時各朝代的別稱

重慶,簡稱“渝”,因多山多霧而有山城、霧都之稱,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的陪都。

在古代的名稱有:

秦朝時期 稱為巴郡,為三十六郡之一

漢朝時期 改稱江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 先後改為荊州、益州、巴州(信州)、楚州的管轄範圍

隋朝時期 改楚州為渝州,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唐朝稜期 代延續渝州之稱

宋朝時期 於崇寧元年(1102年),渝州改為恭州。又於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重慶府

元、明、清三代 延續重慶府之稱

重慶誕生於那個朝代的那一年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共和國成立初期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恢復成立中央直轄市後,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步伐加快,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農業農村和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重慶擁有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萬州綜合保稅區、過境72小時內免籤,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等口岸。

基本信息

中文名:重慶市

外文名:Chongqing

所屬地區:

下轄地區:23個區、11個縣、4個自治縣

面積:82402.95平方公里

人口:2991.4萬人(2014年)

電話區碼:023

郵編區碼:400000

政府駐地:渝中區大溪溝街道人民路232號

重慶得名於

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繼帝位,雙重喜慶,後就稱重慶

重慶在三國時期叫什麼?是什麼時候改名叫重慶地?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古稱巴蜀。大致說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稱的川東)地區稱為巴,而整個盆地連同周邊地區則又通稱為蜀。不過,巴蜀的地域範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與巴蜀文化區以及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大體上相適應的。

??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文獻裡,巴與蜀是分稱的,不論在地域範圍、人類群體,還是在古國、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間都有著清楚的分野。到戰國時代的文獻中,才開始出現巴蜀合稱的記載,從地域相連的角度反映了巴與蜀文化和人類群體的交流融匯。

??巴字的本義,按照東漢學者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原為“食象它(蛇)”,是一種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還有一些關於巴字含義的不同解釋,但多無確據,沒有取得公認。至於蜀字的本義,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葵中蠶”,再從其它古代文獻綜合考察,蜀就是桑蠶,它是現代家蠶的直接前身。

重慶屬於戰國時期的哪個國家

巴國。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距今2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慶辦公,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1992年闢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掀開了重慶建設與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重慶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什麼國的

春秋為古巴國。

戰國時司馬錯徵蜀地,成了秦國的一部分。

今天的重慶,古代各個時期有哪些稱呼?請說的全面一些

重慶古稱巴,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

26個省名字取於哪個朝代

北京:簡稱“京”,這個簡稱是慣例,所有朝代的首都全是這個簡稱,也稱為“京城”。

天津:簡稱”津“,津這個字就是渡口的意思,最早是來源於明朝的衛所制,當時稱為”天津衛“,是為了拱衛首都而存在的,天為天子,所以叫天津。

黑龍江:這個省是近代才有的,沒有歷史沿襲,所以直接取第一個字做簡稱。

吉林:和黑龍江一樣。

遼寧:簡稱”遼“,這個和東北其它兩個省不一樣,”遼“是有歷史沿襲的,境內有”遼水“,現在叫”遼河“,古代有遼東遼西之稱,就是以遼河為界,這個稱呼最早時應該見於商朝,當時有九夷之稱,遼河一代就是九夷所在地。

山東:簡稱”魯“,來源於周朝。其實在古代山東是簡稱”齊魯“,齊在前魯在後,因為齊國強大,後世一些王朝在山東一代建國時也叫”齊“國,如”北齊“等,魯國軟弱,所以沒有國號再叫”魯“,但後世為了照顧文人,因為魯是儒家的發源國,所以把魯加上,就變成”齊魯“,在現代更是直接把”齊“給去掉了。

河北:簡稱”冀“,來源於古九洲之一,可以說中國歷史有我久,這個稱呼就有多悠久。古九洲時冀州最大,後來分為幽州(現北京一代)、幷州(現山西大同一代)、營州(現遼寧營口一代),冀州大部都在河北境內,所以簡稱”冀“。

內蒙古:簡稱”蒙“,是來源於蒙古族的名稱。蒙古最早是來源於肅慎和室韋,只是一個部落,這個名字見諸於歷史應該是在晚唐以後。

山西:簡稱”晉“,來源於西周,為諸侯國之一,晉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戰國時”三家分晉“,分為魏、韓、趙。

陝西:簡稱”陝“,陝西這個詞的來源於陝塬,古代為陝邑,後來建陝縣,在河南,陝塬以東屬周,陝塬以西屬秦。陝西這個稱呼始於唐朝,這個簡稱應該是開始於近代,陝西為古九洲之一的雍州所在地,也是秦國時的所在地,所以陝西也叫”三秦之地“,或者叫”西秦“在古代都是以秦來代表,又因秦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朝代,所以封號中的”秦王“也是所有親王裡等級最高的。至於為什麼不簡稱”秦“,估計是政府長期想打壓和隱瞞秦朝的一切。

甘肅:簡稱”甘“,來源於甘州這個稱呼,應該是始於三國時期,在現代的張掖市,在古代叫”隴“,甘肅屬於河西走廊,也叫隴右,甘肅這個名稱為”甘州“與”肅州“的合稱。

寧夏:簡稱”寧“,這應該是始於建國後,取第一個這為簡稱,寧夏為北宋時西夏國所在地,古代的河套所在地,”寧“為安寧的意思。

新疆:簡稱“新”,與寧夏一樣,這個簡稱應該也是始於建國後,取第一個字,古代叫回疆,新疆的意思為新開闢的疆土,古代為西域的代名詞,盤踞著眾多的西域小國。

青海:簡稱“青”,青海來源於青海湖,古代為吐谷渾所在地,簡稱取青海湖的第一個字,沒太多的歷史沿襲。

西藏:簡稱“藏”,與蒙古差不多,來源於民族名稱,這個句話見諸歷史始於南北朝到隋唐時期。

四川:簡稱“川”,這個簡稱應該是近代才有的,古代簡稱“蜀”,為古蜀國所在地,後置益州路、梓州路、利州和夔州,後世合併為四川,川的簡稱取自省名,川的意思為山水合並的意思。

雲南:簡稱“滇”,為古國名,大約是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存在,在戰國時期被楚併入版圖,境內有滇池,所以滇為水字旁。

貴州:簡稱”貴“,為古夜郎國所在地,”夜郎自大“的成語即出自這個地方,漢時期併入版圖,古代簡稱”黔“,貴州這個名稱始於宋朝,具體原因不明。

廣西:簡稱”桂“,來源於桂林這個郡名,秦始皇南征時,最早進入嶺南的入口就是在桂林郡,所以後世的廣西以桂來沿襲。

重慶:簡稱“渝”,嘉陵江古稱“渝水”,重慶為古“巴”國所在地,與四川合併稱為巴蜀,這個簡稱應該是近代才有的......

相關問題答案
重慶得名於哪個朝代?
絲綢之路始於哪個朝代?
小篆開始於哪個朝代?
黑瓷屬於哪個朝代?
行書盛行於哪個朝代?
都江堰修建於哪個朝代?
青花瓷屬於哪個朝代?
三國演義屬於哪個朝代?
莫高窟屬於哪個朝代?
西遊記創作於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