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陽氣不足怎麼調理?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陽氣不足,百病生,中醫教你如何補陽氣

按照中醫理論,人生病,一定先是“陽”出了問題,最後累積到“陰”出了問題。很多疾病是陰陽錯綜交雜,而不是單純的陰虛或者陽虛,如果分不清的話,會導致身體出現很多問題。專家指出,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要靠陽氣推動,陽氣的主要作用是防禦疾病。 生病=“陽”出了問題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養生治病首要扶陽”“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陽氣若足千年壽”……在市面上熱銷的養生保健書籍中,常能看到這樣的話語。確實,陽氣對人體至關重要。《黃帝內經》中《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說,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若天上沒了太陽,地上就沒有生命;人若沒有陽氣,生命就會停止。人的壽夭就要落實在陽氣上面。長壽的人往往是陽氣足的,相反,若陽失其所,則有折壽短命之虞。我們的身體壯不壯實,能不能抵禦外邪的侵襲,就要看這個陽的衛外作用。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體靠陽氣生化氣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體的氣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陽氣輸送、散佈;三是衛外作用,陽氣有防禦和衛外作用,即抵禦疾病。 陽氣是如何被損耗的 陽氣既然這麼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體內的陽氣有怎樣的脾性?又是怎樣被損耗掉的? 專家表示,陽氣有升降出入的規律,春天陽氣開始生髮,夏天生髮至極限,秋天開始收斂,到了冬天則潛藏起來。若以一天來算,白天相當春夏,夜晚相當秋冬。也就是說,每天早上當我們醒來睜開眼睛時,體內陽氣開始生髮。到了中午,陽氣生髮到極限,然後漸漸衰退。傍晚時陽氣入陰,到了夜晚則潛藏起來。陽氣入陰,人就準備睡覺了。人的生物鐘實際上就是根據陽氣規律來運轉的。 【個例一】作息紊亂傷陽氣 一位因為生物鐘紊亂導致陽氣不足的患者,她是一位實習護士,23歲,主要症狀是“不管睡多長時間,每天醒來人總是很睏倦”。經醫生細問之後,找到了女護士的病因:三天兩頭上夜班,每天總要忙到凌晨兩三時才睡。作息時間與陽氣升降出入規律相違背,體內陽氣就消耗得快,而陽氣不足,人就沒精神,所以女護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還是會感到疲倦睏乏。 【個例二】過度勞累耗陽氣 劇烈運動、過度勞累也會加速陽氣耗損。張靜介紹,人體內的陽氣處於一種動態的狀態,但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陽氣就會向外發散。她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每當勞累時就會發燒。張靜認為該患者屬於內傷發熱。《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張即騰躍的意思。中醫主張以靜養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節陽氣潛藏的時候,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個例三】過食生冷損陽氣 南寧長年天氣炎熱,不少市民有喝冷飲吃寒涼食物的習慣。市民覃女士吃冰凍食物,很容易就拉肚子。醫生表示,這實際上就是陽氣不足的表現。張靜解釋,陽氣在春天開始生髮,逐漸往人的體表走。到了夏天,陽氣最旺盛,人體內的陽氣基本都散發到體表,留在體內的陽氣就少,抵禦疾病的能力就隨之減弱,此時過食寒涼食物,就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臟腑陽氣不足會怎樣 專家指出,陽氣對人體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陽氣好比熱能,五臟六腑的正常運轉,全靠它來推動。體內的陽氣一旦損耗過多,那麼五臟六腑的功能就會出現問題。 肺陽不足人易外感 主要症狀:肺陽虛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感冒、咳嗽,且病的時間也較長。肺陽不足的小孩,常會面色晃白,容易外感。 調理要點:中醫認為“形寒食冷則傷肺”,因此肺陽不足的人調理最關鍵的地方,張靜認為是,“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鹹”,也就是說飲食要根據自身狀況,不宜過食五味,並要隨著氣候變化來添減衣服。 腎陽不足,泌尿系統多疾患 主要症狀:......

中醫養生 人體陽氣不足怎麼辦(2)

中醫養生 固護陽氣的方法 中醫認為,陽氣受損就會導致疾病發生。因此,人們可以通過維護陽氣來避免疾病的發生。下面介紹幾種固護陽氣的方法,從飲食起居、常見的非藥物療法以及膏方等幾個方面來實現養生保健與防治疾病的目的。 飲食助陽 從中醫角度看,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主要有熱、溫、寒、涼“四氣”。食物入口與藥物治病是同一道理,性味合於人體則除病健身,不合於人體則增病損身。寒涼的食物會有損陽氣,溫熱的食物能固護陽氣。 寒涼食物 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如薏苡仁、綠豆,冬瓜、苦瓜、黃瓜、絲瓜、芥菜、馬齒莧、茄子、藕、豆腐、紫菜、海帶,田螺、螃蟹,梨、香蕉、西瓜等。 溫熱食物 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如高粱、黑大豆、糯米,南瓜、韭菜、辣椒、大蒜,牛肉、羊肉、雞肉、鴿肉、蝦、海蔘,荔枝、龍眼肉、大棗、栗子、核桃肉、生薑、小茴香、花椒等。 平性食物 介乎寒涼溫熱之間,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如大米、小米、玉米、黃豆、豌豆、芝麻,包心菜、胡蘿蔔、土豆、淮山藥、木耳,豬肉、兔肉、鴨肉、鵪鶉肉、燕窩、鱸魚、泥鰍,無花果、椰子、花生、蘋果等。 陽虛人群常用食療方 外感風寒 表現為怕寒怕風、流清涕、後腦疼痛者,可用生薑30克,蔥白3段,紅糖30克煎水溫服,以助陽散寒。 食用生冷腹痛腹瀉 表現為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大便清稀者,可用生薑15克,胡椒30克,豬肚200克燉湯,以溫中止痛。 婦女月經量少痛經 遇溫則減、四肢冰冷者可用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200克燉湯,或鮮艾葉15克,生薑10克,炒雞蛋,以調經散寒。 夜尿頻多、腰膝酸冷、四肢乏力 可用巴戟30克,杜仲30克,烏雞半隻煲湯,以固腎縮尿。

看中醫說我陽氣不足,要吃中藥調理.請問還有別的辦法

醫生說你要吃中藥的話那還是遵醫囑吧,我擔心你是陽氣不足很嚴重會引起疾病什麼的。或者你換個中醫去看看。一般省立或者市級中醫院裡內科掛號,找年紀最大的中醫,你看對方跟前排隊人最多的肯定就是老中醫了。你換個中醫看下問問。

如果是平時食補的話多吃桂圓就 可以了。我就是陽旺陰虛,跟你反的,我最愛吃桂圓。還有老母雞湯吃了也是補陽氣的。多吃羊肉也是補陽氣。

吃適量啊,別補過頭了,男人補過頭沒關係。女孩子補過頭變成陽旺陰虛的話會脾氣暴,變成烈女

陽氣不足中醫調理一個療程多少錢

這個的看你的具體的情況,而且調理的方式的差異也是會導致價格上的一些差異的,但是還是建議你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調理。

我中醫把脈說現在陽氣不足,吃中藥調理多久

如果對路了,3劑見效,最多半月

相關問題答案
中醫陽氣不足怎麼調理?
陽氣腎氣不足怎麼調理?
陰氣不足怎麼調理?
心肌供血不足怎麼調理?
長期睡眠不足怎麼調理?
精力不足怎麼調理?
大腦供血不足怎麼調理?
黃體不足怎麼調理?
肝腎不足怎麼調理?
心氣不足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