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年金如何計算?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職業年金的計算方法呢?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為什麼按139月計算

南都訊 1月15日,國務院出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後,作為該辦法重要配套項目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昨日正式出臺。這個牽涉到37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辦法,意味著我國養老“並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單位繳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4%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今年就會繳納,與機關事業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是同步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保險。”金維剛說。辦法明確,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為保證在特定時期(如CPI超高)職業年金收益可能面臨通脹帶來的縮水情況,辦法還提到,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國家適時調整單位和個人職業年金繳費的比例”。

“我最關心的就是繳費基數是多少!”國家某部委公務員王欽任職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資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補貼。“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資繳費,那就虧大了。”他說。

人社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範後的津補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這位負責人說。

職業年金基金將實行市場化投資

職業年金的錢從哪裡來?辦法規定,對於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部分由財政支出,根據單位提供的信息採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佈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

而對於非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由單位實際承擔,採取實賬積累。由此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所以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財政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說。

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公平?“這一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引導企業年金更快地發展,使更多的企業職工能夠不但有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而且有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障,這樣有利於整個社會公平。”胡曉義說。

職業年金也能跨單位跨地區轉移

辦法規定,變動工作單位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運營。這解決了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升遷、調動後的職業年金接續問題。

辦法規定了領取職業年金的幾種情況,其中工作人員退休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一種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然後按保險約定按月領取待遇;另一種是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準,發完為止。

此外,參保人如出國(境))定居,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舉例

以一名月薪6000元的基層公務員為例,其每月參加職業年金的繳費數為6000×4%=240元;而單位雖然是以工資總額的8%繳交,但具體到個人,實際上也為這名基層公務員繳交了6000×8%=480元的職業年金。

再如一名60歲退休的公務員,其對應的計......

公務員職業年金怎麼算個稅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3〕103號)規定,1.企業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辦法和標準,為在本單位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職工繳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以下統稱年金)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3.超過本通知第一條第1項和第2項規定的標準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部分,應併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徵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建立年金的單位代扣代繳,並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  4.企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月平均工資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職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職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職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分配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月領取的年金,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年或按季領取的年金,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每月領取額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   對單位和個人在本通知實施之前開始繳付年金繳費,個人在本通知實施之後領取年金的,允許其從領取的年金中減除在本通知實施之前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且已經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部分,就其餘額按規定徵稅。在個人分期領取年金的情況下,可按本通知實施之前繳付的年金繳費金額佔全部繳費金額的百分比減計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減計後的餘額,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死亡後,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允許領取人將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餘額按12個月分攤到各月,就其每月分攤額,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和第2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餘額的,則不允許採取分攤的方法,而是就其一次性領取的總額,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和第2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年金時,其應納稅款由受託人代表委託人委託託管人代扣代繳。年金賬戶管理人應及時向託管人提供個人年金繳費及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納稅明細。託管人根據受託人指令及賬戶管理人提供的資料,按照規定計算扣繳個人當期領取年金待遇的應納稅款,並向託管人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

職業年金開始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職業年金辦法出臺 算算你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2015年04月08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景玥)1月15日,國務院出臺《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後,作為該決定重要配套項目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4月6日正式出臺。這個牽涉到37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辦法,意味著我國養老“並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職業年金是什麼?

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繳費基數是什麼?

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範後的津補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

職業年金繳費標準是什麼?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示,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將分“老人”“中人”“新人”實施不同參保辦法和待遇標準。

1、 老人辦法:

“老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養老金=退休前工資*90%

實例:

劉先生 65歲已退休 25歲入職某事業單位 工作年限30年以上 退休前工資5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90%=4500元

2、 中人辦法:

“中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髮給過渡性養老金。

“逐步過渡”政策主要是兩條:

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髮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即:(退休前平均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繳費年數%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個人繳費*8%)+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實例:

李先生 40歲 25歲進某事業單位工作 到退休累計繳費年限大於等於15年

月薪5000元 當地職工平均工資4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4000)/2*35%+(5000*8%*12*20)/139+(5000*8%+5000*4%)*12*20/139=3301元

注:60歲退休的工作人員,其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35為從工作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20為辦法實施後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

教師是事業單位 職業年金如何計算

職業年金按資金的籌集方式分為現收現付型、基金積累型、部分積累型。公職人員養老保險一般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實行的是資金的完全積累型,有部分國家實行的是部分積累型。按照職業年金的組織管理方式,有英、美為代表的信託管理型;有保險公司根據契約管理的公司型;有以德國為代表的傳統的企業內部管理型等。

各國職業年金計劃的基本特點是:(1)大多數國家的職業年金計劃是自願性的;(2)繳費由僱主和僱員共同承擔;(3)基金能夠進行市場化運營;(4)職業年金計劃的繳費和運營享受國家的免稅優惠政策。

機關單位繳職業年金比例怎麼算?

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保 險。職業年 金所需費 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 納職業年金 費 用的比 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 費比例為本人繳 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 扣。

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職業年金如何計算最新消息

目前誰也沒領過,只知道領取時要計個稅,並且可以繼承。現在相關的年金機構還沒成立呢,從你工資里扣掉的養老金和年金也都在單位賬上趴著,沒往相關機構撥付呢,等著吧

新的軍人退役職業年金補助怎麼計算

已領退伍軍人自謀職業證,說明你已經辦理了自謀的相關手續。這說明你的檔案已經轉到職介了。檔案在職介的話,工齡應該是不計算的,這段期間只能說明你無業。如果你想計算工齡的話,你應該把檔案掛編放入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以後,方可計算工齡。除了人事局的人才中心,檔案存放在職介和街道都不能計算工齡的。如果你讀書的3年,學校收了你的檔案,也不算工齡,因為你在上學,如果上學期間檔案在人才交流中心,就計算工齡。

另外,自謀證拿到後,不論何時使用優惠政策,都是使用當時起3年內有效。例如營業執照免稅。你已經自謀了,並領取了相應的補助,說明你已經放棄了安置的權利。如果你還想安置的話,是不是應該退還補助,並在相關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再次安置,例如你有正當的理由,原則上很難再次安置,因為你放棄了,這和已經安置,不滿意再次安置還不一樣。民政局應該不會給你開安置函的

單位8%職業年金怎麼算

普通年金終值:F=A[(1+i)^n-1]/i 或:A(F/A,i,n) 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即付年金的終值:F=A{[(1+i)^(n+1)-1]/i -1}或:A[(F/A,i,n+1)-1] 即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遞延年金現值: 第一種方法:P=A{[1-(1+i)^-n]/i-[1-(1+i)^-s]/i} 或:A[(P/A,i,n)-(P/A,i,s)] 第二種方法:P=A{[1-(1+i)^-(n-s)]/i*[(1+i)^-s]} 或:A[(P/A,i,n-s)*(P/F,i,s)] 永續年金現值:P=A/i A 代表年金 i 代表利率 n 代表計息期數

相關問題答案
職業年金如何計算?
律師執業年限如何計算?
物業滯納金如何計算?
失業賠償金如何計算?
年假補償金如何計算?
國貿佣金如何計算?
違約金如何計算?
退休職工工資如何計算?
企業價值如何計算?
成都殘障金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