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是哪一天?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2017年入梅時間,2017年入梅是哪一天

2017年入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6月13日,農曆五月初九。

梅雨是主要出現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臺灣、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的一種天氣現象。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入梅時間的計算方法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今年入梅和出梅時間

根據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測算:2012年入梅6月14日,出梅7月9日。這個日期是推算的日子,2012年什麼時候入梅還要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來定。

今年哪一天入梅?

2016年入梅時間:2016年6月13日,農曆五月初九。

2016年出梅時間:2016年7月7日,農曆六月初四。

2016年什麼時候進入梅雨季節

參考百度詞條

梅雨,又稱黃梅天,指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天陰有雨的自然氣候現象。由於梅雨發生的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國人稱這種氣候現象為“梅雨”,這段時間也被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礎”。 梅雨季節過後,華中、華南、臺灣等地的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出現時間規律

正常

梅雨開始的日子為“入梅”(或“立梅”),結束那天為“出梅”(或“斷梅”)。梅雨開始的時間,大致上緯度越高則時間越晚。臺灣地區大約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但具體各地有所差異,浙江地區是農曆五月份入梅,具體是逢芒種後的壬日入梅,夏至後庚日出梅。

反常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應該出現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沒有梅雨,現象稱為空梅。   重梅黃梅雨季過後,通常天氣放晴進入炎炎盛夏。如果這個時候又轉成陰雨綿綿,並且持續較久,彷彿又回到梅季,就稱為“重梅”。民間俗諺有云“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簡稱 梅雨黃山

“黴”;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在中國史籍中記載較多。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7月8~19日之間,中國東部有一個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明顯雨季,由大體上呈東西向的主要雨帶南北位移所造成,是東亞大氣環流在春夏之交季節轉變其間的特有現象。6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此外,由於這一時段的空氣溼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2016今年什麼時候入梅

6月13日

2016年幾月幾號入梅

6月13日

今年幾月幾號入梅?出梅呢?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今年什麼時候入梅?

根據2015年芒種日為6月6日,而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為6月9日。所以2015年上海入梅時間是2015年6月9日,農曆四月廿三日,丙辰日。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北緯29-33°範圍內,經常有地面峰系活動,且連續兩週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溫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雲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為平均入梅候(日)的。

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今年何時入梅

6月10號入梅,7月15號出梅 6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入黴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7月8~19日之間

什麼時候入梅

具體的入梅時間上海市氣象局到時會公佈的,但一般來講,從六月中下旬起,上海進入梅雨季節,持續半個月至20天左右出梅。 但今年的氣候有些反常,已經有報道說,今年將是一個“乾梅”。

相關問題答案
今年入梅是哪一天?
今年初伏是哪天?
三國殺八週年是哪一天?
每年的聖誕節是哪一天?
清明是哪一天?
小端午是哪一天?
京東店慶是哪一天?
元旦節是哪一天?
婦女節是哪一天?
資產負債表日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