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科素養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意思

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於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什麼是英語學科學生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

英語學科素養是什麼論文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英語教學應強調使學生形成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並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

人的素質是指在人的先天和後天生理特點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將人類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內化、積澱於個體身上形成穩定而鞏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屬性。英語學科有著它自身的教育規律和特點。

一、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特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被機械地教,機械地學。現代英語教

學理論已經充分證明,語言雖然可以學得,但更主要地是習得的。語言習得理論給外語教學的啟示是: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某一語言的詞彙結構體系和語義結構體系反映了該語言認知世界的方法,同時也反映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集中體現著文化傳統有價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對於已掌握了某一語言的基本詞彙和基本語法結構的外語學習者來說,其外語詞彙和語義結構的學習必然會受到母語和語義知識的影響;另外,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交際方式和話語結構,母語中已有的這方面的知識必然會以種種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新的交際方式和話語結構的習得;而且,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距離對這種知識遷移有很大的關係

由於英語學科屬於基礎學科,所以,就其作為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而言,語篇總是涉及各類學科、種種話題,又與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其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學生如果要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而要學得活,就要博覽群書,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英語學習與學生獲取信息和背景知識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就語言本身來講,主要是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素質。這也是學校教育中所要解決的主要內容。

但是,僅僅讓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符號系統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學習、積累、應用英語、豐富情感,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

就語言的工具性來講,學生應學會運用英語去了解世界、認識世界。隨著廣播電視和現代通訊事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網絡(Internet) 的建立和迅速擴大,許多人都感嘆“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起了並且還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有責任教會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以必要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為前提。

三、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措施

1 、英語語言素質的培養

1 )聽說素質及培養

許多教學法理論都以聽為主,如“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和“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沉默法” (the Silent Way) 更是強調相當長的一段“沉默”的、只用於聽的時間,“其間學習者聽的時候有一種安全感,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就沒有必要擔心被迫要說”

2 )讀的素質及培養

讀包括朗讀和閱讀。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為了閱讀以前,許多人以此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現在的情況雖然不再是這樣,但閱讀確是重要的目的。還有,在各類考試中,閱讀也佔

了相當的份量,分值比例也高。所以,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

3 )寫的素質及培養

寫和讀同屬語篇層次,但方向相反。寫是一種輸出。它的特點可用“生產性” (productivity)......

小學英語應培養學生哪些學科素養

聽說讀寫從英語學習開始就需要培養了,當然,小學生肯定是最初級的,這是所有語言學習的套路,當然,這個套路也是最為實用的。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關注核心素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才需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 識,而且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教育部“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是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針對當前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具備完善、健全的人格。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英語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英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學《The plot of the mother’s day》時,可以先介紹 Sarah 的話語:“Hello,boys and girls.I am Sarah. I’m helpul .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cook the meals.Are you helpful?”然後,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並讓學生主動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如表達自己通過幫媽媽做家務而獲得的體會,從而培養學生關愛家人、尊重長輩、熱愛生活的優良品德。

二、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正確處理與小組成員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師可利用四級制理念,也就是讓學生在“老師(T)—助手(TA)—組長(GL)—組員(GM)”的小組模式下,進行小組式探究、合作、互助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三、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包括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例如,在教學與動物相關的詞彙時,教師可以配上生動、形象的動作:“Look!Here is a lazyrabbit。”然後,教師比出小兔子耳朵的動作,伸一個懶腰,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並向學生講解“lazy”的危害,教育學生做人要勤奮。英語教師通過這種詼諧、幽默的語言形式,可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通過啟發教育的方式,開發學生的腦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分清是非對錯,讓學生受到教師獨特的人格魅力的影響,並在教師 的引導下,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教學《I am angry》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半部分讓學生表現出自己生氣時候的行為動作。而在後半節課,教師要針對學生生氣時表現出的隨意摔東西、打人、罵人、踢垃圾桶等行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讓學生知道負面情緒給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並向學生傳授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法,滲透核心素養

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沒有堅定的意志力,比較好動、好玩,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時期的特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遊戲、表演、講故事、歌唱等形式,在教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師可以通過“ Listen and do”的遊戲形式,帶動全班學生參與到遊戲中來,併發出“Water the flowers,Emptythe trash”等的指令下,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然後學生 回 答 :“Yes I’m helpful.I can water the flowers. I can empty the trash.”比試哪個小組反應快,輸了的學生上臺表演打掃衛生的動作。學生在這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形成獨立自主、善於......

如何看待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我們還應該培養學生這四個方面的能力。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藉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並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識別並賞析其恰當表達意義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筆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強,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

【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係;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用英語怎麼說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Core competence of English subject

如何在英語學科中滲透八大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學科素養是我國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

新課程各學科課程標準都把學科教學的目標定位於“培養基本的學科素養”。

所謂學科素養是指在學科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具有該學科特徵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

如何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English),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根據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計算,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也是歐盟和許多國際組織和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英語由古代從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德國、荷蘭及周邊移民至不列顛群島的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說的語言演變而來,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由於在歷史上曾和多種民族語言接觸,它的詞彙從一元變為多元,語法從“多屈折”變為“少屈折”,語音也發生了規律性的變化。

相關問題答案
英語學科素養是什麼?
數學學科素養是什麼?
體育學科素養是什麼?
思品課學科素養是什麼?
拓展學科素養是什麼?
日語學科類別是什麼?
基本語文素養是什麼?
高中語文素養是什麼?
內涵素養是什麼意思?
做英語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