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裡修辭手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小學生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呢?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學習修辭常識的目的是為語言實踐服務。首先能在語言中辨識各修辭方法,繼而理解其適用效果;同時要會用這些修辭方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修辭方法又稱修辭格。據專家研究,漢語修辭格可達70種之多,常見的有10多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係,暗喻則是相合關係。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徵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鬍子坐在牆角里吸旱菸。(花白鬍子是以特徵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幹。(擬人)

(4)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

①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

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誇張方式為超前誇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凶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覆。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覆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10)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難道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裝在套子裡的人》)

(11)設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設問是自問自答的。

此外,......

小學修辭手法有哪些並舉例說明

小學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

例句:a.遠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紅的朝霞。

b.紅紅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枝頭。

c.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裡。

2、擬人:是藉助想象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著眼睛,似乎在對你微笑。

c.寧靜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竊竊私語。

3、排比: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4、誇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誇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針鼻兒還小。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 例句:數學真的很難嗎?我看不是。

6、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

例句:a.那電線上停著的幾個小黑點,不正是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嗎?

b.難道我們能隨意砍伐樹木,破壞綠化嗎?

小學語文中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主要如下: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修辭手法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誇張。

小學語文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很多:比喻,誇張,借代,頂針,排比等,小學語文應該就比喻,誇張和排比吧

一般小學語文教材裡的課文都是用哪些修辭手法?

一、比喻(俗話叫打比方)

一種是明顯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詞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如: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另一種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詞有:是、成為、變為等。

如:老師是辛勤的園丁。

“像”字句非比喻句的五種情況:表示比較;表示舉例;表示猜測;表示聯想;表示說明。怎樣識別“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時具備了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像”字前後要有兩個不同類的事物;二是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如果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則,那就不是比喻句。

二、擬人

藉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的方法。運用擬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覺得生動、形象、親切。

如:花兒在向我招手。

三、誇張

運用豐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寫的事物故意誇大或縮小的寫法叫誇張。

如:同學們在巴掌大的操場上做操。

四、排比

用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詞組排列起來,表達意義密切相關的內容,藉以增強語氣。

如:下課了,同學們有的在打球,有的在做遊戲,有的在看書。

五、對偶

對偶句結構整齊勻稱,讀起來琅琅上口。

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六、反問

明知答案而問,答案在問話之中,用疑問的語氣表達與字面相反的意義,只為加強語氣。

如:如此好的佳作,我怎能不喜歡呢?

七、設問

明知答案而問,答案在問話之後,即自問自答,用疑問的語氣引人思索,強化語氣。

如:學語文難嗎?不難。

八、疑問

有疑而問,不知道答案。

如:今天會下雨嗎?

九、對比

對比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並舉出來,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對比的作用在於同時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小學生必須知道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問、設問 .這6個是小學要求必須掌握的.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學裡修辭手法有哪些?
英語修辭手法有哪些?
小學生寫作手法有哪些?
小學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小學生寫作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哪些?
修辭方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有多少種?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
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