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出家為什麼恨襲人?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紅樓夢》中襲人最後為何沒嫁給寶玉而是嫁給了蔣玉涵?

最常見的猜測是家敗,沒有能力再過鐘鳴鼎食的生活,遂逼得要遣散眾僕從。

這種猜測是非常合理的,也幾乎是必然的。然而這必然性裡未必包括襲人。因為寶玉身邊既然還可以留下麝月,自然也可以留下襲人,有什麼理由棄襲人而留麝月呢?

又有一種說法是黛玉死後,寶玉因為傷心,遷怒襲人告密,故而將她發嫁,並且說從晴雯之死上就看出寶玉對襲人已經大不如前了。

倘若是這樣,那寶玉嫁了襲人後,又與寶釵兩個去靠琪官、襲人養活,情何以堪?

襲人是與黛玉同天生日之人,雖然從來都是近釵遠黛,卻也不至於誣陷黛玉致死。兩人一死一嫁,都與寶玉有緣無分,是友非敵,曹君斷不至做此安排。

更何況,那襲人是寶玉經過手的,他雖有“情極之毒”,也是在婚後出家,“懸崖撒手”,一了百了;卻絕不至於在尚留戀紅塵的時候,就把襲人做了第一個犧牲品,主動發散了。他怎麼說得出口?那襲人又如何肯聽從,還大大方方地說:“行,我走,你把麝月留著吧。”這可如何下筆?

如此,襲人出嫁既然一不是襲人自願,二不關寶玉作筏,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是被強權所迫。

周汝昌嘗試推翻原著第八十回,重續了一段故事,大意是說忠順世子在賈府做客時看上了襲人,於是強行索要。襲人為了顧全大局,也為了保住寶玉,挺身而出,來到忠順府,卻又被忠順王爺看上了。兩父子為了襲人爭風吃醋,王爺一怒之下,就把襲人賞給了戲子蔣玉菡。

且不說那襲人的最大優點是溫柔和順,在眾丫環中並非以貌取勝,未必能讓忠順王父子醋海翻波;只想想這種手法是否合乎曹雪芹文風,就知道雪芹怎麼也不可能將襲人設計成女英雄劉胡蘭形象了。

況且,從脂批透露,那襲人出嫁後還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繼續供奉寶釵寶玉的生活,就可知不會在忠順王父子二人中扮演這麼複雜尷尬的角色了。

於是,二王爺同時意識到襲人乃是寶玉心愛之婢的事實,北靜王有意保全襲人,故意藉口此人病重,著令家人領出府去,意思是想等事情過後再送給寶玉,免得被官府變賣了;而忠順王爺也猜到了北靜王的心思,有意阻撓,提前一步派人往花家提親,將襲人嫁給戲子了。花自芳不敢違逆,只得順從。等到寶玉從獄神廟放出來,黛玉已死,襲人已嫁,也只得無可奈何了。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為什麼要出家?

沒有辦法。命運!

說到這個問題,不能不提到中國幾千年來主流文化對中國人的深遠影響。有人研究過,中國古代的文人受“中庸”思想的浸淫,在絕望之餘多數選擇“中間道路”,“出家”、“歸隱”即是;而外國的文人、藝術家,一般宜走極端,不是自殺就是與人決鬥:這正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使然。而賈寶玉和吳麒麟,自然也受這方面的影響,所以根據前八十回的伏線和種種暗示,賈寶玉的最終結局只能是“出家”,而不會去極端地走自殺的道路;而吳麒麟雖然與賈寶玉的人生經歷、感觸大大不同,他也只能最終選擇出家——成佛得道(所謂“文妙真人”)。

研究賈寶玉的最終“懸崖撒手”的思想根源,必須拋開各種續書的影響,只能從前八十回中去探求。而八十回後的事態發展,通過脂批透露和前八十回的作者暗示,其大略應是這樣:先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保護神”賈母病逝,接著林黛玉在“風刀霜劍嚴相逼”中病死,她為賈寶玉流盡了最後一滴眼淚,證了前緣——即“木石前盟”、“眼淚還債”。而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但他婚後仍“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對“寶姐姐”敬重有加,卻沒有夫妻感情和夫妻之實。王熙鳳被賈璉休棄,“掃雪拾玉”。賈寶玉“遣散丫環”,襲人臨去進言“好歹留著麝月”。賈府獲罪抄家,有許多人包括賈赦、賈政、寶玉、王熙鳳等,都被捕下獄,以前怡紅院中的兩個丫頭——小紅和茜雪,還有賈芸,到獄神廟中去安慰寶玉並設法營救寶玉和熙鳳出獄。出獄後,寶玉夫妻窮得“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倒是蔣玉函和襲人去“供養”他們。王熙鳳在孤獨中死去,其女兒巧姐被“狠舅奸兄”遠賣瓜州為娼,幸劉姥姥有“忍恥之心”,將巧姐救出,嫁給板兒做媳婦。賈寶玉這位“翻過跟頭”的貴公子,終於看破紅塵,出家做和尚,同黑暗汙濁的世俗社會決裂了。最後,一場大火把大觀園和寧榮兩府燒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家亡人散各奔騰”。原著的這一結局,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它意味著封建社會的“天”,是無法再“補”了,封建社會的“大廈”,必然要“傾”。從面引起人們對封姨制度永世長存的懷疑。

原著中的賈寶玉是一個真正的叛逆者,他“毀僧謗道”,不喜讀四書五經,鄙視“經濟學問”,同情弱者,贊成“物不平則鳴”;他的愛情也是一種叛逆,並不僅僅是“喜歡妹妹不喜歡姐姐”的問題,他衝破“媒妁之言”的束縛,和同樣叛逆的林黛玉相愛,並大膽“訴肺腑”,他是林黛玉的唯一知已。他目睹身邊的一個個“女兒”的悲慘遭遇,心力交悴,並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可撫慰的創傷。最後他的真愛——林黛玉逝去,又加上在家族抄沒的世事大變更中,更領略了人間的種種黑暗,這一切促使他選擇了“避世”的道路——出家做和尚,歸隱於荒山野廟之中。不可否認,賈寶玉的出家,是一種逃避,但也是一種“覺醒”,一種無聲的控訴,雖然很無奈。

吳麒麟雖然也有一些“叛逆”,雖然也不愛讀書,但他對四書五經經及列女傳居然知之甚詳,居然能用《孟子·萬章》裡的句子製作燈謎,居然給侄女吳瑕大講列女傳、孝女經,居然在聽了二妹吳曼萍遠嫁時講的“綱常大體的話”後,“始而低頭不語,後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這一切,都表示他與賈寶玉有著質的區別。吳麒麟喜歡“妹妹”嶽茗筠,而不喜歡“姐姐”董如金,但他又“常見如金坐在床前,禁不住春心蕩漾”、“又見如金舉動溫柔,也就漸漸的將愛慕茗筠的心腸略移在如金身上”、“如魚得水,恩愛纏綿,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吳家被“抄”,但最終吳麒麟之父不僅拿回原屬於自己的世襲官職,而且還給還了家產,所謂“沐皇恩”,可以說吳麒麟這時候對“皇權”對封建社會應是感激的,所以從這一點說,他的出家與社會無關,無非是由於婚姻不自主,對家族失望而已......

紅樓夢電視劇中,賈府被抄了以後,主子和僕人都落難了,為什麼襲人可以逃出來,還結婚了呢

賈家失事後丫頭都被賣了,襲人是被那個人買去的(其實那個人認識襲人,以前就很喜歡襲人,所以才高價買了他),連寶釵也是被賣了的。

襲人對不起寶玉可能是因為當時他在賈夫人面前獻計讓王妃給寶玉和寶釵伺婚,因為他不喜歡林黛玉。而因此寶玉很傷心,所以他才覺得對不起寶玉。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寶玉為何會出家

第一次看紅樓夢的時候,對於寶玉的出家。心裡一直不解。按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家有嬌妻,事業有成。正是大展鴻圖的時候,但他卻在此時忽然看破紅塵,做和尚去了。當時那個氣呀,真是無法形容啊!大了一點後,看了一些紅樓的評論。對於他的出家,有很多人認為是對愛情的誓言和對封建社會的反抗。自己當時也很認同這個觀點。但有一次我在網上和朋友閒聊的時候,一位網友不以為然的說道,不就那兩個破神仙逼他出家的嗎?接著還說了一大堆的理由。自己下線後,忍不住又把紅樓翻了一遍,發現還真的就是這樣。寶玉的出家從頭到尾都是那兩個和尚搞的鬼。他們一步步的把他引上了做和尚的道路。甚至不惜逼他去做和尚---每次當寶玉不肯去做和尚的時候,他們就會把玉拿走,讓他因失心而瘋掉。第一百七十回中,就有一個還玉的情節。其實和尚當時的意思就是,做和尚還是做瘋子,你自己選好了?寶玉自然不會去做瘋子,所以最後他只好出家。林妹妹死後,寶玉雖然失去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但是,塵世中讓他留戀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比如說,襲人。這個和她關係曖昧的人,他們也是有個山盟海誓的。所以一開始寶玉是不肯出家的。在林妹妹死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沒去想個出家的問題。甚至還接受了和寶姐姐的婚姻。但和尚知道後,心裡就不高興了。於是又把他的玉給拿走,於是寶玉在一次的崩潰。崩潰了數次後的寶玉終於怕了,知道螞蟻鬥不過大象。於是只好安心去做和尚。不過兩個和尚還是不太放心,怕他反悔。於是他們又帶寶玉去太虛幻鏡裡看了一下他們的勢力。嚇得寶玉死心塌地去做了和尚。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中,寶玉見他父親的時候,還未來得及和他父親說話。兩個和尚就夾著他說,“俗緣已畢,還不快走。”所以說他其實還是不想出家的,但兩個和尚太厲害了,他沒法反抗。於是只好當做為他的林妹妹犧牲去了。

襲人為什麼不想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

前提,襲人認為自己將來是要做寶玉的侍妾的。既然是侍妾就存在一個如何與正夫人相處的問題。一般來說,若是陪嫁的丫環做侍妾,與正夫人原就是主僕,比較貼心,如書中的鳳姐與平兒,鳳姐那樣一個人也不至於對平兒很過分。但如果是少爺這邊的丫環收了房做侍妾,與正夫人的關係處理不好,以後的日子可是很難過的。

基於這種前提下,來分析一下兩種情況就明白襲人怎麼想的了。林黛玉小心眼,人人都知道,她不好相處,嘴也刻薄,時常抓著別人一點錯處就不饒人,雖然我們知道她是個“情情”,即別人如何待她她便如何回報的人,但襲人顯然不是這麼看的。另外她與寶玉自幼關係親密,這中間便有種排他性,黛玉是容不得寶玉與其他女人有什麼感情的,那麼很可能對侍妾也不會太寬容,或許還會不許寶玉接觸這些侍妾。因而在襲人看來,如果她自己在黛玉底下做了侍妾,會很不好過的。

而寶釵就不一樣了。她大度,識大體,體諒人。我們知道她城府深,但城府深的人往往能讓別人至少在面子上過得去。襲人也是個比較有城府,想法比較符合傳統的人,所以她明白,她和寶釵就算不能情同姐妹,至少也可以相處和睦,表面上相安無事的。

紅樓夢裡為什麼襲人的命最好啊?

襲人是長篇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原名花珍珠(一作蕊珠)。小時候,家裡窮的沒飯吃了,就將她賣了幾兩銀子活命。她原是服侍賈母之婢,為賈母房中八大丫鬟之一。也服侍過史湘雲。因賈母溺愛寶玉,覺得她心地純良、恪盡職守,恐寶玉之婢不足使,就將她與了寶玉。寶玉聽聞她姓花,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鵲聲穿樹喜陰晴”為其改名襲人。

襲人細挑身子,容長臉兒,長得也是美人一個。心中亦有些痴處,主子命令她服侍誰,她的心裡便唯有誰。她與寶玉有情,是《紅樓夢》中,與寶玉唯一發生性關係的女子。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寶玉調弄戲子、王夫人害死金釧、又遭賈環誣陷而挨父親打後,她向王夫人進言建議應該好好管教他並叫他搬出園子來,王夫人認為襲人深明大理,對其信任有加,不僅賞了她兩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資,將其提升為“準姨娘”。

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在大觀園裡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

因為原本遺失,襲人的結局有眾多猜測。脂批給我們提供了兩條線索:一是襲人出嫁是在寶玉還在的時候,二是襲人與丈夫蔣玉菡在賈家落難後一起奉養寶玉寶釵夫妻。而在續書中為:寶玉出家,襲人有實無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後嫁給了戲子蔣玉菡。但是相對於那些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命運,她已算是有始有終。  紅樓夢是一部大悲劇,幾乎到了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的地步。襲人的結局,在第五回賈寶玉遊太虛幻境時說已經作了預告:“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襲人最後嫁給蔣玉菡,與其他人相比,還算有個不錯的歸宿,在書中悲劇的色彩並不濃厚。但是如果想一想襲人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當做賈府的一份子,早已進入了角色,最後卻落一個好夢成空,這一種結局比起黛玉,晴雯的煙滅雲散來,更有一種深刻的悲涼。佛家講人生有八苦,其中有一種叫做求不得,襲人所遭遇的,正是這種求而不得的痛苦。如前所述,襲人的身上,寄託著寶玉的戀母情節,作者潛意識裡的罪惡感首先決定了他不會讓襲人最終和寶玉在一起,其次,襲人在精神上,與寶玉幾乎是難以溝通的,紅樓夢所寄託的,是一種剔除了肉慾成份的靈性之愛,而襲人卻是寶玉身邊慾望的象徵,夢的破滅,既是一種無可挽回的結局,也是對現實的一種抗爭。襲人的夢碎了,她接受了現實,過起了平淡的日子。所以有的版本的脂批上就說,襲人是《紅樓夢》裡第一個無情無恥之人也。雖過於偏激,你能說不是麼?

寶玉出家斷塵緣的讀後感

一,寶玉出家,棄的是寶釵和麝月,跟襲人無關。在金玉成婚之前,襲人已經離去。那一句“襲卿輩不該如此棄也”,很容易讓人誤解,認為是說寶玉婚後拋棄了襲人。其實這句脂批是在就事論事,指的是寶玉賭氣不理襲人麝月等人,“便權當他們死了”。二十一回回前評,提到後回有“薛寶釵藉詞含諷諫”,批書人也感嘆,“何今日之玉猶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箴與諫無異,而襲人安在哉?寧不悲乎!”,這也是在告訴我們,寶玉出家的時候,襲人已經不在了。

二,寶玉出家,是做出了常人做不出來的事情。當時賈府還未徹底敗落,寶玉身邊有妻子寶釵,婢女麝月,生活肯定還是相當安逸豐厚的。所以脂硯才說,換上別人,誰捨得在這麼好的境遇下出家為僧呢?可見寶玉出家是在抄家之前。如果真是抄家後淪為乞丐,遭受巨大的心理打擊,走投無路時才想起來去當和尚,這是隨便一個人都會做出的選擇,根本談不上“世人莫忍為者”了。

三,寶玉出家與懸崖撒手並不是同一件事。關於懸崖撒手,字典上有兩種解釋:一是比喻人至絕境,只能另作選擇,義無反顧;二是指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這兩種解釋其實都跟寶玉出家扯不上關係,因為不具備“人至絕境”或者“緊急關頭”這一前提條件。所以只能說,懸崖撒手是另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比出家為僧更緊要更關鍵。這就是說,出家為僧不是寶玉的最終結局。

寶玉向黛玉表白,為什麼被襲人聽見“羞得滿臉紫漲”

因為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結婚前都沒見過面,所以別說表白了。私下見面也會名聲有損。而紅樓夢在清朝別列為禁書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無視禮法,自由戀愛。而襲人的反應不是感到不好意思的害羞,而是被寶玉這種心思嚇得不知道怎麼辦好。就好像撞破別人偷/情時的反應。就像賈母說的,她再疼黛玉,如果黛玉存了什麼心思為自己終身打算,這在現代很正常,可是在古代,就換來賈母一句白疼了的評語,也就是要放棄培養的意思。可見在古代寶玉這種行為是多麼驚世駭俗,要是流傳出去,會給黛玉帶來滅頂之災的,如果黛玉不嫁寶玉,只能出家了,要嫁也難找到好人家,因為名聲毀了。

襲人的人物結局

目前《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已經發布,此書中關於襲人的結局和通行本《紅樓夢》有所不同,其人物結局主要內容是:抄檢大觀園後,賈寶玉得知怡紅院中幾個丫鬟被攆與襲人的告密有關,原來襲人背地裡向王夫人告密,所以晴雯、四兒、芳官被攆。寶玉一氣之下也將她攆出,同時一一遣散了怡紅院裡所有丫鬟,只留了麝月一個。寶玉在遣散襲人之前,看到她腰間繫著蔣玉菡送給他的茜香羅,想了一想,襲人和蔣玉菡恰是一對,遂給襲人做了個媒:令蔣玉菡娶襲人為妻。於是就讓蔣玉菡迎娶了襲人。 嫁於蔣玉菡後,過了一段時日,蔣玉菡由於在外有了新歡,拋棄了襲人後一去不回歸(對應伏筆: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隨後襲人獨守空閨,到了中年就病死了。

襲人怎麼死的

嫁給琪官兒也就是蔣玉涵了,過上普通的生活。書中應該沒提到她怎麼死的,無非老死病死吧!

相關問題答案
寶玉出家為什麼恨襲人?
淘寶賣家為什麼打不開?
淘寶商家為什麼怕差評?
淘寶莉家為什麼關店 ?
國家為什麼不重視教育?
淘寶電影票為什麼便宜?
兩歲寶寶為什麼愛咬人?
逆閃電為什麼恨閃電俠?
出門為什麼吃餃子?
北歐國家為什麼那麼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