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姓氏怎麼讀?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甘”這個字作為姓氏怎麼讀?

gan平音

甘姓怎麼讀

讀gan(一聲)

“甘”讀什麼?

[gān ]

1.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2. 美好:~雨(適時而有益於農事的雨)。~霖。

3. 自願,樂意:~願。~拜下風。

4. 姓。

“甘”用英語怎麼說?

就是讀Gan就像自己的中文名用英文讀出來一樣[人名] Gan 形容詞 (使人滿意的; 甜) pleasant; sweet

"幹"作為姓氏是怎麼讀啊?

幹 gān

姓。

幹,姓氏,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一為以國為姓。古代有幹國(在江蘇揚州一帶)。春秋時被吳國所滅,國人便以國名為姓,遂成幹氏。其二認為出自子姓。比干之後,為避禍改姓。春秋時,宋國有一大夫幹犨,他的後代子孫以他的名字中

參考資料:膽aike.baidu.com/view/634002.htm

甘做姓氏念什麼。 求拼音

gān

甘字,有幾種意思:

1.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2. 美好:~雨(適時而有益於農事的雨)。~霖。

3. 自願,樂意:~願。~拜下風。

4.甘蔗

5.姓氏

百家姓排名2015年甘姓

姓氏起源:

夏朝時,有諸侯國甘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後散居各地,以原封國名為姓,成為甘姓的一支。

商朝時,高宗武丁曾就學於甘盤,後武丁為商王,遂用甘盤為相。甘盤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為姓,遂成甘姓。

出自姬姓。周武王時,封同族人於畿內為諸侯王,其中有封於甘地者,稱甘伯。後有甘伯恆公,其後代亦為甘姓。

出自春秋時甘昭公子之後。

聚集地:

堂號

"五城堂":戰國時期,秦國甘羅12歲被派出使趙國。趙王郊迎。通過甘羅的外交活動,趙國割了五城給秦,秦國封甘羅為上卿,並把他爺爺甘茂當左丞相的田都賜給甘羅。

歷史名人:

甘公:名德,本是魯國人,戰國時為齊國史官,掌管天文,善說星宿。張耳敗走,欲奔楚歸項羽。甘公說:"漢王入關,五星聚東井,楚雖強,後必歸漢。"故張耳與甘公同歸漢朝。甘公著《天文星佔》8卷、《長柳占夢》20卷,均已佚。

甘延壽:字君況,後漢時北地鬱郅人。少善騎射,入羽林郎,又為期門,以材力獲寵,升遼東太守。元帝時,出任西域都護騎都尉。匈奴郅支單于殺漢使者,延壽與副校尉陳湯進軍康居,斬郅支單于,被封為義成侯。卒諡壯。

甘寧:字興霸。三國時臨江人。先依劉表,後歸吳。陳計於孫權,先取黃祖,盡獲其士眾。又從周喻破曹操,攻曹仁,拜西陵太守。曹操出濡須,寧為前都督,銜枚出破敵,敵驚退。時稱江表虎臣,官至折衝將軍。

甘泳:字泳之,宋朝崇仁人,讀書不拘繩尺,尤精於詩。他作了一首長詩,有1400字,隨事起義,隨義鏈句,在古時是絕無僅有的。他的詩風也很奇特,與眾不同。著有《東溪集》。

姓氏π怎麼讀

讀wu第四聲,兀,帶鉤子

來歷:

兀姓源流初探

兀姓是中華民族中人數極少的姓氏之一,其姓氏的取得過程伴隨著華夏民族逐步形成的漫長曆史。兀氏的祖先對我國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兀氏的祖先是北魏拓跋鮮卑人,鮮卑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拓跋鮮卑最初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東北角,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一帶,拓跋先世在這裡度過了漫長的歲月,約在東漢初年南遷到呼倫湖地區,以後在這裡生活了大約一百年時間。東漢末年桓靈時,拓跋人進行第二次大遷徒。經過長途跋涉,從東到西橫穿了蒙古大草原,到達匈奴故地漠南陰山一帶,與南面的漢族生活區毗鄰,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拓跋結合體由原始公社進入最早的階級對立與壓迫階段,即早期奴隸制社會。此時,拓跋鮮卑的歷史也清晰起來。第一代領袖是被拓跋人稱為“始祖”的拓跋力微,從他開始拓跋鮮卑走上形成國家的道路。拓跋鮮卑軍事力量逐漸強大,“控弦上馬二十餘萬”。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神元三十九年、曹魏甘露四年),力微在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舉行祭天大會,盛樂成為拓跋鮮卑的第一個都城,拓跋氏在同它結合的部落聯盟中確立起大酋長的世襲權。公元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力微遣長子沙漠汗前往魏都洛陽學習。沙漠汗以拓跋太子身份客居洛陽,是拓跋部通好南夏的第一個友好使者。此時,鮮卑族事實上已成魏晉國內少數民族之一。公元305年(晉惠帝永興二年),晉朝加封力微之孫,沙漠汗之子猗迤 “大單于”號,金印紫綬,拓跋鮮卑人開始受晉朝封。公元310年,拓跋猗迤 之弟,拓跋猗盧受晉懷帝封為爵代公。公元315年(晉建興三年),晉愍帝詔進封猗盧爵為代王,許置官署。公元338年,沙漠汗之玄孫,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公元376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代國被前秦滅。公元386年(東晉孝武帝太和十一年北魏登國元年),什翼犍孫拓跋王圭受拓跋諸部大人的推舉為主,復建代國不久改稱魏王,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改號稱皇帝,史稱道武帝。經過幾年的征討,北魏周圍各部大都被拓跋王圭擊敗或征服,拓跋王圭在威服塞北各族之後,將軍事進攻的矛頭轉向中原,之後拓跋王圭奪得今山西、河北地區。公元398年(北魏皇始三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平城為代都,並對平城進行大規模的營建。從此平城從荒僻的小城逐漸變成北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北魏由王朝變為皇朝,拓跋鮮卑人由此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公元409年(北魏天賜六年)拓跋王圭長子拓跋嗣殺弒父篡位的異母弟清河王奪取帝位,史稱明元帝;公元423年(北魏泰常八年)十一月太子拓跋燾繼皇帝位,史稱太武帝。經道武帝(艱苦創業、進兵中原),明元帝(隆基固本、內和外輯),太武帝(雄才大略、連年征戰)三代帝王的努力,北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在太武帝時統一了黃河流域,建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領導的大型皇朝。公元452年(北魏正平二年)二月,北魏宦官宗愛殺太武帝拓跋燾,密迎南安王拓跋餘入宮,將其立為皇帝,宗愛控制軍政大權。十月拓跋餘不甘心作傀儡,密謀奪權,宗愛得悉後,害死南安王。後殿中尚書源賀、南部尚書陸麗和禁軍將領長孫渴候等密謀定策,發動兵變,殺死宗愛,並迎接太武帝的皇孫拓跋氵睿(13歲)入宮,繼承皇位,改元興安,是為文成帝。文成帝在位13年“時與休息,懷輯中外”,著重整飭地方,北魏由文成帝時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公元465年(北魏和平六年)5月文成帝長子拓跋弘(12歲)嗣位,是為獻文帝;由文成帝妻馮太后“臨朝稱制”;公元467年(北魏皇興元年)八月,還政於獻文帝。馮太后和獻文帝執政期間,清除積弊、穩定社會;嚴選舉,整頓爵位制度;立郡學,推動漢化作用;救......

甘這個字怎麼讀

漢字:甘

拼音: gān

筆畫: 5

部首: 甘

五筆: afd

基本解釋甘gān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適時而有益於農事的雨)。甘霖。

自願,樂意:甘願。甘拜下風。

姓。

筆畫數:5;

部首:甘;

筆順編號:12211

相關問題答案
甘姓氏怎麼讀?
鄂做姓氏怎麼讀?
商姓氏怎麼讀?
恩姓氏怎麼讀?
湯當姓氏怎麼讀?
初姓氏怎麼讀?
仇用作姓氏怎麼讀?
申姓氏怎麼讀?
滑在姓氏怎麼讀?
都作為姓氏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