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真的是暴君嗎?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歷史上的商紂王真的是暴君嗎?

在我們的的歷史印象中,商紂王(姓子名受辛)是一個大暴君,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由於“紂”有極大貶義,為了保持中立,以下內容中我稱紂王為受辛。

受辛的“罪行”武王伐紂時,稱受辛有六罪

“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翻譯成白話,就是

1.只聽女人的。

2.不留心祭祀

3.不用王族為官

4.推崇尊敬信任庶民和服過刑的人,並任命為官。

到了春秋時期,又加了一條,殺比干。

從此之後,他的“暴行"越來越多。

在我看來出武王立下的四大罪之外,其餘的罪行不可信,因為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之下,把敵人抹的越黑越好,如果受辛幹過那些事,武王又怎能不公佈?

那我們再考慮一下武王的四大罪是不是真的?

1.只聽女人的

不可信,因為受辛一輩子南征北戰,是一個拿破崙式的君王,是一個軍人,以軍人的品格,怎麼可能對一個女人唯命是從,況且商朝決定政事,基本上是用占卜來決定。況且如果女人提的建議好,怎麼就不能採納!商族是工商業文明,婦女地位要比小農文明的周族高得多, 武丁的妃妾婦好,能帶領萬千人去打敵人,連武丁的震代名將沚盾戈(盾戈:是一個字,因不知念什麼,也查不著,就將就了)都受她節制。 這豈是小農的周族所能理解的。

2.不留心祭祀

在古代不留心祭祀肯定是大罪,但這和暴政沒關係,不能證明什麼,萬曆20多年不祭祀(注:這可不是留不留心的問題了)也沒聽人說什麼。

3,不用王族為官

為什麼要用王族為官,不說了,空下去。

4.推崇尊敬信任庶民和服過刑的人,並任命為官。

庶民和服過刑的難道就不能當官嗎?明顯的歧視。

至於炮烙,那是夏桀那小子發明的,酒池肉林,也是夏桀做過的。這個“紂王”的暴行怎麼和桀那小子一模一樣,因為紂之前只有一個亡國之君,於是周人只有一個可供他們編童話的模版。

那商因何而亡?

1.是內部的政治鬥爭,商奉行兄終弟及的繼位方式,微子是受辛的哥哥,按理說應繼承王位,但沒有,而且只封了個子爵,心中懷恨,於是以微子為首的一派和以商王為首的一派互相爭奪權力,萁子和比干很有可能是微子派的人,微子沒鬥過受辛就跑了。商亡後,微子是什麼表現?當伯夷,叔齊寧死不吃周國“救濟糧”,萁子嫌丟臉跑到朝鮮,殷朝遺民不斷造反的時候,他卻被封為公爵,盡享榮華富貴,而當時全天下只有兩個諸侯被封為公,另一個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周公。這樣大量微子派商族貴族逃亡到周國,洩漏大量情報,出賣了國家。

2.是連年的戰爭,受辛之時,發動了多場對東夷的戰爭,雖然得勝,但死了很多人,消耗了很多國力。並俘虜了大量沒法處置的俘虜。

3.是武王伐紂之時,商軍主力正在東南作戰,首都空虛。只能武裝奴隸,而奴隸是靠不住的。

4.是由於商族和周族文化差異很大,商族以經營工商業為主,周族以經營農業為主,這就是為何做買賣的人會被稱為商人,而當時的歷史趨勢是人類將進入農業社會。商業衰落,只剩下一座座孤零零的城市。使商族的經濟漸漸衰落。

5.周武王聯合了周圍的方國,由於周族大量傳播了有用的農業技術和農業文明,博得了小國的好感,而商族卻對他們最引以為豪的青銅技術祕不外傳,降低了周邊小國的好感度。於是“抗商革命統一戰線”形成了。

6.受辛大力開發東南,忽視了真正的敵人,西方的周國,而受辛的爺爺文丁曾殺了周文王他爹季歷。

總之,周是乘商空虛......

歷史上紂王真的是一個暴君嗎

這個問題是不好說的,古代的歷史多數是成王敗寇。

唐朝、宋朝、明朝的覆滅是因為暴政?答案不是。

唐朝因為軍政制度給予節度使過大的權力使其滋生野心從而割據戰亂(開元盛世之後開始割據,而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時代);

宋朝經濟發達,南宋時(南宋時已經失中原)總產值佔世界8成,比唐朝6成還多,可是擋不住蒙古的軍隊(世界任何一個被蒙古侵略的國家沒有擋住蒙古20年以上的,南宋擋了近50年);

明朝中後期魏忠賢亂政,崇禎即位後勵精圖治,但是。。。崇禎元年,大旱,次年,大旱,三年,大旱。。。就算洪武在世又能怎樣?擋得了天災?內憂外患就算了,天災讓百姓活不下去不跟著造反怎麼活?

歷史是需要有人背黑鍋的,縣裡百姓過不好縣令背黑鍋,省賦稅收不上來布政使背黑鍋,打仗打殘了、敗了大將軍背黑鍋,國家滅亡了。。。只能是皇帝陛下背黑鍋了。。

也許國家出現負面問題不是最後一代帝王造成,但是沒辦法,罪己詔必須下。。。

回過頭來,紂王是暴君嗎?商與周是很接近很相似的朝代,從周王朝制度可以看出:東周時期割地藩王擁兵自重,歷史記載中都沒有周王什麼事兒,頂多有些祭天、加九錫等禮儀事宜。想象一下,推到商朝是否有些相似?

你可能會說為何史書不說周王是暴君,秦王領兵拯救天下什麼的。。。我只能說始皇帝的霸氣完全不屑去這樣,以始皇帝橫掃六國可以想象“就是我大秦滅了你周,你能如何”的霸氣哄哄場景,再結合唐、宋、明等朝代更替上的比較,紂王是否暴君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需要。說他是暴君來警示後世君主不可暴政,說他是時運不濟的明君來安慰末代君王。如果足夠霸氣而且擁有實力,完全可以說滅了你是“受命于天”。

紂王真的很殘暴嗎?排第幾?

史上最淫蕩殘暴的帝王錄。。

中國歷史上的暴君商紂到底有多殘暴

商紂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後的一位君主。“紂”是“殘義損善”之意,“紂王”是後人對他的貶損評價。史書上記載的紂王的罪行有:?

沉溺酒色,奢糜腐化。?

據說,紂王喜歡飲酒,他鑿地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紂王同姬妾宮女在池上一

面划船,一面飲酒作樂。?

據說,他在宮內豎起像樹林一樣的木樁,上面掛滿烤熟的、煮熟的、燒熟的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俊男靚女光著身子在這“肉林”裡瘋打瘋鬧。餓了就吃,吃了就玩,沒晝沒夜。?

據說,他還大興土木,花了七年時間,造了一座鹿臺。地基三裡見方,高都超過百丈。他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們聚集在臺上,宴飲狂歡,長達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時辰。?

殘忍暴虐,荼毒四海。?

據說,他行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銅柱子燒紅,然後叫被殘殺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據說,他為了觀察正在成長的胎兒什麼樣,竟殘忍地讓人剖開孕婦的肚子,流盡鮮血,痛苦死去。他想知道冬天光腳過河的農夫為什麼不怕凍,竟叫人砍掉他的雙腳,砸骨驗髓。還有什麼寵信奸臣,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種種罪行,令人罄竹難書。?

後來,紂王失去士氣和民心,終於被武王打敗。他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斷頭臺。?

商紂王真的會這樣殘暴麼??

據說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懷疑過。認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惡都加在他的頭上。近代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在考察了商紂王的七十多條罪惡發生的次序之後,發現他的罪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越多。也就是說,是後人編造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大打了折扣。那麼,為什麼要有意醜化商紂王呢??

原因之一是他的政敵別有用心的宣傳。?

如此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鎮壓反叛,剪除異己,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並非商紂王獨有。這些劣跡為什麼表現在商紂王身上就那樣駭人聽聞,令人髮指?應該說,是他的政敵在搞醜化和宣傳。“勝者王侯敗者賊”,滅掉商紂王的西周帝王們,後來的御用文人們,怎樣說他都不為過,那就根據政治需要隨便編排吧。?

原因之二是把罪惡之源引到女人身上。?

妲己本來是紂王剿滅蘇部落的戰利品,也是紂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紂後一千年的《列女傳》把劣跡都歸於妲己一人,這就是“女禍亡國論”。其實,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本性凶殘的帝王我行我素,獨斷專行,並不受女人所左右,怎麼一旦亡國滅身,就把女人當成替罪羊了呢?於是,夏桀有妹喜,商紂有妲己,周幽有褒姒,唐明皇有楊貴妃,彷彿沒有了這些女性,他們就會“天子聖明”了。因此,在商紂王的故事裡摻和著妲己,既是小說家的調味品,也是封建文人為昏君開脫、愚弄人民的陰暗心理的表露。?

原因之三是抹殺商紂王的歷史功績。?

有些書中記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的才智足以對複雜的事情迅速作出準確的判斷,他的氣力足以託樑換柱、徒手殺虎。他一手抓九條牛的尾巴,往後一拉,九條牛隻有向後倒退。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禒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

當時的東夷常向商朝發動進攻,擄去大量百姓作奴......

歷史上真正的商紂王到底是好是壞

一說起紂王,立刻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是封神演義中的暴君。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中,商紂王不僅是中國古往今來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經成為邪惡勢力和罪惡人性的象徵。直到今天,經過從西周起至今後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紂王的形象已經成為被定性了。可是,如雲的人言遮蔽不了歷史的真相,從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開始至今,始終有人為他鳴不平。那麼,歷史商紂王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他究竟是否像後人尤其滅亡他的周人所形容的那樣是一個一無是處、徹頭徹尾的惡棍?

許多人都知道紂王,但說起帝辛,卻不知道是誰。其實,帝辛和商紂王,是同一個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稱號。一個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稱號,在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例。

帝辛,是商族人,或者說是商帝國的人稱呼自己的國君的叫法。因為國王的名字就叫辛。按照現已發現的甲骨和史書的資料來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的。而商帝國的人在稱呼君主時,便是在名字前加一個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商紂王,或殷紂王,則是周人侮辱、蔑視性的稱呼。商,是國名,是提醒人們,這是前朝的,被我們滅掉的。殷,則是地名,與日本鬼子稱東北為滿州一樣,中國人稱 日本為倭一樣。如果說這還只是冠以蔑視性指代的話,那麼,紂則是侮辱性稱呼。按《說文解字》援引諡法的解釋:“殘忍捐義曰紂”。用一句現代話來說,就是凶 惡的壞蛋。

兩個不同的稱號,代表著一個人截然不同的兩段歷史。

帝辛,本名子壽,另一說本名受德。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2個政權國家商王朝的第三十二代君王。帝辛自幼聰敏過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對此,許多史書都有記載:《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商朝有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那就是王室內亂。王室內亂問題貫穿了商王朝整個600年 歷史,卻始終無法得到徹底解決,尤其是到帝乙帝辛時期,內部矛盾已經空前尖銳。此時的商王不但要面對來自王室內部的反叛勢力,還要面對來自統治集團內部以 大祭祀為首的神權宗教勢力的挑戰。不斷的內亂造成王朝根本無力對外,這就給外敵帶來機會。原本臣服於商王朝的鬼方、西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敵東夷 都開始不斷入侵王朝疆域。在這種情況下,王朝呼喚一位強勢君主的出現。

年輕的帝辛在即位時,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政局。國內,他要面臨已經崩潰的經濟、不斷出現的奴隸起義和來自王室、大貴族集團以及以大祭祀 為首的宗教神權集團對他權利的挑戰。對外,他要面對從四面八方湧入的外族入侵。在這種危局下,年輕的帝辛表現出超凡的才智、勇氣、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冷酷殘 暴的鐵腕。史料記載,帝辛在先王老臣的輔佐下,年輕的帝辛開始了他礪志強國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創造了許多個第一:

首先,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而非貴族中選拔幹部的君主。在帝辛的支持下,一批有才能的從中下層管理和善戰的將領被重用,為陳腐的政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其次,他是歷史上第一個著手廢除貴族世襲制、並取得成功的君主。當時的規定是奴隸主貴族“世襲”制。王室成員和大貴族從中獲得巨大利益。獲得利益後的王室成 員和大貴族為了保護既得利益經常干預政務。為此,帝辛採取大膽改革,廢除了以往貴族的世襲權利並收回了他們的領地。喪失領地後就意味貴族以及王室成員再也 無力組織起與中央的對抗。

第三,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徹底戰勝神權的君主。在商代,國家要經常進行祭 祀活動。凡事都要進行占卜,大到對外用兵,小到殺一隻雞都必須通過占卜“問神”,因此宗教神權集團的權利極大。以大祭祀為首的宗教神權集......

商紂王帝辛是誰 歷史上商紂王真的是暴君嗎

“今殷王紂唯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昏棄其國家……俾暴虐於百姓……”太史公司馬遷《史記》中所引的周武王的這段話,本是兩個敵對王朝之間的宣戰檄文,究竟含有多少水分,今天很難說。但由於武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所以,他的話自然被奉為圭臬,使得幾千年來的中國人於不知不覺中步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商紂王是個徹頭徹尾,徹裡徹外的昏君、暴君——《辭海》:“紂,一作受,亦稱帝辛。商代最後的國君,其生年已不可考,卒年據後人根據《淮南子·經略訓》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泛而水,彗星出而殷人授其柄’這段記載,結合哈雷彗星的出現和迴歸週期,確認為是公元前1057年。帝辛在位整整三十三年。”柏楊著作的“皮裡陽秋”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唯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益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討,紂囚西伯羑里。”這段記載中的紂王,其罪行大致說來是:近女色,喜淫聲,不敬鬼神,荒於國政,耽於飲酒,殺害忠臣。這些事情確實可恨,但卻都不是紂王的“專利”,甚至是不是他乾的還有問題,不妨再摘引一段關於夏王朝最後一任君王桀的史料:“桀力大無窮,他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求饒,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床,供他倆荒淫無恥地享樂。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樑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殺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大臣關龍逄又來進諫說:‘主上謙恭而講信義,儉約而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鞏固。現在大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你快亡,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不但不聽,又將關龍逄處死。”——摘自柏楊《中國人史綱》桀的罪行也是喜女色,耽淫樂,荒於國政,耽於飲酒,殺害忠良。臺灣史學家柏楊先生在其史學鉅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及商紂王時說過:“隨著子受辛(即商紂王——著者注)之死,商王朝滅亡,立國662年。子受辛被稱為‘紂帝’,即殘害忠良的君主。他的罪狀跟夏王朝亡國之君姒履癸的罪狀,像是從一個模子裡澆出來的,當然也可能真是如此。不過,炮烙酷刑是姒履癸發明的,已登記在案,宣傳家大概一時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又教子受辛再發明瞭一次。”

歷史上的商紂王帝辛真的是暴君嗎?

不是

紂王真的是傳說中那麼殘暴嗎

這些對帝辛肆無忌憚的抹黑,早就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置疑與反駁。

子貢作為孔門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常相魯衛”,以其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感覺,一語道破了“千年積毀”現象的本質:“天下之惡皆歸焉”,所有的曾經見過的罪惡和所有的人們能想象到的罪惡,都“歸”於帝辛的頭上。所以“君子惡居下流”,千萬別當失敗者,其結果是極其可悲的。在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都極可憐,但象帝辛這樣被肆意抹黑的卻絕無僅有。

近人顧頡剛曾做《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指出帝辛的罪惡在周人的《尚書》中只有六點,戰國書中增加二十七事,西漢書中增加二十三事,東漢時增加一事,東晉時增加十三事,於是商帝辛就變成自古未有的殘忍暴君。

解密:紂王為什麼亡國 帝辛真的是一代暴君麼

這個問題類似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

周不屬於商,他是一個獨立的政權,或者說是部落

帝辛是不是暴君不好說,但他至少不是一個昏君,他繼位後征戰和執政都有不錯的成果。

周能滅商和越能滅吳一樣。有心算無心,不是自己弱了多少,而是對手變強了、在暗處,而且在針對你。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

現在我們能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從《史記》中讀到的商和周。周滅商的戰爭,對於司馬遷來說,就像是宋朝的歷史對於我們一樣,真實性是多少隻能自己想象了。

相關問題答案
紂王真的是暴君嗎?
無痛人流真的是無痛嗎?
這真的是殭屍嗎無修版?
李白真的是劍客嗎?
王林真的會氣功嗎?
馬雲真的是白手起家嗎?
人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化療是什麼?真的很痛苦嗎? ?
人的命運和婚姻真的是天註定嗎? ?
考拉海購真的是國外採購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