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老王的態度怎樣?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老王是怎樣的一個形象,作者對他的態度

請看圖,答案很詳細!!!!

《老王》作者對老王的情感是怎樣的

楊絳(1911- ),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生於7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丈夫錢鍾書是著名文學研究家和作家。

中文名: 楊絳

別名: 楊季康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 1911年7月17日

職業: 翻譯家,文學家,戲劇家

畢業院校: 牛津大學,巴黎大學

主要著作譯作

散文類:《幹校六記》、《將飲茶》(含《回憶我的父親》《 楊絳記錢鍾書與〈圍城〉》《回憶我的姑母》等)、《雜寫與雜憶》(含《懷念陳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紀事》、《我們仨》、《我在啟明上學》、《走到人生邊上》、《老王》(收入中學語文課本)

小說類:長篇小說《洗澡》;短篇小說:《璐璐,不用愁!》、《小陽春》、《大笑話》、《玉人》、《ROMANESQUE》、《鬼》、《事業》、《我們仨》

譯作類:《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

劇本類:《弄真成假》、《稱心如意》、《風絮》

論集類:《春泥集》、《關於小說》

楊絳對老王的態度是怎樣的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同為不幸者,楊絳先生完全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抖落血淚斑斑的記憶,展示傷痕累累的不幸。可是,血色記憶中站立著“直僵僵”的老王,不幸往事背後是底層更深的不幸。自身的苦難與老王的苦難促成了“我”精神的昇華——面對每一個不幸的人我們都應該愧怍。因此,楊絳先生的愧怍,緣於深深體味不幸滋味後,對人性、平等、命運等命題的終極追問,緣於超越控訴、感動和廉價同情的慈悲情懷。楊絳愧怍了,她用愧怍求得了靈魂的安寧,她用柔軟慈悲的心擔當了社會的責任、階層的責任、知識分子群體的責任。楊絳無情拷問自己的良心,恰恰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老王》中作者對老王的感情變化

老王送雞蛋給作者

相關問題答案
作者對老王的態度怎樣?
對工作的態度怎麼寫?
對待入黨的態度怎麼寫?
入黨的態度怎麼寫?
穗凌三開的溫度怎樣調?
冰箱冷藏的溫度怎樣調?
對好動的孩子怎樣教育?
死老鼠的氣味怎樣去除?
中立的態度是什麼意思?
如何保持良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