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平時注意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低血糖應該注意什麼

營養與飲食療法

●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約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點心也會有幫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種類,不要經常吃某種食物,因為過敏症常與低血糖症有關。食物過敏將惡化病情,使症狀更復雜。

●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穀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應加以限制的食物

嚴格限制單糖類攝取量,要儘量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例如,速食米及馬鈴薯)、白麵粉、汽水、酒、鹽。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飲用)。也少吃通心粉、麵條、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類及馬鈴薯可以一週吃2次。

●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例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濃度。

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戒菸禁酒

酒精、咖啡因、抽菸都將嚴重影響血糖的穩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補充營養素

① 鉻

每天300微克。此礦物質對葡萄糖的代謝很重要,天然啤酒酵母、全麥麵粉、穀類和奶酪、瘦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鉻元素。

② 維生素B群添加B6加肝液

注射維生素B群(1cc)加B6(1/2cc)加肝液(1cc)能產生相當好的效果。每週注射2次,三個月後,改成每週注射1次,如此維持2個月或更久。這幫助患者能接受使血糖降低的食物。這種注射相當重要,尤其對於老年人,因為他們常有吸收不良的問題。

③ 硫胺素(B1)、菸鹼素(B3)及維生素B12加泛酸(B5)用量分別為每天100毫克、100毫克、300微克、1000毫克,分成數次,空腹使用。它們可以幫助糖的代謝,B5對腎上腺功能及將葡萄糖轉換為能量具有重要性。

④鈣加鎂、鋅

用量分別為一天1500毫克、750毫克和50毫克,均在餐後及睡前分成數次服用。糖類的代謝需要鈣和鎂的協助。而鋅是大部分低血糖患者所缺乏的。

⑤L—半胱胺酸

用量依產品指示。它能阻止胰島素降低血糖。

⑥蛋白質分解酵素

兩餐之間服用。低血糖症者常常無法消化蛋白質。

⑦ 螺旋藻或蛋白質粉

用量依產品指示。幫助平衡兩餐之間的血糖濃度。

⑧有氧堆體清腸劑(ABC)及蘆薈汁

是好的纖維素來源,清晨空腹時服用,要迅速喝下,否則很快就變硬。它能延緩血糖下降。

⑨ 蜂壬漿

用量依產品指示。含天然的泛酸(B5),可以滋養腎上腺。

其它療法

●禁食療法

每月用檸檬汁灌腸劑作禁食,對患者有益。請見下卷第八章的禁食及灌腸劑。為了在禁食期間防止血糖下降,患者應補充螺旋藻或蛋白質粉(含各種單一氨基酸)。在使用此補充晶後,患者將立即感到舒適。他們也能睡得較熟,感到精神暢快,使憂慮一掃而空。

●危險訊號

如果你有下列症狀,說明你可能患有低血糖症,如果症狀嚴重,請速就醫。

*明顯的疲勞虛弱。

*倦怠(進食前特別明顯)。

*脾氣變得暴躁。

*面色蒼白、多汗或冒冷汗。

*體溫低,心跳快速。

*呼吸淺促,暈眩。

*視力模糊。

*迅速或極度的飢餓感。

*經常頭痛。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10天之內出現數次低血糖症狀時,應儘快去看壓生,尤其是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予治療甚至會造成腦損傷。

痛 風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症,它常常在夜晚突然發作,讓你劇痛難忍。患部的皮膚往往又紅又......

低血糖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低血糖雖然不能稱之是種病,但也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工作壓力過大,使很多年輕人都有低血糖的現象,低血糖的人一定要吃早餐,因為人在上午精力的消耗特別大。

低血糖的人平時的生活中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糖份較多的食物,但也要注意不可茫目補,平時可以隨時帶一些糖塊或是巧克力,如果出現頭暈的現象,可以臨時吃一塊,效果會得到緩解。

低血糖的人要注意平時的休息與鍛鍊,運動量過大的人容易使血糖偏低,所以,平時注意調節自己的作息規律,按時睡覺,不要敖夜,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平時注意多鍛鍊身體,增強身體的代謝功能。

注意事項:

低血糖的人平時注意關注自己的血糖情況,不要認為這不是一種病就可以忽視它,平時注意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與蔬菜,這些食物中含有適當的維生素與糖份。

低血糖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

一旦出現低血糖,最有效的應急措施當然是立即吃“糖”,快速增高血糖水平,可以喝飲料(雪碧、可樂、果汁等)、糖水(溫開水衝白糖或葡萄糖25克—50克),吃糖果或口服葡萄糖片、蜂蜜、果醬等。由於患者的自身情況不同,在飲食上也要採取不同的措施:

神志清楚、反應輕者,可立即口服上述食品;如果反應比較重,就要增加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量,如饅頭(或麵包)25克或水果1個。

日常預防最重要

按時進餐,飲酒或運動前吃點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餅乾、麵包等,避免空腹,這些是大部分人都熟悉的低血糖日常預防辦法。需要注意的是,與出現低血糖後所吃的食物不同,日常預防最好不要吃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或含糖分較多的食物,這樣的食物吸收快,一段時間後反而會導致血糖迅速下降,引起機體血糖降低。應多吃點水果、蔬菜、穀類食物、豌豆和蠶豆等各種豆類、肉類、魚類這些可緩慢吸收的食物,以保持血糖穩定。

低血糖者該注意些什麼飲食?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以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徵。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

臨床上反覆發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質性疾病;餐後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症,多見於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的有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藥物性:如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藥物、水楊酸、飲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營養不良等。

(4)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

(5)胰外腫瘤。

2.餐後(反應性)低血糖症

(1)糖類代謝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

(3)滋養性低血糖症(包括傾倒綜合徵)。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現的進餐後期低血糖症。

臨床表現

低血糖呈發作性,時間和頻率隨病因不同而異,症狀千變萬化。臨床表現可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1.自主(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表現

低血糖發作時由於交感神經和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臨床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

2.腦功能障礙的表現

是大腦缺乏足量葡萄糖供應時功能失調的一系列表現。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治療

治療包括兩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狀,二是糾正導致低血糖症的各種潛在原因。對於輕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飲料,或進食糖果、餅乾、麵包、饅頭等即可緩解。對於藥物性低血糖,應及時停用相關藥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應及時測定毛細血管血糖,甚至無需血糖結果,及時給予50%葡萄糖40~60ml靜脈注射,繼以5%~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餵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預防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瞭解患者所用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藥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

低血糖平時應該怎麼注意保養

但是不建議你經常喝酒的,血糖低的話建議你隨身帶上糖或者巧克力的.

低血糖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獼猴桃、草莓、青蘋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如瘦肉、牛奶、魚類等。主食最好選擇粗糧如玉米麵、蕎麥麵、燕麥面做成的饅頭。但都的注意量。

低血糖平時要注意什麼呢?

我感覺經常低血糖患者就是要注意吃一些龔化比較慢,不會立即被消化和吸收的混合型食物。因為平時我自己吃麵條感覺特別快就容易餓了,但是我吃健悅坊的特膳,就感覺有飽腹感,監測血糖也比單一吃粥或者麵條平穩

相關問題答案
低血糖平時注意什麼?
腦梗平時注意什麼?
腎虛平時注意什麼?
血糖高要注意什麼?
溼疹平時注意什麼?
扁平疣平時注意什麼?
低血糖平時要多吃什麼?
肝血管瘤要注意什麼?
血淋飲食注意什麼?
疝氣發作時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