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診強直?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如何確診得的是強直性脊椎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疾病。結合你有強直性脊柱炎陽性家族史,七八年來感覺腰抵部不適或疼痛,活動後好轉,有時有低熱,這些都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可疑症狀,建議及早做一下有關檢查,除外此病可能。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與依據,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與X線檢查。該病的特點是腰椎前屈、側彎和後伸等方向的活動均受限;胸部擴張活動受限;早期症狀為間歇性腰背痛,進行性僵硬並逐漸向上發展。

X線檢查,早期表現為骶髂關節模糊、關節外硬化,脊柱早期可見骨質疏鬆,關節模糊、侵蝕、硬化、融合等異常改變。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為:

1、臨床表現:

1)腰或脊柱、腹股溝、臀部或下肢痠痛不適,病程至少持續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非甾體抗炎藥,如消炎痛、芬必得能迅速緩解症狀。

2)腰椎在前屈、側屈和後伸的3個方向運動均受限;或胸廓擴展範圍受限,小於2.5釐米。

3)陽性家族史,或HLA-b27陽性。

2、X片證實有雙側或單側骶髂關節炎。

一般按:有X片證實的雙側或單側骶髂關節炎;並分別附加以下臨床表現的1條或2條,即①腰椎在前屈、側屈和後伸的3個方向運動均受限;②腰背痛史或現有症狀;③胸廓擴展範圍小於2.5釐米即可確診。

其他如:血沉可增快,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升高,少數病人有輕度貧血,C反應蛋白升高,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增加,血清補體C3和C4增加等,但這些檢查通常多不重要。

建議做以下檢查:

1、脊柱與骶髂關節X線片,如早期X線檢陰性時,可行放射線核素掃描,CT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發現早期對稱性骶髂關節病變。

2、測定 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陽性,有助於診斷。

3、血沉、抗O、C反應蛋白、類風溼因子等,有助於與其他疾病鑑別。

如何能確診強直性脊柱炎?

建議:您好:從檢查結果來看,可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年齡10-30歲為高峰期,因此,兒童也是較為常見的。臨床觀察益賽普雖然能迅速有效消除症狀,病人獲得的疾病控制感比普通藥物強,但並不能根治強直性脊柱炎,也不能阻止韌帶鈣化和脊柱強直的進展,大部分患者停藥後,3-6個月之內仍會復發。迄今,此類藥物尚未列入醫保範圍。因此,經濟條件較好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自由選擇;對於臨床症狀較重,普通的治療方案不湊效的病人也可以一試;大多數病人經普通方案就能很好控制病情,並不需要這麼昂貴的治療。從孩子的病情描述來看,目前疾病還處於中早期階段,正確有效的治療,是可以達到很好的預後標準的,因此,建議到專科醫院正規化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 怎麼確診

你好,除了臨床表現外,

X線檢查,對該病的診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是本病診斷的重要依據。早期X線表現為骶髂關節炎,病變一般在骶髂關節的中下部開始,為兩側性。開始多侵犯髂骨側,進而侵犯骶骨側。可見斑點狀或塊狀,髂骨側明顯。繼而可侵犯整個關節,邊緣呈鋸齒狀,軟骨下有骨硬化,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最後關節[1]

間隙消失,發生骨性強直。骶髂關節炎X線診斷標準分為5期:0級為正常骶髂關節,Ⅰ期為可疑骶髂關節炎,Ⅱ期為骶髂關節邊緣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襲病變,關節間隙無改變,Ⅲ期為中度或進展性骶髂關節炎,伴有一項(或以上)變化:近關節區硬化、關節間隙變窄/增寬、骨質破壞或部分強直,Ⅳ期為關節完全融合或強直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病變的X線表現,早期為普遍性骨質疏鬆,椎小關節及椎體骨小樑模糊(脫鈣),椎體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變直,可引起一個或多個椎體壓縮性骨折。病變發展至胸椎和頸椎椎間小關節,間盤間隙發生鈣化,纖維環和前縱韌帶鈣化、骨化、韌帶骨贅形成,使相鄰椎體連合,形成椎體間骨橋,呈最有特徵的“竹節樣脊柱”。原發性AS和繼發於炎性腸病、Reiter綜合徵、牛皮癬關節炎等伴發的脊柱炎,X線表現類似,但後者為非對稱性強直。在韌帶、肌腱、滑囊附著處可出現骨質糜爛和骨膜炎,最多見於跟骨、坐骨結節、髂骨嵴等。其他周圍關節亦可發生類似的X線變化。

怎樣確診強直性脊柱炎,需要做哪些檢查?

您好

放射學檢查是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關鍵。因為所有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骶髂關節炎,且骶髂關節為強直性脊柱炎最早受累部位,所以對懷疑有強直性脊柱炎者,應攝骨盆正位片。骶髂關節的X線上可以表現為骶髂關節兩側的斑點狀硬化、侵蝕、關節間隙狹窄,最後骶髂關節融合強直。雖然骶髂關節病變發生早,而且是診斷的重要依據,但最為典型的X線表現是腰椎的竹節樣病變,因此,腰椎的正、側位片在這些病人不能省去。當骶髂關節在平片上表現不明顯時,CT、放射性核掃描、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對疾病的早期診斷會提供很大幫助。需提醒病人注意的是:在做骶髂關節X線檢查前一天的晚間應服用導瀉劑,在晨起排便後再拍片,以保證X線片的清晰度。   強直性脊柱炎的血液化驗常無特異性改變。雖然90%以上病人血清中HLA—B27陽性,但也只能作為診斷的參考。疾病活動期的病人大多血沉增快,半數以上的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升高,因此可用作輔助指標來監測疾病的活動程度。

如何確診強直性脊柱炎,急! 100分

從檢查結果來看,不能確診就是 強直性脊柱,但是不排除沒有檢查出來。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現介紹如下:

(1)臨床標準:①腰痛、晨僵3個月以上,活動改善,體息無改善;②腰椎額狀面和矢狀面活動受限;③胸廓活動為低於相應年齡、性別的正常人。

(2)放射學標準:骶髂關節炎,雙側≥Ⅱ級或單側Ⅲ~Ⅳ級。Ⅱ級為輕度異常,可見侷限性侵蝕、硬化,但關節間隙正常。Ⅲ級為明顯異常,在侵

蝕、硬化、關節間隙增寬或狹窄、部分強直等1項(或以上)改變。Ⅳ級為嚴重異常,即完全性關節強直。

(3)診斷:確診強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學標準和1項

(及以上)臨床標準者。可疑強直性脊柱炎:符合3項臨床標準但無放射學標準,或有放射學標準但不伴任何臨床標準者。

強直性脊柱炎如何確診

(1)臨床標準:①腰痛、晨僵3個月以上,活動改善,體息無改善;②腰椎額狀面和矢狀面活動受限;③胸廓活動為低於相應年齡、性別的正常人。  (2)放射學標準:骶髂關節炎,雙側≥Ⅱ級或單側Ⅲ~Ⅳ級。Ⅱ級為輕度異常,可見侷限性侵蝕、硬化,但關節們隙正常。Ⅲ級為明顯異常,在侵蝕、硬化、關節間隙增寬或狹窄、部分強直等1項(或以上)改變。Ⅳ級為嚴重異常,即完全性關節強直。  (3)診斷:確診強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學標準和1項(及以上)臨床標準者。可疑強直性脊柱炎:符合3項臨床標準但無放射學標準,或有放射學標準但不伴任何臨床標準者。

如何確診強直性脊柱炎?

急性發作期:

[證候]一般多見於青少年,身體素健,突然出現腰骶疼痛,有時痛的比較嚴重,有時上竄胸頸,有時下趨大腿足跟,甚至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見鬱怒煩躁,心煩起急, 口乾舌燥,便幹溲赤,或有發熱惡寒,或有低熱,舌苔薄白或薄黃,脈象弦數。腰骶,或脊背,或髖骨,或膝關節,或足踺隱隱作痛,或脹痛,或空痛,或灼熱痛,或冷痛,或疼

痛,或鈍痛,或刺痛,或遊走痛,或沉著痛,或間隙痛,或脊背連及頭痛等,凡強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這些部位疼痛,不 ·而定。但凡有隱匿型先驅症狀,如:晨僵、腰痛都當考慮強直性脊柱炎的叮能(以下從略)。

伴見膝軟無力,喜臥怠動,耳鳴耳聾,心煩失眠,四肢不溫,惟手足心熱,尿頻便溏, 自汗、盜汗,遺精,陽痿,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如果找不到好的中醫,西藥的治療AS西醫治療方案,一般是這樣的組合:

非甾體抗炎鎮痛藥1種(扶他林、西樂葆、消炎痛、樂鬆、美諾芬、莫比可等)+慢作用抗風溼藥一般1-2種(柳氮、甲氨蝶呤、沙利度胺、來氟米特等)+輔助治療藥物1-2種(正清風痛寧、帕夫林等,或某些中成藥)

這個病只有控制,吃藥加鍛鍊,鍛鍊是關鍵

該怎樣確診強直性脊椎炎 20分

B27為陽性的一般就危險了,這個不是確診的絕對因素,但是基本如此。早期是不會有明顯的脊椎症狀的,我都是先膝關節有問題的,說是脊椎炎我都不相信,後來骶髖關節什麼的也漸漸不好了,唉~

小兄弟,要好好配合治療,去更大的專科醫院確診下吧,花點錢在所難免的。另外有的醫院並不是列入骨科的,而是內科,本來算是免疫性疾病了。

祝安。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確診強直?
如何確定強直性脊柱炎?
如何確診直腸癌?
如何確診缺鐵性貧血?
如何確診腰肌筋膜炎?
帕金森如何確診?
如何確診肝血管瘤?
如何確診鼻竇炎?
梅毒如何確診?
白塞氏病如何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