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如何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如何分析財務報表?

這要看你分析財務報表的用途,用途不一樣,採用的指標也有差別,因為從分析目的而言,你沒必要分析財務報表的每一個指標。以下是分析財務報表普遍用到的指標,要注意從同行業普遍指標、歷年指標變動趨勢、指標結構變化、橫向縱向比較等多方面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果。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 保守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投資淨額+應收賬款淨額)÷流動負債

5.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淨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 ①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② 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3. 有形淨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淨值)]×100%

4. 利息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其中: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費用=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5.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本比率=長期債務÷(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6. ①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稅前利潤+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利息費用+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稅率)]

三、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1. 總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總資產平均餘額=(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總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週轉率

2. 流動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流動資產平均餘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週轉率

3. 固定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固定資產平均餘額=(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2

固定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固定資產週轉率

4. 長期投資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餘額

其中:長期投資平均餘額=(期初長期投資+期末長期投資)÷2

長期投資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長期投資週轉率

5. 其他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其他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其他資產平均餘額=(期初其他資產+期末其他資產)÷2

其他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其他資產週轉率

6. ① 應收賬款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② 應收賬款週轉率=賒銷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其中: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週轉率

7.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淨額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平均淨額

其中:存貨平均淨額=(期初存貨淨額+期末存貨淨額)÷2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率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率

四、獲利能力分析

1. ① 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② 單一產品毛利額=銷量×(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

單一產品毛利率=(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銷售單價

③ 多種產品毛利額=∑單一產品毛利額

或=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綜合毛利率

綜合毛利率=∑(某產品銷售比重×該產品......

如何簡單的分析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既是對已完成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算的前提。 那麼財務報表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或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及財務狀況變動表等。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靜態會計報表。它反映的是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相互關係。資產負債表由資產和負債兩部分組成,每部分各項目的排列一般以流動性的高低為序。  資產部分表示公司所擁有的或所掌握的,以及其他公司所欠的各種資源或財產;負債部分包括負債和股東權益兩項。負債表示公司所應支付的所有債務;股東權益表示公司的淨值,即在清償各種債務以後,公司股東所擁有的資產價值. 損益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損益表又稱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把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其同一會計期間相關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計算出企業一定時期的淨利潤(或淨虧損)。  對投資者瞭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實力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意義。 損益表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營業收入;第二部分是與營業收入相關性的生產性費用=銷售費用+其他費用;第三部分是利潤。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反映公司一定會計期間內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流出的信息,並以現金的流入和流出來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動態情況。 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反映公司會計期間運用資金(或現金)的變動及其原因,即資金的來源及其用途的報表,亦即籌資和投資的活動及其方針的總括性的動態報表。簡言之,它是通過資金變動來反映公司會計期間籌資和投資活動的全部概況的。

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

一個經典的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案例:www.kjcity.com/news_40906.html

如何分析財務三大報表

隨著年報季報的披露,大量的隱藏信息藏身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筆者有位私募好友,對財務研究很有一套,本期就將他的財務精華整理成文,讓我們看看私募是怎麼樣用指標來看年報的。眾所周知,財務分析應該先從三張表入手,即利潤表、現金流表和資產負債表。無論是大券商的頂級研究員還是草根研究員,都必須看這三大表。但對於普通中小散戶來說,一大堆的報表數據不是能夠讀懂的,就算專業的財務人員也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研究,本次揭幕者就揭露私募看財務報表的幾大指標,只要掌握好這幾大指標,相信你也會成為財務高手。

(一)利潤表祕籍

1、市銷率:相對於市盈率來說,該指標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跟該公司銷售收入的比率。有私募做過一個跟蹤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銷率對股價波動的關係影響,而市銷率比市盈率還可靠。根據國外統計,通常情況下市銷率等於1是最合適的。而在這個指標裡,銷售收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企業銷售收入不斷增長而利潤沒有增長,這個企業的價值就要重估了。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是先出現收入的改進,後出現利潤的增長,所以收入比利潤更真實、市銷率比市盈率更有效、收入比利潤更快反映企業狀況。(這個觀點我有不同意見,因為對企業和審計機構來說,幫助企業提前確認銷售收入甚至虛構銷售收入並不是很難的事情;如果能排除公司作假行為,其模型結論可能可以成立)。

2、毛利率:就是銷售毛利潤除銷售收入。要跟蹤毛利率的變化,要看歷史上的情況,毛利率過高的現象不會持續(壟斷行業例外),過低的現象也不會持續。所以,如果一個企業在毛利率很低的情況下有穩定的業績,一旦價格上漲,利潤的增加會非常明顯。反過來,如果毛利率過高,企業業績已經穩定,毛利率平穩的行業將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3、三費操縱:所謂三費,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費也可稱為期間費用),從理論上來說,銷售費用很難操縱,而管理費用可操縱的貓膩最多,管理費用中最可以操縱的就是“計提”。譬如有的公司計提綠化費、福利費,有的公司計提壞賬損失,有的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一切,都會列入管理費用。所以,其中貓膩很多。而這些計提,多數不影響交稅。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弄虛作假、隱瞞利潤的手段。另外,從已公佈年報的公司來看,譬如地產公司的計提,鋼鐵公司的計提等。當然,如果反過來,也可以成為故意增加利潤的手段。比方說,鋼鐵公司的資產減值,計提壞賬了。但如果某段時間後這塊資產突然值錢,公司衝回這筆計提費用,那當期利潤也會大幅度增加。另外,折舊也是操縱利潤的手法。總之,三項費用變化無窮,一家好企業,一般會保持三項費用的相對穩定。正常的企業,三項費用與銷售收入成正比而且比例會低一些(表述不清楚!應該是期間費用與銷售收入成正比變化並保持合理遞增速度)。企業在擴張的同時,三項費用沒有同步增加,就是企業挖潛的結果,這樣的企業才有價值。

4、終級淨利潤(這是作者杜撰的詞,會計學裡面沒有的):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得出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減去三費,得出營業利潤。營業利潤加減其他收入再加減投資收益,得出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再減去所得稅,得出淨利潤。淨利潤減去少數股東權益就是歸屬於母公司的終極淨利潤(這個指標再加上期初可分配利潤餘額後,才是終極滴~~~期末公司可分配利潤餘額)。

(二)資產負債表祕籍

資產負債表就是關於資產與負債的表,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資產,第二部分是負債。其中,資產分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負債也分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有六個指標需要關注。

1、資產負債率:是總負債除以總資產。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能過......

如何分析財務報表,如何看出業績好

重點看那幾個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以企業財務報表反映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評價和剖析,以及反映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財務報表分析既是對已完成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算的前提。

那麼財務報表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或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及財務狀況變動表等。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靜態會計報表。它反映的是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相互關係。資產負債表由資產和負債兩部分組成,每部分各項目的排列一般以流動性的高低為序。資產部分表示公司所擁有的或所掌握的,以及其他公司所欠的各種資源或財產;負債部分包括負債和股東權益兩項。負債表示公司所應支付的所有債務;股東權益表示公司的淨值,即在清償各種債務以後,公司股東所擁有的資產價值.

損益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損益表又稱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把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其同一會計期間相關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計算出企業一定時期的淨利潤(或淨虧損)。對投資者瞭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實力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意義。

損益表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營業收入;第二部分是與營業收入相關性的生產性費用=銷售費用+其他費用;第三部分是利潤。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反映公司一定會計期間內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流出的信息,並以現金的流入和流出來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動態情況。

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反映公司會計期間運用資金(或現金)的變動及其原因,即資金的來源及其用途的報表,亦即籌資和投資的活動及其方針的總括性的動態報表。簡言之,它是通過資金變動來反映公司會計期間籌資和投資活動的全部概況的。

如何分析公司財務報表

假如有兩家公司在某一會計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正好相同,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具有相同的獲利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資產總額可能並不一樣,甚至還可能相當懸殊。再如,某公司2000年度實現稅後利潤100萬元。很顯然,光有這樣—個會計數據只能說明該公司在特定會計期間的盈利水平,對報表使用者來說還無法做出最有效的經濟決策。但是,如果我們將該公司1999年度實現的稅後利潤60萬元和1998年度實現的稅後利潤30萬元加以比較,就可能得出該公司近幾年的利潤髮展趨勢,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從中獲得更有效的經濟信息。如果我們再將該公司近三年的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等會計數據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就會有更多隱含在財務報表中的重要信息清晰地顯示出來。可見,財務報表的作用是有一定侷限性的,它僅能夠反映一定期間內企業的盈利水平、財務狀況及資金流動情況。報表使用者要想獲取更多的對經濟決策有用的信息,必須以財務報表和其它財務資料為依據,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來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資金流動情況。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前景,從而制定未來的戰略目標和作出最優的經濟決策。

為了能夠正確揭示各種會計數據之間存在著的重要關係,全面反映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可將財務報表分析技巧概括為以下四類:橫向分析;縱向分析;趨勢百分率分析;財務比率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一:橫向分析

橫向分析的前提,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下面,以ABC公司為例進行分析(見下表)。

比較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分析:

ABC公司比較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 金額單位:元

項目 2001年度 2002年度 絕對增減額 百分率增減額(%)

銷售收入 7655000 9864000 2209000 28.9

減:銷售成本 5009000 6232000 1223000 24.4

銷售毛利 2646000 3632000 986000 37.7

減:銷售費用 849000 1325000 476000 56.1

管理費用 986000 103000 217000 22.0

息稅前利潤(EBIT) 811000 1104000 293000 36.1

減:財務費用 28000 30000 2000 7.1

稅前利潤(EBT) 783000 1074000 291000 37.2

減:所得稅 317000 483000 166000 52.4

稅後利潤(EAT)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年初未分配利潤 1463000 1734100 271100 18.53

加:本年淨利潤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可供分配的利潤 1929000 2325100 396100 20.54

減: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46600 59100 12500 26.8

提取法定公益金 23300 29550 6250 26.8

優先股股利

現金股利 125000 150000 25000 20.0

未分配利潤 1734100 2086450 352350 20.32

①2002年度,ABC公司的銷售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長了2209000元,增幅為28.9%。

②ABC公司2002年度的銷售毛利比2001年度增加了986000元,增幅達37.7%。這意味著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

如何全面的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裡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

A.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週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週轉速度。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種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等。

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應收帳款週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週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週轉率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股東權益比率 =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資產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

資本負債比率 = 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準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長期負載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有息負債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C.經營效率分析:

淨資產調整係數 =(調整後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調整後每股淨資產 = (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淨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淨資產調整係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係數很大的條件下,其淨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

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

財務報表的重要信息怎麼去分析,從哪幾方面

我不知道你分析財務報表的具體用途,我的意見是用指標去分析下,這裡有點些指標,希望對你有所用。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 保守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投資淨額+應收賬款淨額)÷流動負債   5.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淨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 ①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② 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3. 有形淨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淨值)]×100%   4. 利息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其中: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費用=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5.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本比率=長期債務÷(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6. ①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稅前利潤+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利息費用+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稅率)]   三、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1. 總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總資產平均餘額=(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總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週轉率   2. 流動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流動資產平均餘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週轉率   3. 固定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固定資產平均餘額=(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2   固定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固定資產週轉率   4. 長期投資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餘額   其中:長期投資平均餘額=(期初長期投資+期末長期投資)÷2   長期投資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長期投資週轉率   5. 其他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其他資產平均餘額   其中:其他資產平均餘額=(期初其他資產+期末其他資產)÷2   其他資產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其他資產週轉率   6. ① 應收賬款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② 應收賬款週轉率=賒銷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其中: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週轉率   7.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淨額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平均淨額   其中:存貨平均淨額=(期初存貨淨額+期末存貨淨額)÷2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成本基礎的存貨週轉率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收入基礎的存貨週轉率   四、獲利能力分析   1. ① 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② 單一產品毛利額=銷量×(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   單一產品毛利率=(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銷售單價   ③ 多種產品毛利額=∑單一產品毛利額   或=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綜合毛利率   綜合毛利率=∑(某產品銷售比重×該產品毛利率)   2. ①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② 營業利潤=貢獻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貢獻毛益=主營業務收入-變動成......

如何分析基金財務報表

在財務分析中,存在著以下三個技巧: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財務比例分析中最忌生搬硬套。如,一般認為流動比率達到2:1是比較好的,但如果不加區分,對所有基金公司的流動比率都要求2比1,就顯得過於僵化。該指標只是一種判斷公司清償力的參考依據,而不是惟一的標準。  2、儘量實行單位化分析方法因為基金的資產規模一般較為龐大,很難產生具體的認識,使人看不清基金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一般採用將各種財務資料或會計項目的數字化為單位數字,如每股資產淨值等。而利用單位數字,就能清楚看出公司的營運情況,特別是像公司的盈利情況。如利潤加以單位化後,使之成為每股淨利潤後,不僅可以供基金公司做各年度的客觀比較,還可以做各基金公司之間的比較。  3、學會絕對數與相對數相結合自從人類學會使用數字來反映事物面貌後,數字就具有二重性。數字所表示的概念,既可以是正確而具體的,也可以是模糊而抽象的。如我們看到“某基金今年的淨值增長率增長20%”,這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們只知這隻基金今年的增長率為20%,但盈利具體是多少呢?相對的數據能幫助我們從整體上把握某基金公司的發展趨勢,而絕對數能使我們看清該公司的發展狀況。

財務報表裡的發展能力該怎麼分析?

騷年 自己算吧!

一、償債能力分析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淨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3.己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固定資產+長期投資)]×100%

二.營運能力分析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分析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淨額或淨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分析

1.流動資產週轉情況分析

(1)應收賬款週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平均應收賬款餘額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2)存貨週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週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週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週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2.固定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固定資產平均淨值

3.總資產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分析(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4.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產×100%

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分析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分析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淨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相關問題答案
財務報表如何分析?
季度財務報表如何填寫?
財務報表如何看?
從財務報表如何計算總投資額 ?
如何分析財務報表數據?
如何讀懂財務報表?
如何查看金蝶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季報如何填制?
財務報表分析法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