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麵做什麼麵食好?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怎樣發麵,才能做出好吃的饅頭

做饅頭,其中麵粉是最不可缺少的食材,僅是發麵就有很大的技巧:

第一大發面技巧:選對發酵劑。

1、發麵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麵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麵糰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麵糰變得鬆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麵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麵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麵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麵糰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4、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僅營養成分豐富,更可貴的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還不僅自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對面粉中的維生素還有保護作用。還不僅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過程中還能增加麵糰中的 B族維生素。所以,用它發酵製作出的麵食成品要比未經發酵的麵食如餅、麵條等營養價值高出好幾倍。

第二大發面技巧: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麵的成功率。我常用的安琪酵母和丹寶利酵母,在超市碰到哪種就買哪種,效果都不錯。

但是,再多也不能一斤面倒進去一整袋酵母的,大致的用量比例是:500g麵粉用5g左右的乾酵母粉就差不多了。溫度、溼度、麵粉的品種、水溫等等都能影響發酵的時間和成效這個要靈活調整來運用。

第三大發面技巧: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麵。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麵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建議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適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溫水(和麵全部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別太少。如果圖省事,全部水量也沒問題。)將其攪拌至融化,靜置3-5分鐘後使用。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過程。然後再將酵母菌溶液倒入麵粉中攪拌均勻。

第四大發面技巧:和麵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麵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如果沒有溫度計的話,也可以用手感受大致的溫度,別讓手的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麵過程儘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不是

第五大發面技巧: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軟踏踏,成品口感差。大致的配比:500g麵粉,水量不能低於250ml,即約等於:2:1的比例。如果是做饅頭還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飲食習慣來調節麵糰的軟硬程度。同時也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溼性是不同的,這個還是要靈活運用。

發麵可以做什麼麵食圖

發麵饅頭的做法

A:高筋麵粉500克,清水260克,酵母5克,白砂糖20克

B:高筋麵粉50克(是發酵好以後加入的)

做法:

1.將材料A全部放入麵包機,啟動發麵團鍵,和麵20分鐘

2.和成麵糰後停機,讓麵糰靜置5-10分鐘

3.再次的啟動發麵團鍵,麵包機工作1小時30分。停機後不用管它,讓麵糰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這步要蓋上面包機的蓋子工作

4.用手拉開,可看到裡面的蜂窩組織,即是發酵好的狀態

5.加入兩勺的乾麵粉,大約是50克,繼續啟動發麵團鍵,揉麵20分鐘,讓乾麵粉完全融入麵糰

6.再次的揉成光滑麵糰,停機後,再讓麵糰醒一會,大約10分鐘即可拿出整形

7.將麵糰稱量等分成若干個小劑子,並逐個的用手反覆揉勻,將麵糰裡面的氣泡排盡

8.揉勻後滾圓,然後放入烤箱進行2次的發酵,將烤箱的發酵功能打開,溫度升到40度即可關閉,然後讓麵糰慢慢的呆在裡面發大,時間大約為1個小時

9.饅頭坯跟冷水一起上蒸鍋,大火冒出熱氣後,改中火,蒸制15分鐘後關火,然後再等3-4分鐘再打開鍋蓋取出饅頭,留有間距的分散著攤放,晾涼即可

怎樣發麵最好

你好, .面要和好不能太軟,要發好,揉好,在包之前不要再揉,直接做包子皮。

2.餡不能太軟。

3.包好包子後應放置20到30分鐘(冬天應長些。包子上面要蓋上一塊溼布,防止乾裂)再蒸。放置時間短就成死麵。

4.蒸時要水不開就上屜,水開時記時,一般蒸8到10分鐘,時間過長就成死麵。蒸時火不要太大,太大就把面砸死。

總之要保證面要能發起來,四點缺一不可,注意以上四點就能蒸出好吃又好看的包子。

吃經常吃發麵的麵食好嗎

可以的。沒關係

發麵都能做什麼

我也是經常用煤氣鍋蒸包子呢,但是就沒有你這種情況。不過有一次我蒸窩窩頭就是這樣的,就是因為面沒發好,結果蒸出來的窩窩是又硬又不是很好看,結果都被扔掉了。

我想你這可能就是因為面沒有發好。跟你說一下,我做包子時的具體經驗:

1、發酵麵糰,將乾酵母粉放入小碗中,用30度的溫水化開,放在一邊靜置5分鐘,讓它們活化一下;

2、將麵粉,泡打粉,白糖放入面盆中,用筷子混合均勻。然後倒入酵母水,用筷子攪拌成塊,再用手反覆揉搓成團,最後用一塊溼布將面盆蓋嚴,為了防止表面風乾,把它放在溫暖處靜置。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這一步中的反覆揉搓麵糰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簡單的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而是要儘量的多揉麵團,目的是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充份吸收水份後形成麵筋,從而能阻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使發好的麵糰膨鬆多孔,所以這一步非常重要,不可馬虎)

另外面團不要和的太硬了。

3、看看時間,麵糰體積已經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大,並出現蜂窩狀的組織,這時不要急於使用,要用手繼續揉搓麵糰,把裡面的空氣擠出,然後再次蓋上溼布,讓麵糰再次膨脹……

另外材料中的泡打粉和白糖也是可以不加的,泡打粉主要是起發泡的作用,也就是讓麵食中出現更多的氣泡。

(泡打粉分兩類,其中一類是雙效泡打粉,雙效泡打粉不含明礬,不必擔心鋁超標。擔心的話完全可以不加,一樣可以發出好的麵糰。)

冷天用發酵粉發麵,加上一些白糖,可縮短髮酵時間,其效果也好。

經過兩次發酵的面,做的包子是很好吃的,你不妨試一下。

發麵,指麵糰在一定溫、溼度條件下,讓酵母充分繁殖產氣,促使麵糰膨脹的過程。

當酵母菌在麵糰內部無氧的環境下,將澱粉轉化為糖並消耗掉的時候,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時,麵糰的體積就會膨大,就發了起來。

發麵,是在麵食發展的過程中偶然被發現的,人類利用酵母發麵的歷史已有5000年了。

發麵技巧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麵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麵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麵糰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麵糰變得鬆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麵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麵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麵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麵糰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4、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僅營養成分豐富,更可貴的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還不僅自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對面粉中的維生素還有保護作用。還不僅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過程中還能增加麵糰中的 B族維生素。所以,用它發酵製作出的麵食成品要比未經發酵的麵食如餅、麵條等營養價值高出好幾倍。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麵的成功率。我常用的安琪酵母和丹寶利酵母,在超市碰到哪種就買哪種,效果都不錯。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麵。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麵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建議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適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溫水(和麵全部用水量的一......

發麵都能做什麼花樣

發麵技巧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麵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麵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麵糰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麵糰變得鬆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麵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麵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麵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麵糰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4、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僅營養成分豐富,更可貴的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還不僅自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對面粉中的維生素還有保護作用。還不僅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過程中還能增加麵糰中的 B族維生素。所以,用它發酵製作出的麵食成品要比未經發酵的麵食如餅、麵條等營養價值高出好幾倍。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麵的成功率。我常用的安琪酵母和丹寶利酵母,在超市碰到哪種就買哪種,效果都不錯。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麵。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麵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建議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適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溫水(和麵全部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別太少。如果圖省事,全部水量也沒問題。)將其攪拌至融化,靜置3-5分鐘後使用。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過程。然後再將酵母菌溶液倒入麵粉中攪拌均勻。

四、和麵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麵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麵過程儘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五、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軟踏踏,成品口感差。什麼比例合適呢?我給個大致的配比:500g麵粉,水量不能低於250ml,即約等於:2:1的比例。/*某個新手親身證明2:1和出來的是年糕。當然,做饅頭還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飲食習慣來調節麵糰的軟硬程度。同時也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溼性是不同的,還是要靈活運用。

六、巧用發酵輔助劑。

1、添加少許白糖,可以提高酵母菌活性、縮短髮面的時間。

2、添加少許鹽,能縮短髮酵時間還能讓成品更鬆軟。

3、添加少許醪糟,能協助發酵並增添成品香氣。

4、添加少許蜂蜜,可以加速發酵進程。

5、添加少許牛奶,可以提高成品品質。

6、添加少許酸奶,能讓酵母菌開足馬力去幹活。

7、添加少許雞蛋液,能增加營養……

活性乾酵母的生產日期很重要。不少朋友向我打聽發麵的技巧時總說:我也是這樣這樣做的呀,為什麼我的就發不起來呢?我也納悶: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沒頭腦之間只好建議:你重新買一袋酵母粉再試試。結果她回來告訴我:原先失敗的原因找到了,是酵母粉過期了,新買來的就發成功了!我這個爆汗啊。

七、麵糰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麵,儘量讓麵粉與清水充......

用發麵可以做什麼美食

發麵蔥油餅的做法

1.麵粉,酵母,水混合,揉成團,在溫暖處發至原來的2.5倍大左右,排氣,分割成兩個麵糰,揉圓。

2.擀開成一張圓餅,因為是發麵,所以麵糰比較有彈性,容易回縮,可以姓一下再擀。擀好後上面塗一層油。

3.均勻撒上大半勺鹽。

4.可以掂起麵皮來回沾一下,好讓鹽更均勻。

5.均勻撒上一大把蔥花。

6.將餅邊捲起。

7.捲成卷。

8.扭2圈。

9.盤成團後,擀開成餅。

10.鍋中入稍多些油,中火,放入餅,一邊焦黃後,翻面蓋蓋轉小火,等另一面焦黃即可出鍋。

發麵都能做什麼簡單的好吃的

發麵蔥油餅:

1、將發好的面擀成2毫米厚的薄餅,抺上油,少許鹽和蔥花。從一邊捲起來,然後把卷好的面卷盤成園盤,擀成園形薄餅。

2、平鍋放油(油可以多些)燒熱,放入擀好的薄餅,小火將餅兩面烙成金黃色即可。

怎樣發麵蒸出來的饅頭好吃又鬆軟?

其實想讓發麵饅頭好吃又鬆軟,我教你一個好法子,這是我自己用過的,絕對有效,不信,你試試.

1.啤酒饅頭鬆軟。和麵時在麵粉中加些啤酒(啤酒和水各一半), 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格外鬆軟。

2.用鹽水發麵鬆軟。發麵時,若放一點鹽水調和,可以縮短髮酵時間,蒸出來的饅頭也更加鬆軟可口。

3.冷天用發酵粉發麵,加上一些白糖,可縮短髮酵時間,其效果也好。

你看簡單吧,試試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相關問題答案
發麵做什麼麵食好?
發麵做什麼好吃?
發麵能做什麼麵食?
高筋麵粉能做什麼美食?
麵包粉可以做什麼美食?
麵包糠都能做什麼零食?
寶寶煮麵用什麼鍋最好?
炸醬麵用什麼麵條好吃?
小兒麵條什麼牌子好?
綠豆麵膜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