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戴十八子手串?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十八子手串有什麼含義

是佛珠吧?

戴佛珠主要是為了修福,能帶來好運氣就好。

一、佛珠的棵數有三種情況:

1、一般唸佛以49、108的整數倍來計算,因此,佛珠是49棵或者108棵比較符合規格;

2、以適合戴在手上的長度設置棵數,便於攜戴;

3、隨便確定的棵數,沒有章法的。

二、佛珠的開光:1、到寺院直接請開過光的佛珠;2、自已請佛珠,然後到寺院請師父開光。開光儀式主要是弘揚佛法,廣為宣說諸佛菩薩的功德。

佛珠可開光,可以不開光。沒有開光的佛珠也可以直接便用。

三、其實,佛珠的價值不在於收藏,而在於使用。使用的好,任何材質的佛珠都是無價之寶。

佛珠又叫念珠,念珠是用來念佛計數用的,只要精進唸佛就行了,什麼材質、棵數多少、價錢多少、款式怎樣、以及怎樣配戴都關係不大,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課就行了。

四、功課就是修行人為了使自已能夠精進唸佛,給自已確定一個數量,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每天念三萬遍“南無阿彌陀佛”,這就需要使用念珠或者計數器來計算自已唸了多少遍,完成任務了沒有。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持之以恆,形成習慣,是非常棒的修行行為。

五、可以用關鍵詞“唸佛感應”、“讀經感應”、“讀地藏經感應”、“放生感應”等等,在網上找到很多精彩的文章,都是真實例子。典型的文章有:《一個女孩隱形的翅膀》、《求姻緣的感應分享和理論方法大彙集》、《放生三年了》、《我同修工作搞定,我也加薪,三星期內我家年收入增加十四萬人民幣!》等。

六、信佛唸佛修行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有一本書,叫做《了凡四訓》,作者詳細介紹了他自已求事業順利、健康、財富、子女的經過,並寫成書,網上有,找來看吧。原著是古文,但網上有現在文譯本,可以找譯文來看。

〈命自我立〉作者袁黃,明朝著名的全能天才。史書這樣評論他:大明朝從來不缺天才,但象袁黃這樣的全能天才是不多見的。他的造旨遍及行行業業、方方面面。無論什麼學問,只要他想學,一學就通、一學就精。他把自已成功的經驗總結為四點,寫成書。袁黃法號了凡,因此,〈命自我立〉又叫〈了凡四訓〉。

(心愉原創作品,歡迎轉載,無需註明出處,功德無量)

手串到底該戴多少顆,到底有什麼講究

1080顆

這是目前可查的最大數量的串珠數目,1080顆串珠暗合了“前六後四”共10界間的1080種煩惱,其中每界為108種煩惱。這種穿法更多地出現在法事大會或其他的重要場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平日裡難得一見。

108顆

相對而言,這種數目的串珠較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見到,暗指消除108種煩惱,求得身心安定,化做無慾無求的姿態,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選擇的數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數目總和,佩戴亦有護身之意。

54顆

此串珠數源於菩薩修行中所需感悟的54處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和“四善根”。

42顆

此數目和54顆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也說的是菩薩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階位數目,只不過用“等覺”、“妙絕”兩顆串珠代替了“十信”、“四善根”,同“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共成42顆串珠。

36顆

36顆是108顆的精簡版本,主要是為了便於人們隨身攜帶,另外也傳達了以小見大、化繁為簡的奧妙哲理。

27顆

每一顆串珠代表一位佛學聖者,合計為佛家27聖賢,源於小乘派系中“四向四果”之論。甄嬛傳的雍正手裡經常盤的就是27顆。

21顆

覆蓋了菩薩修行自大涅槃到成佛所經歷的21處階位,即“十地”、“十菠蘿蜜”和“佛果”。

18顆

這一數目現在比較常見,很多串珠都以此為準,民間也有“十八子”的說法,數目吉祥而且便於攜帶,故而頗為常見。從佛學的角度上說,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羅漢亦或是佛祖的18種變化。

14顆

同18顆一樣,這一數目也很常見,尤其是現在很多青年人極其青睞這一種串珠,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說的“十四無畏”,體現的是勸誡修行的理念。

12顆

在佛學中,常有“十二因緣”或是“二六之緣”一說,世間之事多為因緣而生又為因緣而去,而這12顆串珠就表明了這“十二緣起”。

6顆

分別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種感官六種感知。這個一般較少!

3顆

代表是“佛”、“法”、“僧”這三寶,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1顆

一般來說,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

手串:戴什麼?戴多少顆?左手還是右手?有何講究?

給你一個網站地址,那裡說的很詳細:

mt.sohu.com/20150126/n408071894.shtml

女生帶天然十八子菩提子手鍊好嗎

從審美角度來看,這是個因人而異的事,跟你的穿著風格、長相都有關係。與一般的手串相比,它更傾向於粗獷型,戴它時衣服可以複雜一些,否則手串會比較扎眼。如果題主是溫婉淑女型的,建議不戴它,如果是女漢子型的,戴戴也無妨。

從信仰的角度看,除非你是佛教徒,否則沒什麼卵用,辟邪保平安什麼的都是意淫,自己覺得喜歡好玩就行。

今年本命年適合佩戴什麼手串

帶個手串,紫檀的,辟邪,保平安

戴佛珠有什麼講究?手串能當持珠麼?怎麼個捻法?要念什麼咒啊?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唸佛時用以計數和束心的工具。

據藏經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這種念珠,因太長,或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下品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共9種。 佛教念珠的粒數各有其含義: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是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經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攜帶方便,分108數的1/3或1/6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其他深意。

心誠就好 別的也沒太多的講究啊 。 主要在與心

金剛菩提子手串應該戴幾顆

如果是單純做裝飾顆數無所謂,帶上正好就可以,如過當作佛珠就按規矩來把,下邊是顆數對應的含義,不算佛頭隔珠的,如有幫助望採納。

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古代皇帝都佩戴什麼菩提

首先再次談一下108顆和18顆佛珠所代表的概念:

“108”在佛教看來是‘人’在這個世間的‘煩惱’的總和數—-即人有108種煩惱。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在詠經時數珠:象徵這108種煩惱在佛的指引下、經文聲中一一消除。敲鐘要撞108下,也是這個道理。 滿人信奉佛教,朝珠也由佛珠衍化而來,也是108顆,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

18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塵:1、色塵,2、聲塵,3、香塵,4、味塵,5、觸塵,6、法塵;

六識:1、眼識,2、耳識,3、鼻識,4、舌識,5、身識,6、意識。

清 沉香木團壽108數珠

這串數珠以一百零八顆褐色沉香木珠和四顆紅色珊瑚珠精製而成,沉香色澤呈亮褐色,打磨光滑,每顆沉香木珠周身都雕刻團壽紋,每二十七顆沉香木珠之間穿入一顆紅色珊瑚珠,共有分珠四顆。四顆分珠珠身亦透雕團壽紋,紋理細膩清晰,精細華美,做工之精巧令人稱讚。“佛頭”、“佛塔”亦以紅色珊瑚珠製成,透雕團壽紋,“佛頭”下飾有盤長結雙墜流蘇,整串數珠以沉香木珠、紅色珊瑚珠相配而成,素樸靜雅中隱著華貴的氣息。

清 蜜蠟108子數珠

以108顆蜜蠟珠精製而成,蜜蠟色澤亮麗、珠圓色潤,打磨光滑,品相完好,每27顆蜜蠟珠之間穿入一顆綠松石珠,分珠共有4顆。四顆分珠珠身鏤刻團壽紋,紋理細膩清晰,極為華美,做工之精巧堪稱經典。此數珠上方兩顆結珠呈葫蘆形,是數珠的佛頭和佛塔,復飾以紅珊瑚背雲。能以整套數珠全美流傳至今,彌足珍貴。

清 雙桃紅碧璽、翡翠十八子

碧璽取材顏色極品,乃碧璽中最尊貴之雙桃紅,粉豔濃郁。翡翠隔珠、佛頭,配有盤長紋翡翠牌及墜角,大粒珍珠及珊瑚、珍珠米珠為飾。此串取材精美,通身色澤濃豔,璀璨奪目。明豔動人,琢磨油潤,配色富麗不失典雅,造型細膩而無損大氣,乃萬中挑一之珍品。

清朝皇帝穿龍袍或吉服袍時,腰間繫佩“吉服帶”。皇帝的吉服帶有多種製作工藝及裝飾手法,一般為明黃色,上有嵌珠寶的金帶板裝飾。帶端設帶扣,左右有二環,用以佩帶帉(摺疊起來的綢條)、囊(荷包)、燧(火鐮)、觽(音:觽,解結的錐子)、鞘刀等物,後來還有帶表及搬指的。佩帶囊和帉,清代馬上得天下,荷包用以儲食物,途中可充飢;帉可以代替馬絡帶,馬絡帶萬一斷了,就以帉續之。帉起初都用布帶,後來用於禮服,便改用絲綢製作了。

清 海藍寶十八子手串

藍寶石晶瑩明亮,工藝細緻,琢制精心。“佛頭”、“佛塔”由紅色碧璽珠製成,下端有白色米珠結,一淺黃色絛帶穿藍寶石背雲,絛帶下端以黃色碧璽為兩墜角。是款手串材質極為珍貴,晶瑩透徹,明潔無瑕,濃豔華美,令人驚歎。

清 黃碧璽十八子手串

此款手串由十八顆黃色碧璽珠組成,碧璽碩大,顆顆飽滿,打磨光潔,色澤溫潤古樸,頗為難得,間以紅色珊瑚珠相隔。“佛頭”以紅色珊瑚珠製成,佛頭下飾有雙墜,墜角以藍色碧璽製成,靜雅豔麗,古樸中顯華貴。手串以十八顆意同一百零八顆數珠的功能,是便於攜帶,寓大於小的手串型念珠。其既可以握在手中,也可以掛於衣襟的鈕釦上,為誦經唸咒時計數之用,持不同材料的數珠誦經,所獲功德徑相不同。

清乾隆 伽南香金粟壽字十八

系用伽南香打磨成珠,通體雕刻一“壽”字,後鑲以金粟,其工作量比普通伽南串珠多數倍。迦南香之古樸與金粟之輝煌交相輝映,華美而不失質樸。珊瑚結珠、佛頭、佛塔。佛頭內中空,透雕雲紋,刀法圓潤,線條渾厚,富有立體感。佛塔葫蘆狀,頸部雲紋上線刻“壽”字,墜飾晶瑩,起地透雕龍作“S”狀,飾以雲紋,動感十足,中部刻“壽......

血珀手串要戴幾顆有講究嗎?

看是不是佛珠制式了,如果是佛珠制式就有講究,不是的話一般情況是沒有的,不過很多人避免十三的數字出現,因為在西方十三是個很不吉祥的數字。

接下來說說佛珠的顆數制式

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在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款天然紫水晶108顆佛珠手鍊。

一千零八十顆

按天台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即:

1、地獄界,

2、餓鬼界,

3、畜生界,

4、修羅界,

5、人間界,

6、天上界,

7、聲聞界,

8、緣覺界,

9、菩薩界,

10、佛界。

這類的水晶飾品一般都是直徑比較小的水晶。

五十四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三十六顆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聖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十四顆

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佛珠手鍊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唸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現在,很多喜歡時尚或彰顯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個數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首先說下,並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鍊都是18顆或是108顆的,佛珠手鍊一般有多少顆,分別代表有不同的意義的。小葉紫檀佛珠順紋108顆8mm 小葉紫檀手鍊念珠手串一般來說,大家為了裝飾而戴的佛珠手鍊是12顆、13顆或是16顆,這是根據男女手腕的粗細決定的,只要不是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戴多少顆都是可以的。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一般的佛珠手鍊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另外,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穿珠手鍊)也叫做“清心珠”。佛珠念珠手串的顆數及其代表的意義依然是文玩,學問太多了,就一個手串多少顆珠子,都是有說法的,不是隨便穿上就帶的。既然是有規矩,最好還是按照規矩來吧。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引文來源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 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配戴十八子手串?
如何盤玩橄欖核手串?
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古箏左右手如何配合?
電腦如何配置打印機?
如何自己做親子鑑定?
如何擁有修長的手指?
如何百度發帖子?
如何正確拿筷子?
如何配置靜態路由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