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是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古代北方地區叫什麼

塞外,塞上,塞北,北國。泛指北方長城內外。

塞外指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長城以外。承德市域的大部分地區為重點。

“塞”指長城要塞,塞外指今內蒙古中部和西部一帶。塞外指的是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

古今說法也是不一的

。還有的人是說:狹義地講。塞外是指西域的東部、河套地區、寧夏一帶。

主要有隴西、榆林。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邊,還有江南風光般的肥沃土地,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這裡的對比是強烈的,大漠金沙、黃土丘陵,水鄉綠稻、林翠花紅,在這裡不僅都可以領略到,而且你還會驚奇地發現,這兩種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麼巧妙,交織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畫”的五彩畫卷。在農業方面,寧夏平原為中國水稻集中產區之一,且河湖眾多,頗似江南風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塞外江南不是指一個固定地點,而是多個地點,是塞外有江南一樣的優美風光的地點的泛稱。比如伊犁河谷、烏什縣、新疆鈣棗、阿克蘇、渭河平原等等。

據歷史記載,北方的中原一帶是中華民族的誕生地,然而隨著歷史的演變,此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其中以西晉時期的永嘉之禍影響最大,此事件導致北方大家族遷移到南方江東一帶,這些家族中最大的為王,謝,袁,蕭等家族,史稱衣冠南渡,此次遷移給中國的將來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北方人帶到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之後,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從中原一帶遷到了江東,江東因為其影響,漸漸的而成為了江南(原本的江南指的是江東以及湖廣),而長江由此被稱為華夏族的第二條母親河,南北方的定義也由之後的南北朝改變。

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

春秋初,在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即今陝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但當時仍與西戎及伊洛地區之戎統一稱為戎,只在方位上稱為北戎。

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因其在北,稱為北狄。

戰國晚葉,胡人興起,匈奴最為強大。胡人以東有東胡,胡人以北有丁靈。

戰國末年及秦漢以後中國古代所稱北狄,都是指胡人、東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靈及以後鐵勒、敕勒等譯名,都在語音上可以與狄相通。但丁靈、鐵勒、敕勒是對這些民族的漢語譯名,狄是中原諸夏對北方民族的稱呼,兩者語源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春秋時期北狄與羌戎族類相近,而戰國末年及以後北狄指胡人、東胡族系,與羌戎屬完全不同的族系。漢武帝採取“隔絕胡羌”的政策以及趙充國在湟中屯田以制諸羌的舉措,說明西漢時對羌與胡已經明確加以區分,但《史記》、《漢書》卻沒有為諸羌立傳,羌人的祖源與史蹟僅附在《匈奴傳》中敘述,《後漢書》有《西羌傳》。

直到現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論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時期的北狄,與戰國末及秦漢以後以胡人、東胡族系稱為北狄這兩者之間在族系與歷史淵源方面劃分清楚。

匈奴:據《史記》的說法,匈奴人也是五帝后人,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威脅。西漢武帝開始,匈奴對漢人的戰爭陷入被動,作為主體部分的北匈奴西逃至歐洲,構成今天的匈牙利人,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夏和北涼可能是匈奴最後一次登上比較大的舞臺。

犬戎:一個很小的民族,沒有留下什麼軌跡。人們記住它是因為它曾經辦過一件大事,宰了周幽王,滅了西周。東胡:在現中國東北地區。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烏桓:被曹魏消滅。羯:匈奴的一個分支。十六國時曾建立後趙政權。

氐:匈奴一部分,十六國時曾建立前秦、後涼,後被漢族融化。

羌:十六國時曾建立後秦,一直生存到今天。鮮卑:在結束了十六國的動盪之後統一了北方,建立了......

古代南方是指哪些省,北方是指哪些省。

在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佔絕大多數。

我國古代北方都有哪些少數民族

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亦稱“東夷”。夏至周時分佈在今山東、河南東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帶。春秋後逐漸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靺鞨源於秦以前的肅慎,分佈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日本海。五代時稱女真。

女真源於唐代黑水靺鞨,10世紀初分佈於松花江、黑龍江下流,東臨海,南接高麗。明代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為滿族的主要組成部分。

狄春秋以前分佈於黃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區,泛稱北狄。公元前七世紀時,分為赤狄、白狄、長狄三部分。秦漢後,“狄”、“北狄”成為中原人對北方各族的泛稱。

匈奴亦稱胡。戰國時期遊牧於黃河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公元前三世紀曾佔領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並統治蒙古的大部。公元48年分裂為南、北兩部。

胡我國古代對北部、西部各族的泛稱。戰國後期,稱匈奴為胡;位於匈奴東部的遊牧民族稱東胡;位於匈奴西部的西域各族稱西胡。

羯源於小月支,曾附屬於匈奴。晉時建立後趙,為十六國之一。

烏桓亦作“烏丸”。東胡族的一支。秦末東胡遭匈奴擊破後,部分遷烏桓山,因以為名。漢初附匈奴,武帝后附漢。

鮮卑東胡族的一支。最初分佈在鮮卑山,西漢初期南遷到今西喇木倫河流域。兩晉南北朝時,慕容、宇文、拓跋等部先後在今華北、西北建立政權。

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源於東胡。四世紀中,遊牧於今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五世紀初遷居漠北。後並於突厥。

契丹源於東胡。北魏時遊牧於今西喇木倫河及老哈河一帶。唐末,建立遼朝,與五代與北宋並立。

蒙兀室韋最早見於《舊唐書》,唐王朝所屬室韋諸部之一。史籍上有“萌古”、“朦骨”、“蒙古裡”等漢字音譯。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

韃靼亦稱達怛、達怛、達靼、達達、塔塔爾等。最早見於唐代記載。宋、遼、金時代,除韃靼本部外,又把漠北蒙古部族稱為黑韃靼,漠南汪古部稱為白韃靼。後為蒙古所滅。西方通常把蒙古泛稱為韃靼。

戎殷、周時已有西戎、鬼戎。至春秋時有已現?幀⒈比幀⒃市罩?幀⒁諒逯?幀⑷?幀二耆幀⑷致?咧幀4呵錟┠輳?磺亍⒔??ⅰ?p> 玁狁亦稱獫狁、葷粥、獯鬻、薰育、葷允等。殷、周之際,主要分佈在今陝西甘肅北境及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春秋時,以“戎”或“狄”出現於史書。

鬼方亦稱搜方、魃方、愧方、鬼方氏、鬼方蠻等。商周時期分佈於陝西西北部一帶。

氐遠古時起源於黃河上游,不斷沿著青藏高原南遷。從殷周時起,分佈在今陝西、甘肅、四川等省。

烏孫秦漢之際遊牧於今甘肅敦煌、祁連山之間,後西遷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帶,建都赤谷城。近代哈薩克族中尚有烏孫部落。

月氏一作“月支”。秦漢之際居住於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間。後分化為大、小月氏。

突厥廣義包括突厥、鐵勒各部落,狹義專指突厥。552年,破柔然,建政權於今鄂爾渾河流域。後分裂為東、西突厥。

回紇隋唐時期分佈於今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鐵勒部族中的袁紇部落。唐時改稱“回鶻”。後分三支西遷:一支遷吐魯番盆地,稱高昌回鶻;一支遷蔥嶺西楚河一帶,稱蔥嶺西回鶻;一支遷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前兩支形成今天的維吾爾族,後支則成為今天裕固族的先民。

蜀商代甲骨文中有關於蜀的記載。初活動在今四川岷江上游一帶。西周中期後一首領名蠶叢,始稱蜀王。秦時曾置蜀郡。

僰春秋戰國時期,分佈在今四川南部的宜賓和馬邊、峨邊、屏山等地,與當時川東濮族同出一源。漢後一部分與漢族同化,一部分向南移居,南北朝時成為“僚”的一部分。

爨魏晉南北朝時,由今......

古代皇帝為什麼建都都在北方

中國有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分別是前秦東晉時期,唐代安史之亂時期以及金滅北宋時期。宋金之前:秦咸陽,漢長安洛陽,唐代長安,宋開封都城都在北方,因為此時的經濟中心在黃河流域,只有如宋齊樑陳等未統一的政權建都南方,如建康。

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完成後,南方經濟技術完全超過北方,南宋都城臨安就是全國經濟中心之一,當然南宋建都南方也是軍事實力衰如造成的。

1272年,忽必烈建都大都,是因為當時蒙古政權主要控制著中國北方,建都大都有利於控制加強統治,更能夠聯繫中亞各國。

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主要是由於朱吳起兵江西,且明初北元實力強大,而到了洪武后期,朱元璋本人也對南京不滿,希望建西安,只是條件並不允許。

1421年燕王朱棣遷都北京,主要是加強國防的需要,明代設置九邊防範韃靼遊牧民族,朱棣篡位之前所率部隊就是北京地區的防衛武裝,所以在他起兵之後北京防衛空虛,1421年,朱棣為加強對韃靼人的控制力度選擇北京作為都城。

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其理由與忽必烈相似。

古代北方的民族都是哪兒來的

三代時期,戎族有一支叫做犬戎,與華夏族的西戎血統相同,曾經終結西周,逼迫周王室東遷為東周。在中原武力強大以後,這支犬戎被驅逐向北,與北方的北狄部族發生融合,他的血統最終北狄化,在戰國時代、秦漢之際,形成匈奴,稱為胡。分佈於我國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蒙古國東部和外興安嶺一帶的古老民族集合,是多個民族的統稱,早期完全是黃種人,他們很早就出現,至周朝時期與內地接觸逐漸增多。自周朝至隋朝這段歷史時期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又不斷分化,於是帶有了一些白種血統。是當今多個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

魏晉時期,東胡曾分化出兩個主要支系,鮮卑是其中一支,鮮卑族有多個部族,其中的柔然族是契丹的直系祖先。(ps:匈奴是夏朝末年逃亡到北方的夏朝貴族征服或趕走原本生活在那裡的東胡各族,逐漸發展起來的,東胡之所以叫“東胡”,就是後世人為區別於他們西邊的匈奴而給予的稱謂

蒙古是古代北方民族室韋的直系後裔。黃種人。室韋存在的年代與東胡相當,有學者認為室韋也是東胡的一部。室韋族發展到五代十國時期,獲得了一個突變的機會,他們收聚了多個沒落民族的人口,形成最早期的蒙古。

古代東北地區肅慎人的後裔。黃種人。肅慎的存在早於室韋,他是形成室韋的主要成分之一,肅慎的直系後代在歷經自春秋至南北朝之前的歷史時期中,多次融合其他民族,至隋唐代發展為靺鞨,宋代發展為女真。

古代突厥是北亞遊牧民族。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應該帶有塞種及匈奴(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皇帝夏桀的遺民)的血統。《北史》記載“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又曰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

回鶻的先祖敕勒(鐵勒)跟匈奴和突厥有血緣關係。

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的首都都在北方

北方是中國長期的政治中心,形成了一種歷史文化,雖然北方的經濟已經落後,但是依然是政治中心,這就是北方是中國長期政治中心的延續

中國的威脅主要集中在北方,直到近代才有來自海上的威脅,直接定都北方,方便管理和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

歷史上北方人口一直多與其他地區,在古代人口是最大的財富,所以把都城定在人口最多的北方也不足為期,直到經歷多次大規模遷移才改變這種情況

北方大致處在中國的正中心,中國曆來都信仰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帝都當然要選擇中心地方了

歷來的王朝歷史都是北方的王朝統一中國,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朱明王朝的建立,但是經歷過靖難之役之後,最終是北方的政治實力戰勝

中國曆代的文化中心一直存在北方,特別是在南北朝時期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都城大都在北方

都城歷來作為中國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其制度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該王朝文明的沿襲,因此中國歷史的縮影可以從古代都城制度的演變中去探尋。國家的開始是文明的開始,探尋國家歷史的淵源,國家歷史的起源,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往往是從都城開始的。

中國古代自有了國家開始就有了都城。中國古代都城從歷史文獻記載,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以來,大約有217座。在中國這217座都城裡,最長的就是西安,他建都大約在一千年以上。其次就是接近於西安的建都在九百年以上就是北京,這是建都時間第二長的。第三個就是洛陽,洛陽建都也在八百多年以上。這三大古都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而且一向是考古工作者特別重視的考察地區。

在歷朝歷代,都城一向是處於王朝統治的核心地位,因此,作為一個王朝、一個國家的都城,它的選址,它的佈局都有嚴格的要求,以此來體現君王對臣民、對天下至高無上的統治。

先看看中國古代都城它選址的特點:首先,古代都城選址對自然條件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謂自然條件,第一就是山水條件。有一種說法叫選都城背山面水。都城是一個建築群體,跟蓋房子一樣。蓋房子要採光、要朝陽。建都城呢,要選地形,要大的地形。背山面水的目的是什麼呢?面水是為了生活需要,背山當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因此地形對於都城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慮政治的安全,考慮它經濟的發展,或者正常的一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運作。所以說不考慮基本的經濟條件、基本的環境條件是不行的。第二個還要考慮居中,天下居中。儘量考慮它的都城要能夠便於控制它的國家。但居中這個理念並不完全的就處於整個國土的中間,而且還要是交通的一箇中心樞紐。全國交通實際上是以都城為中心的全國交通網,因為當時要想對國家行使統治,行使權利,沒有必要的交通設施,那根本沒法達到,沒法滿足你的要求。因此首都在選址當中,這些因素呢,,就是地理形勢、地理位置,都是非常關心的。再一個就是人文的和經濟發展條件。人文條件呢,包括它的發家、發展。一般來說,一個王朝的建立者一般都會把都城建立在本民族發展起來的地方,而不會遠離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再一個人文背景,這地區相對應該說比較發達的或者比較先進吧,經濟上應該比較發達,不能說經濟上太貧窮或者說自然條件太惡劣,連最起碼的生活都沒法維持。因此良好的經濟條件也是定都的必要條件。

再看看關於中國古代都城的佈局。所謂有宮城,宮城外頭後來有皇城,皇城外頭有郭城,就是這樣一個發展趨勢。宮城就是皇帝辦公的地方,皇城是就是各部位辦公的地方,而郭城是居民老百姓住的地。這種佈局在唐長安城的修建上體現的及其完美。古代中國都城的建設有其特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第一,皇宮必須安排在全城的中心位置上,這是都城格局的一個重心。都城的核心地帶是皇城,而皇城的核心地帶則是皇宮。皇宮居中,以其南北中軸線作為整個皇城以及都城規劃的中樞;南北中軸線還是象徵政權的三朝依次排列的所在,由此體現皇宮的主導地位。第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這是都城格局的兩個基本點。左祖右社,就是說,皇城的左邊是太廟,也就是帝王們祭祀祖先之處;皇城的右邊是社稷壇,也即帝王們祭祀土地和五穀之神的地方。前朝後市,就是說,皇城的前部是朝廷,是帝王上朝聽政之處;皇城的後面是市場,是都城的商業交易之地。圍繞皇城中心所安排的“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用意在於體現至高無上的皇權尊嚴。第三,都城的道路必須按中軸線對稱鋪開,形成經緯交叉式道路網。居中的皇宮位於中經中緯大道的交匯之地。城門則直對著主幹道,並由此銜接城外的道路。城內外縱橫交錯的道路......

古代朔指北方,那麼其他三個方位有什麼特定的稱呼?

在《尚書·堯典》中,東西南北都有別的叫法:

嵎夷、晹谷是東方,

南交是南方,

昧谷是西方,

朔方、幽都是北方

————————————————————————————————————————

《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中國古代地圖北方為什麼在上面

為什麼絕對多數地圖選擇了北方朝上?

呂良水

為什麼絕對多數地圖選擇了北方朝上?經緯線在繪製地圖的歷史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今天看上去有些滑稽的問題,事實上卻包含著古人嚴肅的思考。美國地理學家威廉·C·伯頓有過一個有趣卻可信的推測:因為地中海在赤道以北,當時的主要文明都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而南半球則被認為是怪物出沒的區域。

但是,世界上的地圖也並非都是北方在上。例如,在歐洲中世紀的若干世紀裡,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耶路撒冷成為地圖圓盤的朝向,東方被要求放在上方,仰望著伊甸園。在大航海的時代,意大利的一位僧侶法·莫拉於1459年出版了一張圓形地圖,第一次正確顯示出印度洋和大西洋在非洲南端是相通的。但是,這張地圖將南方設置在頂部,據說是受到了早先伊斯蘭地圖的影響。實際上,澳大利亞人也使用過南方在上的地圖,中國古代也出現過上南下北、東西相反的地圖。例如,16世紀中國的《籌海圖編》和《全海圖注》就不是北上南下的。

史前人制的全球地圖與現代地圖上北下南相反

陝西省西北大學的文物陳列室裡陳列著五千年前的古人制的南部非洲擬人化地圖,即那個被稱為“陶祖”,又稱為“且形器”的有名小陶器。該陶器高五點九釐米,陶器的輪廓與現代繪製的南非地圖輪廓完全吻合。史前人制作出如此精確的地圖令人驚歎。(注:中國從史前一直到清代所繪的地圖都十是上南下北方向,而現代地圖都繪成上北下南方向,所以要把現代地圖顛倒過來,也成為上南下北方向,才能看出史前南非地圖輪廓與現代地圖的南非部份完全相合。)該地圖《山海經》稱為非洲為“離耳國”。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著七千年前的古人制的澳大利亞擬人化陶頭像,該頭像象一個正在思考的老伯,故《山海經》中稱澳大利亞為“伯慮國”。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著五千年前的刻著擬人化南美洲地圖頭像的陶瓶,瓶頭刻著一個披著長髮的人頭像,故《山海經》中稱南美洲為“披髮人”。

15世紀,在印刷術的推動下,“北在上”的設計受到推廣。尤其是荷蘭的地圖學家墨卡託1569年首次出版的以圓柱投影為基礎的投影地圖,受到海上水手的青睞,因為他們已經廣泛使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它總是指向北方,兩者可以說是相得益彰。這使得託密的經緯線配上指南針以後,就像扔出去的骰子已經落定。16世紀,北上南下開始成為歐洲地圖製作的一個標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中國的古代地圖可能是以“中國”居中,“蠻夷”靠邊;(1、在中國古代,南宋以前,北方政治經濟發展相對發達南方還屬於蠻夷之地,皇帝定都幾乎都在北方,所以就有了以北為尊的說法。那麼北上南下的說法就很自然了。

2、皇帝的坐位的方向一向都是坐北朝南的,南面朝臣的成語你也應該聽過吧!北為皇帝,高高在上;南為臣子,俯首在下。

3、另外,我們中國人生活在北半球,但古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的意識裡,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的“中”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昇西落,它始終都是在我們的南方,晚上夜觀星象,擡頭正對著象徵帝王的北斗七星,這樣,“上北下南”也符和一般百姓的生活習慣。)托勒密則將亞歷山大作為地圖的中心,東西橫跨亞非歐大陸,更重要的是將頂部朝向北極星,因為這是古希臘航海者的指南星。

嚴格的來說,我們繪地圖的時候,是採用的俯視圖,我們站在地面時,如果面朝著北方,那麼身後就是南方,左邊肯定是西方,右邊肯定是東方,故有:“面北背南,左西右東”,俯視之後,就是地圖的看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因為地圖是掛著看的,所以變成上下了,平放在地上還是與實......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通常是北方統一南方

歷代北方得勢,各自有因,忽略其因而將其果連綴起來,說北方必強於南方,則有宿命論之嫌了,與史學精神不符。

一開始來說中華民族的文化來源是來自於黃河流域的,而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開始的地域就已經決定了軍事文化的鼎盛會在北方,也就是黃河流域出現,事實也是這樣的,在加上北方屬於苦寒之地,條件比較艱苦,又使得北方民族不光從身體條件還是意志品質上面來說都要強於南方民族,而看看中國歷史北方經常是戰亂紛紛,這也使得北方的武力更加強盛一些。

但是隨著幾次民族向南的遷移,很多原先居住在北方的民族開始向南方偏移,而南方相對平穩的政治環境和舒適的生活條件也使得這些南移的民族有機會和能力去創造更為先進的文化,慢慢的文化中心就從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了,這個時候的北方還是處於戰亂時期。這樣就決定了在以後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內,北方民族更為善戰,而南方民族更為善思。

最佳的例子是明太祖的建國,論地理位置,應天府在長江以南,北京在北方;論勢力的消長,明軍橫渡長江北伐,元朝被迫撤退至大漠關外,而不是退至明軍以南的廣東廣西之類。那麼明朝取代元朝,算是北人勝南人,還是南人勝北人?

至於會造成這個印象,其實因為中國的開發是由中央向邊陲發展,特別是由北向南,所以北方的政治、軍事及經濟等實力,往往勝於南方,因此,中國歷史上大多是北方的勢力勝於南方的勢力,也就是大多數南人不能戰勝北人,但不是沒有例外,明朝就不一樣。如果文化發展反而是由南向北的趨勢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是北人不能戰勝南人。就像意大利諸邦,由於南部的愛琴海及以中部的羅馬一帶比較早開發,反而是北邊各自分立,難以與南部的意大利相提並論。因此意大利多是羅馬大勝威尼斯之類,也就是南人多勝北人,少有北人多勝南人,剛好與中國相反。

至於中國北人多騎兵,南人利舟船,固然是事實,但不是南人不能戰勝北人的原因。因為步兵亦可勝騎兵,宋朝的《武經總要》就有提到步兵如何應付騎兵的方法,而宋朝的對外戰爭亦有步兵戰勝騎兵的例子,甚至於還在四川集結據守,成功抵抗以鐵騎聞名的蒙古兵。而岳飛、劉琦更是以步卒造成金兵的潰敗,麻札刀大破柺子馬,不能說是步兵永遠敗給騎兵吧?農民革命的太平天國之崛起,也是因為騎兵打敗步兵而起家嗎?真不曉得為何農民起義不算南北相抗,正規軍一但打不過農民,就不能怪什麼南人打不過北人。

再說南方的舟船,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方便,長江以南雖然湖泊多河川雜,但還不至於全面水鄉澤國,全部都是河川或是海面。一如意大利的北部威尼斯,可用船隻代替馬車;江西號稱五大湖,但是彼此的交通只用船隻就可綽綽有餘嗎?湖南湖北固然有船行之便,但完全可以取代陸地通行,或是牛馬不行、人行不通嗎?

算一算數據好了,所謂的南方,河川流域的面積佔全部含陸地的面積比例是多少?南方有百分之九十幾是河川?還是南方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陸地?論聯絡交通,從所謂的水鄉南方,隨機選取任兩地,來看交通情形,是可選擇陸路多,還是可選擇水路多?南方的居民,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水上討生活?還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陸地過生涯?在南方所發生的戰爭,大多數是水戰?還是陸戰?

南方各自水系各據一方,彼此之間若無人工運河的連接,基本上南方兩地距離很遠的地方,還是有很難使用船隻到達。打個比方好了,南方利船舟,所以欲從南京要到廣州,只能搭船而不能騎馬嗎?而且是大多數走水路,還是大多數行陸路?然後南方的地形,有多少的連續長度可供跑馬?是短到不超過一公里?還是長到超過數十公里、甚至數百公里以上?那麼南方可不可以在陸地運兵運糧?或是發生陸......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北方是哪裡?
北方是哪裡?
古代老子是哪裡人?
東北最冷的地方是哪裡?
南疆最亂的地方是哪裡?
河南最窮的地方是哪裡?
中國美麗地方是哪裡?
古代米國是哪個國家?
歐洲北方是哪幾個國家?
古代突厥是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