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的食品安全概念?

General 更新 2024-05-24

食品安全的定義是什麼?

食品安全基本含義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食品安全界定為“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製作、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一種擔保”,將食品衛生界定為“為確保食品安全性和適用性在食物鏈的所有階段必須採取的一切條件和措施”。食品質量則是指食品滿足消費者明確的或者隱含的需要的特性。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國際社會已經基本形成如下共識:

首先,食品安全是個綜合概念。作為一種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和食品(食物)種植、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環節。而作為屬概念的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通常被理解為部門概念或者行業概念),均無法涵蓋上述全部內容和全部環節。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在內涵和外延上存在許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複監管。

其次,食品安全是個社會概念。與衛生學、營養學、質量學等學科概念不同,食品安全是個社會治理概念。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時期,食品安全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治理要求有所不同。在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所關注的主要是因科學技術發展所引發的問題,如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而在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所側重的則是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所引發的問題,如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產經營。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則包括上述全部內容。

再次,食品安全是個政治概念。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都是企業和政府對社會最基本的責任和必須做出的承諾。食品安全與生存權緊密相連,具有唯一性和強制性,通常屬於政府保障或者政府強制的範疇。而食品質量等往往與發展權有關,具有層次性和選擇性,通常屬於商業選擇或者政府倡導的範疇。近年來,國際社會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衛生、食品質量的概念,更加突顯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

第四,食品安全是個法律概念。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國家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從社會系統工程建設的角度出發,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綜合立法替代衛生、質量、營養等要素立法。1990年,英國頒佈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歐盟發表了具有指導意義的《食品安全白皮書》;2003年,日本製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綜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衛生法》、《食品質量法》、《食品營養法》等,反映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基於以上認識,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表述為:食品(食物)的種植、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標準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以導致消費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的隱患。該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既包括現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

你瞭解安全食品的含義嗎?

安全食品的概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安全食品是指長期正常食用不會對身體產生階段性或持續性危害的食品,而狹義的安全食品則是指按照一定的規程生產,符合營養、衛生等各方面標準的食品。

食品安全的法律含義是什麼

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什麼是食品安全的定義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什麼是食品安全意識?都包括什麼?

食品(食物)的種植、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標準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以導致消費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的隱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既包括現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食品安全包括食物量的安全和食物質的安全兩個方面,現在後一個含義的突出和前一個含義的弱化,反映了我國在基本解決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時,食物質的安全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首先,食品安全是個綜合概念。作為種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和食品(食物)種植、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環節。而作為屬概念的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通常被理解為部門概念或者行業概念)均無法涵蓋上述全部內容和全部環節。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營養等在內涵和外延上存在許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複監管。其次,食品安全是個社會概念。與衛生學、營養學、質量學等學科概念不同,食品安全是個社會治理概念。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時期,食品安全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治理要求有所不同。在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所關注的主要是因科學技術發展所引發的問題,如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而在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所側重的則是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所引發的問題,如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產經營。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則包括上述全部內容。再次,食品安全是個政治概念。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都是企業和政府對社會最基本的責任和必須做出的承諾。食品安全與生存權緊密相連,具有唯一性和強制性,通常屬於政府保障或者政府強制的範疇。而食品質量等往往與發展權有關,具有層次性和選擇性,通常屬於商業選擇或者政府倡導的範疇。近年來,國際社會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衛生、食品質量的概念,更加突顯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第四,食品安全是個法律概念。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國家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從社會系統工程建設的角度出發,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綜合立法替代衛生、質量、營養等要素立法。1990年英國頒佈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歐盟發表了具有指導意義的《食品安全白皮書》,2003年日本製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綜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衛生法》、《食品質量法》、《食品營養法》等,反映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第五,食品安全是個經濟學概念。在經濟學上,“食品安全”指的是有足夠的收入購買安全的食品。中國農業大學何宇博士曾對農村消費環境作過調查。他指出,如今廣大農村已經成了問題食品的重災區,假冒偽劣食品出現的頻率高、流通快、範圍廣,不法商人制假售假的手段和形式也更高明、更隱蔽。農村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維權能力較弱。而且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這一現象已經擴大到一些城市的城鄉結合部和城市下崗失業人群。 不難看出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食品衛生雖然也包含此兩項內容,但更側重於過程安全);既包括現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

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

引發食品安全問題通常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個是人為因素。後者為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令人堪憂,從冠生園陳餡月餅到金華毒火腿,從大米的礦物油拋光到麵粉的增白劑增白,從海產品的甲醛增色、增亮到水果的化學催熟、增大,從山西假酒案到阜陽的毒奶粉案,食品安全問題已尤為突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為:

1、食品源頭的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一是農藥、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學使用,造成了農藥、化肥等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的超量殘留;二是獸藥、複合飼料的濫用,造成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有害物質在禽、畜的體內及乳製品、水產品中殘留;三是重金屬在農禽產品中超標、超量殘留。化學性中毒已佔我國重大中毒性事件的40%以上,如有機磷農藥中毒、毒鼠強中毒、瘦肉精中毒等。

2、食品加工、生產的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一是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劣質原料,如用病死、毒死畜禽加工食品;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如超限量使用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防腐劑“苯甲酸”及甜味劑等;三是非法使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學添加物,如二氧化硫、甲醛、吊白塊等;四是人為造假,牟取暴利。

3、食品儲存、運輸的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食品的儲存、運輸環節沒有有效控制汙染的措施和規定。

4 、食品衛生的安全狀況良人堪憂

根據衛生部2004年1——3季度重大食品中毒情況的通報,全國1——3季度的微生物性中毒共有5849人,我國的集體性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

5、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在我國,轉基因食品早已擺上了人們的餐桌,但從國內外對轉基因食品的研究來看,轉基因食品可能損害人類的免疫系統、產生過敏綜合症或產生毒性,對人類和人體存在著未知的危害。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國家食品監管局局長鄭筱萸在今天舉行的全球食品安全論壇上說,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正在不斷改善,但仍有5個問題值得注意。

對策

一、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

據我們初步統計,1949年至今,我國部級以上機關所頒佈的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以及各類規範性文件等多達840篇。其中基本法律法規107篇、專項法律法規683篇、相關法律法規50篇;文革前(1966年5月前)7篇、改革開放前(1978年12月前)1篇、改革開放後(1978年12月後)832篇。國務院於1979年8月28日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管理條例》(現已失效),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82年11月19日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現已失效),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5年10月30日發佈了現行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這3個法律規定從法律層面上相繼構成了我國改革開放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核心,對我國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隨著經濟社會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有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今食品安全形勢的發展需要,作為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核心,《食品衛生法》對體系內其他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指導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所調整的範圍過於狹窄。《食品衛生法》第四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都必須遵守本法。"從此條可以看出,《食品衛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狹義的,並沒有包括種植、養殖、儲存等環節中的食品以及與食品相關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質量安全定義誰知道?準確點的,名詞解釋的那種!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定義如下:1 食品質量-Food Quality食品質量是指影響對於消費者而言的產品價值的正面特質(例如營養價值、來源、色澤、風味、質構和生產/加工方法)以及不存在負面特質(例如腐爛、汙物汙染、變色以及變味)。Food quality refers to positive attributes (e.g. nutritional values, origin, colour, flavour, texture and production/processing method) that influence a product’s value to the consumer and the absence of negative attributes (e.g. spoilage, contamination with filth, discolouration, off-odours).2 食品安全-Food Safety食品安全是確保當其按照預期用途準備和食用時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Food safety is the assurance that food will not cause harm to the consumer when it is鼎prepared and/or eaten according to its intended use.

食品安全學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條“食品安全”的定義是: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對食品安全的定義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

食品安全的定義是什麼?食品質量有哪幾項基本要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對人體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損害的危險都不存在,是一個絕對概念。食品質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有營養價值;2.有較好的色、香、味和外觀形狀;3.無毒、無害,符合食品衛生質量要求。

相關問題答案
狹義的食品安全概念?
近幾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研究食品安全的意義?
食品安全的內容怎麼寫?
食品安全出現的原因?
如何進行食品安全宣傳?
食品安全措施有哪些?
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安全應該注意什麼?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