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怎麼樣?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嘉慶皇帝是好皇帝嗎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因該從兩方面來說,從功來看,嘉慶一掌權就除去了大奸臣和珅,令人人稱快,從而使已經開始腐落的清王朝出現了中興之勢,對內政做出了有限的整頓,並且主力嚴禁鴉片,對於外國殖民勢力以鎮壓起義力量而提出的所謂援助,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從這點來看,他是有點智慧的;從過來講,因其碌碌無為,導致了許多次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耗費了大量的國力物力財力,使得清政府國庫更加空虛,從而加大了對人民的剝削,形成了惡性循環,另外在遭遇了多次農民暴動後,反而相信風水之說,以為是王宮中的樹木惹得禍,大肆砍伐,並且不允許後代皇帝在宮中種樹,使得至今故宮中的樹木都很罕見,著實很可惜。總的來說,嘉慶很平庸,不像其父祖般有才,導致社會局面動盪不安,雖然有略微貢獻,卻挽救不了走向傾覆的大清命運。好了,好辛苦啊!!!

嘉慶帝怎麼樣

與他的父、祖相比,嘉慶皇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皇帝的主要性格特點。嘉慶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簽約、聯軍入京、帝后出逃的“道鹹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9] 然而,嘉慶的平庸,並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歷史的必然,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白蓮教的起義,再加上乾隆晚年舉辦壽宴過度的奢華,使得嘉慶初期國庫空虛,所以說乾隆實際上是留下了個爛攤子給嘉慶。

關於嘉慶皇帝到底怎麼死的!

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 七月二十五日,感到有些中暑的嘉慶帝仍然治事如常,任命詹事府少詹事朱士彥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親自委任了一名從二品官員、一名正三品官員,沒有將要命歸黃泉的先兆。他本人絕沒想到,這兩項任命是他生前處理的最後一項政務;日夜隨侍皇父的皇次子綿寧和皇四子綿忻也絕沒料到,父親很快就要撒手人寰了。

嘉慶帝一行七月十八日從北京圓明園出發,按往年慣例,前往木蘭圍場進行大規模的狩獵。情況出乎意外。二十五日傍晚時分,嘉慶帝病情突然惡化。病來如山倒,當晚

戌時,嘉慶帝一命嗚呼,終年五十九週歲。

嘉慶皇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嘉慶皇帝是一位仁君,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普免天下錢糧,各省歡騰。安徽民欠銀300萬兩,巡撫姚祖同懷疑上報數字不實,令府道州縣削減十分之四。各地苦之。上聞,硃批雲:“損上益下,朕之願也。存心刻薄,有傷政體。”姚大慚,以原冊600里加急報京。

但與他的父、祖相比,嘉慶皇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皇帝的主要性格特點。

嘉慶皇帝胸中沒有大格局,掌上沒有大手筆。嘉慶不可能認識、也不可能改革社會存在的根本性的弊病,特別是制度性的弊病。

嘉慶的悲劇在於:認為天下的問題都是由於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沒有從自身找責任,也沒有從制度挖根源。其結果是,滋生百官腐敗、和珅現象的制度土壤沒有被剷除,因而這種現象也就無法根除。嘉慶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雖一件一件地解決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機,卻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機。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機,到嘉慶朝更加深重。到他的接班人道光皇帝時,則陷入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該如何評價嘉慶皇帝?

《清史稿》: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闢地移民,皆為治之大原也。詔令數下,諄切求言;而吁咈(迂腐)之風,未遽睹(立刻阻止)焉,是可嘅已。

蕭一山:嘉慶以後,武力不競,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儉,均有可稱。

閻崇年:嘉慶的悲劇在於:認為天下的問題都是由於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沒有從自身找責任,也沒有從制度挖根源。嘉慶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雖一件一件地解決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機,卻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機。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機,到嘉慶朝更加深重。

盧經:嘉慶的策略當時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根本上講,誅殺一個和珅,是無法解決封建專制統治制度的一切弊端的。

嘉慶皇帝是怎麼樣一位皇帝?

他是一個平庸的皇帝,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最主要是清算大貪官和紳,開言路,實新政,也想成就一番事業,但能力有限。

嘉慶皇帝的歷史評價

有功 有過,他是一位守成的君主,道德修養不錯,就是有點懦弱,有點墨守成規,沒有把握世界的大勢向資產階級發展最後錯過了趕超英美的強國的機會,對於以後的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入侵,也就是近代的悲劇歷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清朝嘉慶皇帝是怎樣的

嘉慶皇帝是一位仁君,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普免天下錢糧,各省歡騰。安徽民欠銀300萬兩,巡撫姚祖同懷疑上報數字不實,令府道州縣削減十分之四。各地苦之。上聞,硃批雲:“損上益下,朕之願也。存心刻薄,有傷政體。”姚大慚,以原冊600里加急報京。

但與他的父、祖相比,嘉慶皇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皇帝的主要性格特點。

嘉慶皇帝胸中沒有大格局,掌上沒有大手筆。嘉慶不可能認識、也不可能改革社會存在的根本性的弊病,特別是制度性的弊病。

嘉慶的悲劇在於:認為天下的問題都是由於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沒有從自身找責任,也沒有從制度挖根源。其結果是,滋生百官腐敗、和珅現象的制度土壤沒有被剷除,因而這種現象也就無法根除。嘉慶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雖一件一件地解決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機,卻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機。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機,到嘉慶朝更加深重。到他的接班人道光皇帝時,則陷入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五位皇帝,年號“嘉慶”。

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生於圓明園,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第十五子,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嘉慶親政僅五天即逮捕乾隆朝大權臣和珅,迅即下詔宣佈其二十大罪,將和珅賜死,抄沒其家產。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61歲,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的昌陵,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嘉慶皇帝怎麼死的

死因說法

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發性猝死,也記錄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極之死,正史記載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傳說就不同了,五花八門的死因,讓史家至今爭論不休。其中,嘉慶皇帝的死因最為離奇,野史傳說他是遭雷擊而亡,且說法不一:   第一種     第一種說法較為穩重,說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木蘭秋狩時遇疾,臥床調養,並無甚大礙,精神尚佳,照常處理政事。一日,熱河上空驟變,雷鳴電閃,頓時寢宮即遭雷擊,致使嘉慶帝“觸電”身亡。      第二種    第二種說法似乎浮躁,說嘉慶帝到達承德避暑山莊後,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裝,率領滿漢大臣和八旗勁旅,大隊人馬直奔木蘭圍場。他們追蹤圍獵多日,虎熊全無,只獵獲一些野兔,連平常遍地覓食的麋鹿也甚少見。嘉慶帝非常掃興,決定提前結束秋狩。回來路上恰遇變天,雷電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聲雷,那麼多人中,惟獨皇帝被擊中落馬。凱旋迴營變成護喪返京,滿朝驚恐呆然。      第三種   第三種說法有些荒誕,說嘉慶帝長期嬖寵一小太監,經常尋歡作樂,引起近侍大臣們的非議,駐山莊以後,更加變本加厲。帝之寢宮設於“煙波致爽殿”,殿後有一座小樓,名“雲山勝地”,據說此樓正是皇帝與小太監幽會場所,某日,他們正在此尋歡,忽然道道閃電劈開雲層而下,一個火球飛進小樓,在嘉慶身上炸開,頓時斃命。   以上三種說法有一個共同點,即嘉慶帝之死與天空放電的自然現象有關,並說嘉慶被雷擊燒焦,面目全非,已經無法收殮入棺。若將事實曝光,無異於宮廷之最大丑聞。大臣們商定個辦法,將一相貌體材與嘉慶相似之太監祕密絞死,再進行盛裝打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著假皇帝屍體,以此掩人耳目,運回北京,祭葬了事。總之,中國曆代王朝凡83個,帝王累計559位,傳說中由天神擊斃者絕無僅有,唯嘉慶皇帝一人。以上雖是野史傳聞和推測,本人卻有些相信。因為嘉慶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較倒黴的一個。他當皇帝時,遭遇刺客險些喪命。凶手自供行凶的理由是生活貧困,無處謀生,所以欲尋短見,但是又想了斷之前必須做點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才來行刺皇上。他當皇帝時,起義者曾一度攻進皇宮。在城樓上插反旗,直逼皇后住所,意欲搗毀金鑾殿。這些在清代都絕無僅有,是對他統治能力的藐視和否定。他的死因傳聞,按照“天人感應”的說法,是對上天一而再,再而三示警終不悔悟者的最嚴厲懲罰。   嘉慶帝的死因,正史雖不會如此記載,但年僅60歲的嘉慶帝死在承德避暑山莊,且是在毫無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猝然離開人世確是事實。史載,嘉慶帝死後,熱河行宮立即封鎖消息,避暑山莊大門緊閉,限制人員出入。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道光皇帝向內閣發佈上諭,才告知朝廷上下。當時朝鮮國官員在盛京中江地方見清官員皆著素服,頭帽拔去花翎,驚問其故,才曉知皇帝已逝。好好的皇帝為何會突然死亡呢?宮闈之事向來保密,清廷當然不會向民間公開解釋死因,故才有了上述推測和傳聞。

相關問題答案
嘉慶皇帝怎麼樣?
咸豐皇帝怎麼樣?
嘉慶皇帝名字怎麼讀?
浙江嘉興經濟怎麼樣?
華帝怎麼樣?
古代皇帝怎麼稱呼?
朵嘉濃效果怎麼樣?
嘉興房價怎麼樣?
君成錄皇帝怎麼加魅力?
唐朝皇帝怎麼稱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