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旦角是什麼角色?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京劇中旦角都有什麼?

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美,細膩婉轉。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潑或放蕩潑辣的青衣婦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唸白。"武旦"和"刀馬旦"相當於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裝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們多在劇中扮演女俠、女將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馬旦的表演往往還伴隨著熱鬧的鑼鼓點,烘托場上的氣氛。"老旦",指在劇中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行當。為突出老年人的特點,走路邁一種沉穩的橫八字步,服裝色調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綠色,演唱用真聲表現。

京劇中的旦角是什麼人扮演的

京劇裡,有生、旦、淨、醜四個扮演不同年齡、身份、性格之劇中人的“行當”。花旦,是旦行中的一支,區別於正旦(舊稱“青衣”)、刀馬旦、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為天真爛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也有的是屬於潑辣,放蕩的中、青年女性。影視界所稱的“當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這樣角色的演員,想來是從京劇借用的稱謂。

花旦中,又有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的分支。閨門旦,扮演的是還沒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內向、靦腆的,與正旦接近,如“荀(慧生)派”戲《勘玉釧》中的俞素秋、《紅樓二尤》中的尤二姐。《鳳還巢》中的程雪娥,儘管多由“梅(蘭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歸入閨門旦中。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劇、鬧劇中愛說愛笑、好打好鬧的人物。不唱“皮黃”,而唱“南鑼”、“吹腔”、“柳枝腔”等民間小調,用嗩吶伴奏。如《小上墳》、《小放牛》、《打麵缸》、《打花鼓》中的女性。潑辣旦,扮演的是舉止放蕩、說話鋒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雲、《烏龍院》中的閆惜姣、《巴駱和》中的馬金定。刺殺旦,有兩種認識:一是說刺殺別人的;一是說被別人刺殺的。前者如《雙釘記》中的白金蓮、《雙鈴記》(也稱《馬思遠》)中的趙玉、《殺子報》中的徐氏;後者如《戰宛城》的鄒氏等。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說。大花旦,雖身份卑微,卻成長於大戶人家,如戲裡的豪門丫環使女。《西廂記》或《紅娘》中的紅娘便是。小花旦,為小戶人家的閨秀,或丫環使女。如《豆汁記》中的金玉奴,《勘玉釧》中的韓玉姐、《花田錯》中的春蘭。

花旦的特點:一是穿著。除某些性格內向的閨門旦,著長衫(戲裡稱褶子、帔),多是著短衣,或裙子、襖,或褲子、襖。著褲子、襖時,配以坎肩、“飯單”(即圍裙)、“四喜帶”(即自腰前方,下垂於兩腿中間的飾物)。《拾玉鐲》中的孫玉姣,《游龍戲鳳》中的李鳳姐,雖屬閨門旦,但因性格外向而著褲子、襖。且李鳳姐為正旦、閨門旦“兩門抱”(即兼演),孫玉姣則正旦不演。二是“四功”。以唸白、做功為主。唸白,多用流暢的京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腳下靈巧為首要。唱功為輔,舞則必備。如屬刺殺旦,撲跌功夫也不可少。

花旦,興起於元雜劇。多扮演熱情、機智的女性,如關漢卿《救風塵》中的趙盼兒。其後的“崑山腔”中,稱為“貼旦”。崑曲(劇)中,至今還有“一、二、三、四、五、六、貼”之說。即為老旦、正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閨門旦與貼旦。貼旦還兼演娃娃生,如《認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三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員魏長生到北京,引進蹺功(即腳上綁木質小腳,模擬纏足行走),更成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當屬“四大名旦”中“荀派”創始人荀慧生,以及創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於連泉)二位。荀先生以演閨門旦、大小花旦獲譽;於先生以演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稱絕。

京劇中的旦角有什麼區別

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貼旦、閨旦等角色。旦角全為女性。

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劇《竇娥冤》中的女主角竇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美,細膩婉轉。

撫 旦行中的"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裝花豔為特色,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唸白,以演皇后、公主、貴夫人、女將、小販、村姑等角色為主。例如《紅娘》中的紅娘.

"武旦"和"刀馬旦"相當於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裝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們多在劇中扮演女俠、女將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馬旦的表演往往還伴隨著熱鬧的鑼鼓點,烘托場上的氣氛。

"老旦",指在劇中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行當。為突出老年人的特點,走路邁一種沉穩的橫八字步,服裝色調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綠色,演唱用真聲表現。

京劇中有哪五大角色它們分別表示什麼樣的人

京劇行當又稱角色,主要可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行當。

1.生 行 簡稱“生”。生行分為鬚生(老生)、紅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為京劇中的重要行當之一。

鬚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劇中人,口戴鬍子(髯口),因性格與身份的不同,可分為安工老生或稱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將),衰派老生(如扮演窮困潦倒之人等)。

紅生:為勾紅臉的鬚生,如扮演關羽、趙匡胤等。

小生:指演劇中的翎子生(帶雉翎的大將,王侯等),紗帽生(官生)、扇子生(書生)、窮生(窮酸文人)等。

武生:為戲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長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稱短打(撇子)武生。

2.旦 行 簡稱“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貼旦、閨旦等角色。旦角全為女性。

青衣:以唱為主,扮演賢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裝花豔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貴夫人、女將、小販、村姑等角色為主。

武旦、刀馬旦:為演武功見長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為中老年婦女。

3.淨 行 簡稱“淨”,亦叫花臉。淨角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看來並不乾淨,故反其意為‘‘淨”淨行分如下幾種角色:以唱為主的銅錘花臉與黑頭花臉;以工架為主的架子花臉,如大將、和尚、綠林好漢及武花臉與摔打花臉等。銅錘花臉稱正淨,架子花臉叫副淨、武工花臉名武淨,武二花臉言紅淨,在表演風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 行 簡稱“末”。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職能,如打頭出場者,反其義而稱為“末”的。

5.醜 行 簡稱“醜”。劇中醜行勾臉,而勾畫“三花臉”,面譜與花臉有很大區別。

醜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為方巾醜(文人,儒生);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根據動物屬相,醜屬牛,牛性笨,醜為笨的代名詞。但舞臺上的武丑亦叫開口跳,而能說能跳,表演出活潑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與牛的醜笨性又完全不同。

京劇中的生旦淨醜分別是什麼角色

“生旦淨醜”戲曲行當的名稱。戲曲角色的分行十分細緻,早先分為十行,後來才併為生旦淨醜四行,也作為成語使用。

生:指男子,生行分為鬚生(老生)、紅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旦:指女子,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貼旦、閨旦等角色。

淨:指性格剛烈或粗暴的男性,淨角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看來並不乾淨,故反其意為“淨”。淨行分以下幾種角色:以唱為主的銅錘花臉與黑頭花臉;以工架為主的架子花臉,如大將、和尚、綠林好漢及武花臉與摔打花臉等。銅錘花臉稱正淨,架子花臉叫副淨、武工花臉名武淨,武二花臉言紅淨,在表演風格上都有不同的特色。

醜:指演滑稽人物,鼻樑上抹白粉,稱小丑、小花臉等,醜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為方巾醜(文人,儒生);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根據動物屬相,醜屬牛,牛性笨,醜為笨的代名詞。但舞臺上的武丑亦叫開口跳,而能說能跳,表演出活潑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與牛的醜笨性又完全不同。

京劇旦角四大流派分別是哪些?分別由哪個人物創立的?

1、 梅派:由梅蘭芳創立。梅蘭芳畢業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創造出大量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

2、 程派:由程硯秋創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處腔,,通過嫻靜凝重的舞臺形象表現古代的女性,尤其善於塑造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的女性。

3、 荀派:由荀慧生創立。善於塑造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

4、 尚派:由尚小云創立。以剛健婀娜為特有風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纖巧,以氣與力取勝,具有陽剛之美。

人教版的初一下期裡有、

希望這些資料對你能夠有用、

參考資料: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

京劇中的生旦淨醜分別是什麼角色?

生:男性正面角色,老生、武生、小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青衣、花旦、老旦、武旦、刀馬旦。

淨:性格鮮明的男性角色。

醜:幽默滑稽或反角色,文丑、武丑、醜婆子。

末:年紀較大的男性。

京劇中的旦角是男是女

旦角是指戲曲中的女性角色。

但唱的人可以是女也可以是男

京劇大師梅蘭芳就是唱旦角中的青衣

京劇中旦角為什麼要男人扮演

京劇藝術形成於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低下,不能享有同男人一樣的地位,不能太多的出露,因此形成之初是男人演女人。民國之後,逐漸實現男女平等,出現坤角,京劇藝術更加完美。

京劇中花旦是指什麼人

京劇裡,有生、旦、淨、醜四個扮演不同年齡、身份、性格之劇中人的“行當”。花旦,是旦行中的一支,區別於正旦(舊稱“青衣”)、刀馬旦、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為天真爛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也有的是屬於潑辣,放蕩的中、青年女性。影視界所稱的“當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這樣角色的演員,想來是從京劇借用的稱謂。

花旦中,又有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的分支。閨門旦,扮演的是還沒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內向、靦腆的,與正旦接近,如“荀(慧生)派”戲《勘玉釧》中的俞素秋、《紅樓二尤》中的尤二姐。《鳳還巢》中的程雪娥,儘管多由“梅(蘭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歸入閨門旦中。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劇、鬧劇中愛說愛笑、好打好鬧的人物。不唱“皮黃”,而唱“南鑼”、“吹腔”、“柳枝腔”等民間小調,用嗩吶伴奏。如《小上墳》、《小放牛》、《打麵缸》、《打花鼓》中的女性。潑辣旦,扮演的是舉止放蕩、說話鋒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雲、《烏龍院》中的閆惜姣、《巴駱和》中的馬金定。刺殺旦,有兩種認識:一是說刺殺別人的;一是說被別人刺殺的。前者如《雙釘記》中的白金蓮、《雙鈴記》(也稱《馬思遠》)中的趙玉、《殺子報》中的徐氏;後者如《戰宛城》的鄒氏等。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說。大花旦,雖身份卑微,卻成長於大戶人家,如戲裡的豪門丫環使女。《西廂記》或《紅娘》中的紅娘便是。小花旦,為小戶人家的閨秀,或丫環使女。如《豆汁記》中的金玉奴,《勘玉釧》中的韓玉姐、《花田錯》中的春蘭。

花旦的特點:一是穿著。除某些性格內向的閨門旦,著長衫(戲裡稱褶子、帔),多是著短衣,或裙子、襖,或褲子、襖。著褲子、襖時,配以坎肩、“飯單”(即圍裙)、“四喜帶”(即自腰前方,下垂於兩腿中間的飾物)。《拾玉鐲》中的孫玉姣,《游龍戲鳳》中的李鳳姐,雖屬閨門旦,但因性格外向而著褲子、襖。且李鳳姐為正旦、閨門旦“兩門抱”(即兼演),孫玉姣則正旦不演。二是“四功”。以唸白、做功為主。唸白,多用流暢的京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腳下靈巧為首要。唱功為輔,舞則必備。如屬刺殺旦,撲跌功夫也不可少。

花旦,興起於元雜劇。多扮演熱情、機智的女性,如關漢卿《救風塵》中的趙盼兒。其後的“崑山腔”中,稱為“貼旦”。崑曲(劇)中,至今還有“一、二、三、四、五、六、貼”之說。即為老旦、正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閨門旦與貼旦。貼旦還兼演娃娃生,如《認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三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員魏長生到北京,引進蹺功(即腳上綁木質小腳,模擬纏足行走),更成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當屬“四大名旦”中“荀派”創始人荀慧生,以及創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於連泉)二位。荀先生以演閨門旦、大小花旦獲譽;於先生以演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稱絕。

相關問題答案
京劇中旦角是什麼角色?
京劇反西皮是什麼意思?
京劇貓白糖是什麼宗?
京劇的特點是什麼,京劇唱腔的特點及作用 ?
中東人是什麼膚色?
梅花鹿的角是什麼顏色?
中建藍是什麼顏色?
中性光是什麼顏色?
數學中倒角是什麼意思?
三角形的中位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