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南海有哪些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南海事件中國態度四個不都是什麼

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的態度?

1、穩定為主;

2、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3、不行就動武!

中國南海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南海問題的根本原因不在於中國,也不在於南海周邊各國,更不在於黴佬(黴佬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南海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所蘊藏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

這話看上去似乎不好理解。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隨著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對於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對於像石油和天然氣這類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更是引起了相關國家的高度重視。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最近越炒越熱的北極問題。說白了,也是相關各方為福爭奪北極地區所蘊含的豐富的自然資源而引發的。所以南海問題,表面是主權之爭,實則還是能源之爭。或者說是由能源之爭而引發的主權之爭。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就在幾十年前,當南海周邊各國還沒有發現或者注意到南海所蘊含的豐富資源時,南海還是“風平浪靜”的。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來說,想要維護長期可持續發展,能源是關鍵。當然,由此而涉及到的主權問題也是必須值得國人關注的。

對於南海問題中國是什麼政策?

主權在我,暫擱爭議,共同開發。

歸納總結一下,就是一個字:拖。

拖到我們的實力足夠,能夠牢牢控制住那些個小小島礁的情況下,“強行欺壓談判”也好,戰爭也罷,奪取回來。

題主再讀讀我的這點文字:zhidao.baidu.com/question/413156014.html?oldq=1

南海目前中國與哪些國家有爭端?目前困難在哪?

南海,又稱南中國海,遍佈大小島嶼,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島。目前,南海四大群島中,西沙、中沙群島被中國實際控制,東沙群島由中國臺灣控制,而南沙群島的情況複雜得多:越南非法佔據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非法佔據了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非法佔據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爭端爭執的焦點就在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陸地面積雖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個海域面積達八十二萬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島地處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通往非洲和歐洲的咽喉要道。

名存實亡的“九段線” 好島嶼已被瓜分殆盡

中國地圖的右下角,都附有一個南海諸島的小地圖,這個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線”分佈著南海周邊國家爭奪的島嶼和海域。在南沙群島中,屬於中國控制的只有9個,其中中國大陸佔8個,臺灣佔1個,而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所佔的卻多達45個。

依次列出南海群島既得利益者的名單:越南派兵搶佔29個南沙島嶼,是最多的。菲律賓是8個,馬來西亞是5個,文萊是2個。

南海群魔亂舞背後是利益紛爭 是大國角力

南沙之爭,其本質是圍繞著石油資源而展開的爭端,是名副其實的“石油政治”問題,南沙問題背後是撲朔迷離的大國角力。稜   菲律賓參眾兩院2月正式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列為菲“所屬島嶼”,該法案最後由總統阿羅約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

南亞有關當事國把東盟作為區域共同體,基於共同立場,協力對抗中國,以達到其進一步侵食和霸佔南海之目的。

為什麼說中國對南海有無可爭議的主權

一、南海問題的由來

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對此我們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國際社會也長期予以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南沙群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1946年12月,當時的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並立碑紀念,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臺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從而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對於這一段歷史經緯。各國都是十分清楚的。事實上,在此後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和國際實踐中,美國一直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戰後相當長時期內,並不存在所謂的南海問題。南海周邊的地區也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在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權提出過異議。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確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在70年代以前沒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領導人講話提及本國領土範圍包括南沙群島。美國與西班牙1898年簽訂的巴黎條約和1900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曾明確規定了菲律賓的領土範圍,但並未包括南沙群島。1953年菲律賓憲法、1951年菲美軍事同盟條約等也對此作了進一步確認,而馬西亞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佈的大陸架地圖上將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和海域標在馬來西亞境內。

不少國家政府和國際會議的決議也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的領土。例如,1955年在馬尼拉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地區航空會議通過的第24號決議,要求中國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加強氣象觀測,會上沒有任何一個代表對此提出異議或保留。許多國家出版的地圖也都標註南沙群島屬於中國。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務大臣岡崎勝男親筆推薦的《標準世界地圖集》,以及1962年由外務大臣大平正芳推薦出版的《世界新地圖集》,1954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出版的《世界大地圖集》,1956年英國出版的《企鵝世界地圖集》,1956年法國出版的《拉魯斯世界與政治經濟地圖集》等都明確標註南沙群島屬於中國。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書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二十世紀以來,許多國家權威性百科全書,如1963年美國出版的《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3年的《蘇聯大百科全書》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鑑》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70年代開始,越、菲、馬等國以軍事手段佔領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活動並提出主權要求。對此中國政府一再嚴正聲明,這些行為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是非法的、無效的。這些國家的所謂法律依據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二、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的歷史依據

中國是歷史上最早發現並命名、最早開發經營和最早管轄南沙群島的國家。

一、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

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最早發現可以上溯到漢朝。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這裡的"漲海"是當時中國人民對南海的稱呼,"崎頭"則是當時對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島、礁、沙、灘的稱呼。三國東吳將領康泰所著《扶南傳》不僅提到了南沙群島,而且對其形態描述道:"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盤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間,許多歷史地理著作將西沙和南沙群島相繼命名為"九乳螺洲&qu......

如何看待中國南海爭端問題

南中國海,劍拔弩張。由菲律賓國會通過的法案以及美國“無暇”號偵測船所引發的南海爭端,目前局勢有擴大化的趨勢。美國軍方態度強硬,部分學者再次老調重彈,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日本、印度又各懷鬼胎,開始插手此次南海爭端。與此同時,中國民間表示堅決捍衛中國主權及領土的聲音日漸高漲。但與此相反的卻是,中國軍方代表在兩會期間表示:南海局勢並不能稱得上緊張;中國政府態度溫和,只是派出漁政船隻出航巡邏。

媒體都聚焦於中國對此事件的“溫和論調”上,比起此前,針對德國、法國在西藏問題、以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態度來看,中國此次的態度明顯溫和。到目前為止,仍然只是停留在以外交手段解決此次問題的層次上。而且,比起美國的軍艦護航,中國也只是派出漁政船隻出巡南海。態度不可謂不溫和。

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面積最大的海域,同時也是中國同周邊鄰國爭議最大的海域。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南沙群島及其周圍海域被探明有著巨大的水產資源、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貿易通道。南沙群島不僅有可觀的經濟地位,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南沙群島扼兩洋、制八方,前出大陸上千千米,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沙群島現狀可謂是:六國七方對峙角逐,美日印澳意圖插手。從60年代開始,我國南沙群島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周邊國家侵佔和分割,資源遭到大量掠奪。這些國家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印度尼西亞則霸佔部分海域。加上中國大陸和臺灣,目前6國7方在南沙群島形成對峙和角逐局面。

南中國海問題牽涉到兩個層面的棋局,一個是區域性的領土爭端棋局,一個是中國和平發展的總體戰略棋局。在處理本次事件時,必須要以這兩個棋局為重。當前,金融危機肆虐全球。雖然中國迄今為止,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小,但由於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出口依賴國外市場,因此,此次危機對中國的衝擊也不可謂不重。且在當前形勢下,各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擡頭,貿易保護主義的魅影開始重現。同時,美國軍方在中國兩會期間,就借中國軍費增加一事再次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為了力保經濟穩定增長,中國以大局為重,力促各國在經濟上合作,消除國家間合作的不必要摩擦與衝突,也就成為必然之舉。在南海事件爆發後,美國軍方的言論有增無減。如期中國派出軍艦出巡南海,恐怕正中美國軍方下懷,給人以口實,實對中國不利。

然而,一些歷史事實是否讓我們必須直面呢:1974年1月,內憂外患的中國和積貧積弱的南海艦隊,以兩艘掃雷艦、4艘獵潛艇的劣勢兵力打敗了南越海軍的驅逐艦、護航艦,收復了西沙;如今,國力強盛、海軍實力在東亞領先的中國,在南海權益問題上卻無法令那些國力、軍力均只有中國一個零頭的小國知難而退,箇中奧妙,足令國人深思。涉及領土和主權糾紛的外交原本就是最艱難的藝術,而這門藝術最基本的哲學就是,姿態不妨靈活,立場不能不堅定;技巧可以“複雜”,底線卻越“簡單”越好:通過言語和合法的行動,把本國對這一問題上的要求、底線明明白白地昭告對方,昭告天下,讓他們很容易地瞭解,哪些是可以商量的,那些是不容商量的,惟有如此,可以商量的問題才會變得容易商量;也惟如此,不容商量的問題才能顯得凜然不可侵犯。

中國對南海問題的具體政策

第一,先禮後兵。

“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仍然是目前中國解決南海問題最佳方法,一方面我們在主權問題上絕不讓步,堅持南海島礁為中國主權,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目前南海現實和中國和平崛起的總體戰略,儘量引導南海問題和平解決。

南海問題和平解決,一方面要不斷顯示我們誠意和善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堅決鬥爭準備,一味妥協和讓步換不來和平,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過去中國南海問題的綏靖政策,已經基本證明失敗。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外交政策——從這一點說,我們發展海洋軍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戰艦艇、建造航母的確已是燃眉之急。軍事上的支持對於此類事關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外交談判的勝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國在南海問題相關談判中的最主要目標是確立中國對南海島嶼的主權。我們必須加大外交斡旋,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對南海資源的開發為誘餌,逐一展開對南海相關各國的外交攻勢,力求通過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迫使其對南海主權歸我的外交要求達成妥協。

二、大力發展經濟力量,加快軍事現代化建設。

從某個角度來講,南海問題其實也是中美博弈的一角。解決南海問題是中國崛起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而就目前我國的軍事,經濟力量來看,和美國等國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首先,應加快建設航母、新型核潛艇和大型海上作戰艦艇,加強遠洋作戰能力。以中國目前的海空軍實力,尚不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完全無法與美國抗衡。一旦美國介入南海事端,則中國將處於極端劣勢的地位。其次,中國若對東南亞相關國家中的某一國發動戰爭,考慮到脣亡齒寒,相關國家極有可能相互聯合,共同抗擊中國海軍在南海的軍事行動。而美國、印度等國出於對華遏制政策的考慮,日本出於對海上生命線安全的考慮,極有可能出兵干預,屆時中國將處於極端惡劣的軍事環境,這對於中國的經濟建設、海軍發展將是一場災難。戰爭只因當是政治的延續,單純以軍事手段解決南海問題可以說是下策。第三,與南海各相關國家展開廣泛的非傳統安全的合作,促進軍事互信,通過軍事合作,打擊該海區的海盜,展示中國海軍實力,對南海各相關國家產生威懾作用。

三、重視南海經濟開發 ,改進海上石油開採技術,充分利用南海的豐富資源。

由於南海距離中國大陸較遠,加上綜合國力有限,中國在南海的開發力度還很小 。南海諸島是中國最早發現和最早經營的 ,我們有無可爭辯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這在國際社會得到廣泛的承認。但是,我們實際佔領的南海諸島數量有限 ,並且在南海的經濟力量也很弱。所以,我們在提高軍事和經濟實力的同時也要採取合作開發的方式來解決南海問題,不僅僅要和外國先進技術的國家企業相互合作,而且要積極引進國外的海上石油開採技術,特別是海上轉井平臺的研發,需要和外國企業相互合作開採!

四、合理開展地緣政治鬥爭。

東盟雖然是有十國憲章的約束和合作基礎,可是由於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仍存在較揣的分歧,與中國經濟合作程度也不同,繼而與中國的親疏關係不一,我國要抓緊時機,和其中一些國家合作,分裂東盟的統一戰線,造成東盟內部意見的分歧,使東盟難以發揮作用。而對於臺灣,應該站在民族大義和領土不可侵犯的原則加強合作與聯繫,切實防止外國勢力藉助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分歧製造矛盾,導致男孩問題進一步混亂。而對於美國的干涉,應該理智面對,既要看到我國軍事、經濟實力和美國的差距,儘可能的避開和美國直接的衝突,防止南海問題演變成中美問題,切實加強中美軍事合作和經濟合作,但是對於美國武力干涉南海問題的情況,我們要堅定立場,既要儘可能不打硬仗,可是也絕對不怕打硬仗!

五、縱橫捭闔,切......

南海爭端的原因

西南中沙群島海域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數據顯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域裡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佈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同樣,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披覆,這些沉積物與我國北部灣、海南島的新生代沉積物有密切的聯繫。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

南海是聯繫中國與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走廊。從軍事戰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島礁,就意味著直接或間接的控制了從馬六甲海峽到日本、從新加坡到香港、從我國廣東到菲律賓馬尼拉,甚至從東亞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多數海上通道。   南海島礁附近海域擁有豐富的資源,漁業資源、航道資源,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資源。從航道上來講,每年大約有4萬多艘船隻經過南海海域。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90%以上的石油輸入要依賴南海這個航道;經過南海航道運輸的液化天然氣,佔世界總貿易額的三分之二。就中國來講,通往國外的近40條航線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航線經過南海海域。

誰有主權,就可以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對於敵對耿國的國家還有很大的遏制作用,所以爭端就出來了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在南海有哪些問題?
中國東南方有哪些城市?
新中國發明家有哪些人?
中國自治縣有哪些?
中國快銷品有哪些?
中國衛星都有哪些?
中國女明星有哪些?
中國的迷信有哪些英文?
中國的省份有哪些?
中國宇航員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