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為什麼叫桂?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廣西簡稱桂字由來

桂林郡包括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廣西簡稱“桂”。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泛指“五嶺”以南地區),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個行政區域,其中桂林郡包括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廣西簡稱“桂”,即因此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因廣西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首府南寧市,下轄有14個地級市,8個縣級市(地級市代管),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西部,從東至西分別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接壤,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

廣西的簡稱為什麼是“桂”??

廣西曆史悠久,早在距今2-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泛指“五嶺”以南地區),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個行政區域,其中桂林郡包括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廣西簡稱“桂”,即因此而得名。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設置廣南西路(行政機構),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飢朝(公元1279年-1368年)設置行中書省作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廣南西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從1336年起,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省治在今桂林市。

195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在南寧市。

廣西為什麼簡稱“桂”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宋設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一名產生。元設廣西兩江道。明設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因自宋至清,廣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廣西簡稱“桂”。另一說認為廣西秦時曾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歷史上廣西2/3地域屬桂林郡,故廣西簡稱“桂”。

廣西的車牌為什麼是桂,

因為廣西的首府以前是桂林,而且我們一般說廣西都叫八桂大地

廣西為什麼又稱八桂大地 具體指什麼?

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樹,八樹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南朝梁朝的詩人沈約《齊司空柳世隆行狀》有詩句“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到唐代,以八桂言桂州的不少,著名文學家韓愈有“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的詩句。由於文人以八桂稱廣西,故唐代以後,八桂成為廣西的專稱。

廣西又稱“粵西”、“嶺西”。廣東、廣西古為百粵地,合稱兩粵,因廣東、廣西各處百粵之東、西兩部,故稱廣西為粵西。唐初在五嶺以南地區設置嶺南道,後又分嶺南道為嶺南東、西兩道。今廣西絕大部分區域位於嶺南之西,為嶺南西道屬區,故又有嶺西之別稱。

廣西還稱“桂海”。桂海原指嶺南。唐代以前,嶺南多長桂樹,因此,嶺南又稱桂海。唐代以後,廣西產肉桂漸多,故桂海逐步成為專指廣西。南宋范成大寫的《桂海虞衡志》,專述廣西的山川景物。此後,桂海成為廣西的代名詞。

廣西為什麼叫八桂之鄉

....先秦時期,廣西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設置桂林、南海、 象郡三個郡,今天的廣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份及南海、長沙、訂中等郡一部份,為廣西設郡之始。 唐太宗貞觀後,分全國為10個道,廣西屬嶺南道。鹹通三年(862年)南道分為東、西兩道。 廣西為嶺南西道,基本形成了廣西后來行政區疆域的輪廓。宋朝的時候,全國分為15路,廣西地方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之稱由此開始。

....秦時,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屬桂林郡所轄,故桂林郡之“桂”字後來演變成為廣西的代稱,又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八桂原指八棵桂樹,八桂而成林,一言其大,一喻其叢生。這裡的"八"是形容其大的意思,如李白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千"並非指只有一千尺,而是形容其很深。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南朝梁沈約,其《齊司空柳世隆形狀》有“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唐朝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云: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的詩句。由於文人以八桂稱廣西,故唐代以後,八桂成為廣西的專稱。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2921711.html

廣西為什麼叫八桂大地?

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樹,八樹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訂桂成林。”南朝梁朝的詩人沈約《齊司空柳世隆行狀》有詩句“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到唐代,以八桂言桂州的不少,著名文學家韓愈有“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的詩句。由於文人以八桂稱廣西,故唐代以後,八桂成為廣西的專稱。

廣西又稱“粵西”、“嶺西”。廣東、廣西古為百粵地,合稱兩粵,因廣東、廣西各處百粵之東、西兩部,故稱廣西為粵西。唐初在五嶺以南地區設置嶺南道,後又分嶺南道為嶺南東、西兩道。今廣西絕大部分區域位於嶺南之西,為嶺南西道屬區,故又有嶺西之別稱。

廣西還稱“桂海”。桂海原指嶺南。唐代以前,嶺南多長桂樹,因此,嶺南又稱桂海。唐代以後,廣西產肉桂漸多,故桂海逐步成為專指廣西。南宋范成大寫的《桂海虞衡志》,專述廣西的山川景物。此後,桂海成為廣西的代名詞。

廣西‘八桂’是什麼意思?

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樹,八樹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南朝梁朝的詩人沈約《齊司空柳世隆行狀》有詩句“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到唐代,以八桂言桂州的不少,著名文學家韓愈有“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的詩句。由於文人以八桂稱廣西,故唐代以後,八桂成為廣西的專稱。

為什麼廣西不叫省卻叫壯族自治區!但也是漢族人多壯族少!

廣西應該叫做廣西各族自治區,因為廣西除了壯族還有200萬廣西瑤族。雲南省和貴州省少數民族跟廣西差不多都超過30%,但他們叫省,像寧夏只有回族一個單一少數民族,廣西有2個以上的少數民族,天朝對廣西的200瑤族不公平,同樣是天朝的子民為什麼給壯族創造文字、放假、舉辦活動、、、瑤族什麼都沒有

廣西為什麼又稱三桂

你說的是八桂吧!

外地的朋友總問,廣西為什麼稱為“八桂”,這也許是讓很多廣西人也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據本人所瞭解,有兩種說法:

其一:據查考有關文獻,今廣西地方之所以成為八桂,其淵源極古遠,簡言之,它跟商周時北方的圭人(後來稱為桂人)部落南遷,並和圭人喜歡種植當地盛產肉桂有關。宋代人羅泌在《路史 國名紀丙》中說:“桂國,見《伊尹四方令》經雲:八桂在賁禺東(應是西),蓋桂陽也。”賁禺即番禺,但由此可見“八桂”這名稱已很古老。這“八桂”在很長時間還不是今廣西的專稱,而是概略指“桂國”這一大片地方而言,其涵義是:四方四隅都種有桂樹,住著種桂樹的桂人之地。“八”不是實指的量詞,是借用為形容詞,形容其大、廣,故八桂這詞起初是概指五嶺南北多植桂樹的地方。但八桂何時才專用於今廣西地區,很難找到絕對的年代。秦始皇征服嶺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廣西地區才算有個正式行政區域名稱,那時的揣林郡轄境包括現今梧州、柳州、桂林三地區和玉林、河池、南寧等地區的一部分,郡治設在布山縣(今桂平市境內)。桂林郡這名稱的命名,顯然是依據這地方有許多桂樹林這種生態環境而得來的,故那時凡稱八桂者當系五嶺南北這一片地方。嗣後宋、元、明、清諸朝,臨桂都是大行政區封疆大吏駐地,統轄今廣西境內州縣。八桂之稱便“約定俗成”沿襲下來專指這大塊土地了。由此可知,八桂這個地理名稱自隋唐起跟桂州連在一起後便牢不可分,成為廣西更廣闊的幅員所專用了。

其二:“八桂”最早見於《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又北周時期詩人庾信詩中有“南中有八桂,繁花無四時”句。從詩意上看,八桂既是八株桂樹,一言其大,一喻其眾生。因有“八桂成林”之說。廣西自古產肉桂,曾作為特產進貢朝廷,又在秦時設廣西為桂林郡,因而八桂又衍變為廣西的別稱。歷代文人在詠贊廣西詩中,多有八桂二字出現,實際上已經是泛指廣西地名了。

如:南朝沈昀詩: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

唐朝韓愈詩: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宋朝楊萬里詩: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十鬆雙載前。

參考資料:天涯社區

相關問題答案
廣西為什麼叫桂?
廣西為什麼簡稱為[桂]? ?
陝西為什麼叫陝西?
笑話廣東為什麼叫羊城?
切爾西為什麼叫破車?
廣州為什麼叫羊城? ?
陝西為什麼叫三秦大地? ?
上網的東西為什麼叫貓 ?
廣東省為什麼叫做廣東 廣東、廣西省名字的由來 ?
為什麼叫法西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