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春聯是?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刻在什麼東西上面?

不就是桃木板嗎,簡稱桃符

最早的春聯是寫在什麼地方的

最早的春聯寫在桃符上,現存最早的一副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所載見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劉丘子的對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比孟昶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早了二百多年。

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是什麼?

公元964年(後蜀廣政二十七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畫有神像的桃木板,舊時認為可以避邪)上題寫對 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群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於 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

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這就是我國文字記載下來的一幅最早的對聯。

最早的春聯是寫在什麼地方的 ?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古時有“桃符”、“門帖”之稱。

最早的恭聯春聯的雛形是古代的桃符。據史書記載,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於964年除夕,命翰學生辛寅遜題詞於門上“桃符”板。孟昶嫌其作得不好,就親自在“桃符”上題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的春聯。戰國時每逢過年,人們便用桃木板上傳說中鎮妖降鬼的大神“神荼”、“鬱壘”名字,懸掛於門旁,用於壓邪,謂之“桃符”,故以桃符作春聯的別稱。

所以說最早的春聯是刻在桃木板上的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什麼 是誰寫的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見《宋史·蜀世家》),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什麼是由誰寫的

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孟昶(919~965年),五代時後蜀國君。公元934~965年在位。孟知祥第三子。處名任贊,字保元。即位後,又得後晉秦、階、成三州歸附,並攻取鳳州,悉有前蜀故地。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兵入成都,降宋,至開封,被封為秦國公。

五代時,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後唐明宗死後,孟知祥僭稱帝號,歷史上名為後蜀。孟知祥不出數月而死,其子孟昶即位,是為後主。孟昶年僅十六歲,他愛好文藝辭賦,曾命人在石頭上刻《論語》、《爾雅》、《周易》、《尚書》等十經,盡依太和舊本,歷時八年才刻成。又怕刻石經流傳不廣,就刻為木板,以便於流傳。後世用木本刻書,即是始於後主孟昶。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聯的有關故事

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餘慶,佳節好長春。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刻在什麼東西上面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內容是什麼?作者?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農曆中一年的開始。每到這時,家人團聚,熱烈慶祝,稱為“過年”。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喜歡寫春聯,貼春聯,用吉祥的語句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願與期盼,因此,春聯就成為了我國節日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聯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紅色的桃木削成長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畫上兩個神像———神荼(tú)和鬱壘的畫像,釘在大門兩旁,用來驅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時,他心情很好,便讓身邊的翰林學士辛寅遜在範木板上寫兩句吉慶話,想掛在自己臥房的門口。當辛寅遜寫完後,孟昶看了不中意,於是提起筆來,親自寫了10個字:

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字雖不多,但這兩句話非常吉利。“餘慶”就是餘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氣。第二句是美好的節日叫做春節,意味著溫暖的春天永駐人間。這10個字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節”4個字巧妙地嵌在了裡邊。所以當孟昶寫完,身邊的大臣們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興。

從這以後,桃符就逐漸演變成對聯,後來桃木又被紅紙所代替。一到春節,家家門上貼著鮮紅耀眼的對聯,喜慶的氣氛自然更濃了。

孟昶的這副春聯是公元964年寫的,史書中有記載,所以保留下來。它離今天已經1300多年了,是我國最早的春聯。

春聯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春聯的來歷是什麼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最早的春聯是?
最早的春聯是?
最早的人類是什麼樣子?
我國最早的十點是什麼?
最早的郵票是誰發明的?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什麼?
我國最早的詞典是什麼?
最早的啤酒是什麼品牌?
赤兔馬最早的主人是誰?
春回大地的對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