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拓片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拓片的種類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劃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內容除極少數屬於記事外,大部分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 【秦漢瓦當拓片】瓦當是古代建築構件,為泥質,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無限複製,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歷代磚拓】歷代墓葬風俗制度變遷,自秦磚至明磚,成為一個系列。朝代愈短,數量愈少,愈有價值,尤其是有文字、圖案者為佳。 【古幣拓片】古錢一般體形較小,打拓工具要精緻、小巧,成為收藏新寵。 【硯銘拓片】硯臺是文房四寶之一,硯銘屬派生物。硯銘內容記錄著刻硯者、硯主人、贈硯者、收藏者、鑑賞者對硯的描述、感慨和因硯及人、事而發的感慨。 【漢畫像拓片】漢畫是指漢代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等,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漢畫拓片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其中拓片分為朱拓和墨拓兩種,分別是用硃砂和墨汁作為顏料拓印,表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而且古代把剛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其拓印形式又分為蟬翼拓和烏金拓。 【碑拓】此乃拓片數量最多部分,涉及歷代名碑,是如今書法臨摹的主要參照。 【銅器拓片】銅器拓片,是指在銅鏡和青銅器的銘文與花紋,而拓印下來的拓片。 【造像拓片】造像拓片,是指在古代石刻造像(多以佛教題材為主),而拓印下來的拓片,是中國傳統美術的源泉。

漢代石磚拓片好不好掛在客廳

最好不要掛,因為從古墓中拓下來的陰氣太重,另外,古墓中的壁畫寓意都是由特定意義的。故不建議掛客廳。

什麼是石拓片?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所謂漢畫像石拓片,簡單地描述,就是在漢代的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築上雕刻的畫像上,用宣紙覆於畫面,在用水噴灑在紙上(也有人先把紙浸染溼),然後用毛刷把紙打紙,使其完全與石頭相貼合,等到紙上的水分揮發到適宜的溼度時,用拓包蘸墨把石頭上的物象拓印下來,拓完後,從畫像石上揭下來的紙供稱之為“漢畫像石拓片”。

那顧名思義,石拓片就是從刻有圖像的石頭上拓印下來的文字,圖畫等等的圖片吧

怎樣做拓片?

概括而言,拓片,就是將宣紙貼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來記錄花紋和文字。在古代社會,甲骨文字、銅器銘文、碑刻、墓誌銘、古錢幣、畫像磚、畫像石等有凹凸紋飾的器物,都廣泛使用這種方法記錄。

對於不同材質的器物,現代已發展出各異的拓印工藝,如對木雕的拓印,就有“幹拓”工藝。但拓印的基本方法萬變不離其衷,可概括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剔清要拓的花紋或文字,摩崖石刻、畫像石、碑刻等可水洗,但青銅銘文、古錢幣、甲骨文字、畫像磚、木雕等上細微的土鏽需用削尖的竹筷或牙籤慢慢剔除乾淨。

第二步,選取大小合適的宣紙覆蓋要拓的文字或花紋,用毛巾輕輕潤溼使宣紙貼於器物表面。倘有不能緊貼者,可在宣紙上再蒙上一層軟性吸水的紙保護面(塑料袋也可),用蘸了白芨水的毛刷輕輕敲捶,趕走殘留在宣紙與器表間的氣泡。

白芨水是用中藥泡出的無色、透明但略有粘性的水,有利於宣紙附著在器物表面,拓印後易剝離。如若不方便購買白芨,用清水也可。

第三步,去除紙保護面,待溼紙稍幹。這一步雖不需要人工操作,但對於乾溼度的把握及其重要。宣紙偏溼,墨汁氳散;宣紙太乾,宣紙不能緊貼印面,不利拓印。因此,一般紙張在肉眼看上去已無明顯水印、但宣紙尚緊貼印面之時。

第四步,用帶墨均勻的撲子,向紙上輕輕撲打,用墨寧淡勿濃,多次均勻拍打後,黑白分明的拓片形成。這裡的撲子,俗稱“拓包”,用塑料薄膜包裹棉花,再在外包裹一層紋理細膩的絲綢或其他絲織物既可。拓包的大小根據器物大小而定,一般而言,在拓一件器物時需有兩個拓包,一個用來勻墨,另一則用於在紙面輕輕撲打。

做拓片的基本方法看似簡單,但要完成一張高質量的拓片,操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如:針對不同材質的器物,在拓印過程中要注意不同方面的問題;真正的拓片需要包含原作的創作理念等。對於這些問題的深刻理解,需要工作者的耐心、細心和屢敗屢戰的嘗試才行,“動手做拓片”活動之所以在博物館聯展中推出,其目的是想對有興趣的學生起到一定的啟蒙作用。

有拓片原件這種東西嗎?給我解釋一下謝謝。

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這門手藝,知道的人寥寥無幾,能做到專業水準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蘇派是南派的主要技術流派,金春剛是蘇派技法的傑出代表。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劃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內容除極少數屬於記事外,大部分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

【秦漢瓦當拓片】瓦當是古代建築構件,為泥質,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無限複製,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歷代磚拓】歷代墓葬風俗制度變遷,自秦磚至明磚,成為一個系列。朝代愈短,數量愈少,愈有價值,尤其是有文字、圖案者為佳。

【古幣拓片】古錢一般體形較小,打拓工具要精緻、小巧,成為收藏新寵。

【硯銘拓片】硯臺是文房四寶之一,硯銘屬派生物。硯銘內容記錄著刻硯者、硯主人、贈硯者、收藏者、鑑賞者對硯的描述、感慨和因硯及人、事而發的感慨。

【漢畫像拓片】漢畫是指漢代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等,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漢畫拓片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碑拓】此乃拓片數量最多部分,涉及歷代名碑,是如今書法臨摹的主要參照。

全國最大的古玩交易網,博寶寶珍商城共收藏12件拓片原件,購買拓片原件?到博寶寶珍商城,權威專業,電話協商

漢代12字文字磚拓片;長樂未央,子孫順昌,宜馬牛羊什麼意思

都是字面的意思啊。未央是皇宮啊,希望未央,乃至皇權國家永遠長治久安快樂永駐;子孫香菸不斷,順利平安事業長盛,家族基業持續發展;牛羊馬豐收唄。這沒啥啊

碑拓什麼價值

碑拓作為一個傳統古老的收藏品種,近幾年在國內藝術品市場日漸火爆的情況下卻整體表現較為冷淡,無論成交還是參與的人數都不甚理想,在眾多收藏品種中頗 有被邊緣化的感覺。據雅昌藝術網不完全統計,近年國內上拍碑帖3106件,已成交1729件,總成交金額8471萬元,成交率57%。在這個統計中,應該 說大部分還是靠手稿、信札的成交在支撐,碑拓的成交比重所佔不大。在雅昌公佈的2006年迄今為止“古籍善本碑帖排行榜”中,成交最高的碑拓——今年嘉德 春拍《龍門造像20種拓本》(成交額11萬元)才居第76位,可見碑拓行情之慘淡。 碑拓行情始終熱不起來,原因眾多。 首先,除了極個別宋拓名品外,絕大多數碑拓為清拓本,且孤本、珍本、善本罕見,價格較低,成交不活躍,流拍現象較為普遍。雖然2003年上海博 物館斥450萬美元巨資從海外藏家安思遠處購得《宋淳化閣帖》,但畢竟那是難得一見的宋拓(儘管後來引發爭議)。2005年12月翰海秋拍也曾拍出一件 《宋淳化閣帖第6卷》,估價75萬元-90萬元,最後以396萬高價成交。相對於二者而言,目前市場中的碑拓絕大多數均在萬元以下,能超過10萬元以上的 鳳毛麟角。在嘉德、翰海等大公司尚能拍出一些高價,如今年嘉德春拍《顏魯公爭坐位帖》6600元,《乙瑛碑》13200元,《爨寶子碑》16500元, 《朝侯小子殘碑》7700元,《李思訓碑》4400元。在許多中、小公司僅能拍出兩三千元,更不乏不少無底價。當前國內碑拓行情之現狀由此可見一斑。 其次,相對於書畫、油畫等熱門品種而言,介入碑拓的藏家與投資人少得可憐。嘉德和保利的油畫拍賣專場一次就能超億元,比國內這些年的碑拓成交總 額還高,為什麼?因為參與的藏家多,特別是大量的新投資者都加入進來了,而碑拓則難以吸引藏家的熱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獲利空間小,難以變現,大資金無法 進入。油畫近一兩年走勢強勁,不少投資者介入後獲利效應突顯,引起連鎖反應。國畫也一樣,選擇對路獲利20%-30%不難。碑拓則無法形成短期盈利效應, 幾十萬的投入要依靠多件才能完成,而且套現不易,種種原因難以吸引大資金的加盟,缺少場外新資金的湧入,碑拓的真正轉暖走強就遙不可期,僅靠一兩件天價拍 品是根本無法扭轉整體行情的走勢的。 碑拓收藏需要較深的傳統文化底蘊,需要一種發自心底的熱愛,而不是僅僅把它視為一種投資手段,所以目前的收藏者以書畫家、研究者和愛好者居多。 回顧歷史也是如此,熱衷於碑拓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墨客、書畫家和痴迷於此的愛好者。清康乾時金石學盛興,金農、黃小松、阮元、桂馥等藏家都是書畫高手。朱家 ■之父朱文鈞先生為近代著名的金石大家、碑帖收藏大家,一生酷愛金石,收藏極富,建國初將所藏700餘件漢唐碑拓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其中有重金購得的北宋 初拓未剜本《九成宮醴泉銘》,為今見最早的拓本;孤本如北宋拓漢《魯峻碑》、初拓漢《張遷碑》“務”字不損本、北宋《雲麾碑》和《集王聖教序》、明拓《石 鼓文》等。近代大文豪魯迅也好藏碑拓,據查其遺留的碑拓多達6000多件,在數量上真堪稱碑拓收藏一大家了。將碑拓作為一種高雅的人生雅好,恐怕比純粹投 資更適宜一些,我認為這種好的傳統有必要加以保留。 碑拓市場行情難以真正熱起來,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其中缺少有價值的初拓、孤本、珍本、善本也是一大原因。畢竟它不同於油畫、國畫,數量眾多可供選擇,如今不僅宋拓難見真容,連明拓與上佳的清拓也十分少見了。

室內掛詩詞拓片好不好

書房可以。但還要具體看什麼內容和形式。

漢磚拓印值錢嗎

您的問題,漢磚拓印值錢的;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相關問題答案
磚拓片是什麼?
動作片是什麼意思?
鴉片是什麼花?
訓狗響片是什麼?
喝酒後斷片是什麼原因?
氯硝西泮片是什麼藥?
專題片是什麼意思?
甲鈷胺片是什麼藥?
基帶芯片是什麼意思?
電子版相片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