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你怎樣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

從內涵、意義兩方面把握:

一、內涵

①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②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

A、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納入社會主義的本質。

B、突出強調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共產主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所必經的階段。要實現共同富裕,除了要解決如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外,還有一個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使發展的成果為全體人民所共享問題。

二、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義

①把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科學水平。

②對探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③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既是堅持和繼承,又是發展和創新,為我們真正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井釣實踐中創造出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基礎。

望採納。

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以前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不是有著很深入的瞭解,但通過鄧論課程的學習,使我明白了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國為什麼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問題。我們只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深的瞭解,我們才能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才能真正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真是因為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所以我們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抗擊非典和抗震救災及恢復重建的勝利事實就是有力的證明,我們國家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對災區的支援,這說明了我過社會主義的性質。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段話清楚地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由三個部分組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觀。   依據十七大報告的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包括鄧小平理論及其後的創新性理論,不包含毛澤東思想。相對毛澤東思想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關於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理論體系,它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有與以往不同的創新性認識。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也講社會主義,但那時講的社會主義與現在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全不同。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實行的是貧窮社會主義,大講階級鬥爭,大批資本主義,與資本主義水火不相容。那時的農村實行人民公社,生產力根本得不到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度低下,誰家要是有點自留地,就會遭到批判,就會被扣上資本主義的帽子,自留地都會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尾巴割掉。並號稱“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國民經濟不斷走下坡路,根本看不出那時的社會主義有什麼優越性,社會不安定因素不斷增加,人們對社會越來越不滿,迫切需要改變生活狀況,提高生活水平。   鄧小平真知灼見地告訴全國人民,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他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他指出,在現階段,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並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   鄧小平同志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我國今後一百年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制定了發展的步驟,使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都納入了正軌,是我們今後前進的一面旗幟。他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要有點闖的精神,要勇於探索,走出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堅定不移地發展生產力,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這兩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點。今天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大力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一點,每一箇中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我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工資水平得到了提高,周圍的很多人都買了汽車,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這一切,都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還體現在可以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集中力量辦大事。戰勝非典和抗震救災及恢復重建的勝利事實就是有力的證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可以用一國兩制的方式很好地解決國家統一問題,這一點,資本主義做不到,傳統社會主義也做不到。在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水火不相容的,不可能允許社會主義國家包容資本主義特區的事情。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可以用這種方式收回香港和澳門,將來還會以這種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事實證明,中國特......

談一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託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載著我們每個人的美好願景。我們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體人民一起努力,通過持之以恆的奮鬥,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更加美麗,讓中華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大學生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說,知識即美德。我國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大學的青春時光,人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魯迅先生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學階段,“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

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這就是我們的用人標準為什麼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們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面對世界的深刻複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瞭,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篤實,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人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中國走社會主義的意義

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指導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反思了我國過去對社會主義認識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命題,從最根本的意義上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的論述,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的概括和發展。

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人們經歷了一個從探討社會主義特徵到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分析

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和演變趨勢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的特徵作了科學預測: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

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全部由社會直接佔有;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社會主義社會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社會

主義社會國家開始消亡;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將獲得自由和全面的發展。所有這些設想,都是一種科學預測,是對理想形態的社會主義

社會的內在質的規定性的理論概括,是對成熟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超前研究。這種預測的科學性就在於這一學說是從全部人類

歷史的發展規律導出的,不是空想和幻想。而且後來的實踐也證實了這些設想的科學性。

列寧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更深入一步,提出社會主義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社會主義就是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社會

主義就是消滅階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合作制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在存在多種經濟成分的情況下,要利用商品貨幣關係;建設社會

主義,要利用資本主義,吸取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社會主義還需要國家,國家還不會消亡;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加全國電氣化等。

斯大林發展了列寧的思想,提出社會主義公有制存在兩種形式;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把過渡時期的下限確

定為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36年宣佈蘇聯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國家的職能發生重大變化,組織經

濟和文化建設的職能應大大加強和發展。但由於他超越階段,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對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認識存在重大失誤,作出

了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論斷;建立了以高度集中為特徵的社會主義模式,僵化地理解了馬恩對未來

社會主義的設想,偏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軌道。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作過許多有益的探索,提出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

,實行逐步和平改造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政策獲得成功;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

的理論;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等

。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沒有也不可能突破蘇聯模式的基本框架。

我們黨根據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特別是近二十年改革開放的實踐,逐步形成了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新概括:(1)社會主義公有

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人民民

主專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法治國家;(5)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基本特徵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表現

形式,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理論概括,是社會主義區別於資本主義和其他一切社會形態的重要標誌。

總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社會主義特徵的探索,一直沒有間斷過,而且越來越深入。這實質上也是在不同程度地回答什麼是社

會主義社會的問題,揭示著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過去根本沒有研究過社會主義本質問

題,這不符合實際,是不對的。但也不像有的學者說的那樣,肯定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已經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這種看法也不

符合實際,也是不對的。鄧小平在談到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

如何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認識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端即鄧小平理論的邏輯起點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這個邏輯起點出發,聯繫中國實際,鄧小平首先思考的問題就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多次提起過“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或者說不是完全清醒。鄧小平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疑問,一是基於傳統的蘇聯模式在中國的不適應;二是基於中國的社會主義搞了三十年還是貧窮落後,沒有顯示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事實;三是基於對馬克思主義創始理論的重新理解。因此,他從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出發,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從我國的現實出發,肯定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他從否定蘇聯模式出發,肯定社會主義建設沒有固定的模式,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鄧小平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20世紀九十年代初,即1992年的春天在南方考察過程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①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這一概括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一次重大突破,這種突破主要表現在兩點,其一是將生產力的概念引入社會主義本質範疇,其二是將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引入社會主義本質範疇。這就打破了實踐中的社會主義只停留在制度層面的傳統,啟發人們從最深的層次、最高的高度開始思考社會主義的本質,為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但是,社會主義作為一個社會形態,其本質屬性還體現在政治、文化、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發展在內的各個方面。顯然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僅侷限於經濟方面,概括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在其後的共產黨人相繼對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進行了豐富和發展,提出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人的進步等社會主義發展的終極目標。

僅就經濟方面而言,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最終要達到共同富裕,而不是為了公有制而公有制,這一點是完全正確和科學的。從莫爾的烏托邦到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直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追求天下大同是他們的共同之處。而天下大同,主要就是消滅了剝削和被剝削的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應該是社會主義經濟上的本質規定性。所謂本質規定性或者說本質屬性,是指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而成為該事物的內在規定性。實現共同富裕,正是社會主義這一內在屬性,使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區別開來,也同以往任何社會區別開來。

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生產資料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制度並不矛盾,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必須以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條件,而堅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最終必然會實現共同富裕。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制度規定性,還只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實現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最深層次的、最本質的規定性,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與“中國模式” 我國的社會主義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現實中的社會主義不僅不應該與蘇聯模式一模一樣,也不應該是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建設的社會主義。在把握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的基礎上,還應該把握好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所要求的基本經濟特徵。這也正是構成引領中國成功的“中國模式”的核心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屬性的外在表現,也是其實現的基本條件。黨的十五大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

相關問題答案
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
社會主義的最高理想?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
社會主義的凝視表情包?
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
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為什麼說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