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之不的成語?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不什麼之什麼的成語

【不測之智】測:估計;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計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廣。

【不測之誅】測:估計;誅:懲罰。不可估計的懲處。

【不二之老】不二:不生二心,一心一意;老:老人。指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老人或元老。

【不費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處。

【不法之徒】對抗或違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竄或犯有暴力行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根之論】根:根據;論:言論。沒有根據的言論。

【不軌之徒】不守法紀或圖謀作亂的人。

【不根之談】指沒有根據的話。

【不諱之變】不諱:死的婉詞,指人死不可避免;變:變故。指人的死亡。

【不諱之朝】可直言不諱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不諱之門】諱:忌諱。指說話可以直言不諱的地方。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不諱之路】指忠言直諫之路。

【不毀之制】毀:毀壞;制:制度。不楞破壞的制度。指經久不變的制度。

【不解之仇】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羈之才】羈:馬籠頭,比喻約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竭之府】取之不盡的府庫。

【不及之法】指不適用的法規。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的薰陶。

【不羈之民】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人民群眾。

【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動搖;策:計策。穩妥可靠的計策。

【不便之處】指不方便的地方。

【不敗之地】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變之法】不可改變的法則。

【不賓之士】賓: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現的人,敢於提意見,提建議。現多指實事求是,不客氣、不虛偽的正直人士。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堅決,不可動搖。

【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動搖。拔不動的柱子。比喻有堅固的根基。

【不存之地】非常危險的境地。

【不測之禍】測:揣度,預測。無法揣測的禍患。多指牢獄或殺身之禍。

【不次之遷】次:順序,等第;遷:官位升遷。比喻超出常規的提升官級。

【不才之事】不才:不成材。指不正經的事情。

【不次之圖】此:這,這個;圖:圖謀,打算。不打算做這件事或不考慮這個問題。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不此之圖】此:這個;圖:圖謀,計劃。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慮這個問題。

【不次之位】次:順序,等第。舊指對於有才幹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不測之淵】深淵。亦以比喻危險之地。

【不測之憂】指意外的禍患。

【不測之罪】指大罪,死罪。

【不經之說】指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

【不羈之士】羈:拘束;士:讀書人。不受拘束的讀書人。

【不經之談】不經:不合道理。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

【不急之務】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不經之語】指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

【不解之緣】緣:緣分。不可分解的緣分。比喻不能解脫的聯繫或關係。

【不刊之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不刊之說】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不刊之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不牧之地】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不眠之夜】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極度興奮或過分憂慮而睡不著覺。

【不奈之......

什麼之什麼不的成語

置之不理。

不什麼之什麼成語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堅決,不可動搖。 《南史·沈約傳》:“執不拔之志,高臥東南。” 798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貪生怕死,實... 819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 510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 《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647

不次之遷 次:順序,等第;遷:官位升遷。比喻超... 《漢書·東方朔傳》:“待以不次之位。” 485

不根之論 根:根據;論:言論。沒有根據的言論。 《漢書·嚴助傳》:“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優畜之。” 458

不軌之徒 不守法紀或圖謀作亂的人。 426

不諱之門 諱:忌諱。指說話可以丁言不諱的地方。 漢·劉向《說苑·君道》:“規諫必看不諱之門。” 458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 《論語·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說法。 597

不羈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漢書·司馬遷傳》:“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 522

不羈之民 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人民群眾... 漢·桓寬《鹽鐵論·論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 437

不及之法 指不適用的法規。 《莊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485

不急之務 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 《三國志·吳書·孫和傳》:“誠能絕無益之慾,以奉德義之塗,棄... 503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指在... 《呂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無言之詔。” 682

不解之緣 緣:緣分。不可分解的緣分。比喻不能解... 554

不經之談 不經:不合道理。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晉·羊祜《戒子書》... 685

不刊之論 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 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1328

不毛之地 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賜)之不毛之地.” 824

不牧之地 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漢·桓寬《鹽鐵論·論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 436

不情之請 不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不情之請,惟君圖之... 3258

不賞之功 形容功勞極大。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483

不識之無 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 509

不時之需 不時:不是預定的時間。說不定什麼時候... 宋·蘇軾《後赤壁賦》:“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1515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禮記·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475

不世之功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 《後漢書·隗囂傳》:“足下將建伊呂之業,弘不世之功。” 666

不速之客 速:邀請。指沒有邀請突然而來的客人。 《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622

不腆之儀 腆:豐厚;儀:禮物。不豐厚的禮物。舊...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 468

不祧之祖 祧:古代帝王的遠祖的祠......

什麼之不什麼的成語

求之不得、

卻之不恭、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來之不易、

置之不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取之不竭、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用之不竭、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取之不盡、

言之不預、

言之不盡、

居之不疑、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傳之不朽、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言之不渝、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招之不來

帶有不什麼不什麼的成語

償止不行、不中不西、不依不饒、不增不減、不言不語、不文不武、不聞不問、不死不活、不痛不癢、不破不立、不上不下、不三不四、不衫不履、不塞不流、不稂不莠、不蔓不枝、不零不落、不倫不類、不明不白、不驕不躁、不管不顧、不乾不淨、不大不小、不卑不亢、

不什麼之什麼寫一個四字成語大全

不毛之地,不情之請 不敗之地 不白之冤 不解之緣 不急之務 不經之談 不刊之論 不時之需 不世之功 不速之客

不義之財 不易之論 不治之症

。什麼不已的成語

讚歎不已:【基本解釋】:已:止,完。連聲讚賞不止

【拼音讀法】:zàn tàn bù yǐ

【近義詞組】:讚不絕口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莊紹光看了,讚歎不已。”

壯心不已:【基本解釋】: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

【拼音讀法】:zhuàng xīn bù yǐ

【近義詞組】:老當益壯

【反義詞組】:心灰意冷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狀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什麼什麼不易,成語!

來之不易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之不的成語?
什麼什麼之交的成語?
無什麼之談的成語?
什麼什麼之音的成語?
什麼之談的成語?
什麼之寶的成語?
什麼久不的成語有哪些?
什麼什麼之好的成語?
不知道什麼情況的成語?
不什麼烈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