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的象徵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長亭象徵什麼?

秦漢時期在鄉村大約每十里設一亭,亭有亭長。如《史記》漢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及壯,試為吏, 為泗水亭長。秦制三十里一傳,十里一亭,故又在驛站路上大約每十里設一亭,負責給驛傳信使提供館舍、

給養等服務。後來也成為人們郊遊駐足和分別相送之地。特別是經過文人的詩詞吟詠,十里長亭逐漸演變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十里長亭一詞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為了詩詞長短及韻律的需要,又往往簡稱長亭。

長亭、楊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古人送別詩詞中是經常出現的,已經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都是送別詩詞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文字符號。“送君十里長亭,折支灞橋垂柳”乃是古人送別的經典場面。江淹《別賦》中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浦遂為送別之地。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中也有“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之句,飲酒亦為送行時常見場面。而柳永在《雨霖鈴》中描寫的送別場面,則即有長亭,也有楊柳,還有美酒,實為送別詩詞之佳作名篇。

古詩詞鑑賞中長亭,古道,黃浦代表什麼?

秦漢時亭是陸上的送別的地方,古代驛站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和送別。後來“長亭”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

請你查閱相關詩詞資料,把握下面這些意象的寓意:蟬,草木,長亭,芳草,芭蕉,梧桐,

1、蟬——以蟬品行高潔。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一型.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悽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 悲涼 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悽悽慘慘慼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

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臺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裡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裡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橋邊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淒涼的巷口。

芳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 喻離恨 .《楚辭 招隱土》:“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樂府《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以“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3、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4、芭蕉——芭蕉因其葉闊,因雨打其上,更顯悽清,故雨打芭蕉成為觸發文人情感的引線,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

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淒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衝《點絳脣》:“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悽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悽惻。

5、梧桐——因為梧桐季節變化很大,從春生到秋落,總是引發文人對時光流逝的傷感,故從唐代以來,梧桐就成為了文人墨客們借景生情,懷念往事的著筆之調, 尤與愛情相關。

可見於: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

景物象徵是什麼意思

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2、菊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3、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4、鬆、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鬆,慎勿作桃李。”

5、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6、梧桐---梧桐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7、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

8、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裡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9、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10、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

11、另外還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脣》);

12、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3、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14、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等等。

-------------------------------------------------

冰 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對月思親一—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漢代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後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和送別之所。

以蟬喻品行高潔。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南浦

水邊的送別之所。

長亭

陸上的送別之所。

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淒涼之音。

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悽苦之音。

梅花

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松柏

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

象徵高潔的品質。

桃花

象徵美人。

牡丹

寄寓富貴。

楊花

有飄零之意。

杜鵑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

寒蟬象徵意義

古人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寒蟬也就是高潔孤僻冷傲戚靜之意

詩詞中有哪些東西有象徵意義

你說的學名叫做意象.均有固定的一種或數種指代.意象有很多,這裡肯定列不完全.找了一些很常見的,摘錄如下:

在中國文學史的漫長髮展過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說是約定俗成的意象群,瞭解這些意象群無疑對鑑賞古代詩歌、準確捕捉古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類別:哀怨、激憤、嚮往、離愁別恨、懷鄉思親、追古傷今等.要深入瞭解這情感,就要透過詩歌的語言外殼,發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尋擷到詩中的情感載體.如:楊柳——(代表)惜別、菊花——傲視、圓月——思念、落葉——失意、春風——得意、古蹟——懷舊等等.而古詩中的情感載體——意象——解讀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詩詞鑑賞的突破口.

所謂意象,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就古典詩詞而言,詩人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以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對之進行多維解讀,是鑑賞詩歌的鑰匙之一,本文擬就古典詩詞中一些常見的意象進行解讀,供廣大朋友參考.

1、落花

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認識對象和審美對象.自然的形式豐富多彩,人類對美的擷取也無窮無盡.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與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產生.我國曆史上優秀詩詞數不勝數,本文我只想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詩詞,來略談一二.

落花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但在我國古詩詞中卻賦予了它們以情感和生命.歸納起來,“落花”意象有這樣幾層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構成一種優美的意境.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各種顏色的花兒在風中輕揚曼舞,美妙極了.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伴隨著風雨之聲,落花片片,滿地繽紛,可以想見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爛漫之趣.

B、一是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年華易逝,美麗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從中可以看出國破家亡之恨,無可奈何之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抒發了濃濃的鬱悶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詞.花落巳葬,己去誰葬,暗含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落花,道盡了心中的綿綿的悲苦.

C、還有一種是以落花寓意昂揚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間考生俞樾在禮部複試,以此句為詩開頭,寓意希望在人間.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詩人寧可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粉身碎骨,也不願委曲求全同流合汙.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點,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

的事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詩人借水的清冷,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斷、永不停歇與愁緒的無始無終、無止無休正好吻合,故詩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國南唐•李煜《虞美人》),詞人經歷亡國之痛後,嚐盡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東去的“一江春水”抒寫愁恨,讓讀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憤盡瀉如注,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3、“搗衣”和“砧聲”

A、關心家人冷暖......

相關問題答案
長亭的象徵意義?
夢見長亭的象徵意義?
長城的象徵意義?
螢火蟲的象徵意義?
楊柳的象徵意義?
團徽的象徵意義?
服飾色彩的象徵意義?
何首烏畫眉的象徵意義?
狗尾巴草的象徵意義?
美人焦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