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處理矛盾?

General 更新 2024-06-09

如何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

一、首先要深入細緻的調查衝突的原因

化解學生中的矛盾衝突,教師要首先及時性地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而不能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更不能用老眼光來看人,胡亂猜疑。這在一定程度上委屈甚至傷害了一部分學生,增添學生的反感和厭惡心理。因此,班主任對於學生中發生的自己尚不知情的問題,要親自進行全面系統、有計劃地摸索底細。不能採用“我猜想……”、“我估計……”的方式去捕風捉影,而應該把事情調查清楚以後再做決定。

二、要善待學生間衝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衝突並不全是壞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成功的基石。有人說:“愛迪生成功研究燈絲,失敗了99次實驗後,第100次實驗終於成功了。”應該說100次實驗是成功的,沒有前面的99次失敗實驗,誰知道這99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才得到結論,所以說都是成功的。同樣學生因錯誤,發生衝突,班主任妥善處理,善待衝突,應該說也同樣是成功的,因為以後該生會深刻地認識到此事不該做和該怎樣做,對他來說是成功的,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同時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間發生的衝突,不應心煩意亂,動則訓斥,諷刺挖苦,甚至歧視、體罰,要“多用情,少用氣”,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有時可進行“冷”處理。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能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採取巧妙地引導,把衝突當成認知過程的一部分,強化對事物意義的認識,促成對事物意義的建構。應冷靜下來反思自身的工作,不能草率地採取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方法,甚至違背教育理念體罰學生。比如我們從小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勞動是光榮的,但學生犯錯誤了有的教師採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讓學生搞勞動,這樣做反而玷汙了勞動。

三、培養寬容心理,化解矛盾衝突

常言道:“讓人三分不為輸”,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此話不無道理。具有高尚的寬容心,能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學生不妨嘗試著主動向對方說一些寬容的話,誠摯、友善、寬容的話語,會撫平學生間的隔閡,這樣從善意出發,多說一些寬容的話,往往能夠觸動對方心靈的最深處,從而對其產生一種撞擊靈魂的衝擊力。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多找身邊的實例,加強宣傳教育,多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寬容心,逐步減少、降低衝突的發生,構建和諧班級。

四、平等對待學生的矛盾衝突

學生的年齡、社會閱歷、生理心理特徵決定了他們難免存在這樣那樣或那樣的偏差認識,從而發生衝突,作為班主任應不可迴避,要入情入理地循循善誘,促進問題的妥善解決,平等對待衝突主體,不偏心、歧視,不冷談一方,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切忌順眼者得到關照,違紀者得到屁護。否則會導致師生、生生間不和諧,形成暴力。如我在教育中遇到學生間互取綽號的衝突,我是這樣化解的,先冷靜下來,調查發生的根源,胸有成竹地去化解,並不武斷地判斷誰對誰錯,再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先蒐集一些綽號,然後在班級開展一次討論會,談談自己的感想,最後再找學生談話。這樣一來,不僅是他們,而且全班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充分認識到綽號是不文明的、有傷害人的自尊心、有損同學之間的友誼,懂得了只有尊重別人才得到別人的尊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發揮班主任的主導性,創造性地解決衝突

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教育理念,創造性地解決學生間衝突。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把衝突的學生雙方分隔開,讓他們冷靜下來,引導他們“嚥下一口氣”,化干戈為玉帛。心平氣和地思考發生衝突的全過程,主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再讓學生彙報情況,教師不果斷地對學生做出誰對誰錯的判決。然後......

怎樣處理小學生之間的矛盾?

同學之間交往時,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小磨擦,小碰撞,俗話說的好:時間長了,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那麼面對這些矛盾,如何正確處理小學生們之間的矛盾呢?有時小學生之間的矛盾可以自生自滅,但有的不可以,需要老師去解決。就自己工作實踐談幾點解決小學生之間矛盾的常用方法。

一、先查清原因。

瞭解是教育的鑰匙,是公正客觀解決問題的前提。更何況現在的小學生見多識廣,犯了錯誤,輕易不會認錯,除非你拿出強有力的證據。為此,老師只有深入實際瞭解情況,才能有分寸地對症下藥,解決好矛盾

二、端正自身態度。

小學生之間發生矛盾之後,會出現告狀現象。老師此時應耐心聽完雙方的辯解,認真對待,會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賴。因為在成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小學生的心目中卻是大事。學生往往把向老師告狀當做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學生傾吐時。老師如果認真聽了,學生對老師的信賴,矛盾也就解決了一半。

三、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

學生髮生矛盾,雙方都有責任。老師吧對方找在一起,讓他們先說說自己做錯的地方,再說說對方錯在哪裡。錯了向對方道歉。當對方做自我批評時,另一方的氣也就消個差不多了。藉此機會,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雙方明白搞好團結的重要性。

另外,對個別學生批評教育、發揚相互謙讓也是處理小學生之間矛盾的好方法。

如何處理小學生之間的矛盾

想要處理好小學生之前的矛盾,這個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的

矛盾的所在處

客觀分析誰對誰錯的原因

進行協商調解吧。

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矛盾

第一、選擇合適的時間、場合和方式來處理學生的問題。遇到學生髮生矛盾,班主任應該儘量使自己冷靜下來,想想每個學生擺脫幼稚、告別無知都要有一個過程,應該多點包容學生;如果不能這樣冷靜地思考,那就讓自己等一下,選擇合適的時間再去處理,以避免因為自己衝動地處理問題而造成失誤。要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矛盾也要考慮選擇合適的場合。有的班主任喜歡在辦公室處理學生的問題,這其實也要注意一下。辦公室是老師辦公的地方,一般來說人比較多。有的學生如果脾氣犟,那麼發生了問題後,越多人看他,他就會越使性子,不跟老師合作。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這樣的學生也不願意老師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自己的問題。所以,班主任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矛盾,最好選擇一個相對安靜的場合,這樣才有利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另外,班主任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方式教育學生。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老師是學生的朋友、輔導者和支持者。當學生產生問題的時候,老師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批評是一種教育學生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但批評絕不是一種唯一的教育方式,在每個人的心裡都不希望別人批評自己,所以教育幫助學生如果可能用其他方式,那就儘量不用批評的方式。

第二、學生髮生矛盾之後,要讓學生有申述的機會。“申述”就是讓學生說說事情的經過,甚至為自己辯解也可以。有的班主任受傳統的師生觀的影響,認為在學生面前老師是絕對的權威和真理,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師道尊嚴,不屑於聽學生的訴說。有的班主任受主觀主義的影響,認為自己從教多年,憑以往的經驗,甚至帶著個人的感情,想當然地對學生所發生的矛盾做出判斷。有的班主任也可能受精力的影響和時間的限制,所以不聽學生解釋而草率處理。以上無論是哪一種處理,都沒注意讓學生申述,班主任如果是這樣做就對學生不公平。看電視或電影,那些犯了罪的人都有申述的機會。學生之間發生的矛盾其實都是由一些小問題引起的,真正算起來並不是很嚴重的事,那為什麼不給學生一個申述的機會呢?另外,班主任只有讓學生申述,才能更好地使自己和學生了解矛盾的成因,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申述的時候,也可以使他們互相聽聽對方心裡的想法,體會對方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別人。還有,讓學生有申述的機會也是班主任尊重學生的表現。只有老師講,沒有學生說的機會,師生之間就沒有平等對話。如果換一種方法,讓學生邊申述,老師邊幫他們正確分析,正確歸因,那麼學生就會感到老師是尊重自己的,個人的尊嚴和要求信賴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他們自然會敞開心扉和老師交流,繼而接受老師建議。

第三、幫助學生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和雙方該負的責任。面對像小東和小明這樣的學生經常發生的矛盾,有的班主任已經有點麻木了,所以處理這類問題有時就會簡單了事,反正兩人都有錯,於是各打“五十打板”,兩個人都要批評,兩個人都要檢討。這樣處理問題,學生是知道自己有錯,但他們其實搞不清自己錯在哪裡。班主任如果耐心聽聽學生訴說,然後讓學生換位思考,學生就會弄明白,其實無論是什麼事情,能引起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大家沒有為對方著想。例如小東和小明,大家換位思考一下:你想不想別人對你發脾氣?如果別人對自己發了脾氣,你想不想別人還對自己凶?別人發脾氣的時候還跟他頂牛,那發脾氣的人又會有怎麼樣的感覺?……如果讓小東和小明仔細思考一下這些問題,他們就會認識到,其實大家都不想發脾氣,大家都不想別人對自己凶,大家都不想吵架和打架,只要稍微為對方考慮一下,矛盾就不會發生了。班主任在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矛盾時,經常這樣注意讓學生換位思考,學生就能真正認識產生矛盾的原因,知道發生矛盾自己是有責任的,如果處理得好,完......

如何調解小學生之間的矛盾?求答案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們的社會現狀: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需要人與人之間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一項工作,而一個人若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與別人相處,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而我們現在的小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自私、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為半徑畫一個圓”、不關心他人,不懂得體貼父母,不善與他人合作,做錯事不願承擔責任等等的弊端就顯現出來。說到底,不就是不懂得為人處事嗎?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家中,他們是家長心中的“寶貝”,做什麼事大人都遷就,久而久之養成了這種性格。然而到了學校,和其他同學相處在一起,沒有了別人的遷就,自己再不懂得遷就別人,矛盾自然就發生了。有時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就可能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在課堂上頂撞老師,與老師發生矛盾。因此,作為一線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處理這些矛盾,使之學會為人處事,顯得尤為緊迫。

其次,讓我們來看看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其實,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但由於他們還處於成長階段,對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還缺乏理性的認識,所以矛盾發生後,很容易感情用事,使起初的小摩擦發展成對立,從而使矛盾雙方的心理遭受很大的壓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從中調解,用成年人理性的思維分析雙方的行為,使之認識事情的本質,妥善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

最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和具體做法。我認為,我們在瞭解學生產生矛盾的原因時,並不一定能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因為矛盾雙方會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對方的錯誤,以掩飾自己的過失(這是學生頭腦中潛在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果向其他同學調查,就有些勞師動眾,效果並不理想。我的做法是順其自然,就讓雙方互相指責,甚至辯論、爭吵,待雙方發洩完對對方的不滿後,心情自然平靜下來,這時,老師對事情的真相也就一清二楚了,然後再從中分析雙方的對與錯,就有了針對性,矛盾雙方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對雙方產生的矛盾也就更有清醒的認識。最後,一說兩開,矛盾也自然解決了。同時,為同學怎麼處理矛盾,也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學生每天在一起相處、交往,有時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會發生一些小誤會,產生一點小矛盾,甚至有時會因此發生衝突。那麼,當我們發現學生有矛盾之後,又該如何解決呢?我想首先必須有這樣一個觀念: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成長中個性各異的學生呢?要知道學生是伴著錯誤成長的,所以教師要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學生之間的摩擦糾紛,矛盾衝突,並且抓住機會把處理問題的過程當做一次引導教育學生學會生存交往的過程,從而建立和諧的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切忌簡單粗暴,要知道任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不可能將問題解決好,很多的時候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教師更是如此,學會控制情緒才會發揮教育的實效。前幾天上課時發現平時一個積極發言的學生有點悶悶不樂,於是下課問她出了什麼事。原來是她和她的好朋友(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鬧矛盾了,正在考慮要不要和她朋友絕交。其實引起矛盾的事件都是一些小事,應該有挽回的餘地,所以我先給學生傾訴的機會,而不是忙於做出評價。發現原來不過是她們過於以自我為中心才引起了矛盾,於是我教育她們要多從別人的角度想想問題,比如當同學對自己不理不睬時,不要“一根筋”地認為是對方太高傲或不熱情,也許是她今天有什麼心事,也許是自己做事不當,引起了對方的誤會。還有就是教育她們要珍惜友誼,畢竟兩人能成為好朋友肯定是雙方趣味相投,平時互幫互助,有不少一起相處時的愉快經歷。後來兩人各自說出了對對方的不滿,也各自作出瞭解釋,我讓她們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很快兩人就和好了。我認為處理學生的矛盾時首先要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鼓勵學生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尋求老師的幫助,其次教師的作用是指導,但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要自己學會處理、解決問題,對成長能起到更為有效和長遠的作用。老師可以為學生分析情況,提出問題的所在,也可以給學生合理的建議,但是最後還是要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平時教育學生如何處理矛盾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細小矛盾,不要讓矛盾堆積,不要讓矛盾惡化。 2、當發生矛盾時,矛盾的雙方要保持冷靜。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這個道理,冷靜是處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靜會使人們變得理智,冷靜會化解一切矛盾的煙雲,從而使人們成功度過矛盾的危機,從矛盾之中解脫出來。切記:“暴力解決問題是愚者之行為,害己害人。” 3、矛盾發展到僵持的時候,不妨通過正確的途徑,尋求老師、家長、學校的幫助。通過幫助,使得矛盾的雙方從危機的邊緣走向合作的、夥伴的境地,這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退一步,海闊天高”。 4、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矛盾的雙方應該多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儘可能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先自我批評,再批評別人。 5、借發生的不良言行事件,在課堂上警醒全班同學以後引以為鑑,減少學生中矛盾衝突的發生。

如何處理小學生矛盾案例分析觀點及策略

鏡頭一

“哇―”隨著哭聲,我連忙過去,只見苗苗細皮嫩肉的小手上有一道被指甲劃過的血印。我問是誰幹的,旁邊的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是:“石浩南!”我生氣地問:“浩南,你為什麼要欺負苗苗?”浩南紅著臉,很委屈的說:“我要走過去喝水,苗苗把路攔住了,不讓我過去,我才挖她的。”

鏡頭二

晨間活動:搭積木

戴鑫挺和戴家濠,兩個平時就愛一起玩的好朋友,你看現在各自都專心致志的搭著積木,玩得可真起勁。這時,戴鑫挺缺一塊三角形的積木,就去搶戴家濠的,戴家濠不肯給,戴鑫挺就把戴家濠在玩的積木推倒了,接下來兩個好朋友為了一塊積木發生了爭吵,互不相讓。

分析:以上兩個案例的發生,我想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環境因素: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生活在一個絕對“愛心”的世界裡,大人對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報,孩子對大人對他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他怎麼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呢?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自然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意識。

二、孩子的年齡因素:

幼兒時期的孩子由於他的年齡特點,他們的認知水平還很低,而且幼兒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但又由於生活經驗很缺乏,所以他們的道德認識和行為意識常常脫節,缺乏合作意識,易於與他人發生衝突。表現在活動中一旦與人發生糾紛時就動手打人,而且不願意承認錯誤。

三、幼兒的個體差異因素:

幼兒由於遺傳素質、後天的教育和環境不同,幼兒的類型、氣質和性格也會千差萬別。如有的孩子脾氣溫順文靜;有的孩子脾氣急躁好動;有的孩子膽小懦弱不善交往;也有的孩子豪爽大方熱心過頭等等。在集體生活中有的孩子就表現出很受認歡迎,而有的孩子則常受到別人的冷落。

綜上述原因,我認為在處理幼兒間的衝突時老師要強調因人而異,而且新《綱要》中也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有利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

反思:

老師要對孩子的衝突、採取正確的方法,要學會客觀的看待孩子之間的衝突,不能簡單粗暴的解決了事。孩子發生衝突固然上破壞了教學秩序給老師增加了負擔,但孩子間的衝突也是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學習交往,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

一、正確地看待幼兒的衝突

心理學家認為,衝突能促進個體變化、適應和發展,尤其在社會認知的發展上。衝突不僅有助於認知的發展,而且有助於提高個體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中,隨著交往圈逐漸擴大,幼兒對外關係的焦點也由親子關係逐漸向同伴關係轉移。他們在與同伴交往、活動中常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衝突。在孩子與同伴的衝突中,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吃虧,不放心讓幼兒獨立地解決問題;而在幼兒園中,許多教師也在當幼兒出現衝突時,為了避免事態變大,而常常包辦解決衝突。確實,假如幼兒在生活中真的一點衝突都沒有,這對幼兒的發展未必是好事。但如果幼兒處於太多的衝突之中,又會導致幼兒出現各種心理障礙。對學前兒童的衝突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為了避免衝突而將幼兒置之溫室之中,關鍵是要教會幼兒自己解決衝突。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充分體驗成功或失敗,並在其感官中成長。

二、幼兒衝突的解決策略

孩子間的衝突基本來自同伴。因此解決幼兒同伴衝突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1、給幼兒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寬鬆的環境會讓幼兒身心放鬆,可增加幼兒身體和心理的活動空間,促進幼兒之間融合關係的發展,避免緊張關係的發生。寬鬆的環境主要包括活動材料充足,活動場地寬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勵性言語多,等等。

2、教給幼兒......

如何處理小學生打架問題

當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打架這種校園安全事件時,班主任宜從以下幾點著手處理:(1)首先要讓學生冷靜當學生髮生打架事件時若你正好在現場,要及時喝止動武者,如認識動武學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要讓學生冷靜,老師先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牽動。然後嚴厲地要求兩方學生分開。這時候學生處於情緒異常激動的狀態,表現為面紅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氣。如果教師此時採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的話,無疑於給這些學生火上澆油。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妨讓學生在此時單獨冷靜冷靜,讓他們坐坐“冷板凳”。過一段時間,等打架的同學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教師再來處理也為時不晚。(2)及時跟進,瞭解事件的原委在處理打架事件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學生為何打架,才能及時的對症下藥。一般說來,以下兩種類型容易誘發打架事件:一是嬉戲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異行為、惡作劇、無知、好玩或表現與眾不同心理,而發生破壞公物、欺負同學等動作。攻擊行為較輕微,但發生的機率最大。二是主動報復型:因雙方互相有過節而懷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滿、不平,認為需討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憤怒,故採取以牙還牙或另有圖謀傷害之舉動,這種情最為可怕:所以等學生的情緒安全下來之後,就要著手調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時學生已冷靜了,可以較平和地說出整個事情的經過了。但是,儘管如此,學生在解釋自己打架的原因時,往往會推卸自己的責任,千方百計所說事實不一致,不再找目睹整個事件的同學來了解事實的真相,得出較一致的說法,以此為我處理打架事件作好公下的準備。(3)疏導情緒,重建互信在瞭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後,分別針對雙方所犯的錯誤及認錯態度,力求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後果。因此該批評時就批評,絕不心軟。當然,教師要善於批評教育架的學生,更要直面指出並批評糾正學生的缺點錯誤。同時,我想教師應尊重學生,和顏悅色地指出學生錯誤。班主任應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分析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違反了校紀校規以及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惡劣性,並提醒學生以此為戒,不要再犯。(4)分清責任,適當懲戒打架事件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如不給其它學生以警示,或許這一壞習慣會在班中蔓延開來,這極不利於良好的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須及時以此為例,利用晨會課或者班會課對全班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導全班學生分析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告誡學生們吸取教訓,遇事冷靜對待,適當剋制自己的衝動情感,有話好說。當然,管理帶有一定的藝術色彩,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學生需要我們班主任因人、因時、因地、以至因事,予以靈活處理才能讓孩子們對自己敬而畏之,逐步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於性質比較惡劣打架事件我認為班主任對於這樣的學生一定要“狠”,不能害怕暴露班級問題。另外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掌握其基本表現情況。這些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或單親家庭,有著特殊的家庭背景,班主任只有切實瞭解這些學生抓問題才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另外要長期關注,不能害怕“問題"學生,畏懼家長,處理問題瞻前顧後優柔寡斷,這樣往往會錯失良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處理問題時最好還能借助學校的力量形成合力,給學生形成高壓態勢讓其有所畏懼。事後也不忘窮“追猛打,不依不饒”讓學生害怕再犯錯誤。

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的小矛盾

一、對於當事人而言1、學會換位思考

我們應懂得,人生在世,各種矛盾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應該爭出是非。但生活中的小矛盾,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如果自己有理就咄咄逼人,寸步不讓,其結果必然是讓對方難以下臺,使矛盾激化。為此,解決矛盾衝突應本著“有理也要有禮”的原則,學會退讓;若是自己是無理的,那更應該主動認錯,坦誠道歉,不要為了面子,最後變成無理取鬧,既輸理又丟人。只要雙方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理解對方,就會減少矛盾,使我們的人格更加高尚。2、用理智戰勝情感的衝動

我們都看過動物世界中的兩個動物為爭奪地盤、食物,甚至是爭奪配偶而廝打在一起,爭得你死我活。而我們不同於它們,我們是有理智有涵養的高等動物。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這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這句話我們雖然都會說,可一旦發生了爭執,還是昏了頭,爭吵不休。以後如果哪位同學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想打仗的話,就想想動物世界裡的場景,那就會感到臉紅、感到羞愧。其實你肯退讓一步,少爭辯幾句,這場爭吵或許就停止了。不要認為這樣的讓步就是畏懼,是退縮,是沒有本事的表現,相反,就在你忍讓的那一時刻起,你的素質就得到了提升,你的品行就得到了完善,你周圍的人就會對你的行為發出無聲的讚歎,此刻的你就是一個寬宏大量,心胸開闊的人。3、心平氣和的與其交談

同學之間三年情誼,不要毀在一些小事上。《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指出: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寬容、忍讓、和善,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翻臉不認人,校內罵,校外打,實屬不該,若干年後,自己回想起來也會後悔。最佳的辦法是在產生誤會或矛盾時冷靜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對於旁觀者和知情人而言

對於旁觀者和知情人,我們應儘量勸說、阻止。如勸說無效,再及時告訴班主任,這樣有利於事情早點得到解決。隱瞞事實,甚至包庇一方,只能使事情變得更糟,事態變得更嚴重。事情本來可能沒有多大,但由於你所謂的好心參與,或者說不好意思不去,結果是給打仗者助威,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使事態擴大,性質嚴重,不僅沒有幫朋友,反而把朋友向火坑裡推了一把;不僅違反了校規校紀,甚至觸犯了法律;不僅害了朋友,也害了自己。當你的朋友在被學校開除的時候,受到法律處罰的時候,在父母為他傷心哭泣的時候,可能會想:朋友啊,你為什麼不能在我不冷靜的時候勸勸我,幫助我冷靜下來呢?同學們,幾次打仗事件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什麼是真正的朋友?講哥們義氣、助紂為虐,從而一起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是真正的朋友嗎?我想肯定不是,真正的朋友是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幫助他採取正確方法走向正確道路的人,是和他一同進步的人。

同學們,解決矛盾的方法有許多,只有當我們一個個地有效地解決它的時候,我們的素質就會一步步地提高。同時,願我們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別讓“衝動,嫉妒”害人、害己。只要同學間做到正常地、友好地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就會少一些摩擦,少一些怨恨,希望大家在校園裡快樂地、健康地學習和生活。

最後,我想送同學們幾句話,和同學們一起共勉:

學會寬容,就會寬宏大量;

學會互助,就會豁達開朗;

學會尊重,就會敢於低頭;

學會道歉,就會和睦相處。

在恨的地方,播種愛;

在傷害的地方,播種寬恕;

在懷疑的地方,播種信念;

在黑暗的地方,播種光明!

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片寧靜的校園,一個和諧的班級,一份珍貴的友誼和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寬容不是遷就,也不是軟弱,

而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

包容那些你無法容忍的人;

原諒那些曾傷害過你的人;

肯定那些......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學生如何處理矛盾?
小學生如何辦理銀行卡?
如何處理矛盾糾紛?
小學生如何寫議論文?
小學生如何買高鐵票?
小學生如何快速做作業?
小學生如何寫讀書心得?
小學生如何長高瘦腿?
小學生如何健康上網?
小學生如何寫好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