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怎麼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腸息肉該怎麼治療呢?

腸息肉作為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雖然一般情況下的症狀不明顯,但是,增長性強的腸息肉癌變的可能性非常大。 治療腸息肉,首先需要確診腸息肉的症狀 專家介紹,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僅幾毫米,像小米粒一樣,也有大到直徑3到4個釐米的,甚至可以阻塞腸道,導致腸梗阻。息肉有單發,更常見多發,在一些少見的情況下,息肉可以上千個。有些息肉根部,就是與黏膜相連的地方有長短不一的蒂,稱為有蒂息肉,也有息肉瀰漫生長,稱為扁平息肉,或者無蒂息肉。 雖然形成息肉的病因是非常複雜的,但絕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病變,不會危及生命,而且也只有一部分息肉有癌變的傾向,需要積極的治療。 詳情信息,可諮詢濟南肛腸醫院官網 腸息肉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專家介紹,腸息肉的治療原則是:對於有症狀的息肉,應該予以治療;對於無症狀的息肉,也是臨床絕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據是否有癌變傾向決定治療方法。一般有癌變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則上應該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則無需特殊治療,觀察隨訪就可以了。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主要為通過內鏡或者手術的方法予以切除。 1、檢查先行:檢查腸息肉是否惡變,目前濟南肛腸醫院採用率先引進的日本無痛電子腸鏡,可觀察到大腸粘膜的微小變化全程沒有痛苦,清晰度高,安全度高,檢查範圍廣,全面更有效,視野開闊,確診率高。 2、治療過程:檢查進行確診腸息肉的位置、大小,隨後需要在鏡下摘取息肉進行病理活檢,確診息肉是否有惡變的可能,如果無惡變,適用沒有痛苦 腸鏡下藉助微創療法進行摘除;若發現惡變,則適用安氏保肛術進行治療,既能祛除惡變組織,又能保住肛門正常功能。與傳統藥物治療、食療、偏方治療相比,能更有效治療腸息肉,對身體沒有危害作用,安全快速不復發。 專家提醒,對於具有癌變傾向的結腸腺瘤,早期發現是非常重要的。臨床研究表明,切除結腸腺瘤性息肉可以降低將來發生大腸癌的風險。因此,越來越多的醫生推薦對有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篩查,一旦發現結腸息肉,及早進行內鏡或手術治療。

結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結腸息肉是一類從粘膜表面突出到結腸腸腔內的隆起狀的病變,其臨床治療方法有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介紹其中主要的三種,希望它們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一、注射療法注射法是採用硬化劑或壞死劑注射於息肉基底部阻斷其血液循環使其壞死脫落。常用藥物有5%魚肝油酸鈉或6%~8%明礬注射液,亦有用 95%無水酒精注射治療的。二、手術切除結腸息肉可於肛鏡卜自根蒂部手術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須乾淨徹底切除,否則可致術後復發,通常是切除後將息肉根蒂部結紮,任其 自行壞死脫落。手術切除是直翻息肉經常採用的治療手段。三、套扎療法近年來亦有采用套扎器在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下套扎住息肉基蒂部,任其自行缺血壞死脫落,達到治癒目的。但要注意套扎 蒂部脫落時有時會伴隨出血,須複查以防止併發症出現。四、微波治療微波治療是利用微波熱效應將息肉燒灼切除,近年來微波治療趨於普遍,通常是採用特殊微波治療儀在結腸內窺鏡直視下行燒灼切除術 ,操作中須小心謹慎,否則燒灼過度可致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結腸息肉不治療會怎樣?

在引發大腸癌的諸多因素中,結腸息肉是不容忽視的常見原因之一。結腸息肉好發於乙狀結腸和直腸,有的可廣發分佈於全段結腸。長在結腸的息肉,小的直徑僅有數毫米,大者有2—3釐米。由帶蒂的有不帶蒂的;有單發的也有多發的;有的較偏平有的呈現分葉狀;還有的息肉表面發生糜爛或有潰瘍。雖說息肉有癌變傾向,但也不是都會變成癌。那麼,何種息肉會發生癌變呢?一是看息肉的長相:那種體積較小由帶蒂的非腫瘤性息肉,多數與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發生惡變;如果體積較大、寬基廣蒂的息肉,則極有惡變為癌的可能。二是看息肉的生長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長十分緩慢,若是在短期內迅速長大,直徑大於2釐米以上時,應警惕癌變。如結腸腺瘤性息肉是因結腸黏膜細胞增生過旺,癌變率可達42%—77%。三是看息肉的組織屬性:單純炎症性息肉惡變者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最容易惡變為結腸癌。四是看息肉的數量:單純一個息肉癌變率低;而多發性息肉的癌變機率增加。五是看家族遺傳史:有一種稱為“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輩中可有好幾個人患有結腸息肉,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細胞內第5號染色體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這種有遺傳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親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後代中50%的息肉會有癌變的風險性;若父母雙方均有息肉病,後代患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上升到75%。所以得了結腸息肉還是儘早切除的比較好,以防癌變

結腸息肉該怎麼辦

病情分析:結腸息肉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具體介紹如下:   1、感染:有報道認為腺瘤性息肉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關;   2、年齡: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食物中含纖維多息肉的發生就少,反之就多,吸菸也與腺瘤性息肉的密切關係,吸菸史在20年以內者多發生小的腺瘤,而吸菸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發大的腺瘤;   5、遺傳:某些多發性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細胞內遺傳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結腸上皮內的另一個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時是正常的,以後當此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時,則在突變部位發生腺瘤,這種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意見建議: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結腸息肉保守治療

便病因症狀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瀉血”,以血便或便後下鮮為特徵。多見於上消化道潰瘍出血、胃腸息肉、小腸出血、腫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傳染藥、寄生蟲等。此處指的是由於痔瘡破損、肛裂、肛竇炎、直腸結腸粘膜損傷引起的便血。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於糞便表面,有的先血後便,有的先便後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後肛口疼痛加重。 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溼),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菸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蔔、白蘿蔔(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 金針菜、捲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鬱怒動火。心境不寬,煩躁憂鬱會使腸粘膜收縮,血行不暢。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雲南白藥,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3)髒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黃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茄子葉瓦上烘乾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湯吞服。 (3)旱蓮草60克,煎湯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風炭10 克、大黃炭10克、黃柏10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用於腸中積熱夾溼、 血色紅而混濁、口苦、舌苔黃厚、大便不暢者。 (5)灶心土30克、黨蔘10克、焦白朮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膠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貼,分2次煎服。用於脾氣虛 弱、面色蒼白、疲倦無力者。 3.飲食自療法。 (1)豬大腸250克、鮮槐花15克,煮食喝湯。 (2)每日食數只柿餅。 (3)白木耳10克、紅棗15克,小火燉爛服。 (4)金針菜30克,紅糖適量,煎湯服。 (5)生薑、艾葉各15克。艾葉同生姜煎濃汁,每服1杯。艾葉溫經止血,生薑 祛寒,用於治療虛寒性出血,主治糞後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乾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腸痔下血。 4.外治自療法 (1)薰洗。阿膠加醋浸沒軟化後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開, 加熱燒開後先薰後洗肛門,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於肛裂、痔瘡出血者。 (2)塗藥。清涼油拌珠黃散2支,塗肛門內外。 (3)野艾(蒿子葉)搗爛如泥敷肛門口。 (4)雞蛋黃油塗肛口。(適合肛口粘膜乾燥破裂者。) 雞蛋黃油製法;取熟蛋黃數只,放非鐵器餐具內小火翻炒,待油滲出過濾即得。 5.其他自療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後睡前)兩次揉摩腹部,逆順時針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縮肛動作,每次30-50次。 避免誤診 過去無肛腸疾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少量黯紅混濁便血時有出現,經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帶有壞腐敗組織、濃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應赴醫院檢查。 由於怕大便引發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會造成大便祕結,熱毒內生,加重便血癥 狀。 未婚女青年月經期必須注意休息,必須重視陰部清潔衛生,否則容易導致肛門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

相關問題答案
結腸息肉怎麼治療?
多發性腸息肉怎麼治療?
肝上長息肉怎麼治療?
陰道息肉怎麼治療?
牙息肉怎麼治療?
狗眼睛長息肉怎麼治療?
鼻息肉怎麼治療多少錢?
鼻竇炎鼻息肉怎麼治?
直腸便祕怎麼治療?
小腸脹氣怎麼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