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評課稿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評小學數學課及評課稿怎樣去寫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種公開課、研究課、觀摩課等層出不窮,而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然而我們平時較多地關注“上課”、“說課”——討論“好課”的標準、“好課”的設計與落實,較少把我們的視點聚焦於“評課”方面。評課不僅可以給上課者、觀摩者以反思與啟發、更能促進評課者的教學能力,要評課,尤其是評好課,需要評課者在很多方面進行探索與努力。通過評課,同事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領導可以發現不足,推介經驗;專家可以瞭解動態,發展教學理論。那麼新課程標準下如何評價數學課呢?我認為評價一節課既看學生,又看老師。看學生是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否體驗、感受、經歷數學學習過程,學生在課堂中學會了什麼?得到哪些有助於自身發展的能力;看老師是看老師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是否有利與學生愉悅地進行學習交流、是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指導、是否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是否為學生創設有利於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是否關注了課堂上的生成。具體來說評課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1.評價教學思想。(1)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並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科學準確地建構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實際選好教法,設計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指導總結學習方法,點撥知識疑難,實現教學目標。課堂上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慾望,學生的參與得到教師的鼓勵、尊重與引導。(2)研究教材知識與研究學生並重。課堂教學應是民主的,是師生“群言堂”,杜絕教師“一言堂”;課堂是學堂,不是講堂,教師是主導而不是主講。教師應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3)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指導學法並重。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對比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應用能力、表達能力等等,在課堂教學中給予了怎樣的培養。學法指導是否給予了引導與啟發,是評課的重要內容。2.評三維目標的設計與達成。(1)教學目標是否全面、具體、明確,是否符合課標、教材、學生的實際。(2)是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3)是否重視開發潛能,注意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3、評教學內容。(1)看教師是否認真研究了學生,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教學內容,是否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否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討論、試驗、訓練等活動。(2)評授課內容是否正確,是否過易過難,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已有知識水平。(3)評教學是否做到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疑點突明、教育點突現。通過一堂課的教學是否使學生形成了新知識的增長,構建了新舊知識的交融,獲得了進一步拓展學習的“鑰匙”。(4)教學在完成既定目標後,是否又引發學生新的思考,進而產生新的問題,激發起學生新的思維興趣。4.評價教材處理。(1)是否正確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點,思路清晰。(2)是否有開發課程資源意識,資源開發是否合理有效。(3)是否敢於對教材資源從地域、時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調整、活化,使教材呈現有生活性、簡約性、整合性、探究性。5.評價課堂結構。(1)課堂引入是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是否激發學生的思維,是否與將要教學的內容有密切的聯繫。(2)課堂講解是否適時適度、實效,是否導多灌少,是否引發學生思趣,是否創設起良好的教學情境。(3)練習講評是否體現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是否注意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否有針對性和規律性。(4)課堂時間分配是否恰當,學生活動時間是否給夠,教與學的環節是否環環相扣。6、評教學程序。(1)看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設計,符合教學內容......

如何寫評課稿

評課也像寫文章一樣,一般分為三段。第一段總的述說自己聽完本節課後的整體感覺,(可以用幾句簡短的話概述自己的幾個中心觀點),第二段詳細述說自己產生這些觀點的根據和理由,第三段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不同意見。總之,評課稿一定能反映出自己教育的理念和特色。

評課之前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明確評課目的。

進行評課,應該根據教研活動的目的或聽課者聽課目的確定評課的目的。評課時一定要圍繞已確定的目的進行,做到既有理論闡發,又有具體的教學建議,有說服力和可信度。評課過程中,要根據上課教師提供的課堂教學實例,交流教育與教學思想,總結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幫助、指導上課教師和參與聽課活動的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二、把握評課內容。

評課評什麼,這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根據目前教學改革的趨勢看,評課應圍繞以下內容進行。

一評教學思想。即從教學思想這一角度出發,依據課堂教學活動的實例,評議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包括: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面向全體的思想,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的思想,著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思想,運用現代教育觀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現階段還應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二評教材處理。即從教學內容處理的角度,評議教材體系及知識體系是否把握的準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內容定量是否妥當等。是否全面規劃教學任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否克服舊的惟理智主義的知識觀,在關注學科知識基礎性的同時,強調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的聯繫,強調實際應用,是否加強了方法、應用、探究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學科間的整合和綜合。再如是否將新授知識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對這一堂課產生很大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評教法運用。即從教師對教學方法處理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教師為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處於他們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併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認識前提,安排好新舊知識的連結,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來自課堂中的各種信息,從正確的標準和已有的經驗出發作出何種的評判,形成何種的反饋信息,又是如何處理反饋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種的偏差糾正方案等。

四評學法指導。即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法指導的情況進行評議。如能否從學科內容與特點著眼,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徵、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速度、思維特點、學習修養、學習環境和條件進行相應的指導。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

五評教學過程。即從教學結構這一環節出發,評議教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否科學、教學的整體結構是否嚴謹、教學節奏是否得當、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等。是以“目標——策略——評價”為主線安排教學進程,還是以“活動——體驗——表現”這一新的教學進程來安排。從新課改精神來看,更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中,在情感的體驗中學習知識,完善人格。

六評教學效果。即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教學是否注意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課堂上師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師給學生以成功機會,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學數學評課稿怎麼寫?
小學數學說課稿怎麼寫?
小學作文評價語怎麼寫?
學校徵集文稿怎麼寫?
說課稿怎麼寫?
文藝評論稿怎麼寫?
音樂講課稿怎麼寫?
高中新聞評論稿怎麼寫?
小學讀書卡內容怎麼寫?
小學生考試反思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