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端午節是哪天?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節有什麼不同?

在韓國,端午節的時間和我國的端午節一樣,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江陵端午祭”就是現在韓國所保存下來的重大的端揣傳統節日習俗。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其歷史由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韓國確認為“無形文化遺產”,自此端午祭的盛大活動在韓國很快恢復並發展起來。現在的江陵端午祭有數種祭典和假面舞劇,還有農民樂舞比賽、投壺、摔跤、盪鞦韆、長跪比賽、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棋王比賽等文娛節目1000多個。從五月初一到初十,還舉辦全國性的盛大的“亂場”(廟會集市),各地特產商品集中展銷,規模很大。

由於端午節的起源與稻作農業的起源有關,與水有關,每年農曆5月正是漲水的季節,為了祈求大水不將水稻淹掉,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祭神。這樣這個節日才慢慢在我國形成。後來我國的農耕文化傳向海外,韓國的端午節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自然形成。由此,韓國人對“端午”的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居民們在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韓國人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等等。

2005年11月,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一消息當時在我國引起強烈反應,網友在各大社區紛紛留言,稱“這是嚴重的文化侵略!”、“我們已經把祖宗給忘記了!” 、“‘端午’被韓國‘端’走了。”的確,端午節是中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在中國起源並傳承至今,形成了一系列豐富的節日文化和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這一節日被韓國人“申遺”,感情上國人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但事實上,我在韓國留學的近三年中,通過親身體驗韓國的“端午節”,發現兩國端午節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有著一套完整的、與中國的端午節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的民俗活動。中國的端午節主要紀念的是偉大詩人屈原並在全國各地存在著十分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存在著普遍性與地方特異性並存的現象;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是從釀製神酒開始,主要內容包括在大關嶺舉行的薩滿祭祀、祭拜山神以及大關嶺國師城隍和女城隍等一系列祭祀儀式。中國的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兒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驅毒辟邪;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民俗活動包括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拔河、摔跤、盪鞦韆、漢詩創作比賽射箭、投壺等,多為民眾娛樂活動。

感受韓國端午節,從這些差異性中,我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民俗文化的體驗。雖然,韓國已將端午節“申遺”,但我不認為它具何種現實意義。“端午節”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它既能被傳播,自然也能被共享,這一民俗文化遍及東亞各國,它不是一個商業化的註冊商標。而從傳承的角度講,我想無論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端午節”所體現出的不同傳統民俗文化,其實就像血液一樣在我們的生命裡流淌,它是不會受到屬地之爭的任何影響。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從韓國傳到中國的?

端午節原起源於中國

只是韓國人動作快,意識也高,搶先申遺罷了

中國人常是再不加油,就怕連春節也要被人搶了

韓國的端午節由來

在韓國,端午祭的時間和我國的端午節一樣,都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祭在韓國相當普遍,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被追溯到一千年前。在1967年被確認為“無形文化遺產”之後,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動恢復並發展起來。現在的江陵端午祭有數種祭典和假面舞劇,還有農民樂舞比賽、投壺、摔跤、盪鞦韆、長跪比賽、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棋王比賽等文娛節目1000多個。從五月初一到初十,還舉辦全國性的盛大的“亂場”(廟會集市),各地特產商品集中展銷,規模很大。

端午節的起源與稻作農業的起源有關,與水有關,每年農曆5月正是漲水的季節,為了祈求大水不將水稻淹掉,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祭神。這樣才慢慢形成這個節日。

稻作農業的起源新石器時代,公元前三世紀,我國的水稻傳向日本。韓國的端午節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

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績、“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著

端午節是哪天

端午節:2016年06月09日,農曆五月初五,星期四。

又稱端陽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

2016年五一勞動節放假辦法:2016年4月30日(星期六)——5月2日(星期一)放假連休,共3天。

2016五一放假為2016年5月1日(星期天)放假 、5月2日(星期一)補休。

為什麼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

因為中國人太不瞭解智慧財產權了,所以讓最不要臉的韓國人吃豆腐。

韓國人也過端午節?

中韓端午之爭延伸網上 韓企搶注“端午節.cn”

賽龍舟、祭江、包粽子,在我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民間節日端午節,在去年卻被韓國搶先申報“端午節”為本國文化遺產。不僅如此,就在聯合國即將於今年11月份公佈申遺結果的前夕,“端午節.CN”又突然遭到韓國公司的搶注。

“端午之爭”延伸到網上

去年端午節,就在全國各地正在紛紛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時,媒體突然曝出韓國率先申請“端午節”為該國文化遺產的消息。最終,韓國稱其申請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節”,並提出由中韓共同申遺的解決方案。

日前,記者查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whois(域名查詢系統)發現,“端午節.cn”已經於2005年10月13日被註冊,註冊者信息顯示為“Yun Hee CoInc R.O.K.”,韓國企業,註冊時間為一年。

韓國公司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最終決定是否批准韓國申遺請求的前夕,註冊“端午節.cn”這一中文域名,意味著韓國率先佔據了“端午節”這一傳統文化品牌在互聯網上的陣地。不管聯合國最終公佈情況如何,在互聯網上,“端午節.cn”將指向韓國網站而不是中國。

面對韓流的再次侵襲,來自民俗、法律、互聯網界的專家指出對於我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提前、全面的保護,以防遭遇流失危機。

法律界:搶注“端午節.cn”並不違法

記者就對端午節這一類帶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特殊詞彙有關部門為什麼沒有提前進行保護?韓國搶注“端午節.cn”的合法性等問題,諮詢了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胡鋼律師,得到的答覆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之規定: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域名註冊管理機構可以對部分保留字進行必要保護,不過這主要針對涉及到國家利益和公眾權益的域名,如政府機構和地域詞彙。而像“端午節”這種約定俗成的節日名稱,沒有明確的歸屬,雖然帶有一定的公眾權益色彩,但仍然是允許自由使用的範疇,從規定上來說,端午節.cn這個域名是不屬於預留的範疇的。

胡鋼還解釋道,從法律角度看,對於端午節這一類詞彙而言,目前尚沒有法律浮予明確保護,不屬於限制註冊的範圍。同時,域名註冊依循的是先注先得的原則,韓國公司註冊“端午節.cn”從法律角度來說,並不違法。

網絡界:中文域名事關中華文化

中國萬網副總裁姚勁波從專業角度指出,由於中文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及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於保護和宣傳類似“端午節”等中華文化品牌具有明顯優勢。現遭韓國公司搶注,對我國保護和發揚中華文化都將造成極大阻礙。

首先,中文作為互聯網上的第二大語言,全球已經有超過數億的網民使用中文上網。而中文域名正以中文為載體,簡單明確,方便華人記憶和使用,相當於網上的“中文門牌號”。

如我國能率先保護端午節的中文域名,以“端午節.cn”建立一個有關端午節的中文官方網站,將實現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比拼音或英文的域名更能凸顯端午節的中華傳統節日特點。以此類推,包括中秋節、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甚至京劇等國粹,以及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的中華老字號都可以藉助中文域名建立網上文化品牌和宣傳平臺,更進一步打造而為中華文化網絡體系。然而,現在這些中文域名都分散在不同投資者手中,“端午節.cn”遭韓國搶注,正向國人示警,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上陣地缺失嚴重。

民俗界:

警醒作用大於實際損失

北京民協民俗委員會副主任、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公司搶前註冊“端午節.cn”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它的警醒作用將大於它造成的損失。它讓我們看到,我們沒有利用好傳統文......

國際上公認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聽說是韓國的

據我所知,韓國的端午節和中國的端午節是兩個東西,內容都不太一樣. . . . .

韓國端午節的來歷?

韓國把端午節申請成為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一事。因為這事兒,在國內還引起了不少的爭論,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本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何偏偏成了韓國人的“世界遺產”?其實反過來想一想,源起於中國的傳統節日,被他國引以為傲並給予這樣的重視,也未嘗不體現了中化文化對於周邊鄰國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是經歷了千年的歲月滄桑沉澱下來的。

在韓國,端午祭的時間和我國的端午節一樣,都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祭在韓國相當普遍,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被追溯到一千年前。在1967年被確認為“無形文化遺產”之後,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動恢復並發展起來。現在的江陵端午祭有數種祭典和假面舞劇,還有農民樂舞比賽、投壺、摔跤、盪鞦韆、長跪比賽、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棋王比賽等文娛節目1000多個。從五月初一到初十,還舉辦全國性的盛大的“亂場”(廟會集市),各地特產商品集中展銷,規模很大。

端午節的起源與稻作農業的起源有關,與水有關,每年農曆5月正是漲水的季節,為了祈求大水不將水稻淹掉,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祭神。這樣才慢慢形成這個節日。

稻作農業的起源新石器時代,公元前三世紀,我國的水稻傳向日本。韓國的端午節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

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著.

端午是韓國的節日,為什麼中國要放假

韓國沒有端午節。中國人才過端午節。

韓國人說端午節是韓國人的,是怎麼回事?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屈原出生地現在位於韓國領土。韓國人說在古代屈原只是在中原為官,並不是中原人而是韓國人,所以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節日

相關問題答案
韓國的端午節是哪天?
我國的清明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父親節是哪一天?
今年的端午節放幾天假?
韓國端午節是什麼意思?
韓國的重要節日有哪些?
端午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為什麼會有端午節?端午節有什麼風俗?什麼時候是端午節????? ?
韓國的檢察官是什麼?
我國的環保日是哪一天?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