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為什麼這麼低?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為什麼玉米價格那麼低還能長價嗎?謝謝大家

中國玉米市場和玉米政策現狀

一、當前中國玉米市場的現狀

1.進口原料替代量巨大。

全年度高粱、大麥、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

2.下游需求弱。

飼料養殖需求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的影響。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不好所影響,

下游產品需求差,利潤低,導致深加工開工率不足。

3.市場心態極度悲觀。

市場心態悲觀導致貿易商加快去庫存速度,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

4.國儲拍賣難以成交,庫存壓力巨大。

由於拍賣糧成本與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

國儲拍賣成交率很低,

國儲去庫存速度緩慢,庫存壓力巨大。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新年度開始一定要控制住進口替代。

最好的辦法是將運輸補貼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噸,

這樣東北玉米到南方價格會在2050-2150元/噸之間,

那麼進口高粱、進口大麥都將失去市場份額。

這樣臨儲可以少收3000萬噸,而400元/噸的運輸補貼相當於不到2年的臨儲費用支出,從財政的角度看總體還是划算的。

否則替代品持續衝擊, 一旦3000萬噸玉米就會進入臨儲,那麼還需要幾年時間的存儲,存儲費用會對財政造成較大的負擔。運輸補貼都是先運後補,等於先不用錢就可以解決掉3000萬噸玉米的消化問題。

2.加大力度打擊走私肉類。

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走私肉,打掉之後每年可以消化1000萬噸的糧食。並且將利於中國飼料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應下大決心,全國範圍開展打擊走私肉的運動,要抓典型,嚴處理。

3.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範圍。

建議全國範圍內使用,這樣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萬噸庫存玉米。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購乙醇,進行混配。

用加油站獲得的各項相關稅收以補貼可能出現的加工虧損,這樣還可以解決全國酒精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並且如果未來一旦缺糧可隨時進行調整。

到新季玉米收購結束時會有2億噸的庫存,足夠消化7-10年,不用擔心缺糧問題。

三、新季臨儲政策剖析

1.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要完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雖然15年臨儲可能是最後一年執行,但也必須要收,否則政府會失信於民、市場會失靈,那麼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超過50%的可能,甚至會更多。

因供嚴重大於求,無人接盤。以種糧為主要收入的農民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所以新季臨儲必須要收。

2.大幅下調臨儲價格不可取,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和失靈,即便是再降,玉米也會都進入臨儲庫存。

不僅與保護農民利益(尤其是種糧農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違背,造成種糧農民收入大幅下降,並且還會嚴重損害新型農業主體。

因事先未告知農民和市場,租地成本很高,生產資料成本更高,以黑龍江一些地區為例,僅玉米種子的成本就達到2500元/公頃。這樣多年來培養的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將會破產,土地集約化經營會嚴重倒退,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現代化、規模化農業會被搞垮。

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如有大批農民的利益受損害、甚至破產,將不利於社會穩定。如果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噸,以收......

2016年的玉米價格為啥這麼低?還能不能長錢

玉米價格連續暴漲的行情自2015年開始不復存在,甚至出現大幅走低現象。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再加上個低需求,價格能不跌?臨儲收購執行8年首次下調收購底價,時不時坊間再傳點補貼、拍賣傳言,價格還能漲?2016年過去的兩個月裡,新季臨儲收購提前順利進行、春季前階段性補庫,並未令玉米價格行情有所起色。那麼,問題來了!今年的玉米價格漲跌到底誰說了算? 政策說了算?! 咱先拋出幾個關鍵詞:定向銷售、臨儲收購、價補分離 第一個:臨儲收購。這次臨儲收購提前公佈、提前執行,儘管底價下調,但收儲量依舊驚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東北玉米臨儲入庫累計8260多萬噸、去年同期5499萬噸。隨著臨儲收購持續進行,東北基層糧源持續減少,將階段性支撐玉米價格。 第二個:定向銷售。從去年開始,國家將對國儲糧進行定向銷售的傳言便流入市場。近日終於拍板,玉米定向銷售的文件流出,但也僅僅是公佈了定向銷售加工企業的初步名單,銷售價格、數量均未給出。而定向銷售主要是為了制約臨儲收購後的基層供糧緊張而帶來的突發行情。 2016年玉米價格漲不漲誰說了算? 第三個:價補分離。春節前“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其中“價補分離”這個詞首次被寫進文件中。也就是說,繼2015年臨儲託市底價首次下調後,今年臨儲政策將繼續發生變化。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預計臨儲收購制度仍存在,但價格持續下調。同時,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補貼低收入者;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目前進口成本在1500左右,臨儲收購價格就不應該低於1500元/噸。 市場說了算?! 說到市場,肯定是供應和需求這兩方面。 供應:咱拿數據說話!去年玉米總產量2.25億噸;上一年度臨儲入庫量8929萬噸;從近兩年拍賣情況來看,2012年的3083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2137萬噸,2013年的6919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915萬噸。而去年臨儲拍賣成交不足500萬噸。再加上今年已經收儲的8260萬噸的玉米……粗略算下來,國儲庫玉米庫存早已破2億噸。意味著,就算全國一年不種玉米都能滿足供給。 需求:需求差!都說玉米走的是政策市,從去年開始市場化影響日趨嚴重,而需求差對玉米的打壓影響首當其衝。首先要說的是飼料需求,就從應用最多的豬料說起吧。生豬產能持續淘汰,導致存欄的減少,玉米飼用消費大打折扣。而深加工企業常年開機率不足50%,玉米工業消費持續低迷。從最新數據來看,母豬存欄持續偏低,儘管豬價上漲,市場出現補欄仔豬、母豬現象,但飼料消費恢復性增長將在下半年體現。

玉米價格為什麼這麼低,17年還會更低嗎?

玉米大多數用作飼料。首先,由於國際經濟繼續萎靡不振,國家對於傳統出口國家的肉類產品出口大幅度降低 ,國內需求量消化不了外貿剩餘。國內飼養場減少了動物的飼養量,致使玉米產量過剩。其次,國內玉米生產粗放,生產成本高於北美國家集約化生產的優質玉米。他們的價格優勢使得大量進口優質玉米低價充斥國內市場,直接拉低了國內玉米生產的價格。加之玉米上市時不少的農戶捂盤惜售,錯過了收購的最佳季節。保存不善使得玉米的質量大幅度降級。17年不可能重演16年玉米生產的頹勢,因為今年玉米種植者的數量會大幅度下降,產量會下降。不過粗放型種植必須改變,否則前景依然不樂觀。

為啥玉米價格這麼便宜?玉米價格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玉米己聯續豐收多年,國家決定不再收儲了,調價處理庫存陳糧是主要原因。

今年玉米價格為什麼這麼低,導致玉米價格持續走低的

過去,我國多次提高保護價,導致國外價格低於國內價格,國外玉米大批湧入國內,致使國內高價玉米存在國庫內,

國家難以忍受,取消了保護價和臨儲收購等政策性收購,採取市場定價,致使價格猛跌。

玉米價格太低了,為什麼賠錢還要種

種得時候以為能賺錢,另外,還有人除了種玉米就不知道種啥了

今年糧食價格為什麼這麼低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溼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晒玉米(達到收購標準)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臺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晒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託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託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儘管有國家託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

今年的玉米價格太低了,咋回事

我看玉米不會價格下跌,應該是微漲的概率比較大;既不會大漲更不會大跌。。。因為國計民生,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控制物價穩定,保證社會穩定,這是基本國策。。。

針對玉米價格偏低農民不賺錢的現狀,農民怎麼辦

沒得辦法。美國的玉米出了名的價格低、質量好,對於美國的農民來說,種植玉米等,會得到政府的補貼,其收入和大部分就是來源與補貼。

我國的估計也只能走這條道路。

樓上說的深加工估計沒戲,畢竟成本在那,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做好。

玉米價格持續走低,種玉米就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過去,我國多次提高保護價,導致國外價格低於國內價格,國外玉米大批湧入國內,致使國內高價玉米存在國庫內,

國家難以忍受,取消了保護價和臨儲收購等政策性收購,採取市場定價,致使價格猛跌。

相關問題答案
玉米價格為什麼這麼低?
為什麼玉米價格下降?
今年羊肉價格為什麼下跌這麼快 。 ?
股票價格為什麼會波動?
桂花樹價格為什麼值錢?
原油價格為什麼持續下跌? ?
為什麼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跌,而中國汽油價格為什麼只漲不降呢??? ?
玉米價格低的原因?
麗水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北京房價為什麼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