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麻中張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川麻規則 20分

四川地方麻將具有以下特點:

1.只有條(索)、筒(餅)、萬三種牌共108張,沒有花、風牌和箭牌。

2.不可以吃。

3.必須缺門可胡,即胡牌的時候不能有三種花色的牌。

4.最後四張自動胡。即當牌牆只剩下最後4張的時候,如果玩家的手牌已經叫,而叫牌正好是這4張中的任意一張,那麼當這張牌出現時,叫的玩家只能胡牌,而不能跳過胡牌去進入後面的查叫過程。玩家沒有選擇的權利。

5.一炮多響。即某個玩家打出一張牌,有不止一個的玩家要之成胡,則均可胡牌。

6.颳風下雨。

颳風(明槓):直槓和麵下槓。

直槓就是玩家手中有三張一樣的牌,當其他玩家打出了第四張一樣的牌時,玩家選擇的槓牌。

面下槓就是玩家已經碰了三張一樣的牌時,玩家自己又摸到了第四張一樣的牌,這時候選擇的槓牌。

直槓,立刻收取引槓者1倍點數

面下槓,立刻收取其他未胡者1倍點數

下雨(暗槓)。

下雨指玩家持有了四張一樣的牌(未碰),此時玩家可以選擇從手中把牌拿出來槓牌。

下雨立刻收取其他未胡者2倍點數。

玩家面下槓時,他家可以搶槓而胡,颳風下雨無效。另,如果流局的時候玩家還沒有叫牌,則必須退回全部颳風下雨所得。

7.留局查花豬查大叫

普通場中,流局指沒人胡牌。血戰場中,流局指最後還有兩個人或者以上沒有胡牌。

留局處理:

第一步:查衛生(花豬)

手上拿著3門牌的玩家為花豬,花豬賠給非花豬玩家16倍點數。

第二步:查大叫

沒聽牌的玩家(花豬不用)賠給聽牌的玩家最大的可能番(大叫),並退回所有颳風下雨所得。

8.血戰到底

血戰場中的血戰模式指1家胡了並不結束該局,而是未胡的玩家繼續打,直到有3家都胡或者餘下的玩家家流局。這樣先胡的玩家家不一定獲利最多,點炮的玩家也能翻身,提高了博弈性和趣味性,促進了牌局的穩定發展。牌局結束,一併結算,如果胡了的玩家提前離開,則不給予所贏番數。

9.坐莊

非血戰:第二局起 點炮者坐莊,流局則連莊,人員變動則投骰。

血戰:每局投骰。

番: 四川麻將各個番種都有各自的番數。 番用來算倍數。

倍數:倍數用來算分。1番對應1倍、2番對應2倍、3番對應4倍、4番對應8倍、5番對應16倍、六番對應32倍。點數即倍數為2的(番數減1)次方。

點胡,點炮者輸分,如果為槓上炮,還要將剛才所槓牌所得,轉給胡牌家(如果1炮多響則胡家給多份);

自摸,槓上花(實為自摸一種),未胡者輸分。

一炮多響,均各自1對1計分。

四川麻將規則的番種

基本番: (注意以下番型均不重複計算,只按最大番算。)

一番(x1):

平胡(基本胡),一番,四坎牌加一對將。如23445677筒345789條。

兩番(x2):

對對胡(大對子), 玩家手牌除了一對對牌以外,剩下的都是三張一對的,一共四對。如111222444萬33399筒。

三番(x4):

清一色,玩家胡牌的手牌全部都是一門花色。如11333222456999條。

帶么九,玩家手牌中,全部是用1的連牌或者9的連牌組成的牌。如111222333萬78999筒。

七對,玩家的手牌全部是兩張一對的,沒有碰過和槓過,如2244552299萬1199筒。

四番(x8)

清對,四番,玩家手上的牌是清一色的對對胡。如99887755221166筒。

將對,玩家手上的牌是帶二、五、八的對對胡。如222555888條88855萬。

五番(x16)

龍七對,玩家手牌為暗七對牌型,沒有碰過或者槓過,並且有四張牌是一樣的,叫龍七對。不再計七對,同時減......

成麻門清中張什麼意思

就是沒有吃,碰和明槓(可暗槓)

四川麻將中的十八羅漢是什麼?

純正的“十八羅漢”是四川人在玩川麻的時候出現的“清一色的四槓”,後來傳來傳去把清一色給傳掉了 純正的“十八羅漢”在川麻裡是“清一色的四槓”,並還要求是筒子。

學以至川是什麼意思?

學以致用

發音: xué yǐ zhì yòng

釋膽: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

近義詞: 學以實用

反義詞 :學非所用、用非所學

語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符合實際,~。

英文翻譯 To study for the purpose o

application; to study something in order to apply it;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has been learned

學以致用

釋義:致:使達到。學習能應用於實際。

川麻中,比如我正停牌五八萬,:對家打了一張八萬,我沒胡牌,等待上家打完(不是八萬),我下家跟著打了

可以,遊戲沒事,真人你容易捱揍

什麼是數學雙向理論,急急急!!! 5分

一、學風建設是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學風是學習者在求知目的、治學態度、認識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徵及其外在表現。從廣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都屬學風的範疇;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綜合表現。就其存在而言,學風瀰漫於無形,卻可觀察與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學風不僅影響到當前的教學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且對學恆長遠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所學校的學風是其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 學風是學習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持有什麼樣的個人動機和求知目的,取決於其追求什麼樣的生活目標,信奉什麼樣的精神信仰,從上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憧憬什麼樣的社會前景。學風所表現的精神傾向無疑與人才培養目標中最核心的起主導作用的部分緊密相連。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態度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有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日常學習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恆心,深入鑽研,尋根究底?還是急功近利,淺嘗輒止?在前人的學說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舊立新的勇氣大膽質疑,尋求突破?還是恪守舊說,亦步亦趨?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驕不躁,謙虛誠實?還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學習中能否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博採眾長,切磋砥礪?還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輕?這一切不僅反映出學習者人格的劣勢、志向的遠近,更關係到能否最終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方法的具體體現。學習者有無科學合理的治學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礎上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還是尋章摘句,引經據典,一知半解?是以創新為旨,注重批判與繼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是拘泥於細枝末節的精確,熱衷於術語、化淤的新奇?是侷限於抽象理論體系的把握,還是既注重於理論邏輯體系的構建,又致力於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反映出學習者科學素養的高下、學術造詣的深淺,更關係到其創造能力的大小和創新活動中的後發力。 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效工程。學風是學習者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相關心理素質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或者已經表現出穩定趨向是形成的。其發展過程雖然會有突變和飛躍,但更多是漸進、累積的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優良學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心培育,來不得一時一事的鬆懈;而優良學風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學習者獲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長效性的做學問、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導和實踐途徑,是其受益終身。 學風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學風是師生在治學目的、態度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和顯著的共性特徵的精神傾向、心理素質和行為特徵,表現為一種可以強烈感受個人心理形成的積極影響,造成一種相互激勵、互相促進的強烈氣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滲透、感染作用,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薰陶;可以憑藉群體行為對個體的約束、規範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這種小環境的積極影響,可以使學校各種教育活動功能放大,因此,學風又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大學學風是大學最高理想和信念體現,是凝聚全校師生員工的動力源泉。隨著大學從社會邊緣走向社會中心,大學不僅使教學、科研中心,也日益成為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學學風不僅是社會風氣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影響社會文化的重要因素。建設優良的學風,不僅可以講話校園空氣,還會作為推動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核心力量,對社會風氣的改善產生積極影響。綜上,加強學風建設是大學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任務,應該長期不懈地高度重視。二、當前大學生學風問題的新特點與成因分析 當......

仙之人兮列如麻中的“之”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之,出也。象草過徹,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義為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為‘此’者。”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術者)

②以刀劈狼首,數刀斃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話。)

④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本義項指後一個“之”:她,指燕後。)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們,指齊軍。)

⑥我見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訊之。(之:他們,旨獄中囚犯。)

⑧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話。)

⑨遽撲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本義項指後一個“之”它指兵器。)

▆⑵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論戰》)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過秦論》)

⑤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

⑥雲之崔嵬。

⑦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作動詞:往,到......去。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諸將請所之。

④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陳涉世家》)

⑤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於是棄其家走之關中。

⑦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本義項指後一個之“之”。)

▆⑷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②其上以構脂、臘和氏灰之類昌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桃花源記》)

④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公輸》)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⑥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⑦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為之謀。(本義項指中間一個。) (《過秦論》)

▆⑸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陋室銘》)

②宋何罪之有? (《公輸》)

③句讀之不知。(《師說》)

④何功之有哉?

⑤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膽”——夫子之謂也。(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⑹我。例: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

⑤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之以為戮:以之為戮。之:指我們。)

(7)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⑻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

相關問題答案
川麻中張是什麼意思?
麻將中中張是什麼意思?
麻將蕩張是什麼意思?
麻將和絕張是什麼意思?
麻將中的中馬是什麼意思? ?
文言文中者是什麼意思?
貸款中心是什麼意思?
嘉獎中嘉是什麼意思?
冬夏風中間是什麼意思?
四川話好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