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什麼之年?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七十歲叫什麼之年

六十歲叫花甲之年,七十歲叫古稀之年。

七十是古稀之年,那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是什麼年? 40分

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中國的先哲們喜歡用獨到的視角審視人生百態,他們喜歡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指點江山、世態。比如對人從生到死的概括莫過於那句中國人都喜歡引用古訓: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麼?九十老童唄。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嫗幾乎都是五官縮蹙、須稀發疏、雌雄難辨,更常常遺東忘西、耳聾口拙、問南言北,上廁所忘拉褲子,出門不認兒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聖?

十歲不愁:玩是兒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貪玩而無所事事者多是被稱為沒心沒肺、遊戲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鬧,是發洩。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過於貪玩,國人則稱之為頑石劣性,因為他們認為玩物喪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長使之然。孩子們都是塑造出來的。

二十不悔:中國人喜歡講自古英雄出少年。縱覽歷史少年才俊代代輩出,他們或為國為民血戰沙場或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成為中華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無怪乎偉人感嘆: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世界寄託在你們身上。

“二十”無暇?當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於青春,賭資雄厚,學性方勃,頑劣尚存,自謂熱血,確有不少搖擺於正邪之間。無論跌倒或撞的頭破血流,總會一言蔽之:無悔。再用年輕時最愛表述的愛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愛你是×,那麼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寧願×一輩子——講這話時一定不會想到,生命有限人生無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苦。青春的賭資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那些老時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人,幾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為無限的賭資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說他三十即建功立業後,三十就成了中國人特別是父輩衡量男兒(子孫)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養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後的漫長歲月裡,眾多的儒家學究們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揹負著祖宗、下牽引著兒女的男人們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又要傳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標杆。古時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業的早,他們十五六歲即可婚娶,二十來歲即兒女繞膝,不到四十不乏兒孫滿堂。三十而立也是應當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煩,即便二十多歲讀完大學,依然為找工作奔波,為買房子蝸居。為減輕生活負擔丁克,為躲避人世紛爭偶居。漂泊不定的事業確定了他們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歡說半輩子過去了,聽的多了見的也多了,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看不透的了。此語很有點北方諺語“年過中秋月過半”,意即這一年這一月過了中秋過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歲月也就過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歲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靈會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學家把記憶描述成痕跡線段,於是,這些線段記憶幫助四十年閱歷的人蔘悟人生,對世間百態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會因蠱惑而沸騰,不會因誣言而頹廢。

四十成業穩家對大多數人已是最後的界限。四十業未成家未穩實乃妻兒的悲傷。成業穩家其實就是不落時代之伍,不被社會邊緣化。也就是能給妻兒創造一個富足安全的生活環境。不惑之年不有困惑之舉,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兒不驚厥,維斯如斯,老不桀撅。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會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會發現自己今天走過的人生路其實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從小到大,老天還是公正的,它儘可能公平的給與每個人平......

七十歲是什麼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七十年代是指什麼年份

就是以數字七打頭的年份。每個世紀都有七十年代,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是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九年。

七十歲叫什麼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年齡別稱四十歲、六十、七十之年是什麼

40歲:不惑之年;

60歲:耳順之年、花甲之年。

70歲:古稀之年定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0歲謂耋、90歲謂耄。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是什麼意思啊!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七十歲稱為什麼之年?

七十歲

1 古稀之年 來由:《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2 懸車之年 來由:古代七十歲是退休回家,把平時當官時坐的的車收(懸)起來的時候

3 不逾矩之年 來由: 孔子嘗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歲:而立之年.四十歲:不惑之年.五十歲:年過半百.六十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那八十歲是什麼?

三十歲:而立之年.四十歲:不惑之年.五十歲:年過半百.六十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那八十歲是耄耋之年.

弱冠———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禮,表示已成年,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女子則稱為“桃李年華”。

而立———三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夠獨當一面,堅守自己志向。

不惑———四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壯年也稱為“強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歲。語出《論攻·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歲也可稱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順———六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六十而耳順’。”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古稀———七十歲。出自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六十七十八九十歲高齡稱什麼之年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摽梅之年;

30左右(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襁褓〗嬰兒、〖孩提〗2~3歲的兒童、〖髫年〗7歲女孩、〖韶年〗7歲男孩、〖黃口〗10歲以下的兒童、〖總角·垂髫〗幼年兒童、〖舞勺之年〗13~15歲的少年、〖舞象之年〗15~20歲的少年、〖金釵之年〗12歲女子、〖豆蔻年華〗13歲女子、〖及笄之年〗15歲女子、〖碧玉年華〗16歲女子、〖桃李年華〗20歲女子、〖花信年華〗24歲女子、〖摽梅之年〗出嫁女子、〖弱冠〗20歲男子、〖而立之年〗30歲男子、〖不惑之年〗40歲男子、〖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歲男子、〖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60歲男子、〖耆年〗60歲男子、〖古稀之年〗70歲男子、〖杖朝之年〗80歲男子、〖鮐背·耄耋之年〗80~90歲男子、〖期頤〗100歲男子

相關問題答案
七十什麼之年?
七十歲稱為什麼之年?
七十歲為什麼之年?
九十是什麼之年?
二十是什麼之年?
六十歲稱為什麼之年?
什麼之年成語?
十什麼之木?
陽曆十月七號什麼星座?
二月十七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