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到底是哪裡人?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慈禧老家是哪裡人。

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滿洲鑲藍旗一位八品官員的家裡,出生了一名女嬰。

她就是清朝入關後第7位皇帝咸豐的貴妃,第8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

歷史對她出生留下的這段空白,給後世想了解她的人帶來了許多遺憾和困惑。從清末到今天,圍繞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種種傳說,對她的出生地問題,更是眾說紛紜。屈指數來,竟有6種說法:

養心殿 垂簾聽政處

安徽蕪湖說;山西綏遠說;甘肅蘭州說;浙江乍浦說;山西長治說;北京說。

首先是安徽蕪湖說。這個說法的根據是:慈禧的父親惠徵,曾做過清朝安徽寧池太廣道的道員,所以慈禧“生長南中”,善於演唱南方的小曲,並且由此而得到咸豐皇帝的寵幸。

事實上,從清宮檔案的《上諭檔》中,我們查到了惠徵當安徽道員的日期。那是在咸豐二年二月,正式上任是當年七月,這個時候,慈禧已經入宮,被封為蘭貴人。

內務府 奏銷擋

在北方塞外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有條街叫落鳳街。人們傳說慈禧的父親惠徵,當年曾任山西歸綏道道員,就住在歸化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慈禧就出生落鳳街。

然而,在清宮檔案裡,道光29年的“上諭檔”清楚地記載著:任命惠徵為山西歸綏道道員的時間是道光29年閏4月。惠徵走馬上任是7月,這時的慈禧,已經15歲,正在等待宮中挑選秀女。所以她怎麼也不可能生在歸化城。

不過,和清朝多數官員一樣,惠徵去歸化上任時是帶著家眷的,所以慈禧的確在歸化城住過3年,如果說呼市是她第二故鄉,也不為過。而且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11年至17年,在歸化當過副都統,慈禧和歸化城多少有點關聯。

甘肅蘭州說的說法是,慈禧太后的父親惠徵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就住在蘭州八旗會館以南的馬坊門,也就是今天的永昌路179號院,慈禧就出生在這個院落裡。

內務府雜錄檔

這種說法將慈禧的出生地說得比較詳細具體,並且惠徵也的確曾長期擔任過筆帖式的職務。但有的學者考查了明朝檔案中的《滿文八旗文職官員俸銀冊》和《漢文官員京察冊》發現,惠徵任筆帖式的時間,都是在京城的各衙門,這期間,他沒離開過北京,更沒去過甘肅,所以慈禧生於蘭州說,輕而易舉地就被擊破了。

安徽說、綏遠說和蘭州說,都因漏洞太多,已逐漸被史學界否認。而後三種說法,即浙江乍浦說、山西長治說和北京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對慈禧研究的深入,卻越爭論越激烈。

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報》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曾經刊登了一篇不足300字的報道:“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

道光 上諭檔

在這篇報道中明確指出,慈禧太后的父親惠徵,在清道光15年至18年間,曾經在浙江乍浦擔任過正六品武官驍騎校,而慈禧也正是在這一時間出生,所以她的出生地,這篇報到就認為應該“是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內的滿洲旗下營”。

但是,有些細心的學者,仍然從中發現了疏漏:根據清政府對官員的考核檔案,道光14年官員考核時,惠徵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道光19年,定的是吏部八品筆帖式。如果按“乍浦說”的說法,惠徵在這幾年之間在乍浦當過驍騎校的話,他從一個京城二等文官,忽然連升幾級成為正六品武官,不合常理;再由正六品官,無緣無故一下又降回八品官,更講不通。

最新奇、最獨特的說法,要算是“山西長治說”了,這種說法又稱為潞安說。因為當今的長治,就是清代的潞安府。 這種說法認為,慈禧壓根就不是滿洲人,她的生身父親也不是惠徵。

鳳在上的石雕

慈禧她小的時候,就生在這個院裡頭,王培英是慈禧的第五代侄孫,這個家譜是從乾隆五十九年一直寫到他這一代。這就是慈禧太后,她......

清朝慈禧太后是哪裡人

慈禧太后祖籍四平

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祖籍地-四平葉赫古城,古城遺址現距四平市區32公里,是葉赫部都城所在地

但據史料考證,慈禧生於北京

慈禧是什麼地方人?

孝欽顯皇后,通稱慈禧太后,滿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爺”,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死後清朝上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範皇后”。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緒帝養母。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是滿洲鑲藍旗人,後擡旗入鑲黃旗。其家庭屬葉赫部(今四平附近,四平市鐵東區葉赫滿族鎮)。父惠徵,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母富察氏。同治帝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因與慈安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東西暖閣,故也被稱為西太后。(一說是慈安太后住在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慈禧太后住西東宮的儲秀宮,故稱西太后。)

慈禧太后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

有民間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關於慈禧的身世,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其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山西長治說,山西長治當地傳說:說慈禧為漢人,是惠徵出錢買的女兒來頂替自家的女兒。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耿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徵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保存著一處娘娘院,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她孃家六代侄孫還保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但其實這些都缺乏證據。   那封信後也經過鑑定,非慈禧的筆跡,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爛不堪,大打史實折扣。傳說也只是傳說而已。   慈禧確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請問慈禧太后是哪個朝代的人

清朝

慈禧太后究竟出生哪裡

慈禧太后出生地之謎:她的乳名到底是不是玉蘭 cul.sina.com.cn 2005/08/03 14:57 新浪文化 作者:葉赫那拉·根正 郝曉輝 我們家姓葉赫那拉,這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個姓氏,因為這個姓氏在中國似乎有著一點傳奇色彩。相傳元末明初的時節,在東北的葉赫河邊,我們葉赫那拉家族的首領就已經帶著子孫居住在此。突然有一天,葉赫那拉家族與來犯的愛新覺羅家族發生了一場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 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後則發出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愛新覺羅的頭領在言語上並沒有討到什麼便宜,於是惱羞成怒,下令發動戰爭。而我們葉赫那拉的子孫也不甘示弱,雙方就在葉赫城外開戰。最後,葉赫那拉氏打敗了愛新覺羅氏,成為了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從此,葉赫那拉氏也就成為了滿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 說起葉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海西女真,始祖叫星根達爾漢,姓土默特。當年,葉赫那拉氏的始祖,從蒙古來到扈倫部,並招贅在那裡,改名那拉。他擁有的領地,隨著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一個國家,因為他的國家是在葉赫的河邊建立的,所以叫葉赫那拉氏。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後出過許多文豪武將,如歷來被譽為“清初第一學人”的納蘭性德就是葉赫那拉家族的一員。但真正使葉赫那拉氏揚名天下的,應該是葉赫那拉氏的清代皇后——慈禧和隆裕。 當然,葉赫那拉家族有值得驕傲的資本,歷史上很多名人也都是這個氏族的榮耀。當年,葉赫那拉的首領貝勒金臺石在對抗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女真的戰爭中戰死。後來,他的兒子尼雅韓就隨葉赫部落遷到建州(今遼寧新賓),並在那裡任職。在滿族入關的過程中,尼雅韓立下戰功,併成為騎都尉,娶妻默爾齊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鄭庫,次子明珠。說起明珠,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納蘭明珠生於天聰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衛,後來官職逐漸升高,歷任內務府郎中、內務府總管、弘文院學士、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太子太傅,又晉太子太師,成為名噪一時、權傾朝野的康熙重臣,後人總是用“相國”來稱呼他。明珠官居內閣十三年,“掌儀天下之政”,並在康熙年間議撤三藩、統一臺灣、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明珠妻覺羅氏便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的第五個女兒。納蘭明珠生有三個兒子:長子納蘭性德,次子納蘭揆敘,三子納蘭揆方。明珠府後來被和霸佔,再後來成了溥儀父親醇親王載灃的“攝政王府”。說到明珠和納蘭性德,他們還是慈禧太后的祖宗輩呢。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17歲進入太學讀書,18歲時就高中舉人,22歲的時候考取進士,隨後被康熙授予三等侍衛,以後又分別晉升為二等侍衛、一等侍衛,並作為乾清宮侍衛侍於皇帝左右。由於才華出眾,康熙帝非常看重納蘭性德,這使得他的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刊行於世,並能夠為後人所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納蘭性德病故,時年31歲。納蘭性德17歲時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兩人情感甚篤,婚後三年盧氏不幸亡故,又續娶關氏。納蘭性德有三子,長子富格為側室顏氏所出,次子富爾敦為盧氏所出,三子......

慈禧太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清宮檔案》記載:慈禧,名為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生於1835年,死於1908年,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之女。《清史稿·后妃傳》上的記載說:"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咸豐元年,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貞皇后並尊為皇太后。"從文中的記載我們僅可以看出,慈禧名為葉赫那拉氏,鑲黃旗人,父親為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除此之外,對於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記載。但這已經是檔案中關於慈禧早年的最詳細的記載。由於沒有詳細的記錄,後世的史家便通過自己的考證,提出了諸多關於慈禧身世的說法。有人說她出生在安徽,也有人說她出生在呼和浩特;有人說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長治市,是個貧苦的漢人人家出身。還有人說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

慈禧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1836-1908),乳名蘭兒,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臺惠徵女。1851年以秀女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因得咸豐皇帝寵幸,1854年進封懿嬪。1856年生子載淳。次年進位為“儲秀宮懿貴妃”。1861年8月,咸豐帝病死熱河,遺詔立載淳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並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政。年號“祺祥”,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同年11月,那拉氏與恭親王奕欣發動政變,將八名“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革職或處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實行垂簾聽政,實際控制了國家大權。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1873年,載淳成年,那拉氏宣佈撤簾歸政,但仍陰持朝柄。次年,載淳病死,那拉氏立宗室載湉繼承皇位,年號“光緒”,復行垂簾聽政。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1889年,載湉大婚成年,那拉氏宣佈“歸政”,退居頤和園,但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緒帝實際居於傀儡地位。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是年,適逢那拉氏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 路所經,設綵棚經壇,海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佈置點景,廣收貢獻。故於“朝鮮事求速結”,支持李鴻章等對日採取妥協投降主張。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六旬萬壽慶典”活動從年初即開始籌備,八月中日戰事愈烈,戶部上書“請停工程”,那拉氏大發雷霆。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和被迫改口上奏:“查停工一條,係指以後尋常工程,其業經興辦之工,毋庸停止”。一些主戰派廷臣紛紛上疏,請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那拉氏怒不可遏,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9月,中國陸海軍先後敗績,那拉氏求和之心更切,9月27日強使主戰的軍機大臣翁同和到天津與李鴻章會商停戰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將“六旬萬壽貢品”統於10月23日星進。11月7日,日軍佔領大連灣,這一天正是那拉氏生日,前方軍情急電雪片般飛來,那拉氏卻不為所動。在頤和園升殿受賀,大宴群臣,連續賞戲三天,公事皆延置不辦。 [更多資料來源於www.365zn.com]

11月22日,......

慈禧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作為政治人物,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她的成功在於在男人統治的世界上,奪得了本應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權力,並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業。人們不禁要問:當時入宮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獨有慈禧脫穎而出,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運大清國脈於她的股掌之上,並且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顯然,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又絕不能迴避慈禧所觸有的能力和人格魅力。這個能力和人格魅力就是洞悉人性、工於心計、個人至上、敢作敢為,而這正是專制帝王所應具備的素質。試想她若無此過人之處,如何以女人身而君臨天下? 慈禧又是失敗的,她的失敗在於,對權力她有著近乎病態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領略追逐權力的刺激和盡情享受得到權力的快感。也就是說,為了權,她什麼都在所不惜!慈禧所處的歷史時代,西方世界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西風東漸,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也是中國這頭睡獅應對這場生死攸關的挑戰的關鍵時刻。作為當時中國最高統治者的慈禧本應該運用她的權力,引領中國這艘搖搖欲墜的古老航船,闖過險灘急浪,成功的駛向彼岸。遺憾的是,她雖然熟諳權力場上的帝王術,卻昧於世界潮流。面對險象環生的時局,或視而不見,或反應遲鈍,或判斷及決策一誤再誤,結果讓中國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這實在是中國的悲劇,也是她個人的悲劇!作為一個女人,慈禧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她的幸運在於她獲得了那個時代女人難以得到的地位。慈禧並非出身於世代簪纓、鐘鳴鼎食的顯貴之家,她不過是當時一箇中級旗籍官員的女兒。若不是在她十七歲的時候憑著選秀的偶然機遇,進入紫禁城,從而為她搭建了扭轉乾坤的政治平臺,她的命運與千千萬萬普通女孩子又能有多大差別?慈禧靠著一步步的鑽營,從貴人到嬪,又靠著幸運地生下了咸豐帝唯一的皇子,從而“母以子貴”,被晉封為妃、貴妃,直到皇太后,並藉此“垂簾聽政”四十七年。慈禧又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於作為妻子和母親,她青年喪夫,中年喪子。雖然她擁有至上的權力,使無數王公大臣匍匐在腳下頂禮膜拜,卻無法得到一個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歡女愛,也無法獲取一個正常的母親所擁有的兒女繞膝、含飴弄孫的幸福。我們很難想象她是如何在被高高宮牆所圍築的禁宮中孤獨地度過那漫長的日日夜夜。

相關問題答案
慈禧到底是哪裡人?
諸葛亮到底是哪裡人?
老子到底是哪裡人?
鹿晗到底是哪裡人?
慈禧太后是哪裡人?
戚繼光到底是哪裡人?
孔子到底是哪裡人?
很好奇,重慶真正的富人區到底是哪裡 ?
穆桂英到底是那裡人?
人死後到底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