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發生地震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幼兒園地震來了怎麼辦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佈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在幼兒園發生地震時正確的做法

作為老師的話,首先做的不該是自己先跑吧 而是自己先別緊張,控制個教室學生的緊張氣氛 安慰大家,試著帶著他們逃生。。。

幼兒園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設計背景:

根據《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

當前全球氣候異常,災害頻發。災害來臨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現在資訊發達,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媒介知道了“地震”,也對“地震”感到陌生和好奇。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本次活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練中,幼兒將自救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最近小朋友們聽新聞了嗎?唐山又發生地震了。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小結:房屋倒塌、森林著火、海嘯、山體滑坡、人員傷亡。(定格畫面:人員傷亡。)

提問:“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房子是怎麼倒的麼?

二、演示房屋倒塌:

提問:“房屋是哪一層先倒?想想看。”

教師實驗。(結果是一樓先倒塌)

教師:“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下。”

幼兒實驗。

小結:“經過我們的實驗,地震時,一樓最先倒塌。如果發生地震時,我們在一樓,應以最快的速度衝向室外,向空曠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麼辦?”

三、播放室內自救視頻;

小結:地震發生時,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還不能跳窗。

提問:我們應該怎麼做?幼兒回答

三、情境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放置房屋、牆角、衛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麼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原離建築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四、為災區祈福,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自救知識,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

幼兒園安全教案發生地震時應該怎麼辦課後反思

那麼大孩子搞不清楚 還是不建議講這些內容 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設計思路:

地震——群災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來的“洪水猛獸”,在你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無情地降臨,致使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地震小知識、避震小訣竅、如何保護自己等基本的防護措施從現在開始就要學習一些,掌握一些,防患於未然。讓孩子們提高防震意識,在災難到來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災大難面前不驚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師:“小朋友們,在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慘的事情,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是什麼事情這麼嚴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錄象,採用觸目驚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課題。

三、圍繞錄像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麼?(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 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並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才是安全的。

1.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7.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五、讓幼兒觀看地震專題動畫《小蟾童》,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幼兒瞭解地震,鞏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練。

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

活動反思:

孩子們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覺,也是第一次進行地震演習活動,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每一個幼兒都表現得很熱烈。他們對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毫無經驗可言,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和逃生,但經過這一次活動之後,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鑽的技能較低,今後需加強鍛鍊。...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麼辦》含課件

儘管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對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這些共性原則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取材內容合理,切合課程宗旨,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要求,適應現實需要,講述內容觀點正確,有實際應用價值。

2.能夠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學科相關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實質和價值及明確的應用方向。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麼辦》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聽、看、想、說、議、學、練等多種方式參與活動,主動積極性很高,不知不覺中就知道了在地震來臨時怎樣自救的方法。根據中班孩子的好奇特點,在第一環節,我採用直觀教學法,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然後進行討論。談觀看地震的感受。接下來是在地震來臨時自己如何自救的環節,我鼓勵孩子自己大膽想辦法,表達自己的看法。開始時,孩子們的想法是零碎的,經過老師的分析,引導小結,個體經驗就變成集體有價值的完整經驗了,在第三環節中,我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設置模擬地震的氛圍中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有為心理學家曾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與體驗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我相信通過遊戲活動一定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

通過以上的活動,我也受到一定的啟發,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為孩子設計有價值的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知識的體驗,讓孩子終身受益。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麼辦》含課件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麼辦》含課件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發生地震怎麼辦?
幼兒園老師打人怎麼辦?
幼兒園不肯上學怎麼辦?
幼兒園遇到颱風怎麼辦?
幼兒園孩子愛哭怎麼辦?
幼兒園三維目標怎麼寫?
幼兒園社會評價怎麼寫?
幼兒園貧困證明怎麼寫?
幼兒園教案總結怎麼寫?
幼兒園審核意見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