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厥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斯底裡是什麼意思

人們常稱一些瘋瘋癲癲、喜怒無常的人為歇斯底里,但歇斯底里含義是什麼,這可能不是盡人皆知的。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稱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大多發病突然,可出現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歷史淵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臘時代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記載。“hysteria”一詞,起源於“hystero”,即子宮。當時認為本病與子宮有關,是一種婦女獨有的疾病,是由於性的過度刺激或壓抑所致。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當時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體或女妖。C.萊波伊斯指出本病的發病機理在腦而不在子宮。沙可將本病的症狀學進一步系統化,指出本病的症狀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並強調遺傳體質因素與本病發生有關。讓內對歇斯底里的症狀作了心理學解釋,認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由於心理綜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離”,將本病的感覺脫失、癱瘓或遺忘等症狀解釋為由於相應的精神功能從意識中分離出去的結果。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發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壓抑和潛意識的衝動等概念解釋癔病的發病機理,並提出了轉換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說,那些為超我所不允許的願望受到壓抑,而這種壓抑並不完全成功,於是,那些願望採取偽裝的形式,通過“轉換”或轉化而成為症狀。症狀的性質和發生部位具有象徵性意義,使受壓抑的願望得到部分的滿足,或緩和超我和被壓抑願望之間的情感矛盾。甘塞爾描述了甘塞爾綜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樣痴呆,並把它們和歇斯底里連在一起。巴甫洛夫學派從高級神經活動病理學觀點出發解釋本病的發病機理,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分為三個系統;皮質下系統,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號系統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號系統和皮質下系統的活動相對地增強,第一信號系統的機能與具體形象的感知有關,皮質下部位與情緒活動有關,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下系統機能增強,表現為患者情感強烈鮮明,又因第一信號系統處於脫抑制狀態,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維突出,且具有生動、豐富的幻想。以上機理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點。歇斯底里患者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而皮質下出現脫抑制,所以在臨床上可見情感爆發及痙攣發作現象。如果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向皮質以下部位擴散,可產生深度抑制狀態,以至“不動”,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腦皮質容易產生誘導抑制現象,是歇斯底里意識範圍縮小的病理基礎。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機能較弱,原來的興奮灶也較弱,因此舊的興奮灶容易被新的、當前的刺激所抑制,故當前只有新的刺激所產生的興奮灶在活動,由此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為何易於接受暗示性。

中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髒躁”、“奔豚”、“薄厥”,大多為歇斯底里表現。

二、病因

1. 精神因素。諸如自尊心受到損傷,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滿、人際糾紛等難以解決的矛盾,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患者可在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下直接發病。然而有18.4%的患者,發病的精神因素並不明顯,則可能與患者在某種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關。

2.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格的強烈性和多變性。患者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強烈,往往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情感反應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判斷是非的標準往往從感情出發,對人對事也易感情用......

中醫名詞薄厥是何意

由於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儲,致使血液鬱積於頭部,發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舉例來說,就是電視裡面。某人聽見親人的死訊,突然就昏倒了

大怒則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是什麼意思

生氣會導致高血壓

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煎厥與薄厥有什麼區別?

薄厥(báo jué),病證名。厥證之一。是指由於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逆,致使血液鬱積於頭部,發生卒然昏厥的病症。《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普濟方·薄厥》:“黃芪湯。治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血菀胸中,使人薄厥,甚則嘔血、煩悶者。”參見厥證、煎厥條

煎厥:古病名。指內熱消爍陰液而出現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陰精虧損,陽氣亢盛,復感暑熱病邪的煎迫而致。臨床表現:耳鳴、耳聾,目盲,甚則突然昏厥,病勢發展十分急驟《素問·生氣通天論》。煎厥和薄厥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他所撰《不居集》載述:“人身腎與膀胱竭絕,於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無力,爾時則宜補益;若或勞役犯房欲,精血內耗,陰火沸騰,致目昏耳閉,舉動懶倦,失其常度,五心煩熱,如火燔灼,名曰煎厥。不同點:煎厥是亢陽外張,煎熬陰精,陰精竭絕而致,屬於本虛標實之證;薄厥是肝氣上逆,血隨氣升,氣血逆亂,鬱積於上而致,屬於實證。

上,是什麼生肖?

中醫釋義 :

指(頭)。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生肖之頭(即首)為 鼠。

生肖 :鼠

脫症是什麼意思

挺長的~~將就下,細緻精確嘛.

即氣厥病,又稱陽厥.但是厥病與脫病可以兼併存在.要治療最好到專門的醫院治療,因為不容易治療好.以往所稱“厥脫證(或病)”實質包括厥病類、脫病類兩類性質不同的病變,“國標”已將其分化成30餘種具體疾病。厥多因邪所致,病性偏實,以昏厥為主症,脫之病因病性為髒氣衰絕,精血亡脫,以面白、氣微、脈絕等為主要表現。厥病與脫病可以兼併存在,厥、脫且為辨證基本內容之一。中醫學對於厥、脫的概念,自古便常混於一起。如《諸病源候論*冷熱病諸候》說:“夫厥者逆也,謂陰陽二氣率有衰絕,逆於常度。”《景嶽全書.厥逆》亦說:“氣厥之證有二,以氣虛氣實皆能厥也;……血厥之證有二,以血脫血逆皆能厥也。”“今其氣血並走於上,則陰虛及於下,而神氣無根,是即陰陽之氣相離之候,故致厥脫。”《醫碥.厥逆》也說:“厥者盡也,逆者上衝也,言正氣虛弱,上衝而欲脫也。” 現在許多著作仍將厥脫合為一個病證,或只言厥而對脫重視不夠,或將脫歸併於厥病之內。惟羅侃等主編的《中醫急症學》指出,厥脫是厥證與脫證的綜合;張笑平主編的《中醫急症救治》認為,厥脫分之可為兩證,合之則為一證;王永炎等主編的《臨床中醫內科學》在其急症部分始將厥證與脫證並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等主編的《中醫急症研究》對厥脫的定義為:“病名稱為厥脫證。是指邪毒內陷,或內傷髒氣,或亡津失血所致的氣血逆亂,正氣耗脫的一類病證……而非單純之厥證或脫證。”但終是言證者多而稱病者少,更未明確為病類概念。 其實,厥、脫為性質不同的兩類疾病,各自包括多個病種。茲辨析如下: 1 厥(閉)病類 “厥”,《釋名》曰“逆氣”。因此以往多稱厥為厥逆,其疾病診斷稱為厥病或厥證。 在中醫學中,“厥”的含義廣泛,命名複雜。厥,有逆、盡、蹶(昏厥、仆倒)等多義。厥之名有指症者(如厥冷),有指證者(如寒厥),有指病者(如蛔厥),有指病機者(如《素問.方盛衰論》“逆皆為厥”)。 厥病,主指諸種原因導致氣機逆亂,升降乖戾,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而表現以暈厥不識人為主症,或伴肢體厥冷的多種神志蒙閉病變,故為病類概念。 《內經》有《靈樞.厥病》、《素問.厥論》、《素問.氣厥論》等專篇,並散見於30多個篇章中。《傷寒論.厥陰病》篇指出:“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儒門事親.論厥逆近世差元說》分為“有涎如曳鋸,聲在喉咽中為痰厥;手足搐搦者為風厥;因醉而得之為酒厥;暴怒而得之為氣厥;骨痛爪枯為骨厥;兩足指攣急,屈伸不得,爪甲枯結為臂厥;身強直如椽者為肝厥;喘而惋者,狂走攀登為陽明厥,皆氣逆之所為也。” 從上可見,自《內經》始,中醫學就極重視對“厥”的研究。但應指出,後世在對“厥”的認識上,多宗仲景而突出四肢厥冷之症是不妥的。因為“厥”的基本含義是氣機逆亂,厥作為診斷名詞主要應屬病的概念,而不是症,欲言其症則主要是神識昏亂,肢厥只是氣機逆亂或有表現而已,肢厥作為症並無經典專篇論述之必要,只有神昏這一危重症方有必要認真辨析。這正如《雜病廣要.厥》所說:“軒岐之厥,甚少能演其義者。”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亦說:“厥凡三義:一謂逆也,下氣逆而上也,諸凡言厥逆是也;一謂極至也,本篇之熱 厥寒厥,蓋言寒熱之極也;一謂昏迷不省人事也。……世之雲手足逆冷,不知人事為言,合之經旨,偏矣。”外感溫熱病過程中出現肢厥,僅是一般症狀而並非主症,更非獨立的疾病,因此應按疫病、熱病(傷寒、溫病)進行疾病診斷及辨證論治。 歷代醫籍中有關“厥”的名稱很多,有以病因命名者,如食厥、酒厥、痰厥、色厥、風厥、冷厥、血厥、氣厥、暑厥、怒厥、趺厥、......

徹斯底裡是什麼意思

人們常稱一些瘋瘋癲癲、喜怒無常的人為歇斯底里,但歇斯底里含義是什麼,這可能不是盡人皆知的。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稱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大多發病突然,可出現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歷史淵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臘時代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記載。“hysteria”一詞,起源於“hystero”,即子宮。當時認為本病與子宮有關,是一種婦女獨有的疾病,是由於性的過度刺激或壓抑所致。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當時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體或女妖。C.萊波伊斯指出本病的發病機理在腦而不在子宮。沙可將本病的症狀學進一步系統化,指出本病的症狀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並強調遺傳體質因素與本病發生有關。讓內對歇斯底里的症狀作了心理學解釋,認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由於心理綜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離”,將本病的感覺脫失、癱瘓或遺忘等症狀解釋為由於相應的精神功能從意識中分離出去的結果。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發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壓抑和潛意識的衝動等概念解釋癔病的發病機理,並提出了轉換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說,那些為超我所不允許的願望受到壓抑,而這種壓抑並不完全成功,於是,那些願望採取偽裝的形式,通過“轉換”或轉化而成為症狀。症狀的性質和發生部位具有象徵性意義,使受壓抑的願望得到部分的滿足,或緩和超我和被壓抑願望之間的情感矛盾。甘塞爾描述了甘塞爾綜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樣痴呆,並把它們和歇斯底里連在一起。巴甫洛夫學派從高級神經活動病理學觀點出發解釋本病的發病機理,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分為三個系統;皮質下系統,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號系統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號系統和皮質下系統的活動相對地增強,第一信號系統的機能與具體形象的感知有關,皮質下部位與情緒活動有關,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下系統機能增強,表現為患者情感強烈鮮明,又因第一信號系統處於脫抑制狀態,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維突出,且具有生動、豐富的幻想。以上機理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點。歇斯底里患者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而皮質下出現脫抑制,所以在臨床上可見情感爆發及痙攣發作現象。如果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向皮質以下部位擴散,可產生深度抑制狀態,以至“不動”,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腦皮質容易產生誘導抑制現象,是歇斯底里意識範圍縮小的病理基礎。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機能較弱,原來的興奮灶也較弱,因此舊的興奮灶容易被新的、當前的刺激所抑制,故當前只有新的刺激所產生的興奮灶在活動,由此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為何易於接受暗示性。

中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髒躁”、“奔豚”、“薄厥”,大多為歇斯底里表現。

二、病因

1. 精神因素。諸如自尊心受到損傷,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滿、人際糾紛等難以解決的矛盾,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患者可在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下直接發病。然而有18.4%的患者,發病的精神因素並不明顯,則可能與患者在某種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關。

2.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格的強烈性和多變性。患者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強烈,往往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情感反應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判斷是非的標準往往從感情......

揭斯底裡是什麼意思啊????

人們常稱一些瘋瘋癲癲、喜怒無常的人為歇斯底里,但歇斯底里含義是什麼,這可能不是盡人皆知的。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稱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大多發病突然,可出現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歷史淵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臘時代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記載。“hysteria”一詞,起源於“hystero”,即子宮。當時認為本病與子宮有關,是一種婦女獨有的疾病,是由於性的過度刺激或壓抑所致。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當時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體或女妖。C.萊波伊斯指出本病的發病機理在腦而不在子宮。沙可將本病的症狀學進一步系統化,指出本病的症狀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並強調遺傳體質因素與本病發生有關。讓內對歇斯底里的症狀作了心理學解釋,認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由於心理綜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離”,將本病的感覺脫失、癱瘓或遺忘等症狀解釋為由於相應的精神功能從意識中分離出去的結果。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發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壓抑和潛意識的衝動等概念解釋癔病的發病機理,並提出了轉換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說,那些為超我所不允許的願望受到壓抑,而這種壓抑並不完全成功,於是,那些願望採取偽裝的形式,通過“轉換”或轉化而成為症狀。症狀的性質和發生部位具有象徵性意義,使受壓抑的願望得到部分的滿足,或緩和超我和被壓抑願望之間的情感矛盾。甘塞爾描述了甘塞爾綜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樣痴呆,並把它們和歇斯底里連在一起。巴甫洛夫學派從高級神經活動病理學觀點出發解釋本病的發病機理,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分為三個系統;皮質下系統,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號系統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號系統和皮質下系統的活動相對地增強,第一信號系統的機能與具體形象的感知有關,皮質下部位與情緒活動有關,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下系統機能增強,表現為患者情感強烈鮮明,又因第一信號系統處於脫抑制狀態,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維突出,且具有生動、豐富的幻想。以上機理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點。歇斯底里患者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而皮質下出現脫抑制,所以在臨床上可見情感爆發及痙攣發作現象。如果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向皮質以下部位擴散,可產生深度抑制狀態,以至“不動”,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腦皮質容易產生誘導抑制現象,是歇斯底里意識範圍縮小的病理基礎。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機能較弱,原來的興奮灶也較弱,因此舊的興奮灶容易被新的、當前的刺激所抑制,故當前只有新的刺激所產生的興奮灶在活動,由此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為何易於接受暗示性。

中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髒躁”、“奔豚”、“薄厥”,大多為歇斯底里表現。

二、病因

1. 精神因素。諸如自尊心受到損傷,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滿、人際糾紛等難以解決的矛盾,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患者可在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下直接發病。然而有18.4%的患者,發病的精神因素並不明顯,則可能與患者在某種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關。

2.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格的強烈性和多變性。患者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強烈,往往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情感反應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判斷是非的標準往往從感情出發,對人對事也易感情用事。(2)高度的暗示......

歇斯里地是什麼意思

樓主。是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稱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大多發病突然,可出現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歷史淵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臘時代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記載。“hysteria”一詞,起源於“hystero”,即子宮。當時認為本病與子宮有關,是一種婦女獨有的疾病,是由於性的過度刺激或壓抑所致。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當時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體或女妖。C.萊波伊斯指出本病的發病機理在腦而不在子宮。沙可將本病的症狀學進一步系統化,指出本病的症狀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並強調遺傳體質因素與本病發生有關。讓內對歇斯底里的症狀作了心理學解釋,認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由於心理綜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離”,將本病的感覺脫失、癱瘓或遺忘等症狀解釋為由於相應的精神功能從意識中分離出去的結果。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發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壓抑和潛意識的衝動等概念解釋癔病的發病機理,並提出了轉換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說,那些為超我所不允許的願望受到壓抑,而這種壓抑並不完全成功,於是,那些願望採取偽裝的形式,通過“轉換”或轉化而成為症狀。症狀的性質和發生部位具有象徵性意義,使受壓抑的願望得到部分的滿足,或緩和超我和被壓抑願望之間的情感矛盾。甘塞爾描述了甘塞爾綜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樣痴呆,並把它們和歇斯底里連在一起。巴甫洛夫學派從高級神經活動病理學觀點出發解釋本病的發病機理,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分為三個系統;皮質下系統,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號系統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號系統和皮質下系統的活動相對地增強,第一信號系統的機能與具體形象的感知有關,皮質下部位與情緒活動有關,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下系統機能增強,表現為患者情感強烈鮮明,又因第一信號系統處於脫抑制狀態,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維突出,且具有生動、豐富的幻想。以上機理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點。歇斯底里患者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而皮質下出現脫抑制,所以在臨床上可見情感爆發及痙攣發作現象。如果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向皮質以下部位擴散,可產生深度抑制狀態,以至“不動”,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腦皮質容易產生誘導抑制現象,是歇斯底里意識範圍縮小的病理基礎。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質機能較弱,原來的興奮灶也較弱,因此舊的興奮灶容易被新的、當前的刺激所抑制,故當前只有新的刺激所產生的興奮灶在活動,由此可解釋歇斯底里患者為何易於接受暗示性。

中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髒躁”、“奔豚”、“薄厥”,大多為歇斯底里表現。

二、病因

1. 精神因素。諸如自尊心受到損傷,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滿、人際糾紛等難以解決的矛盾,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患者可在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下直接發病。然而有18.4%的患者,發病的精神因素並不明顯,則可能與患者在某種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關。

2.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格的強烈性和多變性。患者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強烈,往往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情感反應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判斷是非的標準往往從感情出發,對人對事也易感情用事。(2)高度的暗示性。患者很容易接受周圍人的言語、行動、態度等的影響,患者......

相關問題答案
薄厥是什麼意思?
小兒驚厥是什麼意思?
薄幕是什麼意思?
中醫中的厥是什麼意思?
不訴薄涼是什麼意思?
薄膜是什麼意思?
詳厥是什麼意思?
敬備薄宴是什麼意思?
宋詞厥是什麼意思?
驚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