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歷史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簡述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意義?

第一, 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第二, 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加速了清朝統治的衰落和崩潰。

第三, 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阻滯了中國半民地化的進程。

第四, 太平天國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意志。

第五, 太平天國革命也是當時世界人民革命鬥爭的一部分,推動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同時也震動了歐洲大陸。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它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裡,時代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義。太平天國的功績主要有: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

2、在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對外國侵略者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鬥爭,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3、同中國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在思想上、組織上,它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對後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有深遠影響。

4、太平天國的領袖還主張與各國通商貿易,後期又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5、19世紀中葉,亞洲出現了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太平天國運動同波斯、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人民的反殖民主義鬥爭,相互推動、相互影響,共同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

太平天國起義的歷史意義

第一, 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第二, 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加速了清朝統治的衰落和崩潰。

第三, 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阻滯了中國半民地化的進程。

第四, 太平天國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意志。

第五, 太平天國革命也是當時世界人民革命鬥爭的一部分,推動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同時也震動了歐洲大陸。

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積極作用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作用主要有下面四點。   第一,最早實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太平天國革命給清封建王朝以沉重的打擊。起義一開始就把推翻清朝作為一個目標,把清朝皇帝、官吏統稱為“妖”,口號是“奉天誅妖,斬邪留正”。起義經歷了14年,範圍達18個省,地主階級及其政權受到沉重打擊。在太平軍攻克的許多地方,“凡官宦之家,呼之為妖頭,殺之必盡。”不少富家大族、衣冠士族成絕戶,生計全無,一直到最後太平天國的反清鬥爭目標從未動搖過。難能可貴的,是太平天國在反對封建政權鬥爭的同時,還把矛頭指向外國侵略者,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爭取光明反對黑暗的大無畏精神,特別是在戰爭中逐步認清了侵略者的本質,當“洋兄弟”撕破了“中立”的面紗時,太平天國的英雄們指責他們派本國軍隊來侵略中國,堅決要把他們驅趕出去。太平天國的反侵略鬥爭,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新覺醒。正如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國》一文中指出的:“中國的南方在反對外國人的鬥爭中所表現的那種狂熱態度本身,雖然表明他們已覺悟到古老的中國遇到極大的危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當然,中國的覺醒除了表現在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之外,還表現在適應新潮流和認識新潮流上,這一點在太平天國曆史上同樣有著光輝的紀錄。 第二,太平天國革命的直接導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結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義。這是從樑發送給洪秀全《勸世良言》作導端的。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思想,諸如平等思想,以及反對儒家的世俗思想等等,多是來自這本小冊子。首先是洪秀全從西方學到了信仰“獨一真神皇上帝”,這在當時必須有很大的勇氣和魄力,不可小視。它的深厚歷史根源,恰恰表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崩潰,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這種新的經濟因素不但給洪秀全以動力,也給洪秀全以勇氣。他不但敢於接受異端,而且竟然敢於拿“獨一真神皇上帝”來和兩千多年作為封建社會精神支柱的孔教對抗,宣佈孔教是中國落後的原因,可謂頗具氣魄。儘管洪秀全對孔教的看法並不全面,但在140年前,這的確是個創舉;其次,他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提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這種平等思想無疑是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倫理思想的一種衝擊。他的理由很簡單,即認為皇上帝是“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國是皇上帝主宰化理。遠而番國亦然;遠而番國是皇上帝生養保佑。近而中國亦然。”因而他反對生“此疆彼土之私”,反對生“爾吞吾並之念”。無疑這種平等思想對封建的等級制度是必然要產生直接衝擊力的,也是對外國侵略中國的不滿。儘管洪秀全這些思想,起初只是一種改良主義思想,希望用這些思想建立他的拜上帝教,能夠以教治道,改變當時那個“世道乖離,人心淺薄”的社會,並通過教化使天下成為“有無相恤,患難相救,門不閉戶,道不拾遺”的理想社會。這是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後來隨著階級鬥爭形勢的發展,洪秀全的改良主義思想未能取得實際社會效果。當他第二次到廣西時,看到他的這些思想由馮雲山在紫荊山加以實踐,並釀成燎原之勢。洪秀全放棄了“以教治道”的改良主義設想,投身到組織農民起義的火熱鬥爭中去。   第三,主張對外開放政策。由於宗教思想來自西方,太平天國的領袖們認為他們同西方資本主義是同信天父皇上帝、同信天兄耶火華的。因此,他們自以為和番國也是“兄弟之輩”,“姊妹之群”。這種思想運用於社會實踐,好處是,對資本主義國家不存戒心,願意和資本主義國家交往。(不好的是,不能認清侵略者的侵略本質,不能區分一般經商貿易者和殖民主義者的本質。在後期太平天國,洪仁玕、李 秀成就因此吃......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歷史意義和教訓

1.歷史意義(歷史作用)

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分歧。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對近代歷史起了推動作用,亦即起了積極作用;二是起了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亦即稱之為消極作用。在做出這種截然不同的結論時,所持的標準也很不一樣。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拔高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是推動封建社會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在十年動亂中拔高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是因為太平天國的“反孔鬥爭”。近年來有些人認為太平天國運動對歷史起了破壞作用,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千百萬人死去,或生產力遭到破壞。標準不一樣,結論自然就不同。那麼,評價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究竟要不要有個標準呢?能不能有個標準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個標準就是太平天國領導者對待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究竟持什麼態度,他們的主張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當時主張學習西方,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這對於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經濟來說,無疑是進步的。

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下面四點:

第一、最早實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

第二、太平天國革命的直接導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結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義。

第三、主張對外開放政策。

第四、重視發展商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

上述四個方面,說明太平天國領袖們的思想體系並不閉塞,是主張和資本主義國家打交道的,對資本主義潮流基本上是持歡迎態度的。後來成為洋務派頭目的曾、李等人,在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之時,已經看到太平天國的一些主張是可取的。他們一方面把農民起義看成“心腹之患”,必須向西方學習船堅炮利,加以鎮壓;一方面則揀起太平天國主張和西方往來以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在中國搞起洋務運動。儘管他們的舉措就其主觀動機而論是不可取的。但他們接受並引進外國的機器和技術,在中國這塊沒有近代工業的土地上,破天荒地辦起近代工廠來,不管它是軍用還是民用企業,在中國都是一個創舉,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個歷史功績是不可低估的。

2.失敗原因

從主觀方面來說,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沒有無產階級領導的單純的農民革命運動。農民是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不是新的生產方式、新的階級力量的代表者,太平天國無法克服本身存在的許多致命弱點,以致在戰爭中犯了嚴重的缺點和錯誤。其主要表現為:

第一,沒有也不可能有科學的革命理論,提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綱領。太平天國雖然提出過《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等社會改革方案,但前者陷於絕對平均主義的空想,後者又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都無法實現。

第二,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洪秀全利用拜上帝會發動起義,在初期曾起過一定的動員和組織作用。但宗教畢竟是對現實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確地指導革命實踐。洪、楊等人利用宗教迷信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終於釀成一場天父和天兄相互殘殺的內亂。動搖了廣大群眾對上帝的信仰。後期,洪秀全在處理政務中,一味強調認識天情,依靠上帝,據納諫議,引起李秀成、李世賢等將領的不滿,嚴重地妨礙了群眾的革命創造精神,使得太平天國無法在現實鬥爭中擺脫困境。

第三,宗派活動危害了起義隊伍的團結。革命隊伍的團結是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金田起義之初,領導集團內部團結一致,共同對敵,但隨著戰爭的勝利和定都天京後的安樂腐朽生活,居功驕傲,逐漸形成了東、北、翼諸王的宗派集團,進行著爭權奪利的鬥爭,終於爆發了天京變亂,使太平天國在自相殘殺中由盛轉衰。太平天國後期,洪......

相關問題答案
太平天國運動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歷史意義?
洋務運動的歷史意義?
太平天國的失敗原因?
太平天國死了多少人?
太平天國有多少兵馬?
太平天國的意義?
太平天國失敗根本原因?
中國精神的歷史意義?
中國改革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