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學記》裡面"當其可"是什麼意思

《學記》說,“當其可之謂時。”這是孟子所說“時雨之化”的“時”,其意義是說,“教育工作必須及時進行,如果失之過早,它就不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相反,如果失之過遲,則學生的要求可能已經消失,也不容易使他們接受當其可就是等到他正是時候的時候

時過然後學 則雖勤苦而難成 說明個體身心發展的什麼性

《學記》中的“時過然後學,則雖勤苦而難成”,說明教學工作應遵循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不均衡性

D.個別差異性

正確答案:A

不可時宜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不合時宜

【拼音】:bù hé shí yí【釋義】: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陵節而施是什麼意思

超過學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 陵,超越。 節,限度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遜).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易解:大學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惡的念頭未發生之前,就用禮來教育,來約束禁止,這就是預備、防備的意思(古德所謂防患於未然是也)。當學生可以教誨的時候才加以教導,就叫做合乎時宜。依據學生的程度,不跨越進度,不超出其能力來教導,就叫做循序漸進。使學生互相觀摩而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叫做切磋琢磨。這四種教學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興盛的原因。

“預時孫摩”什麼意思

豫時孫摩

讀音:yù shí xùn mó

出處《學記》在總結“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的重要規律時指出:“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含義:豫通預,預防。時:及時。孫通馴:循序漸進。摩:相互學習。

該原則對教學的指導意義:

豫,就是預防性原則。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前就加以防範叫做預防。如果不良行為發生之後再去禁止,積習已深就難以矯正。所以這個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上要有預見性。

時,是及時施教原則。“當其可之謂時”,抓住最佳的時機,及時施教,因勢利導,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則,“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孫,是循序漸進原則。“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孫”),根據學生的年 齡特徵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學進度。否則,“雜亂而不孫”,不按順序教學,就會使教學陷於混亂而難以收到效果。

摩,即學習觀摩原則。“相觀而善之謂摩”,學友間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是什麼意思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僻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易解:邪惡的念頭已經發生,然後再來禁止,因為錯誤的觀念已經堅不可拔,教育亦難以勝任。適當的學習時期過了才去學,雖然努力苦學,也難有成就。東學一點西學一些,卻不按照進度學習,只是使頭腦混亂毫無條理而已。沒雞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單落寞而少見聞。結交不正當的朋友,會導致違背師長的教訓,不良的習慣,會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禮記 雖有嘉餚 中的兌字是什麼意思

《禮記·學記·雖有嘉餚》

【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註釋】

1.節選自《學記》(《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

2.雖:即使。 3.嘉餚(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餚,用魚、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強(qiǎng):自我勉勵。強:勉勵。

10.教學相長(zhǎng):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兌(yuè)命》:《尚書》中的一篇。兌,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命,《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佈的政令。《尚書》,又稱《書》《書經》,儒家經典之一。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的著作的彙編。

12.學(xiào)學(xué)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

13.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14.弗:不。

附註:

兌命:

即《說命》,《禮記》均作《兌命》,《古文尚書》篇名,有上、中、下三篇。兌,音yuè,有說或為“說”之誤。

《古文尚書》有《說命》上、中、下三篇。

據《孔傳·序》:“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作《說命》三篇。

又《史記·殷本紀》:“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說命》三篇的主要內容是:

《說命》(上)是君臣的進諫及王、傅說的答辭與武丁的文告。

《說命》(中)是傅說向武丁的進言。

《說命》(下)是《說命》(中)的延續。

附:《禮記》中引的《兌命......

sony筆記本電腦 網絡共享為什麼沒有管理網絡??

有 不是叫“管理網絡” 是在網絡共享的左上方“更改適配器設置”

相關問題答案
當其可什麼意思?
可囿在其中什麼意思?
不亞於當年是什麼意思?
缺你不可什麼意思?
非你不可什麼意思?
碳當量是什麼意思?
大行其道什麼意思?
處其間什麼意思?
摩爾當量是什麼意思?
滬深當月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