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是成語嗎?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魑魅魍魎是成語嗎?

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等於妖魔鬼怪,這個解釋我想應該行得通,但真要深究起來,卻好像又不是這麼簡單。就像《邪櫻》中提到的種種妖魔鬼怪,從無定鄉八老到三山十八友和南宮飛燕,個個背後都有些故事。

那就先說說“魑魅魍魎“

魑,同螭,也同彲。魅,同鬽。而“魍魎”,則有多種說法,比如“蝄蜽”、“罔兩”、“方良”和“蛧蜽”,還有一種說法是把“罔兩”中的“兩”換成三框中加一個“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軟2003中都沒有那個字,而那個字卻赫然不能算是繁體異體,頂多是咱們平時不用它罷了。

“魑魅”和“魍魎”是分開解的。

而且,雖然“魍魎”是在一起,“魑”和“魅”卻各有各的意思。

魑魅:古代傳說中撫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辭海》P211)

換句話說,魑魅就是鬼怪——《邪櫻》中的妖精應該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馬上會想到無定鄉八老中的“刀四”,這個傢伙雖然還沒怎麼露面,卻大約不會是山裡河裡的,所以,刀四不是“魑魅”。

那刀四是什麼?

或許應該說,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為《說文》中明明白白地寫著,“鬽,老物精也”。《周禮》又說,“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鄭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說,“鬽”,是百物之精靈。

而“魑”這種東西,則比“魅”要複雜一點。

《辭海》中解釋,魑,是一種無角的龍——這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騰蛟真人,但騰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能算——可《說文》中又說,“魑,若龍而黃”。既然“若龍”,那就不是龍了。

於是,又有人註解,魑是一種獸形的山神,鄭玄則乾脆說了這麼一句:“魑,猛獸也。”

但魑是一種像龍的東西總不會有錯,在對“彲”的解釋中,有《史記》可以為證,《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龍非彲”。

我私下裡估計,這“非龍非彲”的,肯定就是騰蛟真人了。

說完了“魑魅”,那就該說說“魍魎”了。

“魍魎”除了寫法多一點之外,含義也不算少。

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層的淡影”,也可以指“渺茫無所依的樣子”,前者在《莊子》裡還有個寓言,甚至斑固在他的《幽通賦》中也有提及。(參照《王力古漢語字典》P1739)

至於後者,《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個我很喜歡的句子:“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當然,我更重視的應該是和神仙鬼怪牽扯著的東西。

魍魎,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說,“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兩。”

“夔”這種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至少“罔兩”已經有了下落——罔兩——魍魎者,繡山萬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來那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好吧,接著該說“魑魅魍魎”了。

到底是從什麼地方有的“魑魅魍魎”這個說法?我琢磨了好久,不得要領。

直到有一天去亂翻那本為《邪櫻》預備下的“妖精大全”:《古本山海經圖說》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前言中馬昌儀引了《左傳》——這大約是我能找到的有關“魑魅魍魎”的最早出處了。

《左傳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人死為鬼,鬼死化為魑魅魍魎,永世不得超生,但也算是永生了吧.

民間流傳的九大魁魅魍魎

主還宮,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誰會此意?——龍女

這有一則有關龍女與王山樵的動人愛情傳說

清朝同治年間,山東省有個落第的書生,由於看破了紅塵,獨自一個人離家遠遊, 後搭救了龍女,隨著歲月的流逝,兩個人的感情越來......

魑魅魍魎的成語解釋

【解釋】: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自】:《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示例】: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無所遁形於光天化日之下了!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貶義,用於書面語

魑魅魍魎是成語嗎

是的,是成語

魑魅魍魎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釋義] 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螭(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魑魅魍魎是不是成語

是成語

魑魅魍魎 [chī mèi wǎng liǎ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貶義

出 處

《左傳·宣公三年》:“螭(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魑魅魍魎是成語嗎還是四字詞語

魑魅魍魎是成語。

魑魅魍魎

chī mèi wǎng liǎng

【解釋】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貶義。多用於書面語裡。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正音】魑;不能讀作“lí”。

【辨形】這四個字的左邊都是“鬼”;不能寫作“湯”。

【近義詞】牛鬼蛇神、為鬼為蜮

【反義詞】志士仁人

【辨析】~和“牛鬼蛇神”;都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但~僅用於書面語;比喻的壞人很少有所指;“牛鬼蛇神”常用於口語;比喻的壞人是有所指的。

魑魅魍魎類的成語

哭哭啼啼 洋洋灑灑 洶湧澎湃 波濤洶湧 琴瑟琵琶 魑魅魍魎 拉拉扯扯 拖拖拉拉 恭恭敬敬 魑魅魍魎 涇濁渭清 波濤洶湧 洶湧澎湃

魑魅魍魎指的是什麼?含義是什麼?怎麼理解? 20分

成語解釋

【解釋】: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自】:《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示例】: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無所遁形於光天化日之下了!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於書面語

成語典故

【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左傳·宣公三年》:“螭(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史記·五帝本紀》索隱引服虔雲:“魑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山海經·四次四經》:“剛山多神(光鬼,該字在多數文字編碼中無法顯示),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木石之怪也。

《通典·樂典》:“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於涿鹿,帝命吹角作龍吟以御之,餘驚慌而退也。”

《路史·後紀四》:“蚩尤乃驅罔兩,以肆志於諸侯。

魑,同螭,也同彲。魅,同鬽。而“魍魎”,則有多種說法,比如“蝄蜽”、“罔兩”、“方良”和“蛧蜽”,還有一種說法是把“罔兩”中的“兩”換成三框中加一個“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軟2003中都沒有那個字,而那個字卻赫然不能算是繁體異體,頂多是咱們平時不用它罷了。

“魑魅”和“魍魎”是分開解的。雖然“魍魎”是在一起,但是“魑”和“魅”卻各有各的意思,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詞語辨析

語法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魑,讀作“chī”;魍,讀作“wǎng”。

成語辨形:這四個字的左邊都是“鬼”,不能寫作“湯”。

成語辨析:魑魅魍魎和“牛鬼蛇神”,都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但魑魅魍魎僅用於書面語,比喻的壞人很少有所指;“牛鬼蛇神”常用於口語,比喻的壞人是有所指的。

英語:evil spirits;demons and monsters;demons and devils, ghosts and monsters;all sorts of evil spirits;

成語謎面:鬼多;四鬼

示例:

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無所遁形於光天化日之下了!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他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別人,~。

具體釋義

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

點擊查看圖片

以御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辭海》P211)換句話說,魑魅就是鬼怪——《邪櫻》中的妖精應該也算是“魑魅”了。

《辭海》中解釋,螭,是一種無角的龍。《說文》中又說,“魑,若龍而黃”。既然“若龍”,那就不是龍了。於是,又有人註解,魑是一種獸形的山神,鄭玄則乾脆說了這麼一句:“魑,猛獸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龍非彲”。

《說文》中明明白白地寫著,“鬽,老物精也”。《周禮》又說,“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鄭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說,“鬽”,是百物之精靈。而“魑”這種東西,則比“魅”要複雜一點。

魍魎

“魍魎”除了寫法多一點之外,含義也不算少。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層的淡影”,也可以指“渺茫無所依的樣子”,前者在《莊子》裡還有個寓言,甚至班固在他的《幽通賦》中也有提及。(參照《王力古漢語字典》P1739)至於後者,《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個句子:“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魍魎,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說,“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兩。”。罔兩——魍魎者,繡山萬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魑魅......

成語魑魅魍魎什麼意思呀

魑魅魍魎_成語解釋

【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釋義】: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相關問題答案
魑魅魍魎是成語嗎?
魑魅魍魎是什麼動物?
魑魅魍魎的意思是什麼?
高高興興是成語嗎?
遠近聞名是成語嗎?
路見不平是成語嗎?
魑魅魍魎怎麼讀?
熱鬧非凡是成語嗎?
蹦蹦跳跳是成語嗎?
堅持不懈是成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