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怎麼看性能?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怎樣判斷硬盤性能的好換

硬盤性能判斷的幾個標準 1 轉速轉速是硬盤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盤盤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是硬盤內部傳輸率的決定因素之一,也是區別硬盤檔次的重要標誌,單位為rpm(轉/分鐘)。硬盤的轉速越快,磁頭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掃過的盤片面積就越大,從而使尋道時間和數據傳輸率得到提高。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盤的性能。現在大多數臺式機都是用7200rpm,筆記本大多是5400rpm 2 緩存由於CPU與硬盤之間存在巨大的速度差異,為解決硬盤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盤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盤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為了提高硬盤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現在大部分都是8M. 3 平均尋道時間平均尋道時間的英文拼寫是Average Seek Time,它是瞭解硬盤性能至關重要的參數之一。它是指硬盤在接收到系統指令後,磁頭從開始移動到移動至數據所在的磁道所花費時間的平均值,它一定程度上體現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是影響硬盤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重要參數,單位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其平均尋道時間也不一樣,但這個時間越低,則產品越好,現今主流的硬盤產品平均尋道時間都在在9ms左右。 4 接口標準硬盤接口是硬盤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盤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盤接口決定著硬盤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盤接口的譁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不同的硬盤接口採用不同的數據傳輸規範,所能提供的數據傳輸速度也不相同。傳輸規範是硬盤最為重要的參數之一。IDE接口 SCSI接口 SATA接口 光纖通道現在的臺式機流行的是SATA接口,服務器流行的是SCSI接口,光纖通道.

移動硬盤性能如何判斷?

移動硬盤選購之完全指南

一、術語祥解

移動硬盤顧名思義是以硬盤為存儲介制,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盤都是以標準硬盤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盤(1.8英寸硬盤等),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盤還是以標準筆記本硬盤為基礎。因為採用硬盤為存儲介制,因此移動硬盤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準IDE硬盤是相同的。移動硬盤多采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接口,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1。接口類型

接口類型是指該移動硬盤所採用的與電腦系統相連接的接口種類,並不是其內部硬盤的接口類型。因為移動硬盤要通過接口才能與系統相連接,因此接口就決定著其與系統連接的性能表現和數據傳輸速度。選擇移動硬盤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其接口類型。目前移動硬盤多采用USB和IEEE1394接口,其中USB1.1接口能提供12Mbps;USB 2.0接口能提供480Mbps;IEEE1394a接口能提供400Mbps;IEEE1394b能提供800 Mbps的數據傳輸率。但這些都是該接口理想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大數據傳輸率,在實際應用中會因為某些客觀的原因(例如存儲設備採用的主控芯片、電路板的製作質量是否優良等),減慢了在應用中的傳輸速率。

USB

USB接口的移動硬盤盒是的主流接口,支持熱插拔。USB有兩種標準,USB1.和USB2.0。USB2.0傳輸速度高達480Mbps,是USB1.1接口的40倍,USB2.0需要主板的支持,可向下兼容。同品牌USB2.0移動硬盤盒比USB1.1的要貴30~50元。 但考慮到其速度巨大差異和USB2.0已成為市場的主流,所以推薦購買支持USB2.0的移動硬盤盒。即使你現在的主板不支持,也可為以後的升級做好準備。

IEEE 1394

IEEE1394也稱 Frie wire(火線),它是蘋果公司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是蘋果電腦標準接口。其數據傳輸速度理論上可達400Mbps,並支持熱插撥。但只有一些高端PC主板才配有IEEE1394接口,所以普及性較差。推薦有特殊需要的朋友使用。

現在市場上出現不少USB2.0+IEEE1394雙接口的移動硬盤盒,配置較為靈活,但售價也相對較高。

二、存儲介質、數據傳輸率、轉速

存儲介質

存儲介質是指移動硬盤內部所採用硬盤介制的類型。目前移動硬盤內所採用的硬盤類型主要有三種:3.5寸臺式機硬盤;2.5寸筆記本硬盤;1.8寸微型硬盤。其中3.5寸臺式機硬盤,就是DIY市場內最為廣泛的硬盤產品,專門應用於臺式機系統,是三種硬盤中尺寸最大、重量最大的一個。而且因為是設計給臺式機使用,對於防震方面並沒有特殊的設計,此類產品應用於移動硬盤內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據的安全性,而且攜帶也不大方便,不過在價格和容量方面還具備一定的優勢。2.5寸筆記本硬盤則是專門為筆記本設計的,在防震方面也有專門的設計,抗震性能不錯,尺寸、重量都較小,在目前移動硬盤中應用最多。1.8英寸微型硬盤,也是針對筆記本設計的,抗震方面不成什麼問題,而且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其價格還處於較高的層次,普及還比較困難,更適合特殊需要的用戶,而且容量也比較小。

數據傳輸率

與硬盤產品不同,硬盤的數據傳輸率強調的是內部傳輸率(硬盤磁頭與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率),而移動硬盤則更多是其接口的數據傳輸率。因為移動硬盤是通過外部接口與系統相連接,其接口的速度就限制著移動硬盤的數據傳輸率。雖然目前的USB1.1接口能提供12Mbps;......

硬盤性能指標是什麼

硬盤性能指標

1.轉速

轉速是硬盤所有指標中除了容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性能參數,以每分鐘多少轉(RPM)為單位,因為轉速對於硬盤傳輸速度和持續傳輸速度至關重要,轉速越快,硬盤取得及傳送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目前,硬盤轉速主要為5400RPM、7200RPM和10000RPM。

2.容量

硬盤上信息的存儲是以同心圓的形式排列的。每一個圓稱為一個磁道。半徑方向單位長度內的磁道數目稱為道密度Dt,沿圓周單位長度上的信息比特數稱為位密度Db,面密度Da為道密度與位密度的乘積,即Da = Dt x Db。Da越大表明一個盤片上能存儲的信息量就越大。

面密度的提高會使相鄰磁道間的數據干擾加大,磁頭在磁道上進行數據讀寫時易發生偏離,差錯機率增大。硬盤的容量與盤片數、面密度關係密切,這兩項數值越大則容量越大。但是盤片數的增加會使硬盤體積增厚。單碟容量的大小直接關係到整個硬盤容量的大小。因為目前的硬盤裡一般只能放進4~5張碟片,只有提高每張碟片的容量才可以不斷地增加硬盤的容量。然而隨著磁碟密度的提高,磁頭就必須隨之越來越靈敏。目前,單碟容量超過20GB的硬盤已經全部使用了GMR磁頭。

單碟容量除了對容量大小產生影響之外,還和硬盤的數據傳輸速度有密切的關係。磁道數的增加對於減少磁頭的尋道時間大有好處,因為磁片的半徑是固定的,磁道數的增加意味著磁道間距離的縮短,而磁頭從一個磁道轉移到另一個磁道所需的就位時間就會縮短,這將有助於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內線性磁密度的增長則和硬盤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有著直接的聯繫,新一代GMR磁頭技術確保了這個增長不會因為磁頭的靈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所以在很多時候,更高單碟容量的5400RPM硬盤會比單碟容量較低的7200RPM硬盤速度更加快。

3.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指的是磁頭到達目標數據所在磁道的平均時間,它直接影響硬盤的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磁頭平均尋道時間除了和單碟容量有關外,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磁頭動力臂的運行速度。目前硬盤平均尋道時間大約為7~9毫秒。

4.緩存

緩存也是硬盤相當重要的一個參數,其大小也會直接影響到硬盤的整體性能。在數據的讀取過程中,硬盤裡的控制芯片發出指令,將系統指令正在讀取的簇的相鄰的下一個或幾個簇的數據讀入硬盤高速緩存。這樣,當系統指令開始要讀取下一個簇的數據的時候,硬盤便不需要重新開始一個讀取動作,只需要將緩存中的數據傳送到系統主存中去就行了。因此緩存容量的加大可以容納更多的預讀數據。這樣大大縮短系統等待的時間。目前主流硬盤的緩存已達2MB。

5.傳輸速率(transfer rate)

傳輸速率分為內傳輸速率與外傳輸速率。內傳輸速率是從硬盤到緩存的傳輸速度,外傳輸速率是從緩存到通信接口的傳輸速度。內傳輸速率更能反應硬盤的實際表現,通常以每秒MB為單位。目前,最快的傳輸速度已達160MB/s。

除了轉速,容量,緩存大小,尋道時間,還有單碟容量

使用的技術也有關係,比如希捷7200.10的垂直記錄

怎麼看硬盤的性能好壞 從什麼方面看?

單碟容量越大越好(單碟500G比雙碟250G*2好),緩存越大越好,轉速越高越好,SATA版本越高越好

其他尋道時間什麼的基本感覺不出差距

硬盤的性能好壞主要看什麼方面

看參數呢,就是轉速快的速度快。緩存大的速度相對快點。 目前主流的硬盤有7200轉的。。非主流的有5900轉的。。5400轉的。。還有能自動變速的。。 緩存有8M 16M 32M 的、、、選購的時候。看穩定性。然後才看速度。我們買硬盤就是要穩定。把數據放在裡面。放心。。 不穩定的硬盤,速度再快,送給我我都不要。。萬一數據丟失很心疼很麻煩的。鑑於硬盤只有那幾個公司能製造出來。。。那就看品牌和系列了咯。。。日系:有日立。富士通-東芝 日系硬盤穩定性都是最好的。但是噪音相對稍大。發熱比美系稍高。美系: 有西數 和希捷 西數硬盤在節能和靜音做得非常好。其高端系列質量很好。 希捷的速度很快。韓國:有 三星。。 三星的臺式機硬盤我沒用過,暫不知道。。筆記本硬盤就不敢恭維了。。送給我我都不要。。 用怕了。。。

怎麼看硬盤的性能好壞

硬盤的性能關乎很多方面!

轉速只是一方面,還有單碟還是多碟,磁頭數,緩存等!一般好硬盤都是單碟高容量高轉速大緩存!

比如筆記本高端盤就是7200轉,單碟500G。16M緩存!

如果想要測試你硬盤好壞,可以用ATTO這個工具測試!

怎樣判斷硬盤性能的好換

硬盤的轉速越快,磁頭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掃過的盤片面積就越大,從而使尋道時間和數據傳輸率得到提高。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盤的性能。現在大多數臺式機都是用7200rpm,筆記本大多是5400rpm 2 緩存由於CPU與硬盤之間存在巨大的速度差異,為解決硬盤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盤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盤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為了提高硬盤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現在大部分都是8M. 3 平均尋道時間平均尋道時間的英文拼寫是Average Seek Time,它是瞭解硬盤性能至關重要的參數之一。它是指硬盤在接收到系統指令後,磁頭從開始移動到移動至數據所在的磁道所花費時間的平均值,它一定程度上體現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是影響硬盤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重要參數,單位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其平均尋道時間也不一樣,但這個時間越低,則產品越好,現今主流的硬盤產品平均尋道時間都在在9ms左右。 4 接口標準硬盤接口是硬盤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盤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盤接口決定著硬盤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盤接口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不同的硬盤接口採用不同的數據傳輸規範,所能提供的數據傳輸速度也不相同。傳輸規範是硬盤最為重要的參數之一。

相關問題答案
硬盤怎麼看性能?
顯卡怎麼看性能好壞?
硬盤怎麼看是物理壞道?
東芝硬盤怎麼看型號?
機械硬盤怎麼看轉速?
硬盤怎麼設置只讀屬性?
舊電腦硬盤怎麼處理?
舊硬盤怎麼打開?
足彩亞盤怎麼看?
英諾達固態硬盤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