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家長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以下是幾點教育心得分享:一、學會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早晨往孩子肩上放書包,沉甸甸的,10歲的孩子每天都要揹著這麼重的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孩子們越來越沉的書包,是老師的期望和家長望子成龍的結果,帶給孩子們的卻是越來越少的娛樂時間,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不妨讓孩子們當一天自己的主人,老師們、家長們可以引導,不必強制,讓他們自己組織娛樂、競賽,讓他們自己撒歡、遊戲,讓他們放飛快樂、張揚個性,讓他們真正地自由地做一天自己的主人,這是對孩子們的尊重和信任,是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更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最好方法。 二、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孩子自從上學以來,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學習成績了。在中國,孩子的學習成績是衡量教育成功與失敗的標準,而經常忽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只是代表孩子在特定時段內的學習效果,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孩子的一生,因此,良好的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教育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一點一滴積累而成,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 三、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怎樣對待自己、對待孩子,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所以當問題出現在孩子身上時,應先從父母身上找原因,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則。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看一看孩子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麼樣子了,家長在要求孩子學習的同時,也嚴格要求自己,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身教勝於言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只有給孩子樹立了榜樣,他才會心服口服聽家長的話,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是父母自我完善的過程。 四、讚賞和鼓勵對孩子的成長很有益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經常對孩子的行為加以肯定和認同,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孩子都有被認可、被讚美的願望,恰當地讚美是孩子進步的動力,一句讚美的話,往往會讓孩子受用一輩子,改變孩子的一生。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及時誇獎孩子:你太棒了!你真行,爸爸媽媽都應該向你學習!這些話本身就給人很大的滿足感。當孩子考得不理想時,如果把責備埋怨變成理解和支持:“這次考得不好只能說明是這一次,咱們現在努力,憑你的聰明智慧,下次一定能考好!”孩子聽了這些催人奮進的話,心裡一定會心裡用勁,不斷進步。五、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最重要 現在的許多家長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意志品質的培養,這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如何,對他一生的發展、學習、生活、工作乃至身體都有直接的關係。自覺、堅持、果斷、自制是構成一個人意志品質的四個基本因素。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後天的教育培養。孩子在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志品質的初步狀態,進入小學三四年級以後,意志品質的各個因素髮展很快,必須從小抓緊意志品質的培養,一點也不能放鬆。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就是培養了孩子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確實是這樣,在中國,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實卻是,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對於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 “ 退貨 ”

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你瞭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給家長的“8條建議”

1、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說給父親)

孩子讀初中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據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菸、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父母改變,孩子改變。

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瞭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

家長如何配合老師做好家庭教育計劃

這問題?家庭教育應該是老師配合家長來做的吧,離不開家庭嘛。

家庭教育中,做父母的怎樣才能做到以身作則

家長與孩子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會建立起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由此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易接受、最易模仿的人。

由此可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言傳”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父母對孩子諄諄教導,其影響力不及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是,在心理諮詢門診,人們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有三分之二和父母的行為有直接聯繫,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父母為人處世、行為規範的折射。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孩子的行為過程有著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年幼的孩子缺乏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他們首先是通過感覺,也就是直觀表象來認識外界事物。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模仿,他們所模仿的第一個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說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第一個榜樣。許多子女的行為舉止之所以像父母,與其說是遺傳不如說是早期模仿的結果。道德是一種價值判斷,是一種行為規範,家長的言行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個性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家長對美醜、善惡、是非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為人誠懇,言行有禮貌、講文明,孩子看得見、學得到,天長日久就會起薰陶和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長對別人的態度粗暴,行為失態,缺乏教養,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大可能的。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家長的折射。而家庭教育又不像學校教育那麼系統和規範,家長的行為有意無意中都會影響到孩子,家長的言行不一,無論他(她)對孩子如何說教,也難使孩子心服口服,甚至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人生採取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身為家長必須隨時隨地檢查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行為規範教育孩子。家長要求孩子相信的道理,自己首先應該相信;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家長要求孩子不做的事情,自己也不做。即使家長偶然疏忽做錯了事,也要放下家長的面子,向孩子說明自己的錯誤並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有利於孩子辨別是非,知錯必改和實事求是。如果說循循善誘,曉之以理是家庭教育基本方法的話,那麼身教更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每個家長都要注意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作文

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需要。傳統的重智輕德體,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理論。家長學校應在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按照傳統觀念。 2,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光宗耀祖的觀念,重視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必須代之以為國教子的觀念;不為人先,要一以貫之;“千金之子,提高家教水平,坐不垂堂”(不冒險)……應該培養孩子的科學與民主,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如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以便共同完成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的任務,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重知識輕能力。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過去、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精神,不為人後,不僅無益,協調學校教育、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①循序漸進。而按照現代觀念。欲速則不達,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中學後,應樹立全面發展觀念。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有道德。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1。 ③態度一致,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並重、有文化。孩子上了小學,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 3,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係協調能力的發展。當前家長學校要著重抓好、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聽話才是好孩子,提高家教水平,重分數輕實際水平的觀念必須改變、自立與自強,教育統一,量力而行,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轉變家教觀念。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鍊相結合,揠苗助長、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經驗研究家教中的新問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有紀律的,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家長學校則肩負著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現代家教理論,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家長的養兒防老。傳統的德育觀念必須改變,反而害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如何做家長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學校是不可能單獨把孩子教育成才。現在的父母對家庭教育子女方法的需求不在滿足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和內容,而是尋求最大限度的開發自身潛力受教育的途徑和“量身訂製”的個性化教育服務。 我們當中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上了學,只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吃穿問題,至於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問題交給學校和老師去管就可以了。這個觀點其實是不對的,你想同一個老師在同一個班級上課,為什麼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就要差一些呢?這其中關鍵在於孩子平時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如果父母平時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我想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就有很大改變呢?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父母就不需要整天為孩子的學習成績煩心和苦惱呢?也再不用到處找老師為孩子補學補差呢?孩子也不會再為學習而累呢?如果父母平時再能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孩子的潛能,尊重孩子好的興趣和愛好,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相信我們的父母也同樣能培養出一個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也就不需要再為孩子經常不開心.不快樂而困惑和迷茫呢?也再不用為孩子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擔憂和犯愁呢?孩子也再不會整天愁容滿面和悶悶不樂的樣子呢? 家庭教育專家認為:獨生子女教育意味著100%的成功和失敗。父母要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適合社會高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學習現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和對孩子的教育能力。對孩子因材施教,重視父母的榜樣作用,養成好習慣和孩子一起成長,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對孩子不要過高的期望.過分的溺愛.過多的干涉.過度的保護.過多的指責。 家庭教育是一個與孩子心理溝通的過程,家庭教育是以親子關係為中心展開的教育,我們主張父母為主,祖輩為輔的原則。家庭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家庭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家庭教育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的開端;家庭教育是完成幼兒心理和行為塑造的重要環節。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凡事包辦.代替.增加孩子的依賴性。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怎樣有效的指導孩子學習?

正確培養孩子主動專心學習的能力,提高成績: 一、從多方面評價孩子。 評價孩子不要只盯在考試成績上,要從多方面評價孩子。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如:文明禮貌、熱愛勞動習慣、動手操作、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善於創新的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學知識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熱愛學習。不光學書本是學習,學習書本以外的有用的東西同樣是在學習。如大風車節目是學生非常喜歡看的,從中可以學到許多知識。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養,養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使其受益無窮;同時也會使家庭成員關係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標高尚,生活質量高,充滿安全、幸福的感覺。家庭文化氛圍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 物質文化方面,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居室寬大、明亮、整潔,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掃得乾乾淨淨,佈置得體,也同樣可以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比如牆壁上懸掛著字畫(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贈送的、或者是自己創作的字畫)、地圖、照片等,書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當前的暢銷書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給孩子安排一間光線充足、安靜而不受干擾的學習室,至少也要在房間一角給孩子擺一張書桌和一個小書架。應該認識到家庭文化環境對孩子的薰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現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裝修的富麗堂皇,高檔傢俱和家用電器應有盡有,家裡一天到晚是打牌聲、喝酒猜拳聲和吵吵罵罵聲,卻沒有讀書聲,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學的現代家規,形成文明民主家風。家規不是單純約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明確規定家庭成員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對傳統的家規要批判地繼承。良好的家風是一種無聲的命令,有著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要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關心,講文明禮貌,講理解寬容,無論何時不說過頭話,不採取過激行動。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勵孩子關心、參與家庭事務的處理,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不僅要做他們的老師,而且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家庭關係更加親密融洽。須知父母的專制只能使孩子變得懦弱無能或蠻不講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圍。家庭成員在勞作和學習之餘,不妨在一起講講見聞、故事、笑話,語言風趣幽默些;可養成一些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讀書看報,寫字畫畫,種花種草,打球,郊遊,下棋,欣賞音樂,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要認識到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現代科技、不會操作電腦的人。家庭要有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這樣的家庭才能造就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有用之材。 三、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眾所周知,田徑場上運動員起跑動作的好壞,會影響到比賽成績。新學年的開始,也正是孩子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熱情幫助他們做好各項準備,滿懷信心地去迎接新的開始呢? A.學習態度的準備 孩子從幼兒期做遊戲為主變為入學後的學習為主,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要鼓勵他們按時到校,遵守紀律,專心聽講,大膽發言,認真做作業,做個好學生。在評價孩子學習成果時,要以期待的親切眼光鼓勵他們:“我相信你能改正粗心的毛病。”“我相信你能完成學習的任務。”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用冷漠的語言訓斥孩子,說什麼:“你真笨!”“我看你是不會學好的。” B.學習習慣的準備 學習習慣是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基本保證。要讓孩子入學後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學習用品要準備好,帶齊全;聽到鈴響要按時進課堂;認真做作業,按時交作業;保護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和......

如何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無論走進學校,還是走上社會,都能事半功倍;而失敗的家庭教育,卻會使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走上歧途。教師要指導家庭教育必須提高指導家庭教育的水平。要想真正教育好問題學生,教師必須從家庭教育入手。因此,指導家庭教育,將成為教師的另一個任務。也只有會指導家庭教育的教師,才算是一名成功的教師。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可以主要從一下三方面入手:1、幫助家長認識什麼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質、特點、規律是什麼。2、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糾正不正確的指導思想。3、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家教態度和方法。這三個方面中,第二方面是中間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指導家長時,一定要抓住根本。從根本上提高認識,才能真正提高家長的素質。其次,我們還要熟習通過哪些方式進行指導。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做以下幾方面工作:辦家長學校;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與子女談心會;定期家長諮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指導家長時的幾點注意事項:要常常以自己也是家長的口氣和家長談話;引導家長自己認識自己的缺點;注意推廣家長的先進經驗,請做得好的家長做報告;注意力要集中在家長身上;父母雙方都要指導;指導要及時。教師要想成功地指導家庭教育,必須進行系統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如果一個教師自己的水平不高,連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還談什麼指導其他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呢?就具體內容而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一 端正教育子女的指導思想。這是教子有方的家長的共同特點。他們不搞智育單一,更不搞“逼子成龍”,而是堅定地教育子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箇中學生如果真的做到了德、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會考上大學的。二 要像培育樹苗一樣培育子女。育人如育樹,育人更復雜更困難。家長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應該付出精力、時間、心血,有時還要做出一些犧牲……三 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的思想、行為應該成為孩子的楷模。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的言行,影響、教育子女,讓孩子崇拜自己……四 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志向。這件事做得好。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內在而持久的動力,使孩子能夠正確對待成才之路上的成功與挫折,腳踏實地地為實現美好的理想去奮鬥、去拼搏!五 要下功夫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形成一切意志品質的必備條件。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眾多的家長對良好習慣的作用估計不足,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而一些明智的家長……站在培養孩子具有高度責任感與義務感併成為具有堅強毅力的人的高度,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小事抓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良好習慣,並注意通過經常的實踐不斷加以強化,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六 曉之以理,堅持疏導。這是眾多的優秀的學生家長教育子女的共同經驗。曉之以理,一通百通;堅持疏導,教育成功。七 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融洽的家庭氣氛。這是使孩子保持健康情緒的重要條件。八 家長要努力做孩子的知心人。讓孩子敢於和自己說心裡話,即使是孩子說了錯話、表達了錯誤觀點,家長也決不可“當頭一棒”……而應耐心地聽完孩子的意見,採取恰當的方式啟發、誘導、以理服人。九 家長要主動與老師密切配合,經常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瞭解孩子所在班級的動向,以便針對孩子的實際及時和老師商討協調一致的教育方法……(十)家庭內部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協調、一致。父母之間、祖父母之間、祖父母與父母之間,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出現意見分歧……因此,家庭中應該以權威性最大的一名家長擔任教育子女的主要角色,並負責使各方面對孩子的要求與教育協調一致起來……此外還要注意:1、指導家長從細微處管......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PDF

一、做合格父母,

如果每個人都關注教育,對教育貢獻,那麼教育就會改變,因為教育的本質並不是“傳道”,而是“學習的能力”;並不是“解惑”,而是“從經驗中得到領悟”;並不是“指出成功之道”,而是“找到個人心中的聲音”。而“分享學習的能力”,“分享我們的經驗”,“幫助找到他人的聲音”都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做的事情。

《給父母的四個建議》

1、多稱讚,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懲罰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2、多信任,少嚴管;多放權,少施壓

嚴管中長大的孩子,無法獨立  施壓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權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責任

3、多授漁,少授魚;多做,少說

傳道中長大的孩子,失去判斷   解惑中長大的孩子,僅能記得

互動學習中長大的孩子,才真懂得  以身作則中長大的孩子,言行一致

4、多做好朋友,少做嚴長輩

規矩中長大的孩子,保守膽小  父母附屬品的孩子,被動聽話

輕鬆中長大的孩子,樂觀快樂  做父母朋友的孩子,愛人愛己二、家庭教育的四不要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教育得當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避免以下四不要

1、不要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願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

2、不要威脅,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你再......我就......”儘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一定有效果。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幹,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3、不要保證,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麼,也不應要求孩子作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自己說的是真話,那麼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後循規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作了一個並非出於自願的保證後,他等於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

4、不要諷刺. 父母諷刺孩子,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它往往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交談設下了牢固的障礙。挖苦的語言會招來孩子的反擊,會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築起一層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應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不應該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家長如何做好寄宿制學生的家庭教育?

最好的方法是鼓勵。批評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儘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中國父母以批評為主,美國父母以表揚為主。因此美國孩子自信心比中國孩子強。

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

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 優異成績。不要具體督促讓 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

相信孩子,不斷表揚,常對孩子說:“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

相關問題答案
家長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家長如何進行感恩教育?
教師如何做好家長工作?
如何做好家庭主婦?
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家長如何做到有效傾聽?
如何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學生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幼兒家長?
做為家長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