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關節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人體關節有哪些類型

人體關節大致可分為屈戌關節(如手功的指間關節)、蝸狀關節(如踝關節)、車軸關節(如橈尺近端關節)、橢圓關節(如橈腕關節和枕寰關節)、鞍狀關節(如拇指側的腕掌關節)、球窩關節(如肩關節)、杵臼關節(如髖關節)、平面關節(如跗骨之間的關節)八種類型。

指關節屬於()a.鞍狀關節 b.球窩關節 c.滑車關節 d.橢圓關節 e.杵臼關節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和問題回答的高峰時段(中午11:00-3:00 晚上17:00-24:00)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你可以請教老師,問問同學,共同學習互相進步

三,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裡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臺,(如作業幫)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o^)/~祝學習進步~~~

希望對你有幫助,你的採納就是我們回答的動力!帥氣又萌萌噠你不要忘了採納!!!!!

人體主要的六個關節

人體關節大致可分為屈戌關節(如手部的指間關節)、蝸狀關節(如踝關節)、車軸關節(如橈尺近端關節)、橢圓關節(如橈腕關節和枕寰關節)、鞍狀關節(如拇指側的腕掌關節)、球窩關節(如肩關節)、杵臼關節(如髖關節)、平面關節(如跗骨之間的關節)八種類型。

指間關節

踝關節

橈腕關節

腕掌關節

肩關節

髖關節

人體解剖學的軀幹骨及其連結可以有哪些作業

第三章 骨及骨連結 作業答案

2012-11-12 11:53 發佈範圍:公開

名詞解釋

1.胸骨角:胸骨柄與胸骨體的結合處,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胸骨角平面是胸部的重要平面。胸骨角兩側平對第2肋軟骨,為計數肋的標誌。

2.坐骨大孔即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與坐骨大切跡圍成的孔。

3.坐骨小孔即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與坐骨小切跡圍成的孔。

4.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兩側髖骨相連結而成的骨環,骨盆以界限分為大骨盆和小骨盆兩部。

5.恥骨聯合位於小骨盆前上部,由兩側恥骨聯合面借恥骨間盤相連結構成。

6.肘後三角:肘關節屈曲呈直角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3點構成等腰三角形,稱肘後三角。三角的尖指向遠端。當肘關節申直時,上述三點成一條直線。肘關節脫位或肱骨內、外上髁骨折時,三者的等腰關係發生改變。但肱骨其他部位的骨折,不會影響他們的三角形和直線關係。臨床上常常用來鑑別肘關節後脫位與肱骨髁上骨折。

7. 提攜角:臂軸與前臂軸的延長線相交形成一向外開放的角度,約165-170度,其補角為10-15度,即提攜角。

簡答題

1.上肢骨包括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兩部分。上肢帶骨有鎖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有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掌骨(5塊)、指骨(14塊)。下肢骨包括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兩部分。下肢帶骨有髖骨;自由下肢骨有股骨、髕骨、脛骨、腓骨、跗骨(距骨、跟骨、骰骨、三塊楔骨、足舟骨)、跖骨(5塊)、趾骨(14塊)。軀幹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3部分。成人的椎骨包括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1塊骶骨(由5塊骶椎癒合而成),1塊尾骨(由4~5塊尾椎癒合而成)。肋共有12對,胸骨1塊。

2.髖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髖臼周緣附有髖臼脣,加深關節窩,股骨頭幾乎全部納入髖臼內。關節囊堅韌而厚,股骨頸除後面的外側部外,都包在關節囊內。關節囊周圍有韌帶加強,其中位於囊前壁的髂股韌帶最為強大。關節囊內有股骨頭韌帶,連於股骨頭凹與髖臼之間,內有營養股骨頭的血管通過。髖關節是典型的杵臼關節,可作多軸運動,可作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和環轉運動。

3.膝關節是全身最大、關節面最不適應,而穩定性最好的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共同構成的關節。關節囊周圍有韌帶加強,特別是強大的髕韌帶在囊的前方,內、外側面附近有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囊內有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腔內有內、外半月板。關節囊滑膜層結構複雜,除形成滑膜皺襞外,在髕骨上方形成髕上囊。

4.顳下頜骨節組成:由下頜骨的下頜頭與顳骨的下頜窩和關節結節組成。特點:關節面上覆有纖維軟骨,關節囊鬆弛,關節囊外側有顳下頜韌帶(外側韌帶)、莖突下頜韌帶和碟下頜韌帶加強,關節腔內有關節盤將關節腔分為上下兩部分;關節盤上面如鞍狀,前凸後凹的關節結節和下頜窩的形狀相適應。

運動方式:上提、下降、前進、後退、側方運動。

下頜運動的肌肉:

上提:咬肌、翼內肌、顳肌前部纖維

下降:翼外肌(雙側)、舌骨上下肌群

前進:翼外肌(雙側)、翼內肌

後退:顳肌後部纖維

側方運動:翼外肌(單側)、顳肌後部纖維(單側)

5.按關節運動軸數目和關節面的形態分三類:

人造髖關節的髖關節

髖關節概述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屬於杵臼關節。髖臼內僅月狀面被覆關節軟骨,髖臼窩內充滿脂肪,又稱為Haversian腺,可隨關節內壓的增減而被擠出或吸入,以維持關節內壓的平衡。在髖臼的邊緣有關節盂緣附著。加深了關節窩的深度。在髖臼切跡上橫架有髖臼橫韌帶,並與切跡圍成一孔,有神經、血管等通過。關節囊厚而堅韌,上端附於髖臼的周緣和髖臼橫韌帶,下端前面附於轉子間線,後面附於轉子間嵴的內側(距轉子間嵴約1釐米處),因此,股骨頸的後面有一部分處於關節囊外,而頸的前面則完全包在囊內。所以股骨頸骨折時,根據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內、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髖關節周圍有韌帶加強,主要是前面的髂股韌帶,長而堅韌,上方附於髂前下棘的下方,呈人字形,向下附於股骨的轉子間線。髂股韌帶可限制大腿過度後伸,對維持直立姿勢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關節囊下部有恥骨囊韌帶增強,可限制大腿過度外展及旋外。關節囊後部有坐骨囊韌帶增強,有限制大腿旋內的作用。關節囊的纖維層呈環形增厚,環繞股骨頸的中部,稱為輪匝帶,能約束股骨頭向外脫出,此韌帶的纖維多與恥骨囊韌帶及坐骨囊韌帶相編織,而不直接附在骨面上。股骨頭韌帶為關節腔內的扁纖維束,主要起於髖臼橫韌帶,止於股骨頭凹。韌帶有滑膜被覆,內有血管通過。一般認為,此韌帶對髖關節的運動並無限制作用。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但由於股骨頭深嵌在髖臼中,髖臼又有關節盂緣加深,包繞股骨頭近2/3,所以關節頭與關節窩二者的面積差甚小,故運動範圍較小。加之關節囊厚,限制關節運動幅度的韌帶堅韌有力,因此,與肩關節相比,該關節的穩固性大。而靈活性則甚差。這種結構特徵是人類直立步行,重力通過髖關節傳遞等機能的反映。當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時,股骨頭大部分脫離髖臼抵向關節囊的後下部,此時若外力從前方作用於膝關節,再沿股骨傳到股骨頭,易於發生髖關節後脫位。A、適應症關節因退化、創傷後或風溼性疾病而產生磨損。骨折或缺血壞死。先前手術後的狀況,例如關節重建(切骨術)、關節固定術、半人工髖關節或全人工髖關節(THR)。B、禁忌症急性與慢性之局部或系統性感染。可能危及肢體的嚴重肌肉、神經或血管疾病。關節近側或末稍缺乏骨質結構,以致於不易甚至不可能將植入物固定。完全或部分缺少肌肉或韌帶組織。生理年齡小於60歲,但其關節疾病可能需要不同之重建手術(切骨術)或人工關節手術的病患。任何伴隨而來並可能會危及植入物的功能性與成功與否之疾病。對於植入物材料的過敏,尤其是金屬(例如鈷、鉻、鎳等)。腎功能低下:雖然對於血清鈷與血清鉻水準之間的因果關係不甚瞭解,但仍舊無法完全排除長期額外的劑量對於健康狀況的影響。然而在慢性腎功能低下的狀況下,Metasul金屬配件則不宜使用,或只有在密切觀察進展的狀況下(血清鈷、血清鉻、血清肌酸、BUN、心臟超音波)以避免血清鈷與血清鉻水準增加,並在審慎評估後認為治療的優點大於風險才使用。

掌指關節不是球窩關節嗎?

不是的,應該是杵臼關節。

相關問題答案
杵臼關節有哪些?
人的關節有哪些?
後鼻音節有哪些?
清明節有哪些活動英文?
四大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元宵節有哪些民間活動?
淘寶造物節有哪些活動?
中關村有哪些醫院?
音節有哪些?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