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平時怎麼上課?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研究生一般怎麼上課

首先是選課,根據你的專業,會給出很多的科目。然後導師會參與,和你一起選擇一些有利於你的研究方向揣課程,上報後就可以上課了。都是正常上課的,和本科沒什麼區別。只是沒什麼考試,都是些開放的學習方式,要求你寫一些報告總結,甚至是論文來作為考試成績。

碩士平常怎麼上課?專業碩士怎麼上課?

都一樣,第一年在學校上課,不過課程是自己選的,學校有指定的課程,你從中選擇一部分,也是每天去教室上課。研二和研三就沒課了。

請問研究生學哥學姐們都是怎麼上課的

呵呵,一看你還沒有弄明白研究生的實質是什麼。

其實挺多研究生現在就是給導師打工的,基本平時所謂“研究”的東西都是老師自己的事,比如老師要出版“著作”需要你去打字,老師做買賣需要你去跑業務,甚至是老師要發表學術論文要你代筆。當然,會有很多人反駁我的觀點,不過這也是因為老師不同。老師越強,各種事越多,分給學生的事也越多;相反,每天都是在學習的,一般也是因為老師接不到什麼工作,只能放學生們天天去上課了。

一般如果老師安排自己的學生幫自己做事,都會跟那些開課的老師事先打好招呼,最後平時上課和最後考試時都是意思意思就過去了。有些衝擊院士的強力教授的學生,基本都不去上課,全都被老師派出去幹活去了。就算呆在學校,也是算作短期休息,很難有精力去上課。但是最後上課的比不上課的都厲害。

至於緊張與否,可以說跑業務挺緊張的,可能剛起床早飯還沒吃老師就讓你坐火車去外地。請假?沒聽說過,基本打個招呼就行。

當然,也有很多人可能不贊同這上面的觀點。因為潛規則只發生在有權有錢的地方,聽說過官場有潛規則,賣菜就不一定有什麼潛規則。研究生生活也是一樣,只有那些所謂的厲害老師才會潛規則,至於其他普通的老師,說不定還會嚴格的按照教育部要求辦呢……

說的比較多,望採納。

研究生平時需要上課的嗎?

平時也要上課····研一的英語和政治基本每個期末都要考試,(研一以後應該就沒有英語和政治了)專業課的話一般論文居多,但是具體專業具體分析·····

研究生階段該怎麼學習

二十年學生生涯,大學裡從本科讀到碩士研究生,大學工作5年多,對所看、所感寫成以下文字,希望對各位研究生有所幫助。一、研究內容來源:1 充分利用別人的成果。儘量看研究同一個問題書籍的章節和相關論文,一定要深入進去,然後分析和研究這些論文的的不足之處,盲點(即沒有研究到的地方或研究不深入的地方),這些就是你研究的切入點,把這些不足的地方好好分析,寫成論文,十之八九能在一般核心期刊上發表。2 將某種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用於去解決另外的問題。看到某人的論文解決問題的方法很新穎,自己能夠掌握。就思考能不能把這種方法拿去解決另外的問題呢?然後帶著問題去找另外的問題。然後寫成論文,加以潤色,也能稱為一篇論文,雖然原創性不高,但是在出成果的同時,也能開闊視野,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3 在看文獻資料(看的時候一定要做筆記,摘抄)較多的基礎上,寫綜述性文章。這樣的文章不好寫,要麼是總結不好,要麼就是由於看的文獻不夠,總結不全面。但是要多寫,多改,也能出成果,更能鍛鍊人。4 多做理論研究。尤其是工科的學生。接觸到的數學公式,力學公式很多。可以應用這些公式,進行不同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從理論上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5 數值模擬。目前搞數學模擬的人很多。找個軟件(有的就是網上下載的)安裝在計算機上,幾天搗鼓,先模仿別人的模擬,後在此基礎上修改,也能學會數值模擬的同時,出一些小成果。對於一些機靈的學生,作出的成果水平還很不錯。6 有機會的話,多做試驗,尤其是碩士研究生,對原創性要求不高,只要做的工作系統就行,因此,可以圍繞同一個問題多做不同的試驗,這樣在完成學位論文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試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7 工程實踐 對於工科的學生,應該儘量多參加工程實踐。將在工程實踐中的技術問題提升到科學問題。自己研究的問題如果能夠用於指導工程實踐,做到學以致用,是最理想的。不光可以寫論文,還能申報專利。二、研究生三年階段該做的事情:1 交流研究生三年,一年級幾乎在上課,這段時間應該多請教導師,與導師交流,請導師指導研究方向,指點文獻閱讀方式。同時多進入實驗室,與師兄師姐交流,幫助師兄師姐做實驗,要做到不怕髒、怕累。畢竟一個研究生三年完成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很小很小,研究方向很窄。師兄師姐做的實驗和研究內容,也應該掌握的,這樣有利於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多與人交流,就可以學到更多人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取長補短。一名導師首先帶了很多名研究生,作為研究生,在同一導師手下的這幾個同學中,應該博採眾家之長,努力成為導師首先最優秀的研究生。畢竟你的導師也是水平有限的,在全校可能不是最厲害的,在全省,全國就更一般了。如果你連你導師門下的學生中,都做不到最好,那怎麼超越你的導師,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怎麼能到更廣闊的天地裡面去競爭呢?2 經常總結研究生尤其是工科的研究生,在導師的要求下,經常參加各種實驗、參加工程實踐,這些東西有些可能是與自己學位論文無關的內容,有的可能自己也不感興趣的。如果因為不感興趣,就應付了事,得過且過。這是很不好的。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對待面對的事情,哪怕是你不喜歡的,也應該盡最大努力幹好。要時常總結,多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最好有一個專門的記錄本,將所看所想記錄下來。3 學會寫課題申報書研究生在學習期間,最大的任務就是學會做科研的方法。而做科研的第一步,就是寫項目申報書,因此,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應該掌握這方面的技能。寫項目申報書,你就必須查文獻資料,分析文獻資料,總結文獻資料,這有利於開闊視野,鍛鍊駕馭資料的能力。寫項目申報書,你就得寫......

全日制法學研究生平時怎麼上課的

每個學校各不相同,有的學校是像本科生那樣上課。有的學校是討論式學習。

研究生是不是可以不上課

如果你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那麼必須按規定上課。研一時候的課還是比較多的,然後也會記考勤,也許會允許因為短期實習、兼職而請假,但是想正常工作又讀研的話基本是不可能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攻上不了課,有的要求嚴格的老師就不會讓你參加考試什麼的。

在職研究生要上課嗎?怎麼上課?

這是每一個在職人員打算報考在職研究生務必需要留意的,否則在你報考在職研究生之後,發現上課時間與工作時間互相沖突,這樣的勢必會影響到你的學習,嚴重影響學習進度。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上課形式上的區別:在職研究生課程一般都會安排在週末進行學習,課程安排相對較輕鬆,上完一門課考一門,可以做到邊工作邊學習,這樣做到既不耽誤上班工作,又能充分利用週末時間進行學習充電;而全日制研究生是按照學期走,需要辭職全日制來就讀的,這樣對在在職人員來說,非常的不方便。那麼在職研究生上課具有哪幾種形式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分析:1.全國班在職研究生全國班指的是全國各地的在職研究生報考人員可以利用節假日幾天的時間集中上課,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與在職人員的正常上班時間發生衝突。上課形式:平時以網絡授課形式上課,在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集中授課。2.網絡班在職研究生網絡班,其實就是遠程授課,遠程學習,這樣的話避免了因為面授而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在家裡就可以對課程進行學習,是國內外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學習方式。3.週末班在職研究生課程一般都會安排在週末進行,避免了與在職人員上班時間發生衝突,利用週六、日進行上課,可以邊工作,邊學習,課程安排相對輕鬆,同時,課程中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實踐和運用,使學習變得簡單快樂實用,學習目標明確,並且也更加有學習的動力;例如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就是利用週六、日進行上課,同濟大學的老師會過來親自面授。在職研究生還有其他幾種上課形式,各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來自由選擇,以保證自己在讀在職研究生的學習時間。

研究生應該怎麼過(轉載)

查資料時無意間發現的,連讀了2遍,感覺特別好。轉載來,與大家分享。這個題目我非常喜歡,因為這個題目,對大家多少都有實際的幫助。如果下次我必須再登臺演講,我覺得這個題目還可以再發揮一兩次。我是臺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所以我的碩士是在臺大歷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碩士、有博士,因此我以這兩個階段為主,把我的經驗呈現給各位。我從來不認為我是位有成就的學者,我也必須跟各位坦白,我為了要來做這場演講,在所裡碰到剛從美國讀完博士回來的同事,因為他們剛離開博士生的階段,比較有一些自己較獨特的想法,我就問他:「如果你講這個問題,準備要貢獻什麼?」結合了他們的意見,共同醞釀了今天的演講內容,因此這裡面不全是我一個人的觀點。雖然我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個成功的研究生,因為我也總還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碩士論文是二十年前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論文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你說有特別好嗎?我不敢亂說。我今天只是綜合一些經驗,提供大家參考。一、研究生與大學生的區別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學問、接受知識的,然而不管是對於碩士時期或是博士時期的研究而言,都應該準備要開始製造新的知識。我們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時都會領到看不懂的畢業證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問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內容為何?他告訴我:「裡頭寫的是恭喜你對人類的知識有所創新,因此授予你這個學位。」在中國原本並沒有博碩士的學歷,但是在西方他們原來的用意是,恭賀你已經對人類普遍的知識有所創新,這個創新或大或小,都是對於普遍的知識有所貢獻。這個創新不會因為你做本土與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學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不只是要完全樂在其中,更要從接受各種有趣的知識,進入製造知識的階段,也就是說你的論文應該有所創新。由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僅如此,還要認識到自己不再是個容器,等著老師把某些東西倒在茶杯裡,而是要開始逐步發展和開發自己。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裡面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要儘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問題取向的學習。(二)嘗試跨領域研究,主動學習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跨越一個重要的領域,將決定你未來的成敗。我也在臺大和清華教了十幾年的課,我常常跟學生講,選對一個領域和選對一個問題是成敗的關鍵,而你自己本身必須是帶著問題來探究無限的學問世界,因為你不再像大學時代一樣氾濫無所歸。所以這段時間內,必須選定一個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為出發點,來探究這些知識,產生有機的循環。由於你是自發性的對這個問題產生好奇和興趣,所以你的態度和大學部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是一個主動的探索者,並學會悠遊在這學術的領域。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得了諾貝爾獎。他曾經在中研院的週報寫過幾篇文章,在他的言論集裡面,或許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覆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為讀了一個叫做馬亨教授的教科書而去美國柏克萊大學唸書,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老師只給他一張支票,跟他說你要花錢你儘量用,但是從來不教他任何東西。可是隔壁那個教授......

研究生平時都幹什麼啊?課多嗎?業餘時間多嗎?

只有第一年級有課,一般為14門,主要包括英語和政治類,其他是專業課。從研2開始,只要事情是給導師做項目,業餘時間比較多,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所以關鍵的是,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從而給自己的業餘時間安排合理的項目,不要虛度!

相關問題答案
研究生平時怎麼上課?
考上研究生英語怎麼說?
學歷研究生英語怎麼說?
讀研究生期間怎麼掙錢?
報考研究生簡歷怎麼寫?
碩士研究生學制怎麼填?
研究生學歷怎麼寫?
海信研究生待遇怎麼樣?
國外研究生英語怎麼說?
委培研究生學歷怎麼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