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為什麼老哭?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出生一週的寶寶老哭為什麼

有以下因素:

1 睡眠形態尚未成熟:所以常有“日夜顛倒”的現象。

2 不恰當的育嬰習慣:例如媽媽夜晚檢查寶寶是否尿溼和更換尿布,以及抱著寶寶入睡、擔心寶寶肚子餓而抱起來喝奶等,導致嬰兒夜間睡眠甦醒頻率高,睡眠質量因而下降。

3 夜間流汗:寶寶衣服穿得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加上寶寶 皮膚散熱快,容易流汗,因而睡不好、易醒來哭鬧。

4 夜間哭鬧 :寶寶可能因為肚子餓、身體不舒服(例如腹脹、腸絞痛或其他疾病)、發燒、尿布溼了、感覺太熱或太冷等,都會引起夜哭。

5 白天過度刺激:例如運動量過多、生活作息改變、給予過度的興奮刺激,都會導致夜裡驚醒。

6 心理因素:看不到爸媽的“分離焦慮”,或單純想找人陪,都會造成寶寶在夜間不睡覺。

從嬰兒睡眠觀察健康情況

嬰兒在睡眠中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往往是在向家長報告他將要或已經患了某些疾病,因此,父母應學會在嬰兒睡覺時觀察他的健康情況。

正常的嬰兒在睡眠時比較安靜舒坦,呼吸均勻而沒有聲響,有時小臉蛋上會出現一些有趣的表情。有些嬰兒,在剛入睡時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可以說大多數嬰兒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並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就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必要時去醫院檢查冶療。比如嬰兒入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再伴有四方頭、出牙晚、囟門關閉太遲等徵象,這便是患了佝僂病。

若夜間睡覺前煩躁,入睡後全身乾澀,面頰發紅,呼吸急促,脈搏增快(嬰兒正常脈搏是110次/分),便預示即將發燒。若睡眠時哭鬧,時常搖頭、抓耳,有時還發燒,這時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溼疹或是中耳炎。若睡覺時四肢抖動,則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不過,睡覺時聽到較大響聲而抖動則是正常反應;相反,要是毫無反應,而且平日愛睡覺,則當心可能是耳聾。若在熟睡時,尤其是仰臥睡時,鼾聲較大、張嘴呼吸,而且出現面容呆笨,鼻樑寬平,則可能是因為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所引起的。要是睡覺後不斷地咀嚼、磨牙的話,則可能是蛔蟲,或白天吃得太多,或消化不良。若睡覺後用手搔屁股,且肛門周圍有白線頭樣的小蟲在爬動,則是蟯蟲病。若嬰兒睡著後手指或腳指抽動且腫脹,要仔細檢查一下,看是否被頭髮或其他纖維絲纏住。

總之,媽媽應當在嬰兒睡覺時多觀察小兒是否有異常變化防止延誤病情。

對症解決,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如何從嬰兒睡眠情況來判斷母乳量夠不夠?

嬰兒飲食應含有足夠的熱量和豐富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其生長髮育及正常代謝所需要。此外,食物還需適合嬰兒消化吸收的特點,母乳最為符合這種要求。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後3~6小時可開始哺乳,較早開始餵奶有利於母乳分泌及防止新生兒低血糖,未餵奶前可喂少量糖水。此後根據小兒睡眠規律可每3~4小時餵奶一次,一晝夜6~7次。4~5個月小兒一晝夜哺乳可減至5次。每次哺乳約15~20分鐘,根據吸吮能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適當延長或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吃飽為宜。寶寶只要吃得飽,睡得自然也就香。寶寶吃得飽與不飽,完全可以通過睡眠情況觀察出來。

如果母奶量足夠的話,嬰兒多在10~15分鐘之內就能吃飽,吃飽後的嬰兒就不哭不鬧地玩或安靜地入睡。如果寶寶吃完奶仍久久不能入睡,或入睡後不久又哭鬧起來,或仍煩躁不安、不高興,或未能維持3個小時就要吃奶了,這些情況都說明奶量不夠。有的寶寶吃奶時間較長,若用20多分鐘仍吃不飽,就說明奶不足。即使在吃奶時入睡了,並不說明是吃飽入睡,而是由於吃奶時間過長,導致嬰兒疲乏入睡。這樣寶寶睡眠中易於醒來,每次醒來都有強烈吃奶慾望,常常是急促地大口大口地吸吮起來。

小寶寶不會說話,寶寶吃的母乳量夠不夠,細心的媽媽可以......

小孩一直哭是怎麼回事?

哭是嬰兒的本能性反應。嬰兒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哭鬧是他們表達感情、對外界刺激反應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哭聲表示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反應。所以說,嬰兒哭鬧並非都是有病;孩子少哭、不哭反倒可能是疾病的徵兆;而有些嬰兒過多哭鬧,亦可為疾病的信號。

正常哭聲

運動性哭聲 嬰兒睡覺醒來,運動肢體時,常伴有節奏性的哭聲,聲音響亮,音調柔和,不嘶不啞,而臉色紅潤,呼吸正常。這對肺的舒張和呼吸肌的鍛鍊均有益。

覓食性哭聲 其聲調與運動性哭聲接近,但哭性急,節奏緊密。這時,如果母親用奶頭或手指觸及孩子的口角,嬰兒就會立即轉向奶頭或手指側,口脣做吮吸動作,哭聲停止。

求抱性哭聲 開始哭聲緩和,斷斷續續。當一直得不到家人抱時聲調逐漸提高,哭聲變為連續性。被抱起後,則哭聲立即停止。這常見於某些已養成愛抱習慣的孩子。

反抗性哭聲 孩子感到不舒服,如尿布浸溼、衣著過緊、感覺冷熱、銳物刺痛以及昆蟲叮咬時,也會發出哭聲。開始時是間歇性的“咿咿呀呀”,一般不劇烈,哭哭停停。如果沒有人注意,幫助解決“問題”,那麼哭聲會逐漸變大,變為連續性。

異常哭聲

腸套疊性哭聲 多為陣發性,孩子突然嚎叫,哭聲緊迫,音調亢進,同時臉色蒼白,大汗淋漓,表情痛苦,煩躁不安,手足舞動。一會兒,哭鬧停止,趨於平靜,如此反覆發生。患兒常伴有嘔吐、腹部腫塊和便血等。

腹瀉前哭聲 腹瀉患兒在排便前因腸蠕動增加,感覺不適,常會哭鬧,排便後,哭聲自停。

腸痙攣性哭聲 突然發生的陣發性啼哭,音調高亢,兩腿蜷曲,一陣哭鬧後轉而安靜,反覆發生。

中耳炎性哭聲 患兒哭鬧時用手抓耳,搖頭。若牽拉患兒的耳廓時,哭鬧加劇,這時要想到孩子是否得了中耳炎。

吃奶時哭聲 孩子感冒鼻塞,口腔有炎症、潰瘍,咽後壁有膿腫時,多在哺乳或進食時哭鬧,甚至拒絕飲食。

此外,若孩子的哭聲嘶啞,要想到喉炎、喉頭水腫;新生兒出現尖叫樣哭聲要警惕是否為顱內出血;哭鬧時伴有點頭樣抽搐,孩子可能患了嬰兒痙攣症;哭時無淚時,則是脫水的表現;而持續性哭鬧、呻吟、煩躁不安、可能是心力衰竭所致。

寶寶出生八天為什麼老是哭

孩子今天哭,考慮是不舒服了,或是出現了缺鈣導致的,建議您注意寶寶有沒有腹脹等情況,

以下是寶寶哭鬧的7個常見原因。如果你的寶寶哭了,而且很難平息,你不妨按照下面的單子看看能不能解決寶寶哭鬧的問題。

1. 寶寶餓了

飢餓是新生兒哭鬧最常見的原因。寶寶越小,哭鬧的原因越有可能是因為肚子餓。不過寶寶出生後的頭一兩天是例外,因為那時候有些寶寶確實是吃得少。如果你是母乳餵養,當你了分泌少量初乳,並且在分娩後第三天左右注意到自己“下奶”,可能會有更強的意識。

寶寶的胃很小,吃不了太多。如果寶寶哭鬧,你就試試給他餵奶,因為他很可能是餓了。他也許不會馬上停下來不哭,但只要他想吃,就讓他一直吃,等他吃飽了,就不會再鬧了。如果寶寶吃飽了還是哭,那有可能是因為他還有別的要求。

2. 寶寶需要換衣服或換尿布

如果寶寶的衣服太緊或尿布髒了,他們一般都會非常敏感地鬧起來。有的寶寶如果需要換尿布,他會馬上讓你知道,特別是當他的皮膚已經受刺激時。但也有寶寶尿布髒了好像也不在乎,還覺得挺暖和、挺舒服的。

不管你的寶寶屬於那一種類型,尿布髒不髒很容易檢查出來,你也可以趁機發現尿布包得是否太緊或者是不是寶寶的衣服讓他感覺不舒服了。

3. 寶寶感到太熱或太冷

有些新生兒換完尿布或者洗完澡後,不習慣皮膚光光的感覺,而願意被暖暖和和地包起來。如果你的寶寶也是如此,你很快就能掌握該怎麼給他快速換好尿布,好讓他安靜下來了。不過,也要注意別給他穿多了,以免寶寶過熱。原則上,寶寶需要比你多穿一件。

寶寶睡覺時也是這樣,如果太熱,就給他少蓋點,如果太冷,就給他多蓋點。寶寶的手腳通常都會稍微涼一些,所以要知道寶寶是冷是熱,你應該摸他的肚子。寶寶的房間溫度最好保持在18°C。

4. 寶寶想要你抱

有些寶寶就是想讓大人多抱抱。大一點兒的孩子可能只要看到你在房間或聽到你的聲音就覺得很安心,但新生兒一般都得抱著才滿足。如果寶寶已經吃飽了,也換了尿布了,那他哭可能只是想讓你抱抱他。

你也許擔心總是抱寶寶,會把他慣壞,但在最初幾個月裡,這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寶寶對抱的需求也不一樣。有的寶寶可能總是需要你的關注,有的寶寶卻能很長時間自己安靜地待著。如果你的寶寶想讓你抱,那就抱抱他吧。把他放在前置式嬰兒揹包裡,你就能騰出手幹其他事情了。

5. 寶寶想睡覺

你可能會覺得小嬰兒應該想睡就能睡,不管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然而,如果你的寶寶受到的刺激過多(比如家裡來了很多客人),他可能反而會因為刺激過度而難以平靜。

剛出生的寶寶不能一下子接受太多刺激,比如光線、聲音、被人抱來抱去等。很多父母都發現,家裡來人後,寶寶哭鬧的時間就比平常多。

如果你發現寶寶哭鬧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那可能就是他通過哭來表達“我受夠了!”如果你能把他帶到安靜的地方,慢慢減少對他的刺激,他可能會先哭一會兒,但最終會睡著的。

6. 寶寶身體不舒服

如果你剛喂完寶寶,也沒有發現什麼讓他不舒服的地方(寶寶可能會因為一些很細小的東西而不舒服,比如一根頭髮纏在他的腳趾上了,或者衣服上的標籤扎他了等等),但是他還是哭時,你可以考慮量一量他的體溫,看他是不是病了。

寶寶生病後的哭聲跟餓了或者煩了時的哭聲不一樣,可能更急或更尖。同樣地,如果一個平常總哭的寶寶突然變得異常安靜,那也可能說明他有問題。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你覺得不對頭,一定要帶他去醫院。

7. 寶寶哭鬧的其他原因

有時你可能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很多新生兒都會一陣陣地煩躁不安......

為什麼剛出生幾天的小孩老是哭

哭,是寶寶的本能之一,也是他(她)與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剛出生的小寶寶,他(她)還未學會用語言或肢體動作來傳達他(她)的情緒或需要,只能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意志。

BABY哭泣原因多

寶寶哭泣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餓了,尿布溼了,或只是想要引起你的關心和注意。

當寶寶哭泣時,你最好能立刻給予響應,讓寶寶知道你愛他(她)、重視他(她),是他(她)的依靠;若是對寶寶的哭泣不理睬,他(她)可能因此哭鬧得更厲害,讓你更心煩氣燥。

不用擔心從此慣壞寶寶。根據一些研究調查顯示,父母在寶寶哭泣時立刻給予迴應,讓寶寶有被重視的感覺,有助於日後自信心與自尊心的建立,溝通技巧也比較好。相反,哭泣時被父母冷漠以待或被忽視的寶寶,會比一般的寶寶更愛哭,哭泣時間更長,父母愈不理睬,他(她)愈是哭得厲害,造成惡性循環,並對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有所影響。

慢慢會分辨寶寶為什麼哭

對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剛出生時候的哭鬧,最容易讓他們感到驚慌失措,因為有時候根本弄不清楚寶寶為什麼哭!再加上寶寶的哭泣常常是無預警的,忙了一整天,總算可以休息時,或是好夢方酣時,寶寶便開始哇哇大哭,直到你精疲力盡,才肯罷休!剛才哭鬧不休的小惡魔又變成了安睡的小天使,你卻可能已經無法再入睡了。

別太煩惱,過一段時間後,你與寶寶的默契會逐漸建立起來。你開始能分辨出寶寶的哭泣是肚子餓了,尿片溼了,生病了,還是隻想要你抱抱他。寶寶也在學習如何與父母溝通,一旦親子雙方的默契與溝通模式建立後,你便能從容面對寶寶的哭泣了。

寶寶若是有嚴重的夜啼現象,可尋求中醫的協助,吃一些溫和的安神藥物,快則兩星期就可見效;若是真的哭得太厲害,讓你覺得不對勁,最好找醫生診治,看看是不是生病了,或是有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

愛心小叮嚀

寶寶哭泣時,你不要因此驚慌失措或是發脾氣。媽媽與寶寶的情緒會互相感染,如果媽媽表現出不耐煩或是緊張,寶寶一旦感受到,就可能哭得更大聲。先剋制你的情緒,觀察寶寶為什麼哭。若只是需要安撫,可以抱抱他,或用其他方式。不要敷衍了事,有些寶寶即使在接受安撫時,仍會繼續哭泣。

深入瞭解寶寶狀況

在你與寶寶的默契尚未建立之前,先要了解新生兒常見的哭泣原因,這樣你就可以平常心面對寶寶的哭鬧,在處理上會更得心應手。

● 肚子餓了:通常寶寶哭泣時,父母會直覺地認為寶寶肚子餓,該吃奶了。這的確也是小寶寶常見的哭泣原因,吃飽後自然會停止,或是在得到滿足後睡著。

● 尿片溼了:尿片溼了或是便便之後,即使是吸收力再強的紙尿褲,多少都會讓寶寶的小屁屁感到不舒服。皮膚比較敏感的寶寶會以哭泣來提醒你,該幫他換尿布了!

● 尿布疹:這是許多小寶寶常見的毛病,由於小屁屁長時間被悶在尿布裡,皮膚較敏感的寶寶,會因受到便便或尿液的刺激而長出紅疹,情況較嚴重的還會發炎或局部潰爛。寶寶受不了,自然會哭鬧。

● 想睡覺:寶寶累了、困了,也有可能會哭泣,需要你先安撫他(她)或是抱抱他(她),讓他(她)放鬆之後,才能安然地睡去。

● 受到驚嚇:突然的聲響、震動或強光,都有可能讓寶寶受到驚嚇而大哭。有時與寶寶玩得太過火或太激烈,也可能讓寶寶突然哭泣。

● 溫度的變化:太冷或太熱都會使寶寶感到不舒服而哭泣,包尿布所造成的悶熱感也會讓寶寶哭泣。

● 光著身體:有些寶寶在身子光溜溜時,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因此在幫寶寶換衣服時,身體下面可以先墊一條小毛巾,在脫下寶寶的衣服後,先用小毛巾將他裹起來,要換新衣服時再打開。但有些寶寶卻很喜歡光著身體的感覺,反而在給他(她)穿衣服時,產生抗拒。 ......

相關問題答案
嬰兒為什麼老哭?
嬰兒為什麼老是哭?
嬰兒為什麼不用呼吸?
嬰兒為什麼喜歡吃手指?
嬰兒為什麼要游泳?
小嬰兒為什麼要游泳?
剛出生的嬰兒為什麼會長胎記 ?
嬰兒為什麼喜歡抱著睡 ?
嬰兒出生為什麼會哭?
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那句“男兒郎……女嬌娥”為什麼老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