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戒掉網癮?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家長如何幫孩子戒掉網癮?

美心理專家介紹戒網癮新招

在迎接4月23日“世界圖書日”的活動上,來自美國的著名心理諮詢專家泰普林教授介紹了戒除孩子網癮的新招。

泰普林認為,對有網癮的孩子採取說教式甚至是個別談話式的心理輔導,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可能效果很小,只對少數悟性高的孩子會有一定效果,因為“孩子雖然明白道理,但缺乏自控能力”。

他建議家長應送孩子參加封閉式的團體輔導和心理拓展訓練班,強制性地把孩子與網絡隔開,同時進入軍事化管理的環境,改變孩子生活和行為習慣。

同時他還建議,家長平時要幫助孩子規劃好時間,每天適當上網,因為有些網站能幫助孩子開闊思路,學習到知識。

---------------------------------------

戒除網癮“十不要”

陶宏開的戒除網癮觀點:十個不要。這些觀點主要針對孩子家長說的,它們是:

1、不要絕望。要相信孩子的問題會解決好的,這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永遠也不要放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確的方法。很多時候,孩子是無辜的,是受害者。

2、不要迷信。不能只相信某一個人,而不相信其他志願者,懷疑志願者。戒除孩子網癮要靠全社會的力量,包括家長、老師、志願者和一切有社會責任感的有識之士。

3、不要急功近利,要求馬上見到效果,馬上見到孩子脫離網癮。任何事情的解決都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孩子的網癮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4、不要把孩子當作成年人去看待。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曲折,上網成癮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5、不要做總是指揮命令式的傳統家長。要做會與孩子溝通的現代家長,學會做孩子的朋友,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才會給你說。

6、不要溺愛孩子。溺愛就是過於疼愛,任何事情都不讓孩子操心,不行,要讓孩子早點懂得做人的責任,即讓他學會早點操心自己的事情,家庭的事情。

7、不要歧視孩子。孩子犯了錯誤,做了錯事,要幫助孩子分析犯錯的原因,千萬不要歧視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犯錯誤的孩子更需要尊重,而不是挖苦、諷刺孩子,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8、不要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也不要一切都以家長為中心。原則性的東西一定要堅持,比如道德、比如尊敬長輩、比如善良,這些做人原則性的東西不能丟,哪怕孩子不樂意也要堅持。同樣,家長也不能一切以自己為中心,比如工作忙了,加班了,就把孩子拋在一邊不管了,或者總是以自己的事情為重,認為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不放在心上,這樣,孩子早晚會出問題。

9、不要用老眼光看現在的孩子。要與時俱進,時代不一樣了,觀念思想就要變化,家長要積極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觀念、新的方法。

10、不要忽視孩子的電腦網絡教育。預防是最好的挽救措施,不要等到孩子上網成癮了,才去想辦法戒除、挽救。孩子接觸電腦網絡前就要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讓孩子明白電腦網絡就像字典一樣是我們學習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要正確利用好這個人類最新最先進的工具,而不僅僅把它作為一個高級玩具來玩。

怎樣戒掉孩子的網癮 5分

心理學研究表明--網癮能消除!癮,是指各種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過度迷戀上網實際上也是一種成癮行為,網癮行為綜合徵的診斷標準有:

1.上網已成為生命活動中的必須部分,並由此產生心理、生理依賴性。如網癮者可以在網吧內上網達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知餓,不知渴,或睡在網吧,上網時精力集中、愉快,從網上得到解脫與歡樂,忘記人世憂傷與煩惱。

2.強令終止上網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網癮者感到空虛、無聊、煩躁、無助、不安、抑鬱,或出現摔物、吵架、打人、偷竊、拔眉毛、尋死覓活等衝動行為,一旦父母又準其上網,則上述戒斷症狀全部消失,同時產生欣快感。

正常上網者和網癮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能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不影響正常學習和正常生活節律,也不會流連往返,不上網時也不出現戒斷症狀,情緒如舊。後者則對上網如痴如醉,不準上網便出現戒斷症狀。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上網是操作過程,網上嚐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癮對人都有害,煙癮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網癮則可妨礙學習進步,養成說謊惡習,疏遠家庭,損傷網癮者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發生,並降低個體免疫力。網癮本身即是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需要診斷、治療。

有了網癮如何消除呢?既然網癮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所以消除網癮的辦法便是逐步不強化,使上網操作逐漸減少並不和強化物結合,網癮便很易根除。具體辦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1. 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髮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2.系統脫敏。家長與網癮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週減為6小時,第二週4小時,第三週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週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吃快餐,不給吃冰淇淋等。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

3.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遊等。

4.厭惡療法。叫孩子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孩子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孩子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

如何讓孩子戒掉網癮?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玩電腦什麼的。想去根是不可能的。時代就這樣。只是要多和孩子溝通,多聊天,不能讓他有太多的閒暇時間或者家長為了方便讓孩子自己去玩。可以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戒掉孩子的網癮

1、首先要明確孩子可能並未意識到自己染上網癮,也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錯,需要引導性幫助而非強制性的;

2、溝通很重要,和孩子好好談談,只需要聽聽他怎看這件事的,不要給他任何建議,因為你給建議,他會抗拒,況且沒人喜歡聽說教。

3、同時表達我們對其過長時間沉迷網絡的擔憂,心情要平和一些,就像聊天。讓孩子解除戒,也會覺得你們尊重他,會和你們好好談,並由他做出決定。

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第一,你們敢化他,能夠讓他自己有足夠毅力和決心客服困難,非常難,讓他明白很容易,讓他做到就沒人幫得上,這一個方法是最難的,但是如果成功你孩子以後也會成長巨大;

第二,實行控制手段,從經濟行為各方面實行管制,讓他沒有什麼時間機會以及資金上網,當然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事;

第三,你讓他對上網產生畏懼,就是你管理非常嚴格,其實最好是在他接觸網絡前就對網絡有一個合理的認識和使用!不是完全不讓他用,而是有節制!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放假期間,朋友們闔家團聚,同享天倫之樂,共度佳節。孩子們也難得有個機會,好好放鬆一下,一起結伴玩耍。但是,有些家長在假期教育方面卻遇到了一些棘手問題。例如,一位朋友給我寫來郵件,“宋老師,您好!我的孩子今年10歲了,平時特別喜歡玩網絡遊戲《大話西遊》。最近放了寒假更是玩的厲害,每天都要玩上5、6個小時,我要反覆催促他才能下網,寫作業的時候也都是應付了事,滿腦子的遊戲,我很擔心,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這位家長遇到的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寒假期間,大家走親訪友,談笑娛樂,盡享天倫。為了讓孩子們聽話,不要總是打擾大人,常有家長出於省事的考慮,放寬對孩子的遊戲限制,結果造成了很多隱患,等到假期結束,才發現孩子們已經染上了網癮。故此,提醒各位家長,在寒假期間要加強對孩子玩遊戲的管理,不要放任自流。以下給家長們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議:  第一、玩遊戲要有前提條件;  任何事情都有有利的一面,家長們可以充分運用遊戲作為培養孩子計劃性的一個有力工具。在假期中,要求孩子制定出合理的學習和玩耍計劃,並且要求孩子在玩遊戲之前,認真完成一定的學習量、身體鍛鍊或者家務活。  第二、玩遊戲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眼睛和身體健康,中小學生玩遊戲時間不能超過每天三小時,而且遊戲過程中要起來活動一下,向遠處望望,放鬆眼睛。  第三、玩遊戲之後,要給孩子妥善處理一下思維,切忌玩完遊戲馬上要求孩子學習;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坐在書桌前看書就行了,至於孩子的學習效率如何,效果怎樣,卻很少考慮。其實,孩子剛剛玩完遊戲,很難馬上靜下心來,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孩子調整思維。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清楚該如何去做了。有個小學生很喜歡玩《暗黑》,我擔心他受到其中血腥場面的不良影響,同時希望幫助他較快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於是,我就在他玩完遊戲後,要求他說出二十個和遊戲場面有關的成語來,開始他滿腦子都是遊戲場面,張嘴就說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後來,又說出“刀光劍影、前赴後繼”;再後來說出“百步穿楊、百發百中”;再後來是“精神抖擻、光芒萬丈”等等。最後,隨著他絞盡腦汁地去思考成語了,他的思維也逐步從遊戲場景中淡出,進入到語文思考的狀態。這時,要求他去做語文作業才是真正有效的!

怎樣才能讓孩子戒掉上網

與網絡成癮過招,家長要把握幾個原則

第一,宜疏不宜堵

孩子愛上網,有的家長把電腦砸了、把網線拔了,導致家庭衝突會更嚴重。家長不要停留和糾纏在網絡使用這個層面,而是要繞到背後,找到孩子上網深層次的心理原因。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這一點需要家長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有的孩子一開始並不會成癮,但父母不信任他,孩子一碰電腦家長就死死看著,使得孩子越來越不相信父母,越來越投入網絡。對此,家長可以把電腦放在書房、客廳,而不是孩子的房間,使家人有共同參與和互動的機會,而不是孩子在房間裡玩,媽媽隔一會就推門檢查。

第三,用替代方案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長需要觀察和溝通,瞭解孩子是哪方面沒有得到滿足,比如父母的愛不夠、學習挫敗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後,給予補償。對於學習成績差,只有在網絡遊戲中才能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長在學習方面可以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就好,讓他能夠達到,然後給予鼓勵、達到這一要求以後,再逐步提高標準。對於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邀請其他家庭的孩子到家中做客等。對於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長對著幹的孩子,家長要優先改善親子關係,然後解決上網問題。

第四,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雙方協商

2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比如,原來每天上網8小時以上,第一週減少到6小時,第二週減少到4小時,第三週3小時,第四周2小時等。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獎勵和懲罰。懲罰不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活動適當剝奪,比如不能吃冰激凌、不能看電視等。

最後,家長有必要糾正幾個誤區。第一,沉迷網絡的孩子並不一定是毫無前途的壞孩子。我們要警惕極端的例子,但也不要被嚇壞。青少年可塑性極強,在不同的層面都有矯正的可能,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就有希望。第二,網癮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不能只看結果,忽略了孩子成長中積累的過程。第三,網癮並不單純是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問題,家長也要同時調整自己。第四,網癮不是思想道德問題,家長用說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這不是表面的“貪玩、沒上進心”,而有著深層次的心理需求。第五,網癮背後潛在的心理問題,往往比單純的成癮行為嚴重得多。因此,治療網癮家長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期待立竿見影。

如何戒掉網癮?

心理學研究表明--網癮能消除!癮,是指各種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青少年過度迷戀上網實際上也是一種成癮行為,網癮行為綜合徵的診斷標準有:

1.上網已成為生命活動中的必須部分,並由此產生心理、生理依賴性。如網癮者可以在網吧內上網達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知餓,不知渴,或睡在網吧,上網時精力集中、愉快,從網上得到解脫與歡樂,忘記人世憂傷與煩惱。

2.強令終止上網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網癮者感到空虛、無聊、煩躁、無助、不安、抑鬱,或出現摔物、吵架、打人、偷竊、拔眉毛、尋死覓活等衝動行為,一旦父母又準其上網,則上述戒斷症狀全部消失,同時產生欣快感。

正常上網者和網癮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能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不影響正常學習和正常生活節律,也不會流連往返,不上網時也不出現戒斷症狀,情緒如舊。後者則對上網如痴如醉,不準上網便出現戒斷症狀。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上網是操作過程,網上嚐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癮對人都有害,煙癮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網癮則可妨礙學習進步,養成說謊惡習,疏遠家庭,損傷網癮者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發生,並降低個體免疫力。網癮本身即是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需要診斷、治療。

有了網癮如何消除呢?既然網癮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所以消除網癮的辦法便是逐步不強化,使上網操作逐漸減少並不和強化物結合,網癮便很易根除。具體辦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1. 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髮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2.系統脫敏。家長與網癮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週減為6小時,第二週4小時,第三週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週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吃快餐,不給吃冰淇淋等。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

3.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遊等。

4.厭惡療法。叫孩子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孩子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孩子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如何讓孩子脫離“網癮”

孩子的網癮一般情況下是與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有關的。 如果孩子的年齡較小,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運用網絡,交給孩子網絡是有很多用處的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讓孩子戒掉網癮?
如何讓孩子喜歡英語?
如何讓孩子喜歡數學?
如何讓孩子記住數字?
如何讓孩子愛上畫畫?
如何讓孩子學會傾聽?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大聲說話?
坐車如何讓孩子靜下來?
如何讓孩子不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