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颱風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什麼叫初颱風

初颱風,時候的通俗些,就是年度的第一個颱風。

比如,眼下剛登陸臺灣、即將登陸福建的尼伯特颱風,就是今年的第一個颱風。往年的第一個颱風,最早出現在3月份。而今年第一個颱風卻出現在7月份,切不可因為出現初颱風的時間晚,在防範方面出現大意,這也不代表接下來的颱風數量少。

什麼是颱風,為什麼有颱風呢

颱風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颱風 英文名稱: typhoon 定義1: 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13級(1988年底以前,我國曾規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8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 ;天氣學(二級學科) 定義2: 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較強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3: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或以上, 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 ;海洋科學(二級學科) ;海洋氣象學(三級學科) 定義4: 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 ;水產基礎科學(二級學科)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 百科名片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 目錄[隱藏] 詞語釋義 颱風綜述 颱風形成 颱風源地 颱風分級 颱風路徑 異常路徑 防患事項 颱風編號 颱風命名 除名颱風 颱風災害 氣旋風暴 颱風利弊 颱風防抗 結構能量 名詞由來 登陸定義 警報標準 預警圖標 同名電影 同名飛機 詞語釋義 颱風綜述 颱風形成 颱風源地 颱風分級 颱風路徑 異常路徑 防患事項 颱風編號 颱風命名 除名颱風 颱風災害 氣旋風暴 颱風利弊 颱風防抗 結構能量 名詞由來 登陸定義 警報標準 預警圖標 同名電影 同名飛機 [編輯本段]詞語釋義 【詞語】 颱風 【拼音】 taifēng 【英文】 [typhoon;hurricane;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 英語 Typhoon 這個詞 (意思是颶風) 是根據颱風音譯而來。 【法文】 [typhoon] 【釋義】 (1) 指亞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風。 這次的颱風給大家帶來了重大經濟損失。 (2) 指熱帶、亞熱帶海區發生的熱帶氣旋。 颱風雲圖(3)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戲劇演員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的風度。 她的颱風真是越來越穩重了。 [編輯本段]颱風綜述 (1) 指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旋風。例: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描述的“颱風”。 (2) 特指熱帶海洋發生的強烈熱帶氣旋。 颱風(或颶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颱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在東亞、東南亞一帶稱為“颱風”;在孟加拉灣地區被稱作“氣旋性風暴”;在南半球則稱“氣旋”。 颱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在氣象圖上,颱風的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颱風中心為低壓中心,以氣流的垂直運動為主,風平浪靜,天氣晴朗;颱風眼附近為漩渦風雨區,風大雨大. 有史以來強度最高、中心附近氣壓值最低的颱風,是超強颱風泰培(英語:Typhoon Tip,臺灣譯名:狄普),日本1......

什麼是颱風,它有什麼危害

颱風大多產生在對流性雲團中,因而初生颱風附近有塊狀雲團,隨著颱風的不斷加深發展,形成了圍繞颱風眼區的特有的近於團環形的濃厚雲區。依據颱風的衛星雲圖和雷達回波,發展成熟的颱風雲系由外向內有:(1)外螺旋雲帶:由層積雲或濃積雲組成,以較小的角度旋向颱風內部;(2)內螺旋雲帶:一般由數條積雨雲或濃積雲組成的雲帶直接捲入颱風內部;(3)矗牆:是由高聳的積雨雲組成的圍繞颱風中心的同心圓狀雲帶,雲頂高度可達12公里以上。好似一堵高聳的雲牆; (4)颱風眼區:因氣流下沉,晴空無雲。如果低層水汽充沛,逆溫層以下也可能產生一些層積雲和積雲,但垂直髮展不盛,雲隙較多,颱風區內水汽充沛,氣流上升強烈,往往能造成大量降水(200一300毫米,甚至更多),降水屬陣性,強度很大,主要發生在垂直雲牆區以及內螺旋雲帶區,眼區一般無降水

為什麼會有颱風颱風怎麼形成的

在熱帶海洋麵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颱風的“胚胎”,因為颱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麵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颱風。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說來,一個颱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麵,這個洋麵不僅要求海水錶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麵是形成颱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釐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颱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颱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颱風裡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麵上,因熱能不夠,颱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颱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颱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溼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颱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溼的熱帶洋麵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颱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颱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颱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颱風不易出現。

上面所講的只是颱風產生的必要條件,具備這些條件,不等於就有颱風發生。颱風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至今尚未徹底搞清。

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擡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溼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擡升。如此循環,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制。在條件合適的廣闊海面上,循環的影響範圍將不斷擴大,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   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摩擦,由於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旋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颱風和颱風路徑。   以下為人教版高一地理書第一冊的描述::   在海洋麵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和颶風都是一種風,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颱風是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

颱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颱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中心氣壓最低而氣溫最高。

【颱風分級】

颱風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的大小進行分級。過去中國氣象部門將8級至11級風稱為颱風,12級和12級以上的稱為強颱風。1989年1月1日起,採用國際統一分級方法,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時稱為颱風。2006年根據中國氣象局“關於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GBT 19201-2006 的通知,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六個等級: 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6級或以上時稱為超強颱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4-15級時稱為強颱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13級時稱為颱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13級時稱為熱帶低壓。為了敘述簡單,以下仍統稱為颱風。

【颱風路徑】

颱風路徑大致可分為三類:①西進型颱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後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②登陸型:颱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臺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並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颱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颱風,都屬此類型。③拋物線型:颱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颱風災害。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但有時也能起到消除乾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大風。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一般為8級以上。②暴雨。颱風是最強的暴雨天氣系統之一,在臺風經過的地區,一般能產生150mm~300mm降雨,少數颱風能產生 l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1975年第3號颱風在淮河上游產生的特大暴雨,創造了中國大陸地區暴雨極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③風暴潮。一般颱風能使沿岸海水產生增水,江蘇省沿海最大增水可達3m。“9608”和“9711”號颱風增水,使江蘇省沿江沿海出現超歷史的高潮位。

颱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源地並經過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颱風,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OOkm~1000km,高度可達15km~20km,颱風由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颱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雲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平均寬8km~19km,它與颱風眼之間有環形雲牆;颱風眼位於颱風中心區,最常見的颱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直徑約10km~70km不等,平均約45km,颱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乾暖。

【颱風編號】

中國把進入東經l50度以西、北緯 l0度以北、近中心員大風力大幹8級的熱帶低壓、按每年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這就是我們從廣播、電視裡聽到或看到的“今年第×號颱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週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

關於颱風的資料

颱風百科名片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目錄[隱藏] 【颱風綜述】【颱風形成】【颱風源地】【颱風分級】【颱風路徑】【異常路徑】【防患事項】【颱風編號】【颱風命名】【除名颱風】【颱風災害】【氣旋風暴】【颱風利弊】【颱風防抗】【結構能量】【名詞由來】【登陸定義】【警報標準】【預警圖標】【同名電影】【同名飛機】【颱風綜述】【颱風形成】【颱風源地】【颱風分級】【颱風路徑】【異常路徑】【防患事項】【颱風編號】【颱風命名】【除名颱風】【颱風災害】【氣旋風暴】【颱風利弊】【颱風防抗】【結構能量】【名詞由來】【登陸定義】【警報標準】【預警圖標】【同名電影】【同名飛機】 【詞語】 颱風[1] 【拼音】 táifēng 【英文】 [typhoon;hurricane;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 【法文】 [typhoon] 【釋義】 (1) 指亞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風。 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描述的颱風。 (2) 指熱帶、亞熱帶海區發生的熱帶氣旋。 颱風雲圖(3)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戲劇演員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的風度。 個別演員颱風不正。 英語 Typhoon這個詞(意思是颶風)是根據颱風音譯而來。 [編輯本段]【颱風綜述】 (1) 指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旋風。例: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描述的“颱風”。 (2) 特指熱帶海洋發生的強烈熱帶氣旋。 颱風(或颶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颱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在東亞、東南亞一帶稱為“颱風”;在孟加拉灣地區被稱作“氣旋性風暴”;在南半球則稱“氣旋”。 颱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在氣象圖上,颱風的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颱風中心為低壓中心,以氣流的垂直運動為主,風平浪靜,天氣晴朗;颱風眼附近為漩渦風雨區,風大雨大. 有史以來強度最高、中心附近氣壓值最低的颱風,是超強颱風泰培(英語:Typhoon Tip,臺灣譯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泰培與美國地圖的大小比較。 typhoon在美語中指發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熱帶暴風。若追溯其語源,也許很少有單詞能像typhoon 一樣表明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多國語言背景。 希臘單詞typhon 既是風神的姓名又是意為“旋風,颱風”的普通名詞,被借入到阿拉伯語(就象在中世紀時許多希臘語單詞進入阿拉伯語一樣,那時,阿拉伯人的學問保存了古典的風格,同時在把它傳向歐洲時又有所擴充)。 Tufan,希臘語的阿拉伯語形式,傳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語言,11世紀時講阿拉伯語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來。這樣,阿拉伯語單詞的衍生,從印度語言進入英語(最早記載於1588年),並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現於英語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風暴。在中國,給了熱帶風暴的另一個單詞—颱風。漢語單詞的廣......

為什麼要給颱風起名字

在臺風最初形成的地方,當地的氣象觀察員會根據那裡的植物或其他東西給颱風起一個特別的名字,作為記載,這樣它也和起始地一起了呵...... 查看原帖>>

颱風的名稱是怎樣命名的。 5分

颱風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颱風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的一個等級,常常被人們誤以為是熱帶氣旋的替稱。國際上統一的熱帶氣旋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錶,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命名錶首先給出英文名,各個成員國家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至當地語言。當一個熱帶氣旋名稱被使用,造成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家的巨大損失,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遭遇損失的成員國家可以向WMO提出上訴,將名稱除名。

中文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

外文名:Northwest Pacific and South China Sea tropical cyclone naming system

別名:熱帶氣旋命名系統

簡稱:颱風命名法

初始時間:20世紀初

初始國家:澳大利亞

分享

命名由來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除美國所處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地區外(美國稱熱帶氣旋為颶風,達到一定強度就稱之為一級颶風,隨著熱帶氣旋的增強而稱之為二級颶風或更高)熱帶氣旋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中國最多就有十幾個之多。

在有國際統一的命名規則以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颱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後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颱風自行取名。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

命名錶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1個成員國和14個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中國提出的10個是:龍王(後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有趣的是,國際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這是因為如果颱風到來,可有效緩解當地的旱情,為其帶來充足的降水,一般情況下,颱風名字還是極其動聽的。

如果某個熱帶氣旋給颱風委員會成員造成了特別嚴重的損失,該成員可申請將該熱帶氣旋使用的名字從命名錶中刪去,並將該熱帶氣旋使用的名字永遠命名給該熱帶氣旋(永久命名),其它熱帶氣旋(颱風)不再使用這個名字。這樣,就必須要補充一個新名字加入命名錶。

望採納...

為什麼颱風的名字都叫的那麼好聽?例如:鳳凰,什麼的,是怎麼起的啊?

為了區分熱帶氣旋,有必要給它們單獨取個名字。最早是根據熱帶氣旋的位置(主要是熱帶氣旋中心所處的經緯度)來區分熱帶氣旋,這種辦法相當麻煩,往往難如人意。直到19世紀初葉,一些講西班牙語的加勒比海島嶼根據颶風登陸的聖歷時間命名颶風。例如,侵襲波多黎各的三個颶風:1825年7月26日的聖大安娜,1876年和1928年9月13日的聖費裡佩。據報道,19世紀末,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用他討厭的政客的名字為熱帶氣旋命名。後來,軍事部門根據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順序(ABLE, BAKER, CHARLIE等)來命名熱帶氣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人用女性的名字給熱帶氣旋命名。20世紀70年代末,應美國女權運動組織的要求,擴充了命名錶,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語和書面交流中,特別在警報中,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命名錶的優點。名字應當簡短、通俗、易記,便於向熱帶氣旋威脅區的千百萬群眾傳遞信息,以避免同一地區同時面臨一個以上熱帶氣旋影響時出現混亂狀況。這種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廣泛使用。 20世紀70年代,所有熱帶氣旋易發區都已使用命名系統。70年代末以後,在世界氣象組織各區域熱帶氣旋委員會協調下,熱帶氣旋的命名走向國際化。在大多數區域,熱帶氣旋命名錶(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該區域的熱帶氣旋委員會制定,熱帶氣旋委員會更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和協調本地區的熱帶氣旋減災行動。各區域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氣象中心負責按字母順序依次為熱帶氣旋命名。有的地區命名錶循環使用,有的地區時常制定新的命名錶,還有的地區命名錶用完後再從頭開始使用。如果某個熱帶氣旋聲名狼藉,比如造成了嚴重傷亡或帶來巨大財產損失,則將該熱帶氣旋的名字從命名錶中剔除,代之以同性別的另一個名字,並且第一個字母要相同。有的區域用4位數字來命名熱帶氣旋,前2位數字為年份,後2位數字為熱帶氣旋在當年的的順序號,有的還加上地理指示碼,例如:1991年孟加拉灣的第1個熱帶風暴命名為BOB9109(BOB為英語孟加拉灣的縮寫,Bay of Bengal)。而1990年的第25個颱風則命名為9025。有些國家制定了供本國使用的命名錶,比如:美國製定了西北太平洋和中北太平洋命名錶,菲律賓也制定了西北太平洋颱風命名錶。關島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使用的西北太平洋颱風命名也常被該區域其它國家採納。 颱風委員會的成員大部分來自受颱風影響的國家及地區。多年以來,颱風委員會有一個為颱風編號的制度,即由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颱風中心負責對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進行編號。根據颱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的決議,從2000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該方法將用於颱風委員會成員向國際社會發布的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佈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颱風委員會仍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 我國一直採用熱帶氣旋編號辦法,對發生在經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到8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按其生成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如9608號熱帶風暴即是1996年在上述海域生成的第8個熱帶氣旋,當它發展成為強熱帶風暴時,就稱為9608號強熱帶風暴,繼續發展成為颱風時,就稱為9608號颱風。當然,當它又衰減成熱帶風暴時,它又稱為9608號熱帶風暴了。當熱帶氣旋衰減為熱帶低壓或變性為溫帶氣旋時,則停止對其編號。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國香港舉行的颱風委員會第30屆會議決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名字的建議展開研究,並指派颱風研究協調小組(TRCG)研究執行的細節。經過一年的努......

2016年臺風妮坦最初哪裡形成?

2016年07月27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棉蘭老島以東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2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LOW”。

07月28日04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MEDIUM”。09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HIGH”,併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5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2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6W。

07月30日17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8時15分,日本氣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妮妲。

07月31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14時,妮妲在菲律賓卡加延省登陸。

08月01日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08月02日03時35分,妮妲最終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附近沿海登陸。04時,在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第二次登陸。

08月03日08時,中央氣象臺對“妮妲”停止編號。

相關問題答案
初颱風是什麼意思?
舞臺颱風是什麼意思?
空調聰明風是什麼意思?
小旋風是什麼意思?
朔風是什麼意思?
夢見颳風是什麼意思?
百鳥朝風是什麼意思?
策馬嘯西風是什麼意思?
曉風是什麼意思?
笑秋風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