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埋深從哪裡算起?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纜線型管廊防火牆一般在哪個部位

纜線型綜合管廊主要負責將市區架空的電力、通訊、有線電視、道路照明等電纜容納至埋地的管道中。纜線綜合管廊一般設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較淺,一般在1.5M左右。纜線綜合管廊的截面以矩形較為常見,一般不要求設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風等設備,僅設置供維修的工作手孔即可。

幹線型綜合管廊一般設置於機動車道或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紅線外的市政管廊帶內,主要負責連接市政廠站(如給水廠、發電廠、供熱廠等)與支線綜合管廊,一般不直接服務於沿線單位。溝內主要容納的管線為電力、通訊、給水、熱力等管線,有時根據需要也將排水管線容納在內。在幹線綜合管廊內,電力主要從超高壓變電站輸送至一、二次變電站,通訊主要為轉接局之間的信號傳輸,燃氣主要為燃氣廠至高壓調壓站之間的輸送。幹線綜合管廊的斷面通常為圓形或多格箱形,綜合管廊內一般要求設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風等設備。幹線綜合管廊的特點主要為:穩定、大流量的運輸;高度的安全性;緊湊的內部結構;可直接供給到穩定使用的大型擁護;一般需要專用設備;管理及運營比較簡單。

干支線混合綜合管廊介於幹線綜合管廊和支線綜合管廊的特點之間,一般設置於道路較寬的城市道路下方或中央隔離帶內。

城市管廊施工質量控制的難點有哪些

綜合管廊又稱為“共同溝”,是指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於地下用於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市政、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並留有供檢修人員行走通道,設有專門的投料口、引出口、通風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徹底改變以往各個管道各自建設、各自管理的零亂局面。各管線需要開通時,只需通知有關負責部門,接通接口即可,既便於修理,又節省了國家的資源。

與傳統管線敷設方法比較,綜合管廊的優點主要有:一是節約土地;二是有利於管線的集中管理,有利於管線的維護、維修和增減,減少了城市道路“開拉鎖”現象;三是有利於實現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符合管道管理智能化發展方向;四是綜合管廊壽命長,一般使用年限為100年,真正做到一次投資,長久使用;五是綜合管廊除收容管線外,存在很多潛能,如在人防、垃圾收集運輸及城市內澇等方面,均存在利用的可能。因為綜合管廊由於具備多種優點,隨著人民對城市品味提高的要求,共同管廊是未來市政基礎設施發展方向的理念愈來愈深入人心。

在新區綜合管廊建設中,雖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但依然遇到許多困難,主要有:一是綜合管廊建設成本較高,政府一次性投入後,使用單位不願意分攤建設費用;二是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規章制度,對綜合管廊使用單位管理缺乏依據,管理難度大;三是施工過程中專門針對綜合管廊工程的施工驗收規範少。

總結新區綜合管廊建設經驗,結合國內外先進的綜合管廊建設理念,新區綜合管廊建設可以採取的對策有:

1、地方政府要起主導作用。總結國外綜合管廊建設經驗,大規模進行綜合管廊建設起始階段人均GDP收入為3000—4000美元,我國各地區基本上達到或超過此標準,因此已經具備大規模建設綜合管廊的經濟基礎。多年來綜合管廊建設一直沒有得到有力的推動,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重“面子工程”建設,忽視“裡子工程”建設,綜合管廊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是地方政府,目前國家層面提倡建設綜合管廊,只要地方政府下定決心,綜合管廊建設推廣的速度就可以明顯加快。在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編制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市政詳規各階段,特別是編制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綜合管廊應列為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在建設中嚴格按規劃執行。以此作為抓手加快綜合管廊的建設。如金義都市新區在總體規劃中就明確規劃核心區約12千米的綜合管廊,在地下空間利用專項規劃中,綜合管廊是主要內容之一。在實施階段,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撰寫文章在本地日報公開發表,倡議新區建設綜合管廊。

2、加強綜合管廊使用功能研究,兼顧人防,提高“性價比”。造價高一直是綜合管廊建設中繞不開的話題。根據價值理論,在工程造價不能降低的情況下,增加工程的使用功能,從而提高工程的價值。目前綜合管廊主要是將各類公用類管線集中容納於一體,即主要收集電力、通訊、給水、燃氣、中水等管線。而綜合管廊普遍埋置較深,一般埋深3—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具備兼顧人民防空需要的條件。內部空間除收集管線外,還有較富裕的空間,具備兼顧城市排洪功能。隨著管道運輸功能技術的突破,垃圾通過綜合管廊收集運輸成為可能。以綜合管廊兼顧人民防空需要為例,浙江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在這方面開展了十分有意義的探索:委託同濟大學/上海同技聯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地下建築設計研究院開展《金義都市中心區綜合管廊兼顧人民防空需要研究》課題研究,在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專家組評審後,將研究成果運用於浙江省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綜合管......

電氣安裝工程中預埋管線的埋深應該是多少?

1 直埋2 排管3 電纜構築物中。溝、隧道4 水下

.直埋敷設

直埋敷設具有投資省的顯著優點,是被廣為採用的一種敷設方式。

敷設電纜前,應檢查電纜表面有無機械損傷;並用lkV兆歐表遙測絕緣,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10MΩ。

①電纜溝的深度應按有關規劃部門提供的標高來決定,必須保證電纜的埋設深度。直埋電纜的深度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 小於1m。直埋電纜的溝底應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的細土或黃砂,電纜敷設時應留全長0.5%~1%的裕度,敷設後再加蓋 100mm的細土或黃砂,然後用水泥蓋板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1Tlm,也可用磚塊替代水泥蓋板。回填至溝深的一半時 ,建議鋪一層帶有警示標誌的彩條布。待回填完成後,應在電纜轉彎處、中間接頭處、與其他管線交*處等特殊位置放置明顯的方 位標誌和標樁,以增強防止外力破壞能力。

②電纜穿越道路及建築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鋼管保護。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者,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 1.5倍,超過30m以上者不應小於2.5倍,兩端管口應做成喇叭形,管內壁應光滑無毛刺,鋼管外面應塗防腐漆。電纜引入及引出電纜溝、建築物及穿入保護管時,出人口和管口應封閉。

③交流四芯電纜穿入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時,每根電纜穿一根管子。單芯電纜不允許單獨穿在鋼管內(採取措施者除外),固定電纜的 夾具不應有鐵件構成的閉合磁路。

④地下並列敷設的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需互相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時,損傷其他接頭。對於電纜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 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更改。

⑤農村低壓電力電纜,一般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電纜或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在有可能遭受損傷的場所,應採用有外護層的鎧裝電纜 ;在有可能發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澤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設電纜時,應採用鋼絲鎧裝電纜。

B.排管敷設方式

作為城市目前採用最多的一種敷設方式,,電纜通道狹窄,城市建設頻繁,為更好的利用各種地形,保護電纜安全運行,這是一種 最合理的方式。其不足之處,一是使電纜散熱條件下降,降低了載流量;二是建設成本較高。

①如果電纜出線較多,直埋敷設有困難,且又不易修溝時,可採用排管敷設方式。排管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埋深應在地下0.5m以下。當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每個排管之間應由20mm間隙,以保證散熱。

②敷設電纜時,排管的管口應打磨圓滑,管內的贓物必須清除乾淨,防止劃傷電纜。為了便於檢查和維修,每隔150-200m或轉彎處需設置工作井。電纜的接頭均應設在井內。

③選做穿管用的管材科採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比較常用的是採用塑料管。但在選用塑料管材時,應對材料的難稀性、抗衝擊 性、承壓能力做出選擇,不宜採用熱阻係數較大的管材,目前很多廠商生產的波紋PVC慣性能很好,適於選用。

C.穿管所用管材一般採用水泥導管或PVC導管。水泥導管一般用於中低壓電纜管道,我局新建110KV電纜管道大多采用PVC管。PVC管道管壁光滑,安 裝簡便,電纜敷設時摩擦力較小,對外護套損傷較輕。 磚砌或預製溝體敷設方式也是一種普遍採用的電纜敷設方式。優點是可以同時容納許多類型、許多數量電纜,用電纜支架加以區分 隔離;對於高壓電纜,敞開式溝體中電纜敷設更安全直觀。缺點是溝體佔地較寬,不太適合城市地下管線佈置。

D.隧道或地下管廊敷設方式對於城市某些地段,地下管線集中,難以佈局,這時就必須建設較大空間的地下走廊。根據不同管線,考慮安全合理因素加以安排。在隧道中敷設電纜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防火......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沿革

1983年,港珠澳大橋計劃的構想最初在提出,大橋的建成將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很多方面產生影響,例如在交通方面,從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將從三、四小時縮短到幾十分鐘。2009年10月28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2月15日,總投資達720多億元的港珠澳大橋 ,在珠海舉行開工儀式,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中央臺駐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的會場現場佈置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會場兩旁樹立著兩條巨大的標語——“飛架粵港澳,共贏大發展”,表達了人們對這座大橋的期盼。四、五艘工程船隻正停泊在海面上,15日上午,這些船隻將填海建造珠澳人工島,從而拉開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序幕。2010年12月21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合同正式簽署,這是整個大橋最核心、最關鍵的工程,工程中標價131億元。此次簽約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正式啟動,預計將於2017年年底建成。2011年11月18日下午,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5票贊成、3票反對,批准了建造港珠澳大橋的485億港元撥款。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預期工程最快年底前可以開工,並於2017年年底如期竣工通車。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寬930至960米、南北長1930米,工程填海造地總面積近220萬平方米,建設總金額為18.35億元,根據海水潮位資料,確定人工島地面標高為5米,能防禦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12月7日,在最後一個直徑22米、最高超過50米、重500多噸的巨型鋼製圓筒被打入海底20米後,港珠澳大橋重點工程之一的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成了施工任務。12月30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樑工程鋼結構施工監理SB01合同段、SB02合同段分別於中國船級社、武漢橋科院武漢橋樑建築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合同。2012年1月,港珠澳大橋儀式在西人工島施工水域舉行。“海躉1550”的啟用,為港珠澳大橋的現場施工提供了應急保障平臺。施工單位之一——中交集團廣州航道局總工程師曹湘波:整個工期是36個月,根據工作安排,我們會不停地派船進來。像這樣的抓鬥船,估計6到8艘,人有幾百人。5月15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監理SB03合同段、SB04合同段分別與鐵四院(湖北)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聯合體、西安方舟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簽署了合同。2013年4月21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預製、舾裝等工作推進順利,位於桂山牛頭島的預製廠順利完成首個海底隧道標準管節。5月6日,首節沉管隧道海底安裝。7月30日一航局二公司安裝團隊將這個龐然大物安裝於18米深海。E3管節的起浮、橫移和繫泊施工的順利完成十分關鍵,對後續施工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據瞭解,E3管節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首個完成橫移的世界最大尺寸隧道沉管管節,管節長度為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吃水深度約為11.1米,總重量達到76000多噸。 2014年7月23日,港珠澳大橋E11沉管安裝成功,建成1845米海底隧道。2015年3月26日,E15沉管安裝成功,建成2565米海底隧道。6月27日,E18沉管安裝成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隧道段總共已3105米。2015年9月24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對外宣佈,施工方在40多米深的海底完成了E21沉管精準對接,至此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在海底延伸至3645米,約為總長的65%。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對接2013年5月6日10時10分,世界最大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順利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首個“海底之吻”壯舉。交通運輸部總工......

電纜管井施工埋深多少

1 直埋2 排管3 電纜構築物中。溝、隧道4 水下

.直埋敷設

直埋敷設具有投資省的顯著優點,是被廣為採用的一種敷設方式。

敷設電纜前,應檢查電纜表面有無機械損傷;並用lkV兆歐表遙測絕緣,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10MΩ。

①電纜溝的深度應按有關規劃部門提供的標高來決定,必須保證電纜的埋設深度。直埋電纜的深度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 小於1m。直埋電纜的溝底應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的細土或黃砂,電纜敷設時應留全長0.5%~1%的裕度,敷設後再加蓋 100mm的細土或黃砂,然後用水泥蓋板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1Tlm,也可用磚塊替代水泥蓋板。回填至溝深的一半時 ,建議鋪一層帶有警示標誌的彩條布。待回填完成後,應在電纜轉彎處、中間接頭處、與其他管線交*處等特殊位置放置明顯的方 位標誌和標樁,以增強防止外力破壞能力。

②電纜穿越道路及建築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鋼管保護。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者,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 1.5倍,超過30m以上者不應小於2.5倍,兩端管口應做成喇叭形,管內壁應光滑無毛刺,鋼管外面應塗防腐漆。電纜引入及引出電纜溝、建築物及穿入保護管時,出人口和管口應封閉。

③交流四芯電纜穿入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時,每根電纜穿一根管子。單芯電纜不允許單獨穿在鋼管內(採取措施者除外),固定電纜的 夾具不應有鐵件構成的閉合磁路。

④地下並列敷設的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需互相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時,損傷其他接頭。對於電纜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 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更改。

⑤農村低壓電力電纜,一般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電纜或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在有可能遭受損傷的場所,應採用有外護層的鎧裝電纜 ;在有可能發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澤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設電纜時,應採用鋼絲鎧裝電纜。

B.排管敷設方式

作為城市目前採用最多的一種敷設方式,,電纜通道狹窄,城市建設頻繁,為更好的利用各種地形,保護電纜安全運行,這是一種 最合理的方式。其不足之處,一是使電纜散熱條件下降,降低了載流量;二是建設成本較高。

①如果電纜出線較多,直埋敷設有困難,且又不易修溝時,可採用排管敷設方式。排管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埋深應在地下0.5m以下。當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每個排管之間應由20mm間隙,以保證散熱。

②敷設電纜時,排管的管口應打磨圓滑,管內的贓物必須清除乾淨,防止劃傷電纜。為了便於檢查和維修,每隔150-200m或轉彎處需設置工作井。電纜的接頭均應設在井內。

③選做穿管用的管材科採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比較常用的是採用塑料管。但在選用塑料管材時,應對材料的難稀性、抗衝擊 性、承壓能力做出選擇,不宜採用熱阻係數較大的管材,目前很多廠商生產的波紋PVC慣性能很好,適於選用。

C.穿管所用管材一般採用水泥導管或PVC導管。水泥導管一般用於中低壓電纜管道,我局新建110KV電纜管道大多采用PVC管。PVC管道管壁光滑,安 裝簡便,電纜敷設時摩擦力較小,對外護套損傷較輕。 磚砌或預製溝體敷設方式也是一種普遍採用的電纜敷設方式。優點是可以同時容納許多類型、許多數量電纜,用電纜支架加以區分 隔離;對於高壓電纜,敞開式溝體中電纜敷設更安全直觀。缺點是溝體佔地較寬,不太適合城市地下管線佈置。

D.隧道或地下管廊敷設方式對於城市某些地段,地下管線集中,難以佈局,這時就必須建設較大空間的地下走廊。根據不同管線,考慮安全合理因素加以安排。在隧道中敷設電纜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防火......

相關問題答案
管廊埋深從哪裡算起?
首層層高從哪裡算起?
上海陪產假從哪天算起?
自學跳舞從哪裡學起?
月亮從哪裡升起?
健身教練先從哪裡學起?
平面設計從哪裡學起?
管網埋深怎麼算?
在深圳哪裡換港幣划算?
珠海從哪裡坐船去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