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看圖寫話?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小學生怎樣寫好看圖寫話?

小學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在此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源並綜合編輯了以下幾點:

一、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裡形成清晰的印象。可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瞭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幹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合理想象,培養想象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儘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孩子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象自由馳騁。

三、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低年級孩子由於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複,有時帶有語病。家長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所以要注意以下三點:  (1)要讓孩子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並使用普通話。  (2)鼓勵孩子用詞的準確與生動,啟發孩子大膽思維、合理想象。例可問問孩子:“還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你猜猜他們會說些什麼?”  (3)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對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要引導他們:“想好了再說,說完整、連貫的話,用自己的話來說。”對那些口頭表達較差的孩子,家長們要循循善誘,促其發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應予以肯定。

四、看圖寫話,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要求孩子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孩子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有趣的。

五、培養寫作積極性  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所以建議家長們多把文章發表在博客,或可打印好交給老師用於牆報展覽,甚至用一個專用的本子把他們的哪怕是幾句或一段話或幾篇文章收集起來。

六、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象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家長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家長還要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

現在很多小學生一喊寫作文就抓耳撓腮、叫苦連天,讓老師很是頭疼。因此我從一年級開始就十分注重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我常常以圖畫為載體,創設各種情景,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一、指導看圖,學會觀察。會觀察是學會寫話的首要條件,因此老師要藉助圖畫教給學生具體的觀察方法,讓他們學會先整體後局部,先主後次,由近及遠,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認真的觀察分析圖畫的方法。在觀察多幅圖畫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弄清楚圖畫與圖畫,人物與人物之間,人物與背景之間的聯繫,分出主次,確定重點。這樣寫話時才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二、緊扣畫面,展開想象。結合圖意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想象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有的學生不會聯想,不知道該聯想點什麼,有的學生會聯想,但又往往聯想的過多、過度,偏離了中心。因此,老師給予適度的引導很有必要。引導主要讓學生圍繞人物的動作、神態、對話去想象,為什麼會這樣?會怎樣做、怎樣想、怎樣說?去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組織學生模仿圖畫中的角色進行表演,讓他們在表演中理解和想象畫面內容,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寫話的願望。 三、邊畫邊寫,樂於表達。邊畫邊寫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圖畫畫下來,再用語言文字把圖畫內容表達出來。老師要為學生提供各種有利條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鼓勵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怎麼想就怎麼畫,怎麼畫就怎麼寫。老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都樂於去畫,樂於去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附上幾個學生的作文:

怎麼樣寫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怎麼寫好?

1觀察不但要有順序,還要有主次之分。

2抓住主要人物進行觀察,在描寫中注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刻畫,同時,要注意運用聯想和想象,比如開頭怎麼樣,結果會怎麼樣,從動作中想象人物會說什麼,會想什麼,尤其是近處兩個人的動作。

3描寫要注意點面結合,除主要人物具體描述外,環境描寫應做為主體內容的襯托,做為背景的人、物、景等也不必一一羅列,做簡單的交代就可以了。選取記敘材料的時候,應該注意側重於表現中心的內容。

4在記敘的過程中,可以選取不同的結構順序。可以按事情的發展順敘,從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依次敘述。也可以由對主要人物的描述擴展到整個勞動場面的描寫。

歡迎採納 祝你學習進步

如何做好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基礎訓練的重要內容。看圖就是觀察,是看圖寫話的起始,觀察要有順序、抓住重點、還要合理想象;寫話就是表達,將觀察所得,圍繞圖意,有條理、有重點、較具體地寫出來。看圖寫話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然而,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中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一)觀察順序比較隨意

低年段兒童的觀察具有模糊性、輪廓性。各班均有不少學生觀察順序侷限在某一處,而非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細節地觀察。

(二)觀察重點不夠突出

兒童觀察事物時一般比較零亂、沒有系統,且不善於發現圖上各組成部分的特點與內在聯繫,常常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將圖意重點拋在一邊。

(三)細節凸顯困難較大

觀察籠統、粗略,缺乏深入感知的自覺性,是小學生觀察的常態心理。由於兒童觀察精確性弱,常常忽視圖上被強刺激掩蓋著的弱刺激部分。

(四)偏離圖意東拼西湊

學生觀察越細緻,思維就越深刻,想象就會越豐富,寫話也會越具體。然而,學生進行了天馬行空地想象,跳躍的思緒偏離圖的意思。

一、整體著眼──教學生把握正確的觀察順序

二、抓住細節──

教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

看圖寫話一般根據畫面情景限定題目或者給出語句提示,教學生按照題目或提示性關鍵詞確定觀察的角度,抓住最能凸顯題意的細節,包括具有特色的環境、圖片中特定“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相互間的關係等,進行深入觀察

三、靜圖變“動畫”──教學生合理聯想,發展思維

圖片是靜止的,表現的內容具有跳躍性,如同影視作品中的一個個特定的鏡頭,圖片內的各部分之間、圖片與圖片之間都有一些省略了的空白內容,即使圖片上的主要人物也只是描繪了動作、神態,與之相關的內在心理活動不可能直接描繪出來。教學中要恰當地利用這些空白處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而且有利於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細膩地觀察事物的習慣。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寫好看圖寫話?
怎麼樣寫好看圖寫話?
翠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歐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鳳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曼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宇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榮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昊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琳字怎麼寫好看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