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朴槿惠的一生?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為什麼說朴槿惠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

她出身豪門,年輕時便遭遇父母先後被刺殺的厄運;她沒有丈夫子女,政治家庭的悲劇讓她始終抗拒婚姻;她 20多歲便踏入政壇,以女兒的身份成為韓國特殊的“第一夫人”;她鍾愛中國文化,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曾伴她度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是朴槿惠。60歲的她成為韓國曆史上、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近現代史上首位女國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幾起幾落。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在母親遇刺身亡後代行“第一夫人”職責;在父親被槍擊身亡後,她不得不離開青瓦臺,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極大痛苦;上世紀90年代,重返政壇的朴槿惠屢次製造選舉神話,直至如今重返青瓦臺。

“痛苦,那是因為我活著”

2012年11月19日的大選,大部分韓國老年人將選票投給了朴槿惠。在50年前,朴槿惠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公主”。

“因為父親是總統,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今年9月,朴槿惠對父親執政時期的問題公開道歉,承認父親曾破壞民主。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是韓國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在他治下,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蹟”的經濟騰飛,但反對者也指責朴正熙是“獨裁者”。1961年,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時年9歲的朴槿惠成為了“大令愛”。

“作為總統的女兒,並非如想象般美好。”朴槿惠曾說。

高中時期,朴槿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不過也有“過度成熟”和“因過度慎重而沉默寡言”的評價。

雖然母親陸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學習史學,但她卻考入了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母親曾經多次說,“槿惠好像沒有選擇普通女性所選的平凡道路”。

朴槿惠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因為母親的遇刺身亡。

1974年8月,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此時22歲的朴槿惠,正在法國與朋友們旅行,匆匆回國也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由於父親不肯續絃,年輕的朴槿惠代替母親履行“第一夫人”的責任。“她從小就學會了政治和外交等治國經驗,這是她的很大優勢之一。”韓國檀國大學學教授金珍鎬對記者表示。

在朴槿惠當時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現在我的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並不孤單。灑脫的生活,我的夢想,我決定放棄這所有的一切。”

第二次轉折在5年後。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吃晚飯。席間朴正熙斥責金載圭工作不力,金載圭一怒之下,拔槍將總統射殺。“前方有沒有異常?”這是朴槿惠得知噩耗後第一句話。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醫生能確切診斷。朴槿惠曾在1981年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痛苦是人類的屬性,它能夠證明人還活著。”“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她很難相信其他人,不會將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韓國資深媒體人李成賢對記者表示。

在支持者眼中,這樣的跌宕人生,塑造了朴槿惠堅韌的品格。“她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美國韓國問題專家梅雷迪斯說。而在反對者眼中,朴槿惠是“獨裁者”的女兒,是獨裁政治的延續。

父母的相繼離去,不僅令朴槿惠經歷喪親之痛,同時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

朴正熙死後,朴槿惠和弟弟妹妹離開了青瓦臺,回到老屋中居住。隨後的韓國總統全斗煥掀起了一場批判朴正熙的運動。

朴槿惠曾在電梯裡見到了朴正熙時期的一名部長。她高興地招呼“您好”,但此人直到出電梯都沒有看她一眼。

艱難歲月中讀馮友蘭

“她不開放,不與任何人溝通。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朴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誌。”一名曾經和朴槿惠共事的人這樣評價她。也有很多人批評......

朴槿惠的一生經歷給人什麼啟示

朴槿惠的一生是坎坷的,她的前總統父親是被刺殺的,他的母親有相似的結局。她在青瓦臺隱居了許多年後出山,成為韓國總統。她曾在自傳中說:是挫折磨練了她。所以,我們時刻都要有一顆強大的心。

評價一下朴槿惠是怎樣的人?詳細一點

朴槿惠人還是不錯的,實際上她的身世最後能做到總統位置說明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在薩德之前,韓國一直是在國際上很活躍,經濟發展也是在上升。

朴槿惠執政的敗筆就在於她跟中國走的太近,把兔子高層當傻子的人才是最大的傻子;一邊美國圍剿朝鮮,一邊韓國親中,上臺親中沒幾年竟敢要求中國不許偏袒朝鮮,一旦中國不答應,好嘛立刻要部署薩德;這其中也可能是真的怕朝鮮核武器發揮能力,也可能是被美帝逼迫,但不管怎麼想這都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沒人會再相信你;兔子又不是傻子,你一個美帝駐軍國家憑什麼讓我放棄東北藩籬,即使三胖再不爭氣也是我的小弟。

禍不單行,由於過去激進的經濟政策和老舊的財閥經濟使得韓國幾大支柱企業接連遭受打擊,薩德部署的不滿在幾個事件中一點點積累,實際上即使沒有閨蜜門也會有其他門最終葬送朴槿惠的政途。

朴槿惠失敗就失敗在太看得起自己,太看得起韓國,不是你吹噓你是大宇宙國就真的是大宇宙國,沒能擺好自己的位置,沒能正視自己的能力就在國際間舞舞叨叨的,大國不是小國所能左右的;同樣高估韓國國民,本國人的破性子都不瞭解;最終造成現在這個局面。

韓國的未來,看樣真是有點懸了,但朴槿惠的話希望不要在硬頂趕緊下臺出外國躲躲吧。

——by 新鮮事兒

朴槿惠一生坎坷 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比大海還寬廣的博大強大內心

她只是個被幕後黑手操縱的傀儡

朴槿惠說一生最後悔幹了這事,現在懺悔還有用嗎

韓國民眾所舉行的示威遊行的規模和她剛剛當選時所獲得擁護形成超級鮮明的對比。在她剛剛成為韓國新任總統的時候,原本韓國大多數的民眾對她有著非常高的期待,但是她竟然會陷入閨蜜干政門事件,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讓自己從高高在上的韓國總統的位置淪落為階下囚。  雖然我們大家從表面上看朴槿惠是由於閨蜜干政門而下臺,實際上朴槿惠的整個總統人生其實也深深地受到薩德事件的影響,我們經過仔細地分析就能夠發現她手頭上的一手好牌確實是被薩德給攪亂了。  那麼,朴槿惠走到今天到底誰是推手呢?三個人是她人生跌至谷底的關鍵角色:  第一、奧巴馬:

一生最後悔的就是幹了這事而最痛恨的人是他!

如果說誰是朴槿惠下調的第一責任人,那無疑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因為,正是美國極力推動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才促使韓國成為中美博弈的前沿,如果沒有這個大環境,朴槿惠大概率不會坐牢。  二、金正恩:  如果不是金正恩一次次核試驗,朴槿惠依然可以支撐,甚至可能撐過今年最終實現穩定卸任。然而,金正恩要的是核試驗,所以他不斷地核試驗讓朴槿惠越來越對其沒轍。毫無疑問,金正恩是朴槿惠倒下的凶手。

如何理解朴槿惠總覺得被背叛

她出身豪門,年輕時便遭遇父母先後被刺殺的厄運;她沒有丈夫子女,政治家庭的悲劇讓她始終抗拒婚姻;她 20多歲便踏入政壇,以女兒的身份成為韓國特殊的“第一夫人”;她鍾愛中國文化,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曾伴她度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是朴槿惠。60歲的她成為韓國曆史上、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近現代史上首位女國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幾起幾落。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在母親遇刺身亡後代行“第一夫人”職責;在父親被槍擊身亡後,她不得不離開青瓦臺,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極大痛苦;上世紀90年代,重返政壇的朴槿惠屢次製造選舉神話,直至如今重返青瓦臺。

“痛苦,那是因為我活著”

2012年11月19日的大選,大部分韓國老年人將選票投給了朴槿惠。在50年前,朴槿惠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公主”。

“因為父親是總統,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今年9月,朴槿惠對父親執政時期的問題公開道歉,承認父親曾破壞民主。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是韓國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在他治下,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蹟”的經濟騰飛,但反對者也指責朴正熙是“獨裁者”。1961年,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時年9歲的朴槿惠成為了“大令愛”。

“作為總統的女兒,並非如想象般美好。”朴槿惠曾說。

高中時期,朴槿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不過也有“過度成熟”和“因過度慎重而沉默寡言”的評價。

雖然母親陸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學習史學,但她卻考入了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母親曾經多次說,“槿惠好像沒有選擇普通女性所選的平凡道路”。

朴槿惠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因為母親的遇刺身亡。

1974年8月,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此時22歲的朴槿惠,正在法國與朋友們旅行,匆匆回國也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由於父親不肯續絃,年輕的朴槿惠代替母親履行“第一夫人”的責任。“她從小就學會了政治和外交等治國經驗,這是她的很大優勢之一。”韓國檀國大學學教授金珍鎬對記者表示。

在朴槿惠當時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現在我的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並不孤單。灑脫的生活,我的夢想,我決定放棄這所有的一切。”

第二次轉折在5年後。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吃晚飯。席間朴正熙斥責金載圭工作不力,金載圭一怒之下,拔槍將總統射殺。“前方有沒有異常?”這是朴槿惠得知噩耗後第一句話。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醫生能確切診斷。朴槿惠曾在1981年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痛苦是人類的屬性,它能夠證明人還活著。”“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她很難相信其他人,不會將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韓國資深媒體人李成賢對記者表示。

在支持者眼中,這樣的跌宕人生,塑造了朴槿惠堅韌的品格。“她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美國韓國問題專家梅雷迪斯說。而在反對者眼中,朴槿惠是“獨裁者”的女兒,是獨裁政治的延續。

父母的相繼離去,不僅令朴槿惠經歷喪親之痛,同時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

朴正熙死後,朴槿惠和弟弟妹妹離開了青瓦臺,回到老屋中居住。隨後的韓國總統全斗煥掀起了一場批判朴正熙的運動。

朴槿惠曾在電梯裡見到了朴正熙時期的一名部長。她高興地招呼“您好”,但此人直到出電梯都沒有看她一眼。

艱難歲月中讀馮友蘭

“她不開放,不與任何人溝通。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朴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誌。”一名曾經和朴槿惠共事的人這樣評價她。也有很多人批評朴槿惠沒有自己的想法......

朴槿惠語錄自傳人生不可缺少的四樣品質

和基友一起打lol,他突然問我要是讓你對蒼老師說一句話,只能用英雄聯盟裡英雄的臺詞,我頭也不回的告訴他,“嚐嚐大傢伙“(爆破鬼才扔大招的時候說的)

朴槿惠的人物生平

朴槿惠的父親是韓國第3-5-9任總統朴正熙,母親陸英修,有一個妹妹樸槿令和一個弟弟樸志晚。 1952年,朴槿惠生於大邱市。1953年,樸家搬到漢城居住。後來就讀獎忠小學校。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她以“第一女兒”身份入住青瓦臺。1967年,朴槿惠畢業於漢城聖心中學校;1970年,畢業於聖心高等學校。1970年至1974年就讀於韓國西江大學電子工程系,獲理科學士學位。朴槿惠亦曾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進修。1974年22歲時,母親陸英修遭刺殺,她匆匆結束法國留學生涯回國,一度代行“第一夫人”部分職責。1974年至1980年任韓國女童子軍名譽總裁。 1979年,27歲時,父親朴正熙遇刺身亡,她被迫遠離政壇,銷聲匿跡20年;同年出版著作《心之新路》。1979年10月26日,時任總統朴正熙,即朴父亦遭中央情報部長官金載圭刺殺身亡,終年62歲。 1987年獲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頭銜,並曾於該校研修”最高產業戰略課程”。1993年任韓國文化財團董事長,同年出版著作《如果我生在平凡的家庭》。1994年任韓國文人協會會員。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的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確切診斷。她的痛苦很多,交織著親人亡故的傷痛和遭遇背叛的憤怒。29歲的朴槿惠曾寫過一則日記,陳述自己對背叛的痛恨:“沒有比背叛一個人更悲傷,更噁心的了。最重要的是,對一個背叛者的懲罰是毀滅自己心靈的堡壘。只要背叛一次,對做背叛之事的抵抗力就會逐漸減弱。”背叛的刺激磨練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覺,更加謹慎地分辨忠奸小人,同時也顯得不那麼容易相信別人。由於韓國政府對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不得不遠離政壇,在一些非政治機構任職;雖年輕時也有喜歡的人,但由於家庭的特殊,她放棄了婚姻;她的妹妹離異後再婚,新妹夫因誹謗朴槿惠被判刑;唯一的弟弟因吸毒多次被起訴,直到2004年才結婚生子。 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記中,朴槿惠寫道:“如果我要再次過這樣的生活,我寧願選擇死亡。” 大國家黨時期1997年加入韓國大國家黨。1998年4月在其父朴正熙的出生地——慶尚北道和大邱贏得中期選舉,當選國會議員。1998年出版著作《將苦難當做朋友 將真實作為航標》《一大把,一小點》。1999年出版著作《我的母親》。2002年赴平壤訪問,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接見。2004年任第17屆國會議員,國會國防委員會委員,國會行政自治委員會委員,國會環境勞動委員會委員,兩度當選大國家黨代表。2004年至2006年為大國家黨最高委員。2005年5月、2006年11月來華訪問。20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爾幫助一名大國家黨候選人競選首爾市長時,遭到暴力襲擊,右臉被文具刀割傷,傷口長達11釐米。 2006年6月辭去大國家黨黨首職務。參選總統2006年6月11日,朴槿惠正式宣佈競選大國家黨第17屆總統候選人,樸瑾惠在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中敗給了後來當選為韓國總統的李明博。2007年,對當年社會活動分子遭到不良對待,表示遺憾。同年為大國家黨第17屆總統競選候選人。出版著作《人與人》。2007年6月宣佈競選韓國總統。2008年1月作為韓國候任總統李明博的特使再次來華訪問。2008年,任第18屆國會議員,國會保健福祉家族委員會委員,國會企劃財政委員會委員。2010年更於母校西江大學取得榮譽博士頭銜。2011年12至2012年5月,任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長。捲土重來2012年7月10日韓國前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朴槿惠10日正式宣佈將參加於2012年年末舉行的總統選舉。10日上午,朴槿惠......

現在支持朴槿惠的人都是些誰,他們為什麼支持 5分

她出身豪門,年輕時便遭遇父母先後被刺殺的厄運;她沒有丈夫子女,政治家庭的悲劇讓她始終抗拒婚姻;她 20多歲便踏入政壇,以女兒的身份成為韓國特殊的“第一夫人”;她鍾愛中國文化,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曾伴她度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是朴槿惠。60歲的她成為韓國曆史上、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近現代史上首位女國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幾起幾落。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在母親遇刺身亡後代行“第一夫人”職責;在父親被槍擊身亡後,她不得不離開青瓦臺,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極大痛苦;上世紀90年代,重返政壇的朴槿惠屢次製造選舉神話,直至如今重返青瓦臺。

“痛苦,那是因為我活著”

2012年11月19日的大選,大部分韓國老年人將選票投給了朴槿惠。在50年前,朴槿惠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公主”。

“因為父親是總統,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今年9月,朴槿惠對父親執政時期的問題公開道歉,承認父親曾破壞民主。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是韓國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在他治下,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蹟”的經濟騰飛,但反對者也指責朴正熙是“獨裁者”。1961年,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時年9歲的朴槿惠成為了“大令愛”。

“作為總統的女兒,並非如想象般美好。”朴槿惠曾說。

高中時期,朴槿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不過也有“過度成熟”和“因過度慎重而沉默寡言”的評價。

雖然母親陸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學習史學,但她卻考入了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母親曾經多次說,“槿惠好像沒有選擇普通女性所選的平凡道路”。

朴槿惠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因為母親的遇刺身亡。

1974年8月,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此時22歲的朴槿惠,正在法國與朋友們旅行,匆匆回國也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由於父親不肯續絃,年輕的朴槿惠代替母親履行“第一夫人”的責任。“她從小就學會了政治和外交等治國經驗,這是她的很大優勢之一。”韓國檀國大學學教授金珍鎬對記者表示。

在朴槿惠當時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現在我的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並不孤單。灑脫的生活,我的夢想,我決定放棄這所有的一切。”

第二次轉折在5年後。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吃晚飯。席間朴正熙斥責金載圭工作不力,金載圭一怒之下,拔槍將總統射殺。“前方有沒有異常?”這是朴槿惠得知噩耗後第一句話。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醫生能確切診斷。朴槿惠曾在1981年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痛苦是人類的屬性,它能夠證明人還活著。”“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她很難相信其他人,不會將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韓國資深媒體人李成賢對記者表示。

在支持者眼中,這樣的跌宕人生,塑造了朴槿惠堅韌的品格。“她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美國韓國問題專家梅雷迪斯說。而在反對者眼中,朴槿惠是“獨裁者”的女兒,是獨裁政治的延續。

父母的相繼離去,不僅令朴槿惠經歷喪親之痛,同時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

朴正熙死後,朴槿惠和弟弟妹妹離開了青瓦臺,回到老屋中居住。隨後的韓國總統全斗煥掀起了一場批判朴正熙的運動。

朴槿惠曾在電梯裡見到了朴正熙時期的一名部長。她高興地招呼“您好”,但此人直到出電梯都沒有看她一眼。

艱難歲月中讀馮友蘭

“她不開放,不與任何人溝通。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朴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誌。”一名曾經和朴槿惠共事的人這樣評價她。也有很多人批評朴槿惠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不知道她的心裡在想什麼。

金珍鎬表示:“是有這種說法,不過朴槿惠的幕僚說,她很和氣,辦事冷靜,很客觀,用機械的方式來分析事情。”

自從19......

朴槿惠說一生最後悔幹了這事,現在懺悔還有用嗎

朴槿惠乾的事後悔的太多了,如下:

1、朴槿惠改革了《勞動法》結果使勞動者沒有獲得實惠,反而增加了勞資糾紛。

2、使用國定教科書,結果引發了巨大爭議。

3、文化界的黑名單,把娛樂界和年輕人都得罪了

4、對朝政策,走向另一個極端,結果朝鮮跟韓國關係更加惡化。在木匣地雷事件、朝鮮人權法案、對朝廣播、開城工業園等事件,都沒處理好。

5、經濟沒搞好,增長沒有達到預期。

6、慰()()安()()婦問題上,得罪了保守的韓國人民。

7、薩德問題上,日韓情報交流問題上,都得罪了中國。

8、世越號沉船事件,朴槿惠也處理不盡完美。

9、閨蜜干政事件。

10、鐵路工人進行了74天大罷工,結果數千人全部被解僱。

11、韓進航運破產、三星手機也爆出問題。韓國大企業佔據絕大部分經濟,所以,韓進、三星對韓國經濟造成重創。

12、韓國是財閥當國。每一個總統出問題,肯定跟財閥有關。這次是三星、樂天等集團牽扯不清。

朴槿惠完全是自己沒幹好!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看待朴槿惠的一生?
如何看待舌尖上的中國?
如何看待二手菸的危害?
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壓力?
你是如何看待保險的?
如何看待現在的中國?
如何看待現在的工作?
你如何看待商家的廣告?
如何看待媒體的影響?
如何看待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