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筆抒情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想要裝住的不是淚,是最真實的情感是什麼意思

情景交融。多關心關心她吧!

詩的技法是什麼意思

古詩詞的十大技法

古人在詩詞創作中非常注重表現藝術,在寫景、狀物、言情、述志時,往往採用既對立又統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辯證手法,讓讀者在品味賞讀中獲得無窮的藝術享受。這些辯證的表現手法包括點染、虛實、疏密、濃淡、離合、雅俗、曲直、隱顯、巧拙等。

1、點染

點染,是國畫的術語。原指畫家在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後來借用到古詩詞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

這種手法在寫景抒情的詩詞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作者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統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餘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傷悲。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其中第一句是“點”,點出“傷離別”;其餘各句是“染”,渲染傷別之情。李清照的《聲聲慢》一詞用“乍暖還寒”、“三杯兩盞淡酒”、“晚來風急”、“雁過也”、“滿地黃花”、“梧桐更兼細雨”來渲染自己的心緒,最後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點出“愁”的主旨。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正宮”“端正好”,前面“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都是染,後面的“都是離人淚”是點。

2、虛實

虛實結合是古詩詞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具體捉摸到的部分;所謂“虛”則是指詩詞中表現的存在於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換言之,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虛實結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暇想和綿長的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難》,以虛寫實,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了讓人驚歎不已的蜀道形象;詩人的情感表達得強烈而飄逸。李商隱的《錦瑟》運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個典故,以虛(傳說、典故)寫虛(過去的經歷、夢想、挫折等),詩人的感情真切而又深藏,讓後學者產生了眾多的揣度和想象,被喻為古代“朦朧詩”。而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又以實寫虛,將詩人抽象的“愁”化為了具體可感的江水滾滾,新鮮美妙。

3、疏密

詩詞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寫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為疏,密度大者為密。疏者大筆勾勒,重在傳神;密者工筆細描,重在鋪寫渲染。

在詩詞中,疏利於寫大景,密利於寫小景;在詞、曲中,婉約者較密;豪放者較疏。但在一首詩詞中,詩人們也時而採用疏密結合的手法,構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空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四句,前兩句“風急”、“天高”、“猿嘯”、“渚清”、“沙白”、“鳥飛”一句三個意象,顯得綿密急促;後兩句“落木”、“長江”一句一意象,顯得物象稀少而疏闊。從美學角度看,密可以產生了一種緊促感,疏可以產生了一種弛緩和開朗感,一緊一緩,能給欣賞者帶來心理的愉悅。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兩句交代“雨後空山”、“秋天傍晚”......

王昌齡 從軍行(其一)與(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什麼特色?在環境與心理

抒情:(“其一”曲筆抒情,虛寫徵人家鄉的妻子的無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發戍邊將士為國殺敵、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 ﹚。

環境與心理描寫:(“其一”側重環境的淒涼孤獨,通過寫羌笛的聲音,從聽覺上抒寫思鄉之情,心理描寫採用虛寫方式,以想象寫情;“其四”側重寫邊塞環境條件的艱苦,心理描寫上採用實寫方式,直接寫戍邊將士為國盡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這是標準答案的!請採納,謝謝!~

閱讀提要是什麼意思

回答正確!~就是故事大綱,故事梗概的意思!

王昌齡(從軍行)的其一和其四在抒情上有何特色?

其一曲筆抒情,虛寫徵人家鄉的妻子無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

其四直接抒情,抒發戍邊將士為國殺敵、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

雨霖鈴寒蟬悽切上闋似已將離情說盡,下闋又是如何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氛圍的渲染一句話,渲染了悲涼的環境氣氛,為下文傷別張本,為下文寫離別的場面作鋪墊:

“寒蟬悽切”、地點和環境,驟雨初歇”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融情入景,也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鳴音“悽切”,暗寓別意。

“寒蟬悽切:交代離別的時間。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繼之以寒蟬,對長亭晚;

“驟雨”,點明瞭地點和節序,交代時間。

解析;而驟雨滂沱之後,點明節令——深秋,“蟬”而“寒”、地點。

“對長亭晚”,描寫天氣,極力渲染悲涼之境

品悟是什麼意思 品悟是什麼意思

品悟就是賞析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蹟,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詩,卻是對友情的最好詮釋,此詩更是被後人所傳誦。

相關問題答案
曲筆抒情是什麼意思?
執筆抒情是什麼意思?
直接抒情是什麼意思 ?
抒發感情是什麼意思?
摸線行情是什麼意思?
婚戀情是什麼意思?
懵懂的感情是什麼意思?
獻殷情是什麼意思?
女子有才情是什麼意思?
曾不吝情是什麼意思?